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番禺地區HBsAg 陰性/HBV DNA 陽性獻血者追蹤結果及歸隊分析

2024-05-02 17:41洪飛芳陳平萍李義強謝敬文藍文莉馬偉文
現代實用醫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歸隊過性獻血者

洪飛芳,陳平萍,李義強,謝敬文,藍文莉,馬偉文

血液篩查是防止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及梅毒等傳染性疾病在輸血時交叉感染的重要手段,保障臨床用血安全。為進一步降低輸血傳播風險,采供血機構從2010 年起逐步試點實行病毒核酸篩查(nucleic acid test,NAT),該方法在有效降低乙型肝炎病毒輸血傳播風險上的作用尤為突出[1-2],篩查出了一定比例HBsAg-/HBVDNA+獻血者,其血液被報廢,該類獻血者被屏蔽。但由于血站的血液核酸檢測為篩查試驗,篩查出HBsAg-/HBV DNA+并不代表一定是隱匿性HBV 感染,還可能是HBV 窗口期感染、一過性感染或核酸篩查假反應性。因此本文對該類獻血者進行追蹤隨訪,做進一步確認試驗,了解其真實感染情況,并探討其歸隊可行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1.1 標本來源 對2021 年1 月至2023 年7 月于廣州市番禺區中心血站獻血的HBsAg-/HBVDNA+獻血者進行追蹤隨訪,召回并采集血樣。每次召回留取2 支核酸專用無菌真空試管供乙肝五項和HBV DNA 定量檢測,標本離心后放-25℃冰箱保存,1周內完成檢測,檢測過程嚴格按照說明書標準。本研究經番禺區中心血站倫理委員會審查,研究內容和研究結果不存在利益沖突。

1.1.2 感染類別的判定標準(1)HBV窗口期感染:追蹤檢測出HBV DNA、HBsAg陰轉陽[3];(2)隱匿性HBV 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infection,OBI):排除HBV 窗口期感染,追蹤檢出HBV DNA,HBsAg 始終陰性[4-5];血清學前后無明顯變化[6]。根據是否存在血清學標記物HBcAb 和/或HBsAb 分為血清學陽性OBI與血清學陰性OBI[4];(3)HBV一過性感染:HBV DNA 追蹤結果轉陰,HBsAg 始終陰性,HBsAb 和/或HBcAb 轉陽[7];(4)NAT 假反應性:初次核酸篩查為HBV DNA 反應性,追蹤標本無法檢出HBV DNA,乙肝五項全陰或僅HBsAb+且有乙肝疫苗接種史[8]。

1.2 試劑與儀器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PCR-熒光法,Roche);全自動核酸提取純化及醫用PCR 分析系統(COBAS 6800,Roche)。此方法為高靈敏HBV DNA 定量方法,其EDTA 血漿的分析靈敏度為2.7 IU/ml,特異性100%(單邊95%置信區間:99.5%),當血液標本中能定量檢測出HBV DNA,則可確認該標本含HBV DNA。乙肝五項檢測試劑盒(HBsAg、HBsAb、HBeAg、HBeAb 和HBcAb)均用廈門新創試劑盒;全自動酶免儀(Uranus AE150,深圳愛康)。

1.3 方法 采取先酶免檢測(HBsAg、Anti-HCV、HIVAg/Ab、Anti-TP、ALT),再將酶免合格的標本進行NAT 的方式,若NAT 顯示HBV DNA,即認為該標本為HBsAg-/HBV DNA+。84 865 例中檢測出47 例HBsAg-/HBV DNA+獻血者。對其中42 例在其獻血后間隔3 個月以上進行電話回訪并召回采集血樣,用更靈敏特異的核酸定量檢測方法確認HBV DNA 感染,并補充檢測乙肝五項。每次召回間隔3個月以上。

2 結果

47 例HBsAg-/HBV DNA+中有42 例獻血者經知情同意完成追蹤檢測。其中7 例完成2 次,17 例完成3 次。從中鑒別出OBI30 例(71.4%),未檢出HBV 窗口期感染,HBV 一過性感染6 例(14.3%),NAT 假反應性6 例(14.3%)。30 例OBI 檢出時,5例為血清學陰性型(16.7%),25 例血清學陽性型(83.3%),其中HBcAb+占73.3%(22/30),單HBsAb+占10%(3/30)。OBI 的病毒載量較低,30 例中的29例均<200 IU/ml,63.3%<20 IU/ml(19/30),多集中于低值區域。OBI 中男性高于女性(23∶7),人群年齡偏高,平均年齡43 歲,見表1。

3 討論

OBI 定義為血液中的HBsAg 為陰性,但其肝臟和/或血清中仍存在HBV DNA(cccDNA)[4];根據是否存在血清學標志物HBcAb 和/或HBsAb 分為血清學陽性OBI 與血清學陰性OBI。OBI 患者血液中的HBV可以通過輸血傳播給受血者,為了提高血液安全,HBsAg-/HBV DNA+獻血者的血液被報廢,該類獻血者被屏蔽。但由于血站的血液核酸檢測為篩查試驗,篩查出HBV DNA,并不代表一定是OBI,也可能是HBV 窗口期感染、一過性感染或NAT 假反應性。對于非OBI 的此類獻血者是否能歸隊、如何歸隊,無論是從對獻血者負責的層面出發,還是從無償獻血推廣和發展的層面出發,都有必要探討。

