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萬波:與古人類“有個約會”

2024-05-01 05:35張桂林周聞韜
黨員文摘 2024年9期
關鍵詞:猿人古人類巫山

張桂林 周聞韜

長江三峽腹地的重慶市巫山縣,綿延群山環抱下,一個數平方公里的小盆地內,坐落著一個叫廟宇的小鎮。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慶巫山龍骨坡遺址新一輪考古發掘現場,年過九旬的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再次續寫著他和“巫山猿人”的不解之緣。

從業60多年來,黃萬波用畢生精力專注于古人類和古生物化石研究,先后參與發掘“巫山猿人”“藍田人”“和縣人”等一批古人類化石。

談及自己一生的事業和追求,他說,自己與古人類“有個約會”。

巧遇大師領進門

1932年,黃萬波出生于重慶忠縣新立鎮。22歲時,他從長春地質學院地質勘探專業畢業,隨后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室。由于所學專業和工作內容不對口,黃萬波自稱剛到單位時簡直是“兩眼一抹黑”。

但這個陰差陽錯的安排,卻成就了一段傳奇的考古人生。

由于抵達時間偏晚,黃萬波到中國科學院的第一個晚上,他留宿在一位人類學家的辦公室。

稍作整理,躺上一張單人床后,黃萬波怎么也睡不著,聽到房間有蛐蛐叫,他拉開床頭的標本柜翻找。哪知,拉出抽屜的剎那,一股霉味撲面而來,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滿抽屜“骷髏”——那是研究人員經常打交道的物品之一。

“那種感受和滋味很難用語言來表達?!秉S萬波一夜未眠,“這件事說起來讓人笑話,但對我來說卻是進入研究室的第一課?!?/p>

在當時的研究室,像黃萬波這樣的年輕人屈指可數,備受關注,各部門都希望這位新來的年輕人去協助工作。

其中,黃萬波待的時間最長的是古人類室。他工作的地方在我國著名古人類學家裴文中的辦公室旁,裴老是著名的“北京人”頭蓋骨發現者。潛移默化中,黃萬波漸漸對古人類學產生了興趣:人類的祖先究竟是誰?我們到底從何而來?

一個個關于人類源頭的追問不斷迸發,催促著黃萬波從“站在門外”到“邁進門檻”,去探尋古人類的奧秘。

“古人云,一張白紙好繪畫,那就從頭學吧!”黃萬波暗暗下定決心。

“裴先生”,是黃萬波對裴文中的稱呼。他說,裴先生是將自己“領進門”的人。

1958年,正值科學研究大發展時期,古脊椎所決定對周口店進行再研究,裴文中牽頭,黃萬波也加入到這支隊伍中。

令黃萬波記憶猶新的是裴先生帶他到第一地點,講述第一地點的發現簡史——這是黃萬波來周口店之前,請教關于周口店的由來時裴先生給他的承諾。

“記得那天天氣晴朗,早飯后裴先生告訴我,今天帶你去第一地點。我隨即點頭,現在就走?裴先生看我一眼說,現在不走還等何時!”

到了洞底,裴先生指著洞壁上的發掘探方標記說,這個地方原本是個山坡,由于老百姓開山采石發現了“龍骨”,從而導致一系列重大發現。

在裴先生的指點下,黃萬波明白了底礫石層是上礫石的次生堆積,他自上而下逐層觀察、記錄、拍照、采樣,直至工作順利完成。后來,他還在裴先生等前輩的指導下完成了四篇論文。

“裴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精深的專業知識以及對古人類研究的熱情與執著都令我終身受益?!秉S萬波說。

探尋東亞古人類

國際學術界普遍認為,人類的祖先在非洲,亞洲直立人是從非洲擴散而來,有關中華炎黃的祖先,最早也只能上溯到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人。

黃萬波并不認可這一觀點。

中華大地的版圖上,何處能尋找到最早的古人類?黃萬波用畢生精力尋找答案。廣袤大地上,留下他奔波尋覓的串串足跡——

黃萬波先后考察過全國各地數以百計的洞穴,還曾前往東非大裂谷等許多國家和地區考察。

1979年起,黃萬波把工作重點轉移到華南。1981年,在安徽省和縣陶店鎮龍潭洞,他和同事們首次在長江流域發現完整的直立人頭蓋骨。

緊接著,黃萬波又把目光瞄向家鄉所在的長江三峽地區。

“200萬年前,長江大三峽地區還是盆地,漫山遍野有森林、草地和小河,具備猿人生存的自然條件。三峽地區也許能揭開早期人類活動的奧秘?!苯涍^長期研究,黃萬波提出了這一猜想。

1984年那個炎熱的夏天,巫山縣廟宇鎮龍坪村迎來一群特殊的人——長江三峽科學考察隊,黃萬波擔任領隊。巫山當地人帶領他們來到村民大量搶挖“土龍骨”的一處坡地上,當隨處可見的灰白色化石骨渣出現在考古隊員眼前時,大家被震住了。

