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個活用”讓本土文化“活”起來

2024-04-28 05:58郭玉東
視聽界 2024年1期
關鍵詞:新沂文化

郭玉東

新沂市融媒體中心深耕本土,充分發揮媒體融合優勢,深度挖掘地方優秀文化,以文化“活”用,唱響對內群眾喜聞樂見,對外講好新沂故事,樹立新沂形象的本土文化傳播品牌。中心先后獲得江蘇省政府獎先進單位、江蘇省節目制作企業社會效益考核第五名(徐州第一)、“蘇”說美好江蘇省縣融大聯動融合傳播獎及優秀組織獎。

一、活用本土文化資源,溯古追今,小切口厚植大情懷

新沂歷史悠久,兩河文化、花廳文化浸潤了豐厚的文化內核和精神滋養,新沂融媒潛心于本土文化寶藏的深度挖掘、資源盤活、多元表達、融合傳播,生動講好時代故事,創作“有意思”又“有意義”的精品佳作,讓地方文化品牌“活”起來、“火”起來,以共情引發共鳴,實現價值傳播。

(一)“影像非遺”,為文化傳承注入活力

探尋城市歷史文化脈絡,采訪民間剪紙藝人王桂英、蓑衣技藝傳承人左佃玉等國家、省市級非遺傳承人30 余人,讓本地文化名人、鄉賢等成為非遺文化傳播的主角,提升本地群眾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記錄拍攝新沂鹽豆制作、金銀傳統鍛打、東路柳琴等非遺項目、技藝20 余項,為公眾留下珍貴的非遺記憶;以《鐘吾風》《愛生活》等全媒體欄目為載體,建立了影、音、圖、文多視角文化資源云端素材源、媒資庫、傳播鏈。

(二)聚焦鄉土,讓民俗風物活色生香

挖掘新沂節氣風俗,結合四季變化,策劃創作二十四節氣短視頻,生動闡釋二十四節氣的文化淵源、氣候特點、當地習俗等,總點擊量達110 萬+;采制推出《遇見·你的心怡》《60 秒看新沂》《好品新沂》等系列短視頻及報道數百件,擷取本土煙火人文、民俗風物等元素展現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短視頻《豆腐腦+“潮”牌》入選新華社《小康中國》大型視頻展播活動,點擊量達254.9 萬;《遠方不遠》《桃花依舊笑春風》等短視頻被人民日報視界客戶端、我蘇網等全網推送。

(三)深度挖潛,開掘本土文化源頭活水

新沂是革命老區,紅色歷史是珍貴的寶藏。歷時兩年,采制了《擔當——記革命英雄徐玉珍》《我們走在大路上》《百年回響》等一批紀錄片、專題片,追尋紅色文化,賡續革命精神;特別策劃了《穿越時空的對話》《紅色記憶》系列專欄、紅色地圖VR 等大量精品力作,引起了強烈反響;《永遠跟黨走》沉浸式情境黨史課,回溯歷史、情景交融,線下走進全市30 多家單位巡講,線上直播總點擊量130 萬+。

二、活用媒體融合聯動,強內拓外,根深葉茂樹品牌

新沂融媒體依托全新的融媒矩陣,以多維度、全方位、立體化融合傳播提升本土文化品牌影響力和價值傳播效果。

(一)小屏+大屏,奏響文化和音

開設了《傳統文化最“心怡”》《網絡中國節》等全媒體專欄。新沂融媒APP 及“今日新沂”公眾號、微博、視頻號等“小屏”矩陣,發布相關短視頻、圖文、H5、海報、長圖等新媒體特色產品50 余件,總閱讀量180 萬+。電視、報紙、網站、戶外平面等“大屏”矩陣,推出短片、微劇、公益廣告、新聞、評論、深度報道等近百件。濃濃的鄉情鄉愁,引發了新沂人的情感認同。

(二)聯動+外延,實現倍增效應

借助省節目制作共享平臺,牽頭全省12 家縣級媒體,聯合制作了《我是手藝人》節目,目前已采制節目52 集并同步播出;聯合徐州五縣二區共同舉辦“七城百姓春晚”,七家縣融并機直播,線上觀看量達107 萬,增進了地域文化交流;抖音號、百度百家號、我蘇網等平臺同力發聲,《“豆”歡意這個味》《我是小小傳承人》《春節里的漢字》等文化類短視頻平均觀看量均達10 萬+ ;聯合當地窯灣古鎮、4A 級景區馬陵山,參與策劃制作了《一條河 一座城》《探秘花廳文化》大型紀錄片,在央視、省臺、市臺播出,讓新沂文化品牌傳得更遠。

(三)特色活動,盤活品牌價值

立足新沂鄉村振興之路,策劃開展特色節慶品牌活動,舉辦了“時集桃花節”“阿湖葡萄節”“邵店栗花節”“棋盤豐收節”“合溝民間文化藝術節”“新沂市首屆茶文化節”等節慶民俗活動,不僅推動了新沂水蜜桃、葡萄、板栗等農特產品文化品牌的建立,形成了“一鎮一品”,同時通過節慶活動的宣傳、直播帶貨、項目簽約、文化周邊推廣等,平均每場活動當地收益可達百萬元;開展《民俗文化訪談》《聽見新沂聽見你》等主題直播活動,邀請民俗專家、百姓名嘴走進直播間,在全市引起了廣泛關注,每場在線觀看人數均達10 萬+。

三、活用人才社團資源,厚積薄發,長效培育彰顯傳播精彩

建立內部外部人才梯隊,聚合社會力量,搭建資源信息網,共建共享。

(一)不拘一格“融”人才,激發內生動力

全考核、破身份、雙選崗、增擴容。實行“導師制”“輪崗制”,打造業務提升的青藍工程;通過“星級員工”“業務達人”“創新大賽”“駐點宣傳員”等活動開展,激發員工成長成才的內驅力;推行“工作室+ 項目制+ 制片人制”,打破部門、崗位、專業的界限,自由組建團隊、項目組,同時開展“項目賽馬”“頭腦風暴”等,孵化精品、培育人才、建立智庫。

(二)組建融媒藝術團,打造創作高地

邀約全市68 家藝術培訓機構、協會團體,近千名文藝愛好者加入融媒藝術團,為文化創作、推廣、傳播積蓄了巨大力量。先后創作了《秋收的日子》《陶醉春天里》《幸福的葡萄樹》等大量歌曲、舞蹈、音詩畫等優秀文藝節目;組織《百姓大舞臺》《大運河詩歌之夜》等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繁榮了群眾性文化。

(三)培育文藝梯隊,實現雙向共贏

2021 年以來,開辦了小主持口才班、表演班、禮儀講解培訓班等,共培訓學員2200 余人次,儲備了文藝人才庫,豐富的文化活動也為學員提供了實踐舞臺?!拔幕?”賦能,打造融媒新業態,帶動了產業升級成為新的增長極。

(四)社團進駐APP,成為傳播新陣地

與新沂攝影協會、廣場舞協會、朗誦協會等各種社會組織合作,在新沂融媒APP 上建立圈層社區,給協會提供信息發布、互動、論壇、交流、作品展示等平臺。不定期組織線上線下征集、展演、比賽等活動,促進活躍度,增強本土文化的內生力、影響力,同時社團協會的發展也反哺了文化品牌的建立與傳播。

猜你喜歡
新沂文化
文化與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新沂大運河城市文化推廣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新沂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特征研究
江蘇新沂: 轉型出新意 生態更心怡
鄉村振興背景下新沂市優質稻米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
誰遠誰近?
新沂“十二五”工業經濟發展情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