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素質和使命

2024-04-29 16:22◎姚
傳播力研究 2024年9期
關鍵詞:新聞資訊新聞報道廣播電視

◎姚 波

(昆山市融媒體中心,江蘇 昆山 215300)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與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智能便攜設備的迭代更新,人們主要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獲取最新的新聞資訊。傳播媒介與人們獲取信息途徑的轉變,使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越發艱難。如何實現創新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成為現階段媒體工作者主要研究的課題。本文基于融媒體時代背景,就傳統廣播電視媒體未來發展趨勢展開研究,重點分析融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素質和使命。

一、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素養的迫切性

新媒體的崛起,傳播新技術的運用,以及媒體融合發展的推動,使得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面臨著空前的挑戰,因此,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要積極地去適應新的需求,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傳統媒體和新傳媒的信息的傳播方式、呈現方式和編輯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和媒體融合向深度發展,傳統的電臺和電視媒體只有通過改變編輯方法,進行創新和突破,才能重新獲得生機和可持續發展[1]。做一個好的編輯并不容易。目前,大部分融媒體中心,其“兩微一端”以及其他一些新媒體平臺的競爭和發展核心都是人,因此傳統媒體為了充分迎接挑戰,打破傳統,突破自我,提升編輯人員的個人素質及專業素質變得更加緊迫和重要。而如今,如何讓一個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不斷提升的新型主流媒體矩陣在融媒體時代浪潮中茁壯成長,新聞編輯的“融”能力凸顯尤為重要。

二、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存在的問題

(一)理念落后,角色尚未轉變

媒體融合背景下對新聞編輯的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最基礎的新聞素養與職業操守以外,新聞編輯還要具有敏銳的洞察能力和與時俱進的思維,能順應時代發展變化與受眾需要不斷轉換編輯方式,明確自身的定位屬性?,F階段社會發展日新月異,若不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學習新興技術,轉變思維理念,必然會被時代所拋棄,被行業所淘汰。在融媒體視域下,新聞編輯的角色定位變得更加多樣,其工作內容也發生了相應的轉變,也為新聞編輯實現專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寬廣且穩定的平臺。在以往的新聞媒體工作中,新聞編輯只是負責新聞內容的編寫與新聞視頻的制作,更多的是完成本專業內容。而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資訊更加多元,突發事件也更加多樣,這就需要新聞編輯除了要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以外,還要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能在眾多的社會熱點事件中挖掘最具新聞報道價值的新聞資訊。但通過對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研究發現,多數新聞編輯不具備綜合能力,造成該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其工作理念的落后,其固有思想與社會發展脫節,導致新聞編輯意識固化,無法快速轉換自身的角色定位,新聞節目內容缺少時效性與互動性,無法在受眾群體中快速傳播,進而導致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發展受限。

(二)信息獲取滯后,失去了時效性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獲取新聞資訊的成本更低,尤其現在是人人皆媒的時代,所有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與發現者,人們只需要動動手指,在手機上點擊刷新便可以獲得最新的新聞資訊。面對行業發展變化與傳播媒介的改變,新聞編輯固有的信息獲取方式明顯落后于時代發展,且更難與時代發展和受眾需要相融??旃澴嗟纳罘绞绞谷藗冊讷@取新聞資訊時更加追求簡單、便捷,而對新聞內容的質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新聞編輯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敏銳的新聞嗅覺,能根據受眾需要挖掘更多的新聞事件。此外,還需要具備較多的信息獲取途徑,保障新聞報道的時效性。但通過對現階段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工作模式的分析發現,多數廣播電視媒體新聞編輯者并不具備以上能力,且要想完成一篇新聞報道的制作與新聞節目的創作需要較多的流程,這就導致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報道的新聞內容具有滯后性。針對該情況,我國央視新聞媒體建立了一套專業的采編系統,也就是“中央廚房”。通過對整個工作流程的優化,能在新聞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內進行報道。但該系統整體成本較為昂貴,多數地級市廣播電視媒體并不具備建立該系統的能力,更遑論縣級城市媒體。

(三)內容不夠豐富,形式過于單一

我國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發展時間較早,并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工作體系。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已有的工作體系已不適合現階段的市場需要,這就導致新聞編輯生產出的新聞稿件存在顯著的同質化問題。多數新聞編輯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并未從受眾群體需要的角度出發,所編輯的新聞內容也只是對資料的二次加工,缺少創新。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早已由早期的單向輸出變為雙向互動,只有了解受眾群體的需要與閱讀習慣,才能實現內容創新。例如,地方廣播電視臺要想獲得更多的受眾群體與更高的點擊率和收聽收看率,除注重內容的創新以外,還要結合本土文化,在新聞編輯中凸顯地域特征,使受眾在收聽與觀看的過程中能產生親切感,引發受眾的情感共鳴。

