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鋼琴即興演奏的綜述

2024-05-02 19:04賀倢妮
音樂世界 2024年2期
關鍵詞:演奏家表演者作曲家

〔摘 要〕即興演奏是指音樂家在演奏時根據即時的創意和靈感,無需事先準備樂譜,結合演奏技巧和理論儲備,創作出真正的作品。這種藝術形式在于即興創作的靈感爆發,給予表演者和聽眾更多的自由和新鮮感。本文探討了即興演奏在音樂領域中的多維度關照,對鍵盤即興演奏進行說明的同時,強調了其在西方音樂史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即興演奏;即興創作;風格體裁;類型

一、即興演奏的多維度關照

即興演奏或即興表演,是指音樂家能將自己的創造性能力,靈感以及瞬間想法運用在樂器上,同時結合一定的演奏技巧和理論儲備,形成真正的作品。即興演奏的藝術在于瞬間爆發的靈感,在特定表演過程中有感而發,沒有預先準備,盡管這樣的作品會比譜寫或者記譜完成的作品表現形式更為自由,無論是對表演者抑或聽眾而言,現場即興創作和演奏的作品更具有藝術的新鮮感以及更多的未知性。但是在總體上,即興表演必須同時兼顧理性與感性,邏輯與趣味,與聽眾產生更好的溝通與共鳴。

鍵盤即興演奏是指演奏者在根據當下內心感受或外界條件影響,在鍵盤樂器上無準備地、脫譜演奏出完整作品。在西方音樂史的發展歷程中,自鍵盤樂器誕生以來,鍵盤即興演奏一直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霸诎吐蹇艘魳穼嵺`中,即興演奏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特點……文藝復興晚期形成的即興風格的托卡塔、幻想曲、前奏曲等體裁在巴洛克時期得到更廣泛的運用?!卑秃站褪前吐蹇藭r期即興演奏的大師。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時期,鋼琴誕生至今,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肖邦等著名音樂家也都擅長鋼琴即興演奏。19世紀末20世紀初,爵士樂的誕生把即興演奏推向了又一個高潮,爵士鋼琴的即興演奏為大家廣泛熟知。鋼琴即興演奏的要素涵蓋旋律、紋理、和聲、結構以及情感等方面。在這些要素中,和聲能夠引領旋律的發展,紋理的建構則應立足于和聲的基礎之上。同時,和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樂曲段落的結構劃分以及情感表達的差異。和聲賦予音樂以多樣的音響色彩和層次感,使得音樂更加生動、豐富和引人入勝。再者,和聲在音樂中扮演組織結構的角色,可以幫助界定樂曲的各個部分,引導聽眾在音樂中找到邏輯和連貫性。和聲的豐富變化和發展也可以使音樂更具復雜性和深度,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增強音樂的藝術性。因而和聲無疑是眾多要素中最重要的一環。

按文獻資料和教材資料分兩類進行資料檢索。在檢索文獻資料的時候,中國知網搜索到的文章分為以下幾類:一類從歷史的角度來挖掘和分析即興演奏,如李龍德先生的《關于鋼琴即興演奏的研究——(即興演奏)巴洛克以前的歷史和先行研究的考察》一文;一類側重從創造性和實踐性的角度出發來分析即興演奏,如欽麗麗先生的《創造性藝術的生動體現——談即興演奏》一文;一類從多角度出發來分析鋼琴即興演奏者需要具備的能力并且加以歸納,如秦潤明先生的《鋼琴即興演奏能力訓練方法探索》一文和儲望華先生的《實踐與訓練:你能夠即興演奏(一至九)》一文;一類結合了音樂治療、心理學或者教育學的相關知識對即興演奏進行分析,如林華先生的《即興演奏的心理活動機制》一文。在市面上常見的鍵盤即興演奏相關教材分為以下兩類:一類包含完整的教學體系,按照一定的思路來講解鍵盤即興演奏的學習過程,如孫維權先生、巢志玨先生編著的《鍵盤即興彈奏指南》一書;一類將“鍵盤和聲”與“即興演奏”分開來講述,如Allen Brings等人編著的《A New Approach to keyboard harmony》 一書。

在這些資料中,大部分資料都對“如何配置和聲”這個問題作了說明,部分教材對和弦的運用進行很詳細地講解,但涉及“培養即興演奏中和聲思維”的資料較少。在筆者所檢索到的關于即興演奏的教材、文獻并沒有涉及使用大眾流行音樂的人聲合音模仿與構唱訓練來訓練聽覺以及運用雙調性訓練來形成和聲概念這樣的問題。

二、即興演奏的定義

音樂的最初來源于即興,即興是音樂的基礎。在記譜法還未問世之前,音樂是通過即興的表現形式產生并口口相傳。到了巴洛克時期,雖然有了較為詳細的記譜法,但樂譜并不能完全表現完整的音樂,只能表示樂曲的外聲部框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相對于作品本身而言,即興演奏更受到推崇。作為巴洛克時期最為著名的作曲家之一的J.S巴赫,就以風琴即興大師著稱。19世紀早期,即興演奏在當時盛行。作為古典時期最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將古典主義時期即興演奏藝術展現到極致。即興演奏藝術經過持續的演進,貫穿了整個西方音樂的發展歷程,并已成為演奏家們重要的音樂技能。而在現代爵士音樂中也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成為爵士音樂的一大特色。

從權威音樂辭典中相關詞條的闡述中,筆者認為可以總結歸納出“即興”的三個特點:

1.脫離記譜。所有樂句構思,和聲的組織,織體的變化,調性的改變都取決于演奏者當下情感需要,因此即興演奏是無時無刻都在變化的持續。

2.自發性。演奏家不僅充當演奏者又是作曲家的身份,在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可以根據觀眾的情緒、對演出的反應,以及突發情況等因素,靈活調整和篩選即興創作的素材,以應對各種可能發生的變化。

3.由于脫離了記譜,即興演奏帶有“即時性”,即一瞬間的創作,因此每一次的演出都是不同且富有新意的,從而更重視音樂本身所帶來聽覺上的感受。

從上述即興演奏的特點,可以對即興演奏和作曲進行比較。首先,作曲重在將音樂通過記譜來傳達作曲家內心的音樂感受,一位作曲家擁有足夠多的時間對音樂素材進行編配,重組,將自己的創作意圖在自己所構建好的框架中進行不斷的發展與修改。

即興演奏者需要瞬間爆發的靈感,演奏者只能參考演奏的軌跡,對之后發展更具體化,但不能修改之前的軌跡。再者,對于事先譜寫好的作品,作曲家和演奏者的身份是分離的,每一位演奏家對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所呈現的作品演繹也是大相徑庭,囿于記譜法,作曲家的本意不能完全地記錄在譜面上,因此有時演奏家的呈現,并非作曲家本意。而即興演奏不同,表演者兼顧作曲的身份,在演奏的同時完整地反映了作曲家內心的情感。第三,即興創作的作品在表演過程中更自由,演奏家在演奏的過程中不斷調整,構思與演奏同步進行,更好地反映了即興演奏家內心最真實的情感,由于作品的即時性和自發性,觀眾無法預料作品的發展,觀眾通過聆聽以及對表演者視覺上的欣賞,更加重視對作品本身的感受。這種與觀眾進行互動的方式,源自內心的真實情感的欣賞。

三、即興演奏的約束

音樂家能將自己的創造性能力,靈感以及瞬間想法運用在他