?

賽車電影:就是這么熱血沸騰

2024-04-25 05:03不小可
新民周刊 2024年15期
關鍵詞:邁爾斯賽車手法拉利

不小可

好萊塢最賣座的系列電影之一,《速度與激情》不屈不撓地拍到了第十部。

快速切換的鏡頭,震撼人心的音效,風馳電掣的賽道,賽車手專注到極點的大特寫,極限追逐,彎道超車,激烈碰撞,沖刺終點線……隨便哪個都足以令觀眾熱血沸騰,仿佛置身賽場的就是本人——賽車電影可能是雜糅了最多電影類型的一種存在:它既是動作片,也是體育片,既是勵志片,也是懸疑片,考慮到賽車手必須擁有的強大心臟,它很可能還是一部青春片,充滿了青春的速度與激情。

賽性:F1勁敵的故事

在舉世聞名的F1賽場上,不少傳奇賽車手的故事都被拍成過電影,其中最為著名的自然是朗·霍華德執導的《極速風流》。這部電影的人物原型來自真實——奧地利賽車手尼基·勞達和英國賽車手詹姆斯·亨特,是20世紀70年代F1賽道上的一對勁敵。

這兩位車手性格迥異:尼基·勞達以冷靜、理智和堅韌不拔的性格著稱,他技術精湛,對賽車的性能和調校有著深入的理解。在比賽中,他總是能夠保持穩定的心態,即使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也能冷靜應對。盡管職業生涯起起伏伏,甚至因為在比賽中遭遇車禍而毀容,他也從未放棄,并且最終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1975、1977及1984年三度獲得F1冠軍。

而詹姆斯·亨特則以其激情四溢、敢于冒險的個性聞名。他極具天賦,喜歡在賽道上挑戰極限,追求速度和激情。他的比賽風格充滿激情,賽道就是他展示個人魅力的舞臺,因此被觀眾稱為“車壇花花公子”。45歲那年,亨特因心臟病突發而亡。

職業生涯中,這對宿敵經常陷入激烈的競爭,在多次比賽中都有驚心動魄的較量——不僅體現在駕駛技術上,還涉及車隊管理、賽車設計等多個方面。兩人對賽車有著相似的執著與高度追求,但性格差異使他們的作戰風格大為不同——一度,亨特以1分之差壓倒勞達成為世界冠軍車手,因為勞達覺得在大雨滂沱時比賽過于危險,僅僅一圈后便決定退出。

《極速風流》把兩個人的差異展現在銀幕上——勞達日以繼夜地研究汽車和技術,追求在賽道上的完美表現;亨特則始終在挑戰個人極限,追逐速度與激情。從這兩人的對比中,我們也能發現,賽車運動不僅是極限挑戰,技術和安全有時候也代表穩定的發揮和長久的勝利。作為一項體育賽事,賽車運動不僅代表著人類對速度、技術和挑戰的不懈追求,也激勵著人們不斷超越自我、突破極限。電影中賽車手們的熱血故事,時隔半個世紀,依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去追逐自己的夢想,但電影里時不時出現的賽車事故畫面,也揭示了賽車運動的殘酷性,而受傷車手的頑強同樣讓人深感震撼。

電影里,當勞達聽到亨特的死訊時,他說:“人們總是把我們當成對手,但他是我喜歡的少數人之一,我所尊重的更少數人之一,他依然是我唯一嫉妒的人?!?h3>刺激性:速度與激情

好萊塢最賣座的系列電影之一,片名直抒胸臆地說出它的內容:《速度與激情》(以下簡稱《速激》)。即使在男主角因故去世后一度宣布停拍,最終還是敵不過全球粉絲的票房應援,不屈不撓地拍到了第十部。

不只是F1賽場上有速度與激情,《速激》的故事幾乎都發生在街頭而非賽場,它也向觀眾展示了美國街頭賽車文化的一隅。

《極速風流》中的F1勁敵。

《極速風流》中的車壇花花公子亨特。

第一部里,保羅·沃克飾演的臥底探員布萊恩潛入飛車黨,與團伙老大多姆(范·迪塞爾飾)不打不相識,兩人逐漸建立起深厚的友情,共同面對來自犯罪團伙的威脅。當然,影片最大的看點還是緊張刺激的街頭賽車和追逐戲碼。此后的九部《速激》也是相似套路——他們在高速路上競逐,在東京玩漂移,在復雜的地形里挑戰極限,甚至在高樓與高樓之間“飛”馳……越往后拍,場面越大膽刺激,特效越花樣百出。所謂“一招鮮吃遍天”,即便觀眾都深知這個系列的電影幾乎沒啥劇情,但只要車還在飆,就仍然會入場買單。

