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中職教師專業發展路徑的探索

2024-04-27 11:09封春年
廣西教育·B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中職教師實踐路徑專業發展

封春年

摘 要:隨著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穩步推進,中職學校教師需要通過專業發展成為具有較高理論教學能力和專業實踐教學能力的“雙師型”教師。玉林市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進行探索實踐:通過實施“GPS+AC”目標導向型分層分類培訓,激活教師專業發展內生動力;通過示范教學、產教融合、以賽賦能,推動“雙師型”教師成長,增強教師實踐能力;堅持問題導向推動教研發展,建立教師協同發展的共同體,提升教師教研能力;構建“學、教、技、研”四位一體的增值性評價體系,引領教師專業發展,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專業發展;中職教師;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4)05-0004-04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邁進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1],其中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對職業學校的高質量發展起了決定性作用。隨著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穩步推進,中職學校教師需要通過專業發展成為具備較高理論教學能力和專業實踐教學能力的“雙師型”教師,但是目前培養高質量“雙師型”教師隊伍仍是制約中職學校發展的一個瓶頸。通過研讀相關論文和實踐觀察,筆者發現中職教師專業發展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教師專業發展內生動力不足[2],通過自我持續學習提升專業能力的意識比較淡薄。二是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助力不足,校企共育“雙師”資源缺乏[3]。三是教師教科研能力不足,教育教學研究能力較低。為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加大了職業學校教師培訓力度,各地各校也紛紛探索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本文以玉林市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簡稱我校)為例,闡述改革教師專業發展路徑的實踐。

一、實施“GPS+AC”目標導向型分層分類培訓,激活教師專業發展內生動力

開展教師培訓是提高中職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我校通過加強教師培訓工作,構建“GPS+AC”目標導向型分層分類培訓機制,對教師進行分層分類培訓,形成常態化學習研修制度,不斷助力我校教師專業發展,取得了較好成效。

(一)構建“GPS+AC”目標導向型分層分類培訓機制

建構“GPS+AC”目標導向型分層分類培訓機制(如圖1所示),一要定目標(Goal),我校教研部門對教師各種能力進行測評,指導教師制訂個人發展目標和規劃;二要定原則(Principle),我校堅持團隊捆綁、人人發展的研修原則;三要找解決辦法(Solution),我校通過教師共學、頭腦風暴、專家答疑、組內督學、組間互學等,幫助教師解決教育教學中的痛點、難點問題和個人成長問題;四要有行動(Action),我校要求教師在學習的同時反復進行教研實踐,通過不斷反思、小組分享、名師引導和專家指導,持續推動教師學習、實踐、互動、反思,激發教師自主發展的內生動力;五要做總結(Conclusion),我校要求教師以個人展示、小組匯報等形式,分階段進行總結、反思學習收獲,分享培訓學習成果,并對教師提出進一步深化學習的要求。

(二)實施分層分類培訓

繼續教育培訓是中職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方式。但是中職教師存在個性差異,培訓不能“一鍋煮”“一刀切”,要將中職教師隊伍化整為零,橫向分類、縱向分層,實施模塊化、精細化培訓,做到“缺什么補什么,要什么給什么”。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要提升的空間不同,培訓的內容自然也不同。我校根據教師入職時間、工作經歷、現有職稱,將隊伍分為初入職者、中級職稱者、副高職稱者、正高職稱者等四個層次,然后根據任教科目、崗位職務、階段任務、職業素養等實行分類培訓。我校還根據分層分類情況,推出模塊化培訓內容,靈活安排培訓形式和時間,聘請大學教授、專家等開展以校本培訓為主的各種培訓。

(三)開展動態化實踐活動

我校深入開展企業調研、市場分析和職業崗位分析,并根據調研情況主動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堅持動態開展教學實踐、企業實踐和項目研究[4]。關于實踐活動,我校不設固定時間、地點等,有必要即可開展,可以是大范圍也可以是小范圍,可以是專業學科組內的研討活動也可以是校際交流活動。通過動態化的教學科研實踐活動,我校促使教師自主實踐、自主研究、自主反思,最終形成了“學習+實踐+反思+互動+創新”的活動模式,提高了我?!半p師型”教師隊伍的教育教學水平和專業技能水平。