這正是大家四處尋覓的“龍骨”,有乳齒象、劍齒虎、爪蹄獸等,它們都是早已滅絕的物種。黃萬波凝視著它們,自言自語道:“這個坡地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彪S即給它起了個名字——龍骨坡。

經過準備,次年10月,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重慶自然博物館和萬縣(現重慶市萬州區)、巫山縣文物管理所組成的長江三峽考古隊,展開了對龍骨坡的發掘。

10月13日上午,趁發掘隊員們工間休息時,黃萬波對化石進行初步鑒定和分類,一顆比蠶豆粒稍大的動物牙齒引起他的注意。

粗看,它像豬的牙齒,但齒冠外壁較直,從咀嚼面上的齒尖圓鈍、釉質層厚等性狀來看,與豬牙不同,它是一顆巨猿的牙齒。這個發現令考古隊員們激動不已。

巨猿,大型靈長類動物,半直立,在動物演化譜系上,歸屬于人科,它的生存年代幾乎與猿人處于同一時期。

在隨后的發掘中,又發現了一段帶有兩顆臼齒的靈長類下頜骨化石。繼而,又在發掘地發掘出兩件石制品,一件為砸擊石錘,一件為砍砸器,同一層位還出土116種哺乳動物化石和有明顯加工或使用痕跡的骨器。經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系和美國及加拿大等國的專家測定,龍骨坡遺址距今約180萬—248萬年。

1986年11月29日,在重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長江三峽科學考察隊正式向世界公布考察結果:在長江三峽的巫山龍骨坡發現了距今約204萬年的“巫山猿人”化石。

黃萬波推測,這種被稱為“巫山猿人”的早期直立人,當時生活在溫暖潮濕、森林密布的巫峽高地,他們用簡單的石器狩獵和采集,與巨猿和其他百余種動物共同生存。

龍骨坡化石和石制品的發現,對認識東亞地區古人類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1995年12月,相關文章在英國《自然》雜志上刊登,在國際上引起強烈反響。

“跟著”熊貓尋找古人類蹤跡

在對古人類、古動物等學科的長期關注中,黃萬波又將研究觸角向熊貓化石領域延伸。

1954年底,黃萬波跟隨裴文中前往廣西考察期間,曾發現大量熊貓化石。那是黃萬波第一次在野外接觸熊貓化石,并由此產生了濃厚興趣。自此,黃萬波便著手大熊貓題材的科學研究工作。1989年,他與香港大學合作,對大熊貓牙齒釉質進行超微結構研究。

即便年事已高,每當聽說有關于熊貓化石的新發現,黃萬波都要想方設法前往。

“他像年輕人一樣,在野外工作中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用擔心,我不會掉隊?!痹S黃萬波前往犀牛洞踏查的重慶自然博物館信息中心主任李華說。

為了讓更多人更深入地了解大熊貓這一物種,黃萬波心中始終有個夢想:舉辦大熊貓展覽。2019年,在紀念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之際,重慶自然博物館推出“熊貓時代——揭秘大熊貓的前世今生”展覽,黃萬波成為該展覽的首席科學家。

“科學研究還是要和藝術手段相融合,才能達到更好的普及和宣傳效果?!秉S萬波說自己的心愿很小,只要大眾了解到800萬年前中國就有熊貓,他就滿足了。

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23年8月16日,龍骨坡遺址正式啟動為期三個月的第五階段發掘工作。

由于發現的“巫山人”左下頜骨殘段化石的形態學特征有一定程度原始性,對于巫山人“是人是猿”,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在黃萬波看來,不同的學術觀點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動力,激勵著自己再一次叩開龍骨坡的大門。

“考古工作者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一定要多走進田野,加強野外調查,對于史前文化遺址尤其如此。龍骨坡遺址中的動植物化石是我們了解200萬年前生態環境情況的最直接證據,一點信息都不能漏掉?!秉S萬波說。

透過黃萬波的目光,能看到古人類學的永恒力量與秘密。黃萬波始終精力旺盛,說起不斷涌現出的新發現,常帶有一種壓抑不住的興奮。

考古工作并非一帆風順。對于一個從事史前考古學研究的學者來說,數十次甚至數百次野外考察一無所獲的情況并不罕見。但黃萬波說,自己從不會灰心喪氣,而是繼續期盼著。人類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哪怕只剩下離體的牙齒、破碎的頭顱、肢解的骨片,仍然像一塊塊磁石,吸引著自己去尋找、去探究。

“之所以這般執著,是因為我堅信:這一切很有價值,很值得我去做?!秉S萬波說。

(摘自《時代郵刊》)

猜你喜歡
猿人古人類巫山
巫山一段云·情寄天涯
等待
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探索古人類基因
細胞里的古人類
龍人——新發現的中更新世古人類
醉美巫山賞紅葉
猿人
日研究人員在我國臺灣發現亞洲第4類猿人
巫山怪石——天巖記
“欒川人”中原地區遠古人類的一次重要發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