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工藝美術品的新媒體展示及設計研究

2024-04-25 16:26張宇琦
新聞研究導刊 2024年6期
關鍵詞:工藝美術品展示設計傳承發展

摘要:將新媒體技術有效地運用到工藝美術品展示中,打破了傳統受到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展示和觀賞方式的束縛,用數字化手段把工藝美術品以一種更生動和靈活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同時也便于觀眾了解工藝美術品的價值內涵。利用新媒體技術加強用戶交互體驗,并通過新媒體展示設計搭建信息化平臺,從而豐富觀眾的觀賞體驗,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工藝美術品。為了優化當代工藝美術品的展示效果,文章從新媒體角度出發,對當代工藝美術品新媒體展示設計進行研究,提出利用數字化手段保存并傳播工藝美術品的數據信息,并建立信息化展示與交互系統,讓展示效果更加新穎立體。文章首先提出設計思路,包括傳承與普及兩方面,一是促進工藝美術品傳承發展,二是普及工藝美術品價值意義。然后通過分析各種成功案例提出設計方法,包括融入新媒體元素,采用創意表現手法以及運用多元展示技巧,進而為觀眾帶來更加豐富的觀賞體驗。經過研究分析,以釉下五彩瓷為例,提出當代工藝美術品新媒體展示設計的具體應用,包括數字化采集建立數據庫、建設網絡展示平臺、完善用戶體驗模式以及新媒體展示設計實現等環節,最終實現新媒體展示系統在多種終端上的使用效果,以期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借鑒與幫助。

關鍵詞:工藝美術品;新媒體技術;數字化;展示設計;傳承發展

中圖分類號:TP399;J5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6-0060-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0年度陜西省社科基金重大現實問題研究項目“絲路文明互鑒研究”階段性成果之一, 項目編號:2020ZD11

工藝美術品是一種將實用與審美有機融合在一起的物質文化產品,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它具有特殊的民族氣質和文化素養,具備審美和教育等功能。新媒體時代,工藝美術品展示設計方式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新媒體的興起為工藝美術品展示提供了更多方法。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將新媒體技術運用到工藝美術品展示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宣傳和展示效果,將先進技術與展示設計高度融合,能夠反映出當代工藝美術品的展示價值。

一、當代工藝美術品的新媒體展示設計思路

(一)促進工藝美術品傳承發展

從美學角度來看,工藝美術品不僅具有經濟價值,更具有深厚的人文價值,它的創作背景、制造工藝,以及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等,都是吸引觀眾注意的重要元素[1]。在當代工藝美術品展示中,通過新媒體展示設計來激發觀眾對工藝美術品的興趣,有利于提高觀眾的鑒賞能力,促進工藝美術品的傳承和發展。新媒體展示能夠深入挖掘工藝美術品的內在價值,在某種程度上發揚了優秀的民間手工藝,擴大了傳統文化的傳播范圍,有助于工藝美術品市場化運營良性發展。

(二)普及工藝美術品價值意義

通過新媒體展示設計宣傳工藝美術品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可以利用新媒體展示的資料信息來介紹工藝美術品的制造工藝,也可以通過比較工藝美術成品及半成品,或者邀請鑒賞專家、工藝美術品大師和收藏家通過視頻向觀眾講解制造工藝等方式,提高講解內容的知識性和趣味性[2]。

為了引起年輕人對當代工藝美術品的興趣,培育更多的工藝繼承者,可以將游戲性設計融入新媒體展示,針對年輕人,可以運用聲、光、影等科技手段,創建現實與虛擬空間相融合的游戲場景,激發他們對工藝產品的濃厚興趣[3]。

針對中老年人,可以推出自動語音講解設備,并提供局部放大等功能,便于觀眾了解工藝美術品細節。

二、當代工藝美術品的新媒體展示設計方法

(一)融入新媒體元素

設計師可以通過圖像、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來展現陳列設計內容,通過圖像來傳遞工藝美術品基本信息,通過視頻來展現工藝美術品的使用方法、功能特征等,并配上音頻讓工藝美術品展示變得更加生動形象[4]。例如,故宮博物院在展示 《 清明上河圖 》時,采用投影技術和三維動畫技術,整幅畫充滿動感,畫面中塑造的角色形象栩栩如生,讓人們對北宋百姓生活產生直觀感受,進而了解北宋民俗風情。這種展示方式讓傳統繪畫藝術魅力得到充分體現[5]。