(四)形成常態化學習研修機制

我校根據教師的發展目標和規劃,常態化開展專家培訓、互助學習、交流學習、專題學習、自主讀書、研討學習等活動,促使教師主動學習,營造了“外推→內生,被動→主動,個體→團體,反思→互動”的深度學習氛圍。通過這樣的活動,我校教師系統學習先進教學思想、專業新知識和新技能,掌握專業技術發展的前沿理論知識和先進技術,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高尚的師德師風武裝頭腦。近年來,我校教師的整體素質有了較大提升,涌現出一批優秀教師,生成一批優秀研修成果。2019—2022年,我校先后有2位教師獲得正高級講師職稱。同時,我校教師積極參與自治區教學成果獎申報并獲獎2項,其中“依托名師工作坊的中職教師‘雙輪驅動、四能一體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獲2021年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二、通過示范教學、產教融合、以賽賦能,推動“雙師型”教師成長,增強教師實踐能力

“雙師型”教師是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5]。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體現在以下兩個層面:一是在相關企業崗位的工作能力,二是把企業工作能力進行有效傳授的教學能力。通俗一點來說,就是教師既能在工作崗位上實戰,又能通過教學讓學生進行實戰。職業教育的內容之一是技能教育,因此從職業教育的育人目標層面說,只有讓教師具有實戰能力,才能教給學生實戰能力。

(一)以示范課提升新入職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

在示范課教學活動中,上課教師會想方設法展現自己的教學水平,聽課教師會從中發現自己與上課教師的差距,所以說示范課教學能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我校開展多層次的示范課教學活動,通過教學團隊備課、磨課、上課、聽課、評課等,幫助新入職教師站穩講臺,提高新入職教師的教學能力。在該活動中,通過名師的示范引領、“雙師型”教師巡講示范、骨干教師上示范課,由成熟教師分享教學理念、教學經驗、教學方法、教學技能技藝等,幫助新入職教師提升教學能力。僅2022年,我校就累計形成110節示范課課例,覆蓋了全校20個專業。

(二)以產教融合夯實教師的專業技能

近年來,我校鼓勵教師走出校園,深入企業和行業,了解行業標準、企業技術,通過“崗課融合”把教師的崗位能力培養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企業崗位技能的相關需求與專業課程教學一一對接融合。此外,我校還組織教師開展企業實踐與培訓,讓教師開闊視野、更新觀念、獲得新技能和新知識,提高教師的學習能力及專業實踐能力,使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時更有針對性與實踐性,從而培養出更能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

(三)以技能大賽驅動教師提升專業能力

我校組織教師參加中職學校教師專業技能大賽、教學能力大賽、信息化教學能力比賽等賽事,同時通過組建教師團隊,指導和培訓學生參與市級、自治區級、國家級專業技能大賽。我校教師在參加技能大賽或指導學生參賽的過程中,對技能大賽的規格、內容、技術要點、技術標準和技術發展新方向等方面進行深入學習與研究,全面掌握與比賽和專業相關的知識與技術,熟練掌握相關專業操作技能。此外,我校根據行業、產業實際,比照市場需求標準,積極搭建教師校內競賽平臺,邀請行業專家擔任評委,甚至讓教師與行業專家同場競技,實現了以賽賦能、以賽促教[6]。通過上述舉措,我校形成了良好的競賽氛圍,每年常規開展兩次大型技能比賽活動,一是春季學期職業活動周技能比賽,二是秋季學期文化科技體育藝術節技能比賽,通過校內競賽做好賽事“選馬”工作,以更好地備戰市級、自治區級比賽。近年來,我校教師參加自治區級以上技能競賽獲一等獎8項、二等獎14項、三等獎24項;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技能比賽成績也十分突出,學生獲自治區級以上獎勵208項。

