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賦能動畫創作方式的新思考

2024-04-25 03:44葉佑天姜金鎮
電影評介 2024年3期
關鍵詞:動畫人工智能創作

葉佑天 姜金鎮

人工智能,這一集理論、技術與應用于一體的新興技術科學,旨在模仿、拓展與延伸人類的智慧及其智能行為。自1956年在美國達特茅斯學院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以來,人工智能已經走過了70余年的發展歷程。[1]如今,人工智能技術日益成熟與完善,其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擴大。

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夠得到廣泛應用,與其對人類智能行為的模仿與增強能力不無關系,特別是在那些機械性強、規律性強而創造性弱的任務中,人工智能的表現尤為突出,因此,早期人工智能多用于替代那些重復性高、創造性低的工作。不過,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領域正逐步拓展至涉及情感表達、藝術創新等特征的人文領域,這一轉變標志著人工智能從“弱人工智能”階段向“強人工智能”階段邁出嶄新步伐。

面對人工智能的崛起,不少藝術家與學者流露出對其發展的擔憂甚至抵觸情緒,他們憂慮這種生成式的創作會侵蝕藝術的獨特性和靈魂。然而,在動畫藝術領域,藝術家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接納、探索與應用卻呈現出另一番景象。動畫作為與科技緊密相連的藝術形式,歷來受到科技革新的深刻影響??萍及l展不僅重塑著動畫的創作方式,更改變著其創作觀念,推動著動畫產業的不斷升級與優化。

如今,人工智能的浪潮已經席卷動畫界乃至藝術界,動畫的創作方式與動畫產業實體格局、動畫制作方式與動畫資源配比、創作人員結構與人才發展導向等多個維度都發生了深刻變革。展望未來,如何基于人工智能的平臺,構建一個全新的動畫創作系統,已然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議題。這不僅關系到動畫藝術本身的創新與發展方向,也為藝術與科技深度融合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路徑。

一、產業實體:創作團體的雙軌格局

(一)效率問題牽動雙軌格局

動畫,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與工業創作的結合體,其創作模式的多樣性正是其雙重身份的體現。在產業化模式下,動畫作品如同經過精心打磨的工藝品,先將動畫作品打散成為各個相對獨立的創作模塊,再通過各部門之間的精細分工與緊密合作完成生產,最終通過統一的“組裝”與“合成”完成動畫作品。這種模式不僅推動了動畫產業的規?;l展,更是對“工業生產”在動畫領域的生動詮釋。與產業化模式相比,個體化模式雖沒有產業化模式的效率與資源,但賦予了動畫創作更多的自由度和創作空間,“短小精悍”是個體化創作模式的作品特征。個體化模式下誕生的動畫作品,是藝術家在有限的資源和時間內,充分發揮個人的創意和風格創作的、獨具審美特征與藝術性的作品。這種模式下,動畫作品不僅僅是商品,更是藝術家精神世界的映射。

事實上,無論是產業化還是個體化的創作模式,動畫創作的效率問題與其創作模式的特征緊密相關。產業化創作模式傾向于采用類似于工廠的流水線生產方式,其目的在于確保作品質量穩定性的同時,激發創作效率最大化。這種模式下,動畫的創作與投放周期縮短,企業的資金周轉速度加快,為動畫的連續創作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個體化創作模式因其規模小、成本低,往往形成短小精悍的作品特色。然而,這種模式下,長時間的高強度創作往往難以維持,創作效率成為決定創作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資源管理、團隊協作以及資金流的問題,都可能在大周期的個體化創作中面臨挑戰。

中國動畫產業當前的格局以企業為主導,個體化創作為補充,這種“雙軌并行”現象的背后也與創作效率有著深刻的聯系。市場導向的環境中,能夠快速響應觀眾需求并完成作品投放的動畫制作者,更易獲得競爭優勢和經濟回報。這些回報不僅為動畫的再創作提供了保障,也是推動動畫產業實現可持續化和規?;l展的核心動力。而要實現對觀眾需求的快速響應,便需要實現動畫創作的高效率、短周期。

