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象因子對油橄欖多孔橫溝象種群動態的影響

2024-04-30 00:37侯寶宏馮剛剛陳源馬永祥
安徽農業科學 2024年7期
關鍵詞:氣象因子油橄欖

侯寶宏 馮剛剛 陳源 馬永祥

摘要? 采用昆蟲誘捕網對隴南市油橄欖多孔橫溝象(Pimelocerus perforates Roelofs)種群動態進行了監測,并結合同期氣象因子,分析影響其種群動態變化的關鍵氣象因子。結果表明:隴南地區多孔橫溝象一年發生2代,主要以老熟幼蟲在枝干中越冬,個別出現成蟲在枝干中越冬,始見成蟲為3月中旬,5月上旬和8月中下旬為盛發期,11月中旬開始進入越冬期。統計分析表明,多孔橫溝象在不同危害時期主要影響氣象因子不同,3月中旬至5月上旬影響成蟲數量的主要氣象因子是降雨量(P<0.01),5月中旬至8月下旬成蟲數量與平均最高溫顯著負相關(P<0.01),而在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溫度(平均溫度、平均最高溫、平均最低溫)是該階段影響成蟲數量的關鍵氣象因子,平均溫度相關性最強。

關鍵詞? 油橄欖;多孔橫溝象;種群動態;氣象因子;隴南市

中圖分類號? S71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4)07-0104-05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4.07.026

Effects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n Population Dynamics of Olive Pimelocerus perforatus

HOU Bao-hong1, FENG Gang-gang2,CHEN Yuan1 et al

(1.General Station of Forest Tree and Seedling Management of Longnan City, Longnan, Gansu 746000;2.Bureau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of Longnan City, Longnan, Gansu 746000)

Abstract?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Pimelocerus perforates Roelofs in Longnan City were monitored by insect traps, and the key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were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the same period. The results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prediction and scientif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imelocerus perforates Roelofs in Longnan C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two generations per year in Longnan area. The mature larvae mainly overwintered in the branches, and some adults overwintered in the branches. The adults were first seen in midMarch, peaked in early May and midlate August, and began to overwinter in midNovember.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in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number of adults we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damage periods. From midMarch to early May, the main driving factor for the number of adults was rainfall (P<0.01). From midMay to late August, the number of adults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verage maximum temperature (P<0.01). From early September to early November, temperature (average temperature, maximum temperature, minimum temperature) was the key meteorological factor affecting the number of adults at this stage, and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had the strongest correlation.

Key words? Olea europaea L.;Pimelocerus perforatus Roelofs;Population dynamics;Meteorological factor;Longnan City

油橄欖(Olea europaea L.)是木樨科木樨欖屬常綠喬木,因其具有高效的營養、保健和醫療價值的橄欖油而廣受認可和青睞[1]。隴南市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因西秦嶺山系的屏障作用,其氣候屬于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類型,為性喜溫暖的油橄欖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度夏和生長結實的自然條件,是我國最大的油橄欖產區之一[2]。近年來,隴南油橄欖產業規模不斷攀升,截至2021年底,隴南油橄欖種植區域涉及28個鄉鎮,惠及4.5萬農戶、21.0萬余人,面積達5.064萬hm2,年產鮮果4.18萬t,生產初榨油6 200 t,綜合產值達25.08億元,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和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多孔橫溝象(Pimelocerus perforatus Roelofs),異名大粒橫溝象,是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昆蟲,可危害油橄欖、女貞、美國白蠟等,是油橄欖主要蛀干害蟲,在我國江西、四川、云南等地均有危害[3-4]。目前,有關多孔橫溝象對油橄欖危害情況、為害特征及生物學特性等方面已有相關研究,肖莎莎[5]調查發現,在綿陽油橄欖園大粒橫溝象為主要蛀干害蟲,是重要防治對象。蘇瑾等[3,6-7]學者對隴南市油橄欖主要蟲害調查發現,大粒橫溝象不僅是主要蛀干害蟲,且其危害程度逐漸加重。此外,還有學者結合室內觀察與野外調查發現,大粒橫溝象在隴南地區1年發生2代,老熟幼蟲主要越冬地點為樹干內[8]。氣象因子作為影響昆蟲生長、發育和繁殖的重要因素,與害蟲發生期、發生量、危害程度密切相關。研究害蟲種群發生動態與氣象因子間的關系,對于選擇害蟲防治關鍵期、建立預測預報模型以及制訂科學高效防控措施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目前,關于隴南市油橄欖多孔橫溝象發生規律、種群動態變化與氣象因子的關系方面的研究還鮮見報道。因此,筆者利用昆蟲誘捕網對隴南市油橄欖多孔橫溝象種群進行了動態監測,并結合同期氣象因子,探究影響多孔橫溝象種群動態變化的關鍵氣象因子,旨在為隴南市油橄欖的多孔橫溝象危害提供科學防控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點概況