(二)采用創意表現手法

觀眾是新媒體展示的核心對象,在進行新媒體展示設計時要準確把握觀眾需要,從觀眾的角度出發設計展示方式,尤其要轉變傳統的靜態展示方式,加強與觀眾互動,以實現雙向的信息傳遞[6]。例如,敦煌莫高窟利用球形全息投影技術,展現了敦煌壁畫絢麗的色澤、精美的花紋,讓游客仿佛置身于一個虛幻空間中,能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敦煌文化的獨特魅力。這一展示方法也起到了大力弘揚敦煌壁畫中所蘊含的文化要素及內涵的作用[7]。

(三)運用多元展示技巧

展示方可以與設計公司合作,由展示方向設計公司提供文化要素和設計材料,由設計公司向展示方提供新媒體展示設計方案,從而實現聯合研發。設計者可以創建一個讓參觀者獲得身臨其境般體驗的虛擬環境,也可以利用AR技術將虛擬與現實環境相結合,達到豐富當代工藝美術品展示效果的目的[8]。例如,米蘭世博會日本館利用數字影像技術展示日本菜肴,舉辦了一場飲食文化主題互動演出,讓觀眾可以與眼前的虛擬桌子進行交互,強化對傳統飲食文化的展現效果。

三、當代工藝美術品新媒體展示設計應用——以釉下五彩瓷為例

(一)數字化采集建立數據庫

數字化采集是實現新媒體展示的前提,必須對當代工藝美術品進行數字化采集,如照片、視頻和三維掃描等,為新媒體展示提供便利,而建立數據庫能使觀賞者擺脫時間地點的約束,隨時隨地觀賞工藝美術品[9]。數字化采集不僅能有效地保存當代工藝美術品的原始風貌,防止工藝美術品在展出時遭到破壞,還能延長工藝美術品展示壽命,降低工藝美術品保護成本。利用采集到的數據資料建立數據庫,以為工藝美術品的管理、查詢及展示提供便利,提升展示效率與效果[10]。釉下五彩工藝美術品新媒體展示設計要從觀眾認識水平和個人經驗出發,在器物→行為→精神層層認識的基礎上,添加創作主體相關資料,并從物、事、人、情四個層面對釉下五彩工藝美術品進行全方位展示。

(二)網絡展示平臺建設

利用計算機技術建立一個包含多種工藝美術品的網站、APP等,通過互聯網將工藝美術品的信息及實物資料呈現在觀眾面前,以優化觀眾的視覺感受[11]。網絡展示平臺建設的第一個環節是追蹤和記錄釉下五彩瓷制作全過程,并依據現場調查數據,編輯和整理工藝流程紀錄短片、典型釉下五彩瓷圖片、三維數字模型等。第二個環節是設置互動系統,為使用者提供多種互動方式,協助觀眾接收信息,讓觀眾可以自由地選擇體驗的內容與時長[12]。通過構建與多種體驗終端相匹配的數字互動演示平臺,觀眾既可以親身感受創作釉下五彩瓷的全流程,也可以根據平臺展示的彩瓷圖片自主設計圖樣,激發觀眾的好奇心,并借此機會普及傳統技藝。

(三)用戶體驗模式

從可視化的釉下五彩瓷制作體驗到系統化制作工藝流程,新媒體展示將互動和虛擬技術融入傳統音像演示方式中,增強信息交互效果,從而最大限度激發觀眾的整體感知[13]。用戶體驗模式包括以下四個模塊。

第一,典型工藝展示模塊。以8種代表性釉下五彩瓷為例,對靜止物體圖像與運動背景圖像進行連續性圖像敘述,使觀眾對釉下五彩瓷創作流程產生全面、直接的認知。第二,工藝交互體驗模塊。將釉下五彩瓷創作全過程中的17個工序作為互動接觸點,激發相應文字、圖像、動畫、聲音和視頻等信息互動,讓使用者對釉下五彩瓷制作過程產生進一步了解。第三,增強現實體驗模塊。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將虛擬瓷器與現實環境融合,觀眾既能欣賞現有工藝美術品,又能通過瓷胎實體感受不同的花紋、工藝效果的魅力。第四,個性化DIY體驗模塊。觀眾可以在數據庫中選取瓷器形狀,對材料、顏色、花紋等參數進行私人定制,并生成相應圖片。還可以與電商結合,觀眾可以通過網絡將特定參數發送給電商并支付產品費用,由商家按照觀眾發送的參數來生產實體商品,然后再把實體商品郵寄給觀眾[14]。個性化DIY體驗模塊流程如圖1所示。