三、堅持問題導向,建立教師協同發展共同體,提升教師教研能力

教育教學研究的落腳點,是解決教學問題,提高教育質量。因此,我校通過問題導向建立教師協同發展共同體,因師制宜、求真務實地開展校本課題研究,從而提升教師隊伍的教研能力。

(一)以項目研究驅動教育教學創新研究與實踐

開展項目研究是提升教師教研能力的重要路徑。職業教育的優秀教師大多都主持或參與相關項目研究,實踐證明,開展項目研究有利于激發教師參與教育教學改革的動力。我校在項目研究管理上形成了一套規范的流程。首先,我校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項目申報與管理機制。教師可以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和學生需求,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實際意義的校本研究課題,如課程改革、教學方法創新、評價體系優化、產教融合模式探索等方面的課題,確保每個項目都以解決我校教育教學中的真問題為導向。其次,我校為教師提供充分的教研支持與培訓,包括研究方法論的培訓、數據收集與分析的技術指導、研究成果撰寫與發表的專業輔導等,確保項目研究嚴謹且富有實效。在教師開展項目研究的過程中,我校組織開題論證、中期檢查和結題評審等活動,通過專家評議和同行交流,保障項目研究的真實性和科學性。再次,我校積極推動研究成果的應用轉化,鼓勵教師將研究成果及時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如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等,并對推廣應用效果進行持續跟蹤和評估。對成效顯著的研究成果,我校不僅在校內推廣,還積極向其他兄弟學校推介,甚至申報各級各類教學成果獎,擴大成果的影響力和示范效應。我校通過全程化、精細化的項目研究管理,一方面激發了教師的教學研究熱情與創新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力地提高了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實現了以項目研究驅動教育教學創新研究與實踐的目的。

(二)以名師工作坊為平臺建立教師協同發展共同體

教師協同發展共同體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形式。我校通過確定學習主題、制訂組織規則、組織交流活動、堅持問題導向等一系列舉措,建立了相對穩定、可持續發展的教師協同發展共同體。我校以名師工作坊為平臺建立教師協同發展共同體:一是引領教師樹立教育教學改革意識,帶領教師申報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通過項目申報及研究,讓教師熟悉教改項目的申報立項程序、項目研究計劃制訂方法、項目研究實施過程、項目結項等。二是以目標管理、效果考核為導向,以團隊協作的方式引領教師積極申報教改項目。三是通過教改項目研究促使教師專注教育教學,潛心研究,不斷提高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能力,推動產教融合、崗課賽證融通和信息化教學等改革研究與實踐,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四是以業績成果為激勵推動項目應用和創新,促使教師在實踐創新中提煉實踐成果、撰寫研究論文、申請技術專利、編寫創新教材,從而不斷提高研究項目轉化應用成效,把項目研究的成果轉化為教學成果。五是通過學習共同體跨界交流、協同研究、協作實踐的助力,提升教師團隊把研究成果轉化為教學成果的能力。

2019—2022年,我校先后建設了3個教師協同發展共同體,分別是劉煥蘭自治區名師工作坊、黃雄自治區名班主任工作室和玉林市中職計算機名師工作室。依托名師工作坊,我校建成了“名師+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青年教師”的學習研修團隊。在名師的引領和指導下,我校教師累計申報并順利結題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9項。2022年,我校新立項各級課題(教改項目)13項,其中玉林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5項、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重點課題3項、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1項和一般項目4項。

四、構建“學、教、技、研”四位一體的增值性評價體系,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評價應當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核心目標。近年來,在嚴抓師德師風的基礎上,我校引入教師專業發展增值性評價,更好地促進了教師個體發展和教師隊伍全面發展。