(四)語言不夠精準,無法實現共情

高質量的新聞報道要求語言邏輯清晰,內容通俗易懂,能夠客觀、真實全面地描述新聞事件內容。但實際情況是,部分編輯人員在編寫新聞稿件的過程中,語言使用不夠精準,尤其是在受眾較為關心的社會事件上,往往會使用較為模糊的詞語與話術,這就使得受眾在接收過程中產生錯誤的理解,致使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的影響力、公信力受到損害。此外,部分新聞編輯在編寫新聞的過程中往往存在主觀意識,新聞報道應秉持客觀、真實、連貫的原則,讓受眾在收聽與觀看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主觀意識的融入使受眾無法站在客觀的角度思考,加之新聞編輯使用較多的官話與套話,受眾感受不到其中的新意,久而久之必然會失去繼續觀看與持續關注的興趣。

三、在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肩負創新轉型的使命

(一)轉變傳統新聞編輯觀念,強化新聞編輯責任意識

在融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編輯要想強化自身的綜合素養,完成自身使命,就必須轉變工作理念,積極學習新媒體技術,在實際工作中融入創新思維。首先,在新聞題材的選擇上要更貼近受眾的生活,保證受眾群體與廣播電視媒體有著較強的黏性。其次,創新節目形式,打破固有的工作模式,以受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綜合報道,收獲更多的受眾群體。最后,豐富新聞內容,使受眾在觀看新聞節目的過程中能保持較高的熱情與活躍度。對此,新聞編輯要對自身的責任與工作內容的變化有更為清晰的認知,提高對采編工作的重視程度,結合時代發展變化作出更為全面的轉變[2]。

例如,在新聞采編工作中,新聞編輯要結合本次新聞報道主題,制定更具有針對性的采編計劃與采編方案。在新聞資訊獲取過程中,積極應用新媒體技術,以自身職業操守為底線,堅持黨建引領的原則,深入到基層與當地群眾進行密切的交流。此外,在編輯工作中還要有較強的責任意識,不能為了博取受眾的眼球、獲取更多的流量發布虛假信息與不實言論,杜絕“標題黨”的出現。以2019 年發布的一篇《速看!剛剛傳來消息,2019 年千萬別買房……》為例,該新聞內容的主題為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而標題卻是與房地產相關,這種內容與標題嚴重不符且毫無關聯的新聞報道,不僅會對受眾形成誤導,而且還會導致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在受眾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應用新型媒體技術,提高新聞創作質量

在融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媒體要想提高新聞編輯的綜合素質,使其牢記自身的使命,就必須增強新聞編輯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力,使新聞記者在龐大、繁雜的信息資訊中能挖掘出更具有新聞報道價值與意義的新內容??茖W技術與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更多新型媒體技術的誕生,如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這些技術在新聞采編工作中的應用,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新聞采編工作效率[3]。

例如,大數據技術具有較強的數據挖掘功能,能精準定位受眾群體的新聞喜好,在信息數據的處理上也有較高的精準度。廣播電視媒體可以以大數據為依托建立更加多元化的新聞工作平臺,構建新聞數據庫,使新聞編輯在開展采編工作的過程中能更好地把握前沿信息,更好地了解受眾心理需求變化,從而在新聞編輯中融入更多的創新元素。以“Chat GPT”“文心一言”等軟件為例,對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多項科學技術的整合,通過前期的訓練使系統能模仿人的思維進行思考,借助這些軟件生成的新聞內容,其觀點更加新穎,內容更具有創新性,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也更加前衛,具有較高的時效性。

新聞編輯可以此為基礎,改變現有工作模式,積極應用新型媒體技術拓寬信息獲取渠道,增強新聞報道的時效性。例如,新聞編輯可借助云計算技術,對各類新聞APP 軟件中受眾群體的閱讀習慣進行調查統計,并借助大數據挖掘技術檢索關鍵詞,獲取大量新聞資訊。利用大數據分析平臺,對新聞資訊的真實性進行驗證,從這些新聞資訊中找出最據報道價值的內容進行深挖。采用“線上+線下”的形式,前往新聞事件真實發生地進行調查,了解當地群眾對該事件的看法,對新聞事件進行全方位的報道,不斷提高新聞創作質量。

