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嶺市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

2024-05-02 13:26遼寧省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心
農機質量與監督 2024年1期
關鍵詞:社會化主體農業

遼寧省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心

□ 白陽

目前,鐵嶺市農民合作社達到7848 個,其中,191 個農民合作社獲評省級示范社資格,35 個獲評國家級示范社資格;農業農村部名錄系統的家庭農場數量達1830 家,256 個家庭農場獲評省級示范家庭農場資格,123 個家庭農場得到中央財政項目資金扶持。近年來,隨著鐵嶺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不斷發展壯大,為構建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創造了新的組織模式,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需要探索創新。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管理體制不須,公益性服務能力不高。在事業單位改革過程中,市縣兩級將農業、農機、畜牧等公益性服務機構統一到“農業服務中心”,但在合并后主體功能定位不夠清晰,管理體制不夠順暢,部門之間缺乏溝通聯系,農業服務資源統一整合不夠到位,使政府主導的公益性服務相對緩慢。特別是鄉鎮原“農村五站”被改制合并后,也存在體制不暢通、機制不活、隊伍不穩定、保障支持力度不夠等問題,基層農業公共服務等能力受到削弱。

2.大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不充分,引領帶頭作用不強。目前,鐵嶺市農民合作社總量較多,但經營規模較小,經濟實力不強,管理水平不高,服務范圍不寬,部分運行還不夠規范。據了解,全市注冊登記的各類農民合作社近萬家,年檢約占75%,其中,國家級示范社40 家,占比0.4%;省級200 家,占比2%。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少,產業規模小,集約化水平偏低,產業鏈比較短,拉動能力明顯不足,尤其是缺乏大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和有規模的電商平臺企業。其他民辦經營性服務實體,主要經營種子、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為主,服務內容單一,有時也出現過坑農、害農問題。

3.農村金融和農業保險服務落后,制約農業經濟發展。近年來,鐵嶺各類涉農金融機構的信貸業務逐漸向工業、商業等向非農化方向發展,涉農服務組織貸款難已經成為發展的主要掣肘因素。同時,國家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非常有限,難以滿足農業發展要求,特別是全程化農業、設施農業、規?;r業發展需求。在商業保險方面,由于自然災害難以預料,商業性農業保險賠付率高,保險公司積極性不高,造成農業保險發展緩慢。

二、加強體系建設的有關思考

(一)完善職能,引導支持

一是作好頂層設計。把建設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納入市縣鄉村振興總體規劃,編制《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明確部門責任分工,細化工作措施,推動有序發展。

二是深化事業單位改革,鞏固提升公益性服務。在已建立現代農業服務中心的基礎上,進一步理順體制,提高公益性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農村供銷社、農村金融、郵政等機構的作用,為農業提供更優質服務。

三是進一步優化服務環境。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認真組織實施種子工程、標準農田建設、黑土地保護、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生態農業建設、土地托管服務等重點項目,簡化辦事程序,保證扶持資金落實到位;積極探索農村金融和政策保險服務,加大財稅支持力度,落實設施農業用地政策;加強服務價格監測,強化服務合同監管,規范服務行為,并鼓勵建立服務主體名錄庫,納入全市信用信總共享平臺,加強動態監測;建立全市農業社會化服務行業協會或聯盟,發揮其聯系政府、服務會員、整合資源、自律規范的功能。

(二)推動多元化融合發展

一是培育壯大各類服務主體。把專業服務公司和服務型農民合作社作為骨干力量,推進其專業化、規?;l展,不斷增強服務能力,拓展服務范圍;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壯大,使其成為組織小農戶接受社會化服務的重要力量,充分發揮其居間服務優勢;要引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訂單農業,推動“種養加銷游”一體化,發揮帶動作用;鼓勵支持供銷社、農墾、郵政發揮系統優勢,著力完善服務機制,不斷增強為農服務能力。

二是推動多元服務主體聯合、融合發展。引導各類服務主體以資金、技術、服務等要素為紐帶,積極發展服務聯合體,推動服務鏈橫向拓展,縱向延伸;鼓勵支持農民合作社在自愿前提下聯合、兼并或重組,推動其資源整合發展壯大;鼓勵支持建立“公司+農民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接和分離機制,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三)創新服務模式和組織形式

一是積極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因地制宜發展單環節、多環節、全程生產托管等服務模式;采取政策扶持、典型引領、項目化推進等措施,不斷提升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覆蓋率;要加強標準建設、價格指導、質量檢測、合同監管,促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規范發展。

二是鼓勵各類服務主體創新服務方式。推廣行之有效的“服務主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服務主體+各類型經營主體+農戶”等組織形式,促進形成利益共同體;推動農資企業、農業科技公司、互聯網平臺等各類涉農組織向農業服務延伸,采取“農資+服務”“科技+服務”“互聯網+服務”等方式,推進技務結合、技服結合,創新發展;引導各類服務主體建立健全服務標準和操作規范,實現“約定有合同,內容有標準、過程有記錄、人員有培訓、質量有保證、產品有監管”的規范服務。

三是創新農技服務機制。加強農業科技服務縣域統籌,強化縣級農業科技服務平臺建設,引導科技、人才、信息、資金、管理等創新要素在縣域集散,構建農業科技服務體系;進一步加強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建設,應保障必要的經費支持,鼓勵支持其擔負公益性服務主責,改善試驗示范條件和技術服務設備設施;進一步創新服務機制,探索建立農技推廣責任制度;完善以服務滿意度為主要指標的考評體系,建立考評結果與經費支持掛鉤、貢獻與收入相匹配的激勵機制。

三、政策措施和建議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形成合力。由政府領導掛帥,明確牽頭部門,落實相關部門責任,完善協同推進工作機制,形成合力。

二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突出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服務供給,加大以田間路系、水系等為重點的農田基本建設,對重點種植業基地進行宜機化改造,加快推進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通過土地作價、投資建設、財政入股、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經營性農產品公益性批發市場建沒;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向鄉村延伸,進一步健全完善鄉鎮區域服務中心,實現“涉農服務事項進一個門,辦樣樣事”,并引進社會資本,建設農業社會化服務基礎設施項目。

三是提升各項政策落實的執行力。財政部門將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組織納入優先支持范疇,統籌整合涉農資金,保證資金及時足額撥付到位;綜合采用政府購買服務,以獎代補、先服務后補助等方式,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撬動社會資本投資興辦農業服務項目。稅務部門要落實對農業機耕、排洪、病蟲害防治、植物保護、農牧保險以及相關技術培訓業務免征增值稅等稅收優惠政策;金融部門要拓寬服務范圍,創設支持農業生產托管的金融產品,著力解決好目前貸款難、融資貴問題;各類保險機構要進一步推進政策性保險和商業保險的應用,探索新險種,擴大服務面,提升服務質量。

與此同時,農業農村部門要健全發布制度,定期更新發布上級和市級認定的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農場、規模養殖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社會化服務立體名單,充分利用總平臺網絡優勢,為有關部門落實政策提供便利,加快推進鐵嶺市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猜你喜歡
社會化主體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牽手校外,堅持少先隊社會化
行政權社會化之生成動因闡釋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高校學生體育組織社會化及路徑分析
公共文化服務亟須推進社會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