早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禁酒時期,街頭賽車文化就開始萌芽。當時,走私者為了提升車輛性能,會對車輛進行改裝,以適應高速逃避追捕的需要。這種初代對“速激”的追求,后來逐漸在年輕人中形成一種風尚。電影《速激》里就有不少情節是圍繞著警方與犯罪分子的“貓鼠游戲”而展開,也算是對初代“速激”的一種呼應。

其實電影對賽車文化的推動也是非常大的——詹姆斯·迪恩出演的經典電影《無因的反叛》(1955年),約翰·特拉沃爾塔出演的《油脂》(1978年),都曾在年輕人中風靡一時。

這些年來,除了《速激》系列,還有太多與賽車有關的電影,至今仍令人念念不忘。比如2000年的《極速60秒》,尼古拉斯·凱奇飾演一個汽車大盜,必須在24小時內偷走50輛名車。電影中的飆車場面與緊張刺激的劇情相結合,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又比如2008年的《死亡飛車》和2014年的《極品飛車》,把賽車競技和生存游戲、犯罪陰謀相結合,后者更是由著名的賽車游戲改編而來,飆車場面亦如游戲中一般刺激而震撼。

華語片方面,提到周董大家都不會忘記2005年那部《頭文字D》,融合了動作和青春元素的賽車電影,不僅拍出緊張刺激的飆車場面,也展現了主人公們的成長與友情。

商性:福特大戰法拉利

提到F1賽場上的璀璨明星,人們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紅色的躍馬標志——那就是法拉利的象征,它的出現,常常就是“勝利”的代名詞。

不過,法拉利的賽場不止F1一個,在法國著名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法拉利也是頭號玩家之一。而說到勒芒之爭,就不得不提賽車史上留名的“福特大戰法拉利”事件。

2019年,這一事件被拍成了電影《極速車王》,英文原名《Ford v Ferrari》,直譯過來就是“福特大戰法拉利”。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福特汽車公司正處于轉型期,其生產線已經相對破舊,汽車設計也逐漸跟不上潮流,銷量甚至一度不如雪佛蘭。福特高層坐不住了:“二戰后士兵回到故土第一件事是什么?做愛!現在他們當時制造的孩子都已經成年了,你還指望他們會買這么老土的車?!”

跟誰學習潮流呢?福特盯上了法拉利。當時法拉利在歐洲賽場上屢獲佳績,儼然就是“完美”“熱血”和“勝利”的象征。但由于連年征戰,公司的財務狀況也岌岌可危,瀕臨破產。福特因此看到了收購法拉利的機會——他們派出豪華的律師團前往意大利,意圖收購法拉利的賽車車隊,繼而推出自家的跑車產品線。

但恩佐·法拉利最終沒有同意,電影里,他還狠狠嘲笑了福特團隊:“回去告訴你們老板,他可不是亨利·福特,他是福特二世,一個沒用的自大狂?!备L囟缆牭竭@話當然勃然大怒,發誓不惜一切代價要造出一部能跑贏法拉利的戰車——于是馬特·達蒙飾演的工程師謝爾比和克里斯蒂安·貝爾飾演的賽車手邁爾斯上線了。在這兩個車迷車癡車瘋子的努力下,福特沒有用200年,僅僅用90天就制造出了夢幻跑車福特GT40,并最終成為第一支在勒芒耐力賽拿到冠軍的美國車隊——在1967、1968、1969年取得三連勝。