(一)構建“學、教、技、研”四位一體的增值性評價體系

針對中職教師結構多元化、個體差異化等情況,我校構建“學、教、技、研”四位一體增值性教師評價體系,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進而實現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一是“學”,即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缺乏廣泛而有深度的學習,就難以實現“教、技、研”的提升。二是“教”,即教學能力。教學能力源于教學學習和實踐,也是指導實踐教學和教學研究的重要支撐。三是“技”,即專業技術能力。專業技能的培養離不開專業訓練和學習,而技能大賽能夠促進教師專業技能的提升和深度學習的實現。四是“研”,即教學研究能力。教改項目的實施與研究,能夠驅動教師深入學習,促使教師全面把握學科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提升教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教師隊伍的改革、創新意識,從而推動教學的改革和創新。

(二)通過實施增值性評價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我校在實施增值性評價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中,采用“學、教、技、研”四位一體評價體系,確保了評價的針對性和全面性。具體操作如下:一是在學習與發展維度,我校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各類培訓課程、學術研討會和繼續教育項目,以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儲備、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我校建立教師個人學習檔案,記錄教師在理論學習、技能培訓等方面的成長歷程,讓教師進行自我評價,并結合同行或專家反饋,量化教師的知識更新速度和技能提升程度。二是在教學實踐維度,我校通過對課堂教學、課程設計、學生輔導等工作的觀察與評估,考查教師的教學能力及教學效果。我校采用學生滿意度調查、同行聽課評課、教學成果展示等多種方式,對比同一教師在不同階段的教學質量,衡量教師在教學實踐方面的能力增長幅度和貢獻度。三是在技術技能維度,我校針對中職教育的特點,著力提高教師的技術實操能力和實訓指導能力。我校通過組織技能競賽、實訓項目及讓教師參與企業實踐等方式,對教師的專業水平進行動態監測和評價,同時考查教師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方面的成效,以此作為增值性評價的重要標準。四是在教研維度,我校鼓勵并支持教師參與校本研究、申報課題、發表論文等工作,并根據教師在課題研究、學術交流、成果應用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情況,進行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充分反映教師教研創新能力的增值和突破。

在改革教師專業發展路徑過程中,我校通過實施“GPS+AC”目標導向型分層分類培訓,抓好教師培訓工作;通過示范教學、產教融合、以賽賦能,增強教師實踐技能;通過組建教師協同發展共同體,提升教師教研能力;通過構建“學、教、技、研”四位一體增值性教師評價體系,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有效推動了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了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截至2022年9月,我校專業教師有108人獲評“雙師型”教師,占專業教師總數的50.20%。而且在2018—2020年廣西中職學校辦學條件達標項目評估中,我?!半p師型”教師建設達到Ⅲ級(優秀)標準。

我校通過多維度、多層次的教師培養機制,既關注每位教師個性化發展需求和成長特點,又兼顧師資隊伍的整體建設與發展。這樣的教師培養模式能夠激發教師專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促使教師在各自專業領域持續進步,并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躍升,從而有力推動我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和專業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沈霞.新發展理念下職業教育“十四五”發展路向與策略[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21(1):3.

[2]潘學軍,張建英.激發內在動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J].考試周刊,2013(6):7.

[3]黃光榮.“五力聚合,五化一體”中職教師專業成長路徑探索與實踐[J].職業,2015(27):59.

[4]石秀玲,付鋮,李祥.從“雙師”到“三師”:新時代職業教育教師發展問題轉向探析[J].職業教育研究,2021(2):77.

[5]周彬.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J].汽車維護與修理,2020(20):48.

[6]常虹.“1+X”證書制度下高職藝術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研究:以嘉興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為例[J].福建輕紡,2022(5):16.

注:本文系2021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提質培優背景下對接本土特色產業構建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體系的探究”(GXZZJG2021A069)、2023年度玉林市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以廣西農村電商產業學院為依托,引企入校,探索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新模式”(2023B0510)的研究成果。

(責編 蒙秀溪)

猜你喜歡
中職教師實踐路徑專業發展
試論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創新的研究
“互聯網+”環境下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研究
以“大扶貧”理念開辟精準扶貧新路徑
淺談加強中職教師師德培養教育的困境及突破
黨的作風建設科學化的實踐路徑和保障機制研究
中美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比較研究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教學
新時期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探究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論學習共同體下的教師專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