2021 年1 月1 日至2023 年7 月11 日期間,本血站在84 865 例獻血者標本中共篩檢出HBsAg-/HBV DNA+獻血者47 例,檢出率為0.055%。該數據略低于廣州地區0.061%[1]和蘇州地區0.058%[2],明顯低于廈門地區0.09%[9]。其差異性可能和不同地區間的乙肝流行情況、獻血人群結構和檢測靈敏度有關。

本研究每次召回間隔3 個月以上,3 個月的時間基本覆蓋HBV 的窗口感染期[10],42 例召回的HBsAg-/HBV DNA+獻血者中,30 例追蹤檢出HBV DNA,但其HBsAg 均未轉陽,故本研究未檢出HBV 窗口期感染。30 例追蹤檢出HBV DNA 的獻血者,HBsAg持續陰性,血清學前后無明顯變化,判定為OBI,說明番禺地區HBsAg-/HBV DNA+獻血者多為OBI,這與許多研究發現的OBI 是導致HBsAg 篩查后輸血傳播HBV 殘余風險的重要原因基本相符[11]。30例OBI 中,5 例為血清學陰性型,25 例為血清學陽性型,其中HBcAb+占73.3%(22/30),說明OBI 血清學標志物主要以HBcAb為主,這與國內其他地區的情況基本一致[3,12]。

OBI 獻血者因病毒顆粒在標本中呈Poisson 分布[13],吸取樣本的隨機性導致檢測結果呈現非重復反應性,因此低病毒濃度標本存在漏檢風險。本研究采用高靈敏HBV DNA 定量方法進行多次確認,可以提高低病毒載量標本的檢出率,第1 次追蹤檢測確認了28 例OBI,第2 次追蹤檢測新增1 例,第3 次再增1 例。30 例中有29 例的病毒載量均<200 IU/ml,且19 例<20 IU/ml,多集中于低值區域,這一感染特征令低濃度OBI的核酸檢測結果存在不確定性,成為HBsAg-/HBV DNA+獻血者歸隊面臨的主要風險[6],因此采用高靈敏檢測方法、增加隨訪次數可提高OBI 檢出率,有利于降低歸隊風險。

我國雖已由乙肝高流行率國家轉變成中流行率國家[14],但乙肝急性感染的人群仍然較大。95%的成年人HBV 感染后能發生自限性清除[15],并產生特異性抗體,成為感染恢復人群,即HBV一過性感染,其特征為HBV DNA 轉陰,HBsAg 始終陰性,HBsAb和/或HBcAb轉陽(本文中僅HBsAb+且有乙肝疫苗接種史的除外,例14、18、23、28、36 及39 均有乙肝疫苗接種史)。按此特征12 例HBV DNA 轉陰的獻血者有6 例可判定為HBV 一過性感染。研究顯示我國47.7%的合格獻血者HBcAb+[16],有曾經HBV暴露的經歷,如果效法美、法等一些國家把HBcAb作為OBI的普篩指標[17-18],則可能會導致我國血液資源更為緊張,因此如何解決血液安全與血液緊張這一矛盾,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制定出適合我國國情的歸隊策略。

因為低濃度OBI 的核酸檢測結果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僅以HBsAg 和HBV DNA 作為HBsAg-/HBV DNA+獻血者歸隊的血液檢測項目仍然存在一定的輸血感染風險[19]。本站12 例無法追蹤檢出HBV DNA 的標本仍有可能部分為病毒含量更低的OBI。因此,為降低歸隊風險,本文補充檢測了血清學乙肝五項。HBeAb+說明血液仍有較弱的傳染性[20],不建議歸隊。HBcAb 作為HBV 既往感染最敏感的指標,可長期存在,但是否效法國外把其作為OBI 的普篩指標,仍需要進一步的討論。HBsAb 被認為是保護性抗體,HBV感染或注射乙肝疫苗均可使體內獲得。有文獻報道,使用含HBsAb血液制品的受血者感染HBV 的風險較低,尤其是HBsAb >200 IU/L 時,被認為具有完全保護性[3],歸隊檢測時有條件可加做HBsAb 定量。單HBsAb+且注射過乙肝疫苗或HBsAb >200 IU/L 的可考慮歸隊。NAT 假反應性是指獻血者獻血時的標本核酸篩查為HBV DNA 反應性,追蹤標本無法檢出HBV DNA,乙肝五項全陰或僅HBsAb+且有乙肝疫苗接種史,本研究有6 例符合此特征(其中例28、36、39 雖然只追蹤了1 次,但均為重復獻血者),此6 例獻血者建議歸隊。

綜上所述,番禺地區HBsAg-/HBV DNA+獻血者多為OBI,有6 例核酸篩查假反應性獻血者建議歸隊。采用高靈敏檢測方法、增加隨訪次數、補充血清學乙肝五項檢測有利于降低歸隊風險。制定合理的歸隊策略,既要保障血液安全,又要兼顧歸隊機制的便利性,更要符合我國國情。

利益沖突 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 洪飛芳:實驗操作、論文撰寫、數據整理、統計學分析;陳平萍、李義強:實驗操作、數據整理;謝敬文、馬偉文:研究指導、經費支持;藍文莉:論文修改

猜你喜歡
歸隊過性獻血者
鮮為人知的一過性骨質疏松癥
一例牛一過性蕁麻疹疾病的調查報告
[聚焦6·14]世界獻血者日來臨前,了解一下無償獻血流程吧
歸隊運動的熱烈,開小差是最可恥的
影響單采獻血者保留的相關因素分析
歸隊運動的熱烈,開小差是最可恥的
分析重復獻血者與初次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比較
獻血者歸隊流程設計研究
“收官”與“歸隊”——2015年廣東高考歷史試題分析
眼藥水混用致一過性全盲一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