電影《極速車王》。

賽車手之間的惺惺相惜,他們與家人之間的感情羈絆,也是賽車電影熱衷于展現的母題之一。

福特贏得比賽的背后,是謝爾比和邁爾斯對于賽車機械原理、減重、降噪、剎車系統的不懈追求。但影片并不僅僅展現了賽車技術,更有對體育競技精神與商業競爭邏輯的反思——比賽中,法拉利車隊因引擎損壞無緣冠軍,這給了福特機會,但福特二世卻下令邁爾斯限速,以便讓三輛福特賽車同時沖過終點,給世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拿賽場當廣告牌,這一舉動為人所不齒。當邁爾斯走下賽場,只有法拉利總裁恩佐·法拉利在人群中向他脫帽點頭致意——冠軍屬于福特,但勝利好像還是屬于法拉利。福特曾經宣布要“以法拉利的方式思考”,然而商人逐利,最終還是掉入了“他們生產一年還沒有我們一天產量高”的跑量邏輯。

人性:浪子總是會回頭

1966年勒芒比賽后才2個月,邁爾斯就因為賽車測試中發生的車禍離世。后來,謝爾比去拜訪他的遺孀莫莉和兒子彼得,把一只扳手交給彼得——那是邁爾斯1963年因暴怒而扔向他的——這兩個車癡經常因為車子的改造方案而吵得不可開交,有時候打架打到在家門口的草地上打滾,莫莉就會搬出一張沙灘椅來觀戰,早就見慣不怪了。下一秒,兩人又會向她討一杯冰鎮檸檬汽水喝,重新言歸于好。

賽車手之間的惺惺相惜,他們與家人之間的感情羈絆,也是賽車電影熱衷于展現的母題之一。不知是不是賽車運動消耗太大,以致無暇他顧,賽車手們好像總是處不太好家庭關系——銀幕上,他們通常要不是浪子,比如《阿郎的故事》里的周潤發,人到中年為了向兒子證明自己還要勇上賽道,令多年前為他崩潰的女人再崩潰一次;要不就是盧瑟,人到中年一無所成,蝸居在陋室里,只有夢想還遙遠地閃著光,比如《飛馳人生》里的沈騰,一個單親爸爸,滿腦子都是“巴音布魯克”。

其實巴音布魯克并沒有賽車比賽,它是新疆一個美麗的草原,與當地相關的賽事,更多的是賽馬、摔跤、射箭、斗羊等等,充滿濃厚的民俗風情。但草原復雜的地形被電影借用作為天然賽道,專業的賽車手會像《徒手攀巖》里的攀巖者記住每一塊巖石的凸起那樣,記住長長賽道上的每一處轉彎和角度。電影前半段所有的蟄伏、沉淪、鋪墊,都是為了最后那十分鐘風馳電掣的逆風翻盤,也就是,爽。

不光真人電影喜歡講友情親情愛情,動畫電影也不例外——在皮克斯的動畫電影《賽車總動員》中,各種賽車形象都被人格化,賦予不同的性格特點和故事背景:主角“閃電麥昆”是一輛擁有光輝事業夢想的賽車,他勇敢、自信、充滿冒險精神,始終追求勝利。然而,在遭遇意外后,他被困在“水鄉溫泉鎮”,一個破舊的小鎮,卻讓他學會了展現出自己更為柔軟的一面,也學會了尊重和傾聽他人的智慧。配角“板牙”是一輛心胸寬廣的拖車,他是水鄉溫泉鎮唯一的拖車,負責管理拖吊場。雖然有一點遲鈍,但他總是樂于助人,非常樂觀,總能看到事情光明的一面。他是麥昆的第一個朋友,也是最好的朋友。而“莎莉”則是一輛迷人的保時捷,她聰明、詼諧,是小城鎮的代理人,致力于保護和復興這個城鎮,夢想著某一天這個小城能再次出現在地圖上。此外,還有路霸、車王等眾多賽車角色,不同的造型和性格都使得電影更加生動有趣,電影外的觀眾也能根據自己的愛好與之共情。也是因此,《賽車總動員》在全球獲得了高達4.62 億美元的票房收入,后來還拍攝了續集。

皮克斯的動畫電影《賽車總動員》的主角閃電麥昆。

猜你喜歡
邁爾斯賽車手法拉利
法拉利揭幕首款四門四座車型——法拉利Purosangue
房間里的自言自語
火星賽車手
邁爾斯的笑容
小豬與熊
法拉利P8 0/C
賽車手
尋釁滋事 炫酷之爭 邁凱倫570S Spider VS. 法拉利Portofino
10款最值得擁有的法拉利
賽車手星星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