試驗點選擇多孔橫溝象危害相對較嚴重的隴南市武都區兩水鎮前村和隴南市文縣臨江鎮歐壩村。試驗點概況見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多孔橫溝象為害狀調查及種群動態監測方法。

在兩水鎮、臨江鎮分別設立3塊樣地,每塊樣地按照“Z”字取樣確定觀測株,總株數40株,并掛牌標號。2021年冬季開始,選擇樣地未標記受害植株3~5株,刮除危害部位樹皮觀察蟲態及蟲道特征。2022年2月底將昆蟲誘捕網(北京林業大學林木有害生物試驗室,專利號:ZL201520806106.0)固定在定株樹干基部捕捉成蟲,開始監測種群動態,對捕捉的成蟲定期(每隔10 d,如遇特殊情況則順延)統計數量并放回樹干,直至當年未再發現成蟲。

1.2.2??? 多孔橫溝象發生氣象數據采集。

溫度和日降雨量通過記錄隴南市鄉村大數據平臺發布的各縣區鄉鎮實況數據獲得;各縣區相對濕度通過天氣網預報獲取。成蟲數量(No.)、平均溫度(MT)、平均相對濕度(RH)、降雨量(P)、平均最高溫度(TMAX)、平均最低溫度(TMIN)根據2次調查時間點之間的原始氣象數據計算獲得。其中,TMAX、TMIN分別指2次調查時間點內逐日最高溫度、最低溫度的平均值[9-10]。

1.3 數據統計

使用Excel 2003計算MT、RH、P、TMAX、TMIN,繪制多孔橫溝象種群動態規律圖,使用SPSS 19.0軟件進行相關分析、回歸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多孔橫溝象為害狀調查

調查發現,多孔橫溝象在油橄欖上以成蟲、幼蟲2種蟲態危害,在植株基部土層下20 cm處都可見羽化孔,待樹干基部生存條件較差后,逐漸向上危害,且樹齡越大,蟲口密度越高。幼蟲危害較嚴重,初孵幼蟲初期危害皮層,被害處樹皮表面產生少量棕褐色木屑(圖1 A),內部呈松軟腐爛狀(圖1 B)。隨蟲體不斷發育,幼蟲向木質部危害,將木質部蛀成上下迂回的不規則蟲道,長度約7 cm(圖1 C),布滿棕色木屑,部分樹皮外部變為淺棕色或隆起,個別危害部位有油漬狀。在羽化前期,羽化孔周邊排出明顯的棕褐色木屑,嚴重的樹皮干裂翹起,韌皮部組織大面積呈木屑狀干死,成蟲出孔后,以嫩梢、葉片為食(圖1 D)。

2.2 油橄欖多孔橫溝象種群動態規律

隴南市油橄欖多孔橫溝象種群動態見圖2。從圖2可見,多孔橫溝象在隴南市2個試驗點的種群變化規律基本一致,一年發生2個高峰期,兩水鎮和臨江鎮第1個高峰期平均溫度為18 ℃左右,第2個高峰期平均溫度為30 ℃左右,第2個高峰期臨江鎮較兩水鎮早發生,這可能與平均溫度稍高有關系。據觀測,多孔橫溝象在隴南市主要以老熟幼蟲在枝干木質部越冬,有個別成蟲在主干韌皮部越冬。越冬幼蟲和成蟲從翌年3月中旬開始羽化出孔,平均溫度分別為17.2和20.3 ℃;5月上旬,雌雄蟲在樹杈陰蔽處進行交配后,雌蟲返回主干產卵,孵化幼蟲先食害主干韌皮部,隨著不斷發育,逐漸進入木質部危害;自5月中下旬起,成蟲數量逐漸減少,6月中下旬最少,6月上旬至7月下旬為幼蟲危害盛期,8月上旬大量幼蟲化蛹,8月中下旬成蟲數量出現第2個高峰期,且兩水鎮第2個高峰期成蟲數量顯著高于第1個高峰期(P<0.05),說明在成蟲數量達到第1個高峰期時采取成蟲防治措施更合理,9月上旬初見第2代成蟲產卵后初孵幼蟲。