(四)新媒體展示設計實現

由于用戶使用的終端和個人需求存在差異,對于新媒體展示設計內容和實現方法也有不同要求,數字化展示系統要實現跨平臺、跨媒體等多種功能,以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15]。盡管原生應用程序具有運行效果最好的視覺特征和良好的操作表現,但是它的開發難度相對較大,測試時間長,可移植性也不高。釉下五彩瓷新媒體展示系統采用混合開發技術,對釉下五彩瓷素材分解成多個數據庫,并將其整合成一組H5數字頁面,然后將其封裝在不同移動終端上的應用程序中。

將整個新媒體展示設計流程劃分為素材籌備階段、物料制作階段以及研究開發試驗階段,其核心思想是在已經完善的信息結構與互動設計的基礎上,整理所要展現在用戶終端上的信息要素,并利用軟件引擎實現用戶交互等功能,使新媒體展示系統能在一般桌面設備或移動設備上使用。

四、結語

運用新媒體技術展示工藝美術品,有利于吸引更多觀眾,使工藝美術品得到更有效的宣傳,從而推動整個工藝美術品市場實現良性發展。依托新媒體技術,可以從視覺、聽覺、嗅覺等多種感官體驗出發,全面展示工藝美術品,實現信息高效傳遞,同時也能讓觀眾參與互動,主動了解當代工藝美術品蘊含的內在價值,從而推動傳統文化傳播。新媒體技術的合理應用不僅有助于傳統工藝的創新傳承,還有助于工藝美術品的保護與推廣,因此新媒體展示設計者要不斷研發新技術與新方法,為觀眾帶來更豐富的觀賞體驗。

參考文獻:

[1] 徐錦寧.文物數字化在新媒體下的展示與傳播價值:以《每日故宮》App為例[J].美與時代,2021(2):79-81.

[2] 張華,田飛.基于新媒體技術的傳統工藝數字化展示:以醴陵釉下五彩工藝為例[J].裝飾,2019(9):106-109.

[3] 朱麗蘭,郭磊,王建軍.基于VR技術的傳統手工藝品風箏數字展示平臺設計與開發[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21(5):126-127,144.

[4] 呂永杰,陳燕紅,張省委,等.基于數字化交互的民族手工藝品三維動態展示系統研究[J].計算機時代,2017(10):51-52,55.

[5] 馮學鋒,陳俊. PLC控制技術在科技館展品展示中的應用策略[J].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2023,36(3):165-167.

[6] 秦百惠.新媒體藝術環境下的展示設計研究:以《一雪·異世界》作品為例[J].聲屏世界,2022(7):61-63.

[7] 華文怡.博物館數字展品中混合現實技術的應用[J].電子元器件與信息技術,2022,6(3):180-182.

[8] 趙晗肖,周橙旻,張玉榮.新媒體技術在家居展示中的應用[J].家具,2020,41(2):24-28.

[9] 陸裕.多元新媒體技術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以“克里斯汀·迪奧:夢之設計師”展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21(10):78-79.

[10] 柴秋霞,姜琳馨.博物館藏品數字化展示的現存問題及對策建議[J].科學教育與博物館,2022,8(2):40-49.

[11] 毛文磊,陳曦.虛擬現實技術在新媒體展示設計中的應用探析[J].科技經濟市場,2023(9):25-27.

[12] 丁夢如.交互展示設計在新媒體藝術展中的沉浸式體驗研究[J].美與時代,2023(10):21-24.

[13] 馬笑天.新媒體技術在博物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探析[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1(3):84-85.

[14] 劉丹丹,趙鑫.新媒體影像技術下沉浸式體驗館展示設計研究[J].文化產業,2020(8):16-17.

[15] 宋旭,顧恬恬,劉萬萌.新媒體技術與體驗式展示空間的融合設計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20(5):110-111.

作者簡介 張宇琦,講師,研究方向:絲綢之路工藝文化與工匠交流。

猜你喜歡
工藝美術品展示設計傳承發展
新時期傳統工藝美術品創新設計策略研究
工藝美術品在我國傳統文化傳承中的發展措施分析
民間工藝美術品產業發展及應對措施分析
民間工藝美術品產業發展及對策分析
淺論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
民族聲樂創新教學與賀州瑤族民歌傳承初探
淺談湖南民歌的傳承與發展
基于市場經濟的陳列設計研究
淺析甘肅清水縣軒轅鼓舞的風格特征
低碳背景下標準化展示道具的設計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