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詩詞教學要讓學生體驗詩意本真

2024-04-27 15:42翟志武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4年3期
關鍵詞:古詩詞教學情境創設

翟志武

摘 要 古詩詞是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的典范之作,是語文核心素養之“文化傳承與理解”的重要載體。讓學生在情境創設中體認詩意本真,是統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題中之義。

關鍵詞 古詩詞教學? 情境創設? 詩意本真

古詩詞在統編高中語文教材中編排比重較大,所選入的古詩詞無論是在語言、意境還是思想、內容等方面都堪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范佳作。這些古詩詞是古代先賢人生際遇、志趣愛好、價值追求的體現,是當時社會、文化等特定背景下的產物。創設恰當的學習情境,或可為學生古詩詞閱讀學習提供一種可行的抓手。

一、情境助力古詩詞教學落實語文核心素養

情境創設與古詩詞教學能夠實現契合,進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這離不開對中國古典詩詞文體特征的理解,更是呼應了新課標對創設綜合性學習情境的要求,是落實語文核心素養的必然要求。

1.披文入情,才能拉近與古詩詞的距離

古詩詞作品是古代先賢的思想情感、價值追求、志趣愛好與外在世界相碰撞所激發出的真意。對學生來說,單單理解古詩詞的字義、句義、手法等無法在深層次上領會詩歌內容。如在學習統編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三單元的古詩詞時,單單根據課下注釋和教師講解熟悉古詩詞的內容,理解古詩詞意思,是無法真正領會古詩詞的真意的,必須創設情境,披文入情,才能拉近與古詩詞的距離。以《短歌行》《歸園田居(其一)》為例,如何讓學生領會到仕與隱兩種不同的人生選擇與追求呢?要通過創設情境,實現由文本的知識世界進入審美世界、價值世界、情感世界,披文入情,使學生切實與文本對話,實現品格素養的內化。

2. 還原文學現場,落實語文核心素養

古詩詞對學生來說,有的因為時空距離相對較遠,有的則因為話語體系較為陌生,導致學生難以理解其內涵。在綜合性的學習情境中,通過語文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從而體認到作者的志趣與價值追求,實現對文學現場的“還原”。從情境創設的角度讓學生實現對古詩詞詩意本真的理解,呼應了核心素養的要求。學生只有設身處地地想象揣摩,與自身的現實處境相聯系,才能體悟到古詩詞的當下性,感受到在場的鮮活感。如學習必修下冊古詩詞誦讀部分的杜甫《登岳陽樓》、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及湯顯祖《游園(【皂羅袍】)》時,就可以借助景物與情感的關聯、大自然與人類心理的相通等進行情景創設,實現群文共讀。

二、情境創設指導下的古詩詞教學策略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積累與構建起來,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及其品質”。以“個人體驗情境”“社會生活情境”“學科認知情境”進行情境統整,分析在古詩詞教學實施過程如何展開嘗試與實踐。

1.古詩詞教學要創設“個人體驗情境”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個人體驗情境指向學生個體獨自開展的語文實踐活動,如在文學作品閱讀過程中體驗豐富的情感,嘗試不同的閱讀方法以及創作文學作品等”。個人體驗情境指向的是獨立開展的語文實踐活動,目的是個性化的閱讀經驗及審美體驗的產生,特點是實現“文本、作者、我、世界”四維的交流互通。

統編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的《氓》講述了女主人公的婚戀過程,可以設計如下情境問題:

①閱讀《氓》,你的心情是如何變化的?因何而變化?請畫圖示意。

設計意圖:當閱讀詩歌的情境任務與學生個體的閱讀感受、心理變化聯系起來時,文本就不再是孤立的、冷冰冰的他者,而是附著了“我”的色彩,帶上了學生個體的情感烙印,同時畫圖的形式實現了詩歌文本內容的可視化。

②請根據自己對《氓》的理解,重新為之擬寫一個合適的標題并闡述理由。

設計意圖:情境是培養核心素養的場域,擬題是學生個人在語文實踐活動中經常遇到的真實情境,將之運用在古詩詞的預習之中,能夠檢測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與把握能力。

學生在預習案中呈現的標題有《?!贰而F》《淇水》等,這些標題抓住了詩歌中的物象;而《無與士耽》《絲斷》《亦已焉哉》等標題則從文本的主旨、情節入手。無論是抓住典型物象還是概括主旨與關鍵情節,既體現了學生個體對《氓》的理解,也將《氓》這首詩歌與學生個體產生關聯,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擬題能力。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對這一情境創設進行延伸,展開對預習成果的生生互評,加深學生對這一情境任務的理解。

除了統編教材中的古詩詞,還要進行課外古詩詞的勾連,以形成主題、手法、內容、情感等方面的群文閱讀,進行同與異的比較、關鍵內容的補充等。這些內容的補充要同語文教學與測評由知識本位、教考分離、機械問答轉向素養本位、教考一致、情境創設關聯起來。

2.古詩詞教學要創設“社會生活情境”

社會生活情境創設在古詩詞教學中是較常見的。如在統編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的古詩詞教學中,可以作如下的社會生活情境創設:

①你所在城市的《旅游日報》開設了“手繪景點”欄目,請你根據柳永《望海潮》詞的內容,提供包含所選詞句、畫面主體、構圖與色彩所傳達的情感等在內的繪圖腳本。

設計意圖:《望海潮》詞的畫面感特別豐富,既有人文之景,又有自然之景,通過創設這樣的社會生活情境,拉近學生與詩詞的距離,同時提供實踐性的語言活動場景,便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

②高二年級擬舉辦一場姜夔《揚州慢》的詩詞誦讀會?,F場布景、音樂燈光投影、串講詞等都需要我們班來完成?,F在我們先來為《揚州慢》的誦讀會擬寫一段開場詞,并挑選出適合燈光投影在墻體上的詞句。

設計意圖:情境需要合適性,這種合適既要能夠激發出學生的閱讀欲望與表達需求,幫助學生構建個性化的閱讀經驗和審美體驗,又要能夠為他們的語言、思維、審美與文化素養提供一個可實踐、可測評的機會。

3.古詩詞教學要創設“學科認知情境”

學科認知情境指向學生探究與語文學科本體相關的問題,并在此過程中發展語文學科認知能力。這要求學生探究知識的內在關聯,關注系統化的知識運用情況。

學科認知情境有多種呈現方式,如教學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讓學生思考前八句寫了關于月的哪些畫面,并加以命名,讀后可以聯想之前所學過的關于月的古詩詞,并進行比較。再如教學《氓》時,可補充《詩經》中《邶風·谷風》等棄婦詩進行多方面的比較,對棄婦詩背后的社會愛情婚姻觀念進行探究。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個人體驗情境、社會生活情境、學科認知情境三者并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時常結合的。情境創設是高中古詩詞教學的一個有效抓手,如何通過情境創設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詩意本真是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

猜你喜歡
古詩詞教學情境創設
多角度探究古詩,全方位加厚底蘊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初探
古詩詞教學中藝術內涵的挖掘策略
淺談比較閱讀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情境創設分析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的誤區及對策
情境打動孩子心靈,提高閱讀感悟效果
幼兒在體育游戲時情境創設的實踐與思考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