動畫企業憑借資金、設備、技術和專業人才的優勢,通過流水線式的分工合作,顯著提升了動畫創作效率,為企業的發展打開了更多可能,因此,動畫企業的產業化創作模式得以成為動畫產業的主流。相比之下,個體化創作模式的因資源、人才、團隊協作和資金等多重挑戰,創作效率無法與企業相媲美,市場競爭力也相對較弱。不過,個體化創作因其獨特的藝術品位和創新路徑,仍然為中國動畫產業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重要補充。

(二)效率提升引發格局變化

動畫產業創作團體憑借“以企業為主導、以個體為補充”的“雙軌格局”不斷前進,為中國動畫發展賦能。截至目前,動畫產業發展依舊處于平穩階段。然而,這種格局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對商業價值的過分強調與對藝術價值的忽略導致一部分動畫企業缺乏動畫創作的基礎和深度,甚至造成作品的同質化和低智化。長此以往,難免會形成中國動畫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要改變這一現象,需要推出一批高質量的動畫作品,形成市場上的“優勝劣汰”機制,通過提升觀眾的審美需求割棄同質化、低智化作品。不過,要實現這一目標,仍然需要提高動畫創作的效率,從而為一部分有藝術追求的個體創作團體提供更多展示和發展的機會,甚至促進“雙軌格局”的轉變,使學術創新成為動畫發展的先驅,商業利益成為動畫發展的經濟支撐。

實現動畫創作效率的提升,根源在于兩大方面的革新:技術層面的進步和人員能力的提升。動畫技術的革新直接推動制作流程的高效化,而動畫人員能力的增強則確保了作品質量的提升和創新力的涌現。在這一背景下,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為動畫創作效率的提升開啟了新的篇章。

人工智能作為一種致力于模擬并拓展人類智能及其行為的技術科學,其在動畫制作中展現出提升制作效率與創新能力的雙重優勢。在動畫制作的準備階段,人工智能已經能夠協助完成劇本梗概編寫、概念場景設計、角色設計以及風格設定等基礎工作,ChatGPT、Disco Diffusion、Stable Diffusion等先進的人工智能文本生成和圖像生成工具已證明了這一點。在動畫創新部分,盡管當前的人工智能尚不能完全理解作者提出的抽象概念與審美偏好,在劇情結構、色彩風格、光影搭配以及造型細節等方面也無法完全生成滿足創意提供者的作品,但其在短時間內提供的大量參考的能力仍具有較為顯著的價值,可以幫助創作者激發新靈感、實驗新風格,提升動畫的創新效率。以場景概念圖的繪制為例,人工智能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與傳統設計師數天工作量相當的作品,不僅縮短了制作周期,還為動畫創作者預留了更多的迭代和優化空間。

同時,人工智能也在技術層面為動畫制作帶來突破。以動捕技術為例,Move.AI已經實現了通過簡單設備如相機、手機、攝像頭等完成小范圍動作捕捉的技術突破,且質量可與電影級別相媲美。早在五年前,英國的Olly Hayes便利用Move.AI創作了動畫Lolly Studio Showreel(英國,2019),作品中的人物運動、舞蹈與動物運動等場景,無不顯示出Move.AI的能力。如今,其已經深入到游戲領域,MetaDOS這款游戲便開始使用Move.AI制作一些角色動畫,動作流暢,效果良好。

可以說,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為動畫創作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對于動畫企業而言,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助其提高動畫的制作質量和效率,降低動畫的制作成本和風險,增強動畫的市場競爭力。對于個體創作團體而言,人工智能技術的影響更為深遠。在人工智能技術的輔助下,個體創作團體可以突破傳統的動畫制作限制,實現更高水平、更長時長的動畫創作,甚至可以與中型動畫企業相抗衡。這樣,個體創作團體不僅可以提升自身的創作能力和水平,還可以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和資源,為創作出高質量的動畫作品奠定基礎。

簡而言之,人工智能所掀起的時代浪潮正在推動動畫創作團體格局進行深刻變革。就目前的動畫生產而言,產業化創作方式依舊在動畫生產中占據主導,但曾一度受限于動畫制作的高昂成本與復雜技術個體化創作方式,如今因人工智能的加入有望打開新的發展局面。而且,受人工智能影響,動畫產業也正在迎來內部結構調整,數字資產占比增多,人力資源得到釋放,創新空間不斷擴大。未來,崗位配比和創作模塊或也將面臨重大改革。