2.3 多孔橫溝象種群動態與氣象因子的相關性分析

2.3.1???? 越冬代危害期(3月中旬至5月上旬)。相關性分析(表2)表明,越冬代危害期成蟲數量與降雨量呈極顯著正相關(r=0.992, P<0.01)。在此基礎上,將成蟲數量與平均溫度(MT)、平均相對濕度(RH)、降水量(P)、平均最高溫度(TMAX)、平均最低溫度(TMIN)進行了線性回歸模型的構建(表3),模型擬合R2=0.981,模型通過F檢驗(F=72368,P=0012), 具有統計學意義。通過模型標準化系數,降水量達到顯著水平(r=0.872, P=0.012),表明是該階段影響成蟲數量預測模型的主要氣象因子,與相關性分析結果一致。

2.3.2??? 二代蟲危害期。由表4可知,二代蟲危害期成蟲數量與平均最高溫度呈極顯著負相關(r=-0.880, P<0.01),說明這一時期每日最高溫對多孔橫溝象成蟲生存有抑制作用。經線性回歸模型的構建(表5),模型擬合R2=0.850,F檢驗 F=12.359,P=0.042,具有統計學意義。通過模型標準化系數,平均最高溫度達到顯著水平(r=-0.691, P=0042),表明平均最高溫度是該階段影響成蟲數量預測模型的主要氣象因子,與相關性分析結果一致。

2.3.3??? 越冬代危害期(9月上旬至11月上旬)。通過對越冬代危害期成蟲數量與相應的氣象因子進行相關性分析(表6),得出該階段成蟲數量主要影響氣象因子是溫度[平均溫度(MT),平均最高溫度(TMAX),平均最低溫度(TMIN)]??紤]到各溫度之間的共線性,對平均溫度(MT)、平均相對濕度(RH)、降水量(P)、平均最高溫度(TMAX)、平均最低溫度(TMIN)對成蟲數量的影響進行進一步主成分分析。KMO為0.656,球形度檢驗小于0.05,因此符合主成分分析條件。公因子方差分析表明,變量的方差能被主成分解釋在90%以上(表7),提取的2個主成分方差總解釋量達98.174%,且主成分1的解釋量高于主成分2(表8)。通過成分系數矩陣(表9)得出,主成分1主要影響因素是溫度,與相關性分析結果一致,表明越冬代該階段危害期主要影響氣象因子是平均溫度(MT),成蟲數量(NO.)與平均溫度(MT)呈正相關。

3 結論與討論

在隴南油橄欖園,多孔橫溝象1年可發生2代,以幼蟲危害最嚴重,危害期分別為6月上旬至7月下旬、9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主要以老熟幼蟲在枝干越冬,個別出現成蟲越冬,越冬成蟲始見期為3月中旬,盛發期為5月上旬和8月中下旬,且第2個盛發期成蟲數量顯著高于第1個盛發期(P<005)。結合同期氣象因子,采用不同分析法分析多孔橫溝象成蟲種群變化與氣象因子的關系發現,3月中旬至5月上旬,即越冬代蟲羽化高峰期前,降雨量與成蟲數量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說明這一時期降雨對其發育有利。5月中旬至8月下旬,即二代蟲危害期,成蟲數量與平均最高溫度呈極顯著負相關(P<0.01),表明這一時期每日最高溫度對其發育有抑制作用,9月上旬至11月上旬,平均溫度、平均最高溫度、平均最低溫度均與成蟲數量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且平均溫度是該階段影響成蟲數量相關性最強氣象因子。

李丹春等[8,11-12]對油橄欖大粒橫溝象研究表明,大粒橫溝象越冬蟲態及越冬場所在不同地區各不同,有以老熟幼蟲在枝干中越冬的,有以幼蟲和成蟲越冬,部分成蟲可在土壤中越冬,且不同地區油橄欖種群動態變化也不相同。筆者研究發現,隴南市多孔橫溝象有成蟲在主干中越冬,且成蟲盛發期分別為5月上旬和8月下旬,這與李丹春等[8]的研究結果有差異,這可能是不同年份間氣象因子差異導致,說明氣象因子作為昆蟲的生長發育、生存和繁殖直接影響因子,對害蟲的不同發生期、發生量和危害程度的變化有重要影響。唐潤軒等[13]研究表明,溫度變化是影響果園梨小食心蟲種群動態的關鍵生態因子,也是準確測報的重要參考指標。林靜等[14]利用當地逐日氣象數據指出,氣溫顯著影響武漢地區小菜蛾發生,降雨對其發生有一定抑制作用,從而推測小菜蛾的發生動態,選擇最佳防治期,為科學有效地指導防治提供理論依據。李平等[15]研究表明,溫度偏高、降水偏少是引起蘋果蠹蛾發生量增加的重要氣象條件。多孔橫溝象種群動態變化期,溫度與降雨量在不同階段也顯著影響其變化,這與上述學者研究結果一致。利用氣象條件變化,適期防治其他蟲害均有報道,但關于影響油橄欖多孔橫溝象種群動態的關鍵氣象因子研究尚鮮見報道,該研究利用田間同期氣象因子進行統計分析,為當前科學防治多孔橫溝象更具有實踐指導意義。