(三)堅持“內容為王”原則,豐富新聞編輯內容

融媒體時代強調各傳播媒介相互融合,技術優勢互補,傳播形式更加多元,傳統廣播電視媒體要抓住時代發展機遇,彌補自身的不足,結合自身在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經驗與優勢,實現創新發展的目標。在融媒體時代下,自媒體平臺蓬勃發展,由于從業門檻較低,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新聞編輯行業當中,致使新聞節目質量參差不齊,新聞報道缺少信服力。傳統廣播電視媒體起步較早,作為早期受眾主要獲取新聞資訊的渠道,有著較強的影響力與公信力。通過對新媒體技術的融合,可以使傳統廣播電視媒體更加注重新聞創作質量的提升[4]。在工作中要堅持“內容為王”的原則,豐富新聞編輯內容,使受眾在收聽與觀看的過程中,產生情感共鳴,啟迪受眾的思想,對受眾進行正向的輿論引導。

例如,河北電視臺立足于地域特征,對地方文化進行系列報道,并創作出兩部紀錄片,即《大河之北》和《家鄉的味道》。該系列新聞報道一經推出,便受到當地受眾的廣泛關注。受眾在觀看的過程中會被“思鄉情結”所影響,對新聞內容產生更為強烈的親切感,并在新聞報道評論區展開熱烈交流,相互分享自身對所在城市的看法。又如,昆山市融媒體中心2023 年6 月起,推出備受市民關注的“直擊蘇州軌交11 號線”欄目,制作軌交11 號線全線試跑前的全平臺傳播產品,短視頻《我是地鐵人》系列、《地鐵探營》等事關軌交11 號線的新媒體產品均實現高流量傳播,矩陣發聲收到了良好的傳播效果。期間,新聞編輯通過觀看受眾之間的交流,不斷調整新聞內容與創作方向,豐富新聞創作風格,貫徹落實新聞工作使命。

(四)更新編輯語言,拓寬編輯平臺

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資訊體現出內容短小、語言平白直接的特征,傳播速度較快,符合人們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編輯,應結合受眾群體需求變化,更新編輯語言,減少專業詞語與模糊不清詞語的使用,堅持“客觀、真實、連貫”的原則,將新聞事件以最簡單直接的語言進行描述。尤其是在黨和國家制定的大政方針與重大會議內容的解讀上,更要減少官話與套話,以廣大群眾都能理解的語言進行描述[5]。此外,新聞編輯還要不斷拓寬編輯平臺,在主流媒體平臺中,如“兩微一抖”這種有著龐大用戶基數的自媒體平臺開設個人賬號,時刻關注其中的熱點事件與話題,既豐富信息的獲取渠道,也拓寬新聞資訊多元輸出的途徑。

《人民日報》曾指出采編工作不是走過場,而是解惑。然而,在實際生活中,一些記者卻對公眾的關注諱莫如深,欲言又止。有些人打官腔,對記者的問題漠不關心,不負責任地進行編輯,說話的語氣模棱兩可,沒有新意,這樣的編輯肯定會被受眾所唾棄?!跺\州晚報》“走轉改”期間,就對報社的編輯、記者等工作人員提出了全新的規定,要在新聞報道中體現人民意志,尤其要“接地氣”地向廣大人民群眾解釋和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不僅讓群眾知道,也讓群眾對政府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多的信任,充分發揮自身作為人民與黨和國家聯系的橋梁的責任,真正做到為人民發聲。

四、結語

綜上所述,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加速了各傳播媒介之間的融合,而新聞的制作方法也在發生著急劇的變革。因此,要想滿足時代發展變化需要,走在時代的前列,就必須在新聞編輯工作中融入創新思維,牢記自身的責任與使命。在“融媒體”條件下,積極應用新型媒體技術,秉持“內容為王”的原則,創造更為優質的新聞節目。此外,新聞編輯還要及時轉變工作理念,強化責任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在新聞節目創作中融入更多的創新元素,提高語言使用的精準性,推動新聞節目創作質量的提升。

猜你喜歡
新聞資訊新聞報道廣播電視
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
淺析如何在新聞報道中彰顯以人為本
新聞資訊
周六廣播電視
周日廣播電視
周五廣播電視
周三廣播電視
深化“走轉改”在新聞報道中踐行群眾路線
高校新聞資訊類微信公眾平臺推送的新聞價值研究——以吉林大學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