二、資源傾向:數字資產與人工智能

(一)數字資產的內涵與產業意義

“科技的迅猛發展使大量的商業和個人數據以數字形態儲存。當下,資產從有形轉化為無形的數字以及數字也轉化為資產,并存放于密碼保護的賬戶中?!盵2]所謂“數字資產”指的是以數據信息形式存在、由個人或企業所擁有的資產,涵蓋網站、媒體、圖片、電子文檔、游戲賬號、軟件等多樣數據內容,可用于交易或創作,加密貨幣、數字藝術品等亦屬于“數字資產”范疇。

隨著社會邁入數字時代,傳統的手繪動畫、偶動畫、剪紙動畫等風格,盡管仍然有所保留,卻已不再是主導潮流。如今,即便是原本堅守手繪的動畫制作者,也趨向于采用電腦繪畫技術,通過計算機程序模擬現實筆觸,實現風格的轉換。這種轉變背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其中制作效率與便捷性無疑是關鍵所在。然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時代的變遷。

在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絕大多數影像資料已經實現數字化,以滿足傳輸、制作與放映的多元需求。因此,動畫企業普遍進行了數字化轉型。而且得益于計算機技術,曾經難以企及的動畫效果如今也變得觸手可及,動畫的表現力得到顯著增強。從動畫制作的角度看,數字動畫在效率、質量及創意實現上均展現出顯著優勢;從市場接受度來看,數字動畫同樣占據了主導地位。由此可見,動畫制作已進入數字編輯時代。

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數字資產”成為動畫產業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對產業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些資產不僅涵蓋了豐富的視覺元素和創意素材,還通過高效的數字化管理和編輯工具,實現了動畫制作的流程優化和創新突破。因此,對“數字資產”的深入研究和有效利用,將成為推動動畫產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

在動畫產業中,數字資產涵蓋了電腦編輯的角色模型、光線布局、場景建設以及道具模型等核心元素。這些資產以數字形式進行儲存,不僅便于管理和維護,而且為動畫創作提供了顯著便利。創作者在作品的制作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調用和修改已有的數字資產,從而避免了重復創建新模型的過程,較大地提高了創作效率。例如筆者創作的詩意動畫《歲月從不曾走遠》①中,一場景中的眾多角色自畫面左側向右側行進,形成一股人流。而主人公卻獨樹一幟,選擇逆向而行,自畫面右側向左側邁進。這種獨特的行走方向不僅凸顯了主人公與眾不同的個性,更象征著他志行高潔、不隨波逐流的人生追求。為呈現這一場景,創作團隊調用了已有的人物模型和動畫,通過批量修改主角的模型和動畫數據,成功地營造出大量人物自左向右行進的視覺效果。通過這種技術手段既保留了原有資源的高效利用,又實現了豐富多樣的畫面表達,提升了藝術表現力。

除此之外,數字資產的概念在為自家動畫資源管理與運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為動畫企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來獲取其他公司的數據服務。即便是一些信息量龐大的資料庫,也可以通過購買等方式進行使用,例如一些游戲公司或動畫公司可以通過對人形動畫與通用動畫的購買節省開發時間并保證動畫流暢度。

人形動畫,指的是那些擁有與人類相似骨架結構的動畫角色的動畫元素,如影片中的主角及其他人物。相對而言,通用動畫則涵蓋了動物、車輛、物體等非人類形態的動畫元素。Unity資源商店中便有眾多人形動畫、通用動畫以及模型、紋理等資源,而且Unity的Avatar機制能夠精準匹配不同的人形模型和動畫數據,使得動畫資源得以重用和共享,顯著提升了動畫制作的效率。此外,Unity還引入了Animator Controller這一強大工具,它允許開發者在不同動畫之間進行精細的切換和混合,從而創造出流暢且自然的動畫效果?;诖?,當有需要時,游戲企業與動畫公司完全可以通過購買的方式獲得那些動畫資源與技術的使用權限,方便快捷。這種方式不僅大幅度降低了動畫制作的成本,更推動了動畫產業的創新與發展,使其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二)數字資產的比重與未來趨勢

在當前的動畫制作中,數字資產的地位日益凸顯,其占比正逐步提高。這一現象的背后,人工智能的推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事實上,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數字資產。

在動畫制作中,人工智能已經全面滲透到各個環節。它利用深度學習和生成對抗網絡等技術,自動生成角色和道具,減少手工成本,并助力制作團隊快速迭代和優化作品。同時,人工智能還能生成動態場景效果、特殊視效和渲染效果等,增強動畫的視覺沉浸感,并解決實時調控的難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正在為動畫創作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以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的DigiLab實驗室制作的動畫短片《龍門》①為例,《龍門》使用原創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術創作而成,這是國內首部全部以AI技術制作的水墨動畫短片?!洱堥T》的創作團隊在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院長王雷教授、段雯鍇副教授等人的帶領下,通過對開源AICG技術的二次調整與開發,訓練出擁有自主產權的人工智能模型“墨池”(Inkstone)。與傳統水墨動畫相比,AICG更善于對動畫中的筆墨細節進行補充與增強,而經過訓練后的“墨池”更是擅長水墨插畫風格。由此,《龍門》創作團隊打開了新的創作通道,借助“墨池”對風格細節的補充,作品得以獲得更強的自由度與表現力,充分展示出水墨動畫的輕靈飄逸與中華民族“重諾重義”的精神風采。

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無疑極大地提高了動畫創作的效率。正如深圳啡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陳筠衡所說的那樣,“傳統的動畫制作過程通常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包括角色設計、動作繪制、背景渲染等環節。然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介入,許多重復繁瑣的任務可以交由智能算法來完成,從而釋放了創作者的創造力?!雹诖送?,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還允許我們根據角色的情緒狀態來生成相應的動態行為,這種“情感驅動”的動畫制作方式顯著提升了角色的吸引力和動畫整體的觀賞度。通過實時分析角色的情感狀態,人工智能能夠精準地調整角色的動作、表情和聲音,使其更加生動、逼真地反映角色的內心世界。這種創新的技術應用極大地豐富了動畫的表現形式和內涵,通過結合人工智能與動畫創作,能夠創作出更具藝術感染力和情感共鳴的作品,為觀眾帶來深度沉浸的觀賞體驗。

人工智能在動畫領域的廣泛鋪陳再一次加重了數字資產在動畫資源中的占比。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深入應用,動畫產業開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變化。人工智能技術在動畫制作中的應用不僅僅局限于簡單的任務自動化,它的優勢更多體現在對創意過程的深度參與和對制作環節的智能優化。例如,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可以對歷史數據進行分析,預測未來流行趨勢,從而指導動畫設計的方向。此外,還有上文中提到的使用人工智能來進行角色動作的捕捉和模擬,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減少傳統動作捕捉的成本和時間,同時提升動畫角色的自然度和表現力。

其實,數字資產比重的上升現象已通過動畫資金成本結構得到直觀體現,因為人工智能實現的智能化控制增強了創作者對人工智能算力的需求,“對AI算力的購買必然會成為預算的主要部分”[3]。如今,一些前沿動畫公司如“追光動畫”已在動畫創作過程中設立專門用于購買算力的資金預算,這一現象預示著未來的趨勢。

概言之,在人工智能的推動下,動畫創作正逐漸以數字平臺為基礎走向自動化、便捷化、智能化。無論是從提升動畫視覺質量、劇本創意的角度,還是從提高創作效率、節約人力資源的角度來看,強大的算力支撐與足夠的信息資源都是實現這些目標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因此,數字資產在動畫創作中的比重也會迎來提升。這種現象是歷史的選擇,也昭示著動畫資源結構的改變方向。

三、人員結構:人才結構革新與成長方向轉向

(一)動畫人才的構成結構革新

動畫創作推崇創新思維,“具有扎實基本功,具有文化底蘊和創新精神的動畫原創人才”[4],在動畫創作中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因動畫制作流程日益趨向工廠化分工與模塊化創作,眾多動畫人才在產業化環境中往往被局限于某一“專項”領域,其工作內容也多為重復性、機械化的任務。這種分工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多了就業機會,但同時也造成人才潛能的浪費。因為在這種工作環境下,動畫人才的藝術創作造詣并非職業核心要求,對某一動畫工種的熟練度才是職業需要。

伴隨人工智能技術的逐步深入,動畫產業中的人才格局正在發生微妙的轉變。人工智能所帶來的智能化控制,不僅提升了動畫制作的創作效率,更在某種程度上對動畫制作的流程和需求進行了重新的定義。例如,通過深度學習和生成對抗網絡(GANs)等尖端技術,人工智能已能夠獨立完成角色和道具的生成。不過,在當前技術階段,人工智能在生成內容方面尚無法完全掌握審美與情緒價值的判斷,且在細節處理上有所欠缺,經驗豐富的動畫藝術家以其獨特的審美視角仍能在創作效率上超越人工智能。因此,動畫藝術家需要與人工智能密切協作,將自己的創意輸入到智能系統中,并能夠調整和完善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這要求動畫師不僅要具備藝術創造力,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知識,才能更好地與人工智能合作,創作出更具吸引力的作品。

然而,盡管人工智能為動畫創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效率,但其對動畫從業者的沖擊亦不容忽視。特別是對于那些執行重復性、機械化任務的基層動畫從業者,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可能會導致其工作崗位被大規模替代。同時,那些依賴于傳統技能的動畫工作者也可能因技術變革而面臨失業的風險。這種由人工智能引發的行業重塑,不僅會對動畫行業造成深刻的影響,還可能會波及整個文娛產業,進而引發廣泛的社會討論。

可以預測,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動畫制作中的廣泛應用,傳統的單一技能將難以滿足日益多元化的動畫市場需求。因此,行業對于人才的引進將更加注重其“技藝雙馨”的特質。這里的“技”不是僅指對動畫技術的精湛掌握,更是指人才具備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入理解和應用能力。只有同時具備專業動畫技能和人工智能技術理解的人才,才能適應未來動畫市場的挑戰,推動行業的持續創新和發展。因此,動畫行業的人才教育與引導也需要緊跟技術變革的步伐,培養具備跨界融合能力的人才,以滿足未來市場的需求。

(二)動畫人才的成長方向轉變

在未來的動畫制作過程中,隨著人工智能逐漸取代大部分“非創造性”與“低創造性”工作,動畫師的核心職責將從繁重的體力勞動轉向腦力勞動,強調以創意為核心,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實現創新。為了滿足這一變革需求,動畫產業的人才結構也會向此傾斜,中上層的審美引導型人才將會成為動畫創作的中流砥柱。

不過,這種人才結構的變化也會引發一些問題,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基層人才失業”問題外,也涉及了中高層人才成長的路徑與深度。當人工智能成為動畫制作中的核心輔助工具后,中高層審美領導者的角色將愈發凸顯。然而,這些具備中高層審美領導能力的個體無一不是經過了基層的深度錘煉與精進后方得到如今的審美能力與藝術素養。隨著人工智能對基層崗位的廣泛滲透和替代,新生代人才將面臨在實踐中鞏固和提升自身的機會減少的風險,這可能阻礙他們向更高層次人才的順利轉型。若此現象長期持續,無疑將形成人才斷層,對動畫產業的穩健和可持續發展構成潛在威脅。

為應對人工智能對基層崗位的替代所帶來的挑戰,產學合作顯得尤為重要。針對當前動畫產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我們亟須對傳統模式進行深刻變革,以引導學生從單純的技能練習轉向技術與審美能力的綜合培養。在這一轉變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平臺也應從單一的企業環境擴展至學校教育體系,實現產學協同教育。學校應發揮其教育職能,強化學生的技能基礎,并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使學生在校園內完成技能的積累與提升,為后續的職業轉型奠定堅實基礎。同時,企業亦需承擔起社會責任,積極投入資源,與學校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企業應提供學生接觸先進科技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鍛煉技能,增強應用能力,就如皮克斯工作室與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那樣。

皮克斯的“產學協同”的人才培養模式是皮克斯為獲得更多動畫精英而與各個高校聯合實行的人才教育方式,皮克斯工作室意識到單純的企業內部培訓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人才需求,便與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頂尖學府建立了產學合作關系。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在接受傳統動畫教育的同時,還有機會參與到皮克斯的動畫項目中,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與項目閱歷。同時,皮克斯也始終為學校提供先進的動畫技術支持與動畫資源,以確保學生在校內便可接觸到動畫行業前沿。而且,皮克斯也定期在學校舉辦研討會與講座,為學生帶來最新的行業變動與技術發展趨勢的講解,這些活動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專業能力與藝術素養,更使他們具備了領先于同齡動畫工作者的行業視野與職業規劃,最重要的是,這些學生也將具有更強的學習能力和探索精神,使他們可以隨時應對各種行業變化。

學校與企業共同構建的成長平臺,不僅能夠保障學生在實際應用環境中得到鍛煉,還能夠促進雙方資源的優化配置,共同推動動畫產業的持續發展。通過這種產學合作模式,皮克斯成功引入大量優秀人才,學校也通過合作得到了行業資源與實踐教學經驗,教學質量與水平獲得顯著提升,學生更是自此打下了堅實的職業基礎、廣闊思維與學習精神??梢哉f,這種產學協同模式不僅可以促進動畫產業發展,幫助動畫人才應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沖擊,還可以為人才培養與學術探索提供新的支持。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盡管人工智能在工作效率上具有很好的表現,但人類的創造性仍是當前人工智能無法替代的。這種創造性是推動動畫藝術持續發展和跳出同質化審美困境的關鍵動力。因此,盡管動畫創作的人才格局在人工智能的影響下可能發生變化,但人類在動畫創作中的核心地位仍然穩固。當然,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動畫生產的智能化水平將會進一步提高?;蛟S在未來,人工智能不僅將成為動畫師的助手,還可能成為獨立的創作者,引發對動畫創作主體性的新的哲學和倫理討論。這種技術與創意的融合,將不斷推動動畫產業向更高層次、更大范圍的拓展。

結語

從理論上講,人工智能在動畫領域的融入無疑對動畫產業會帶來深遠的沖擊,其引發的動畫創作方式革新亦非空談。然而,我們必須清晰地認識到,人工智能本質上仍然是一種工具,與藝術家手中的畫筆在并無區別。雖然它在知識儲備、生成效率以及風格轉換等方面表現出人類難以企及的能力,但人類的主觀能動性仍然是其運作的基石。

面對人工智能參與文藝創作的大潮,我們應當采取積極的姿態去應對,而非盲目追隨或過度排斥。將人工智能藝術創作視為一種新型的文藝發展形態,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將有助于我們在這一變革中重新確立人類的文藝地位。以動畫藝術為例,正如盤劍與倪聰在其研究中所指出的,“新動畫的中國學派”在創作方面應當廣開門路,實現“創作的守正與開放、傳統與潮流、世俗與高雅、淺顯與深刻”[5]。通過深入研究,可以引導人工智能動畫藝術走向更加全面與多元的發展道路,實現藝術與商業、政治與藝術的和諧共存,甚至融合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打造動畫新形態。

綜上所述,人工智能作為人類的延伸,其進入文藝創作領域不僅是必然趨勢,而且具有積極的意義。動畫創作的革新或許只是這一大潮中的一部分,但正確理解和把握這一變革對于搶占未來文化產業發展先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晉寧,黃心淵,趙偉然.人工智能數字影像的電影化之路——未來影像奇觀構建[ J ].北京電影學院報,2023(11):71-79.

[2]陳雪萍.資產的數字化革命和革命的數字資產法[ J ].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23(06):119-135,152.

[3]傅盛,陳洪偉,趙霽,陳昊.向度與趨勢:人工智能的發展及其與電影的結合[ J ].當代電影,2023(08):4-14.

[4]張麗.動畫原創人才特色培養的思路和舉措[ J ].北京電影學院報,2019(09):103-109.

[5]盤劍,倪聰.論“新動畫中國學派”的工業美學建構[ J ].民族藝術研究,2023(05):36-46.

【作者簡介】? 葉佑天,男,湖北孝感人,湖北美術學院影視動畫學院教授,馬來西亞KUNE大學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詩意動畫實踐與影視美學理論研究;姜金鎮,男,山東濰坊人,湖北美術學院影視動畫學院碩士生。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20年湖北美術學院校級項目“傳統造物與藝術思想對當下動畫創作的文化觀照”(編號:2020XJ12)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動畫人工智能創作
做個動畫給你看
動畫發展史
我的動畫夢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一墻之隔》創作談
數讀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我是動畫迷
創作隨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