氣象因子對昆蟲生長發育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在分析氣象因子對油橄欖多孔橫溝象種群動態的影響時,僅選擇了5個氣象因子,光照時長、光照強度、風速、氣壓等氣象因子對油橄欖多孔橫溝象種群的變化是否有影響尚鮮研究,需進一步開展研究。此外,研究觀測年限較短,氣象因子觀測值對反映隴南市真實氣象條件有限,需要更精確地分析氣象因子與多孔橫溝象的相關性,還需要投入更多精力進行深入系統研究。

參考文獻

[1]?郭長江.橄欖油營養成分及其保健作用[J].中國食物與營養,2002(6):48-49.

[2] 尚敏賢,王坤,王康,等.拋出“橄欖枝”共謀新發展:2022年甘肅隴南油橄欖節活動綜述[N].隴南日報,2022-11-07(001).

[3] 蘇瑾,趙夢炯,劉鴻源,等.綠色威雷與噻蟲啉防治油橄欖大粒橫溝象試驗[J].甘肅林業科技,2015,40(3):39-41.

[4] 薛正,馮術快,張崇嶺,等.北京發現洋白蠟新害蟲——多孔橫溝象Pimelocerus perforatus (Roelofs)[J].植物保護,2018,44(6):242-245.

[5] 肖莎莎.綿陽油橄欖蛀干害蟲發生與防治研究[D].綿陽:西南科技大學,2020.

[6] 趙紅霞.淺議隴南油橄欖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J].甘肅林業科技,2007,32(3):74-75,69.

[7] 任志勇,張正武,王文永,等.甘肅隴南油橄欖病蟲害調查及防治[J].中國園藝文摘,2015,31(8):53-57.

[8] 李丹春,屠彩蕓,蘇瑾,等.甘肅隴南大粒橫溝象生物學特性研究[J].甘肅林業科技,2015,40(3):36-38,48.

[9] 郭艷蘭,張學金,焦旭東,等.甘肅武威地區釀酒葡萄園葉蟬種群動態及其與氣象因子的關系研究[J].環境昆蟲學報,2021,43(2):358-364.

[10]? 余杰穎,任軻亮,薛文鵬,等.貴陽市獼猴桃園桔小實蠅種群動態及影響因子研究[J]. 天津農業科學,2021,27(12):55-58.

[11] 李祝宗.大粒橫溝象的初步觀察與防治[J].江西植保,1983(2):25-26,22.

[12] 余光榮.大粒橫溝象的生活習性及其防治[J].四川林業科技,1985(1):81-82.

[13] 唐潤軒,譚秋月,張璟,等.溫度對梨園梨小食心蟲發生動態的影響分析[J].北方園藝,2020(11):25-31.

[14] 林靜,孟翠麗,王攀.武漢地區春甘藍小菜蛾發生動態與氣象因子關系研究[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2(11):130-131,134.

[15] 李平.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2017—2021年蘋果蠹蛾的發生情況及其與氣象因子的關系[J].中國果樹,2022(6):55-58.

基金項目?? 2021年隴南市科技計劃項目“氣象因子對隴南市油橄欖主要病蟲害發生影響及藥劑防治試驗”(市列科技2021-28);2022年隴南市科技計劃項目“油橄欖有害生物調查及綠色防控技術試驗研究”(2022-L.YGL-07)。

作者簡介?? 侯寶宏(1988—),女,甘肅榆中人,工程師,碩士,從事林木種苗生產技術指導研究。

猜你喜歡
氣象因子油橄欖
高速逆流色譜分離制備油橄欖葉中橄欖苦苷
適量硼促進油橄欖開花著果
膠東半島地區氣象因子對冬小麥產量影響的研究
遵義烤煙種植區氣候因子分析
金堂縣開展油橄欖栽植管理技術培訓
隨機森林在棉蚜蟲害等級預測中的應用
橡膠產量與氣象因子的灰色關聯性及逐步回歸分析研究
楊樹葉紋斑病與氣象因子的關系
油橄欖的速生早實豐產栽培技術
金沙江干熱河谷區油橄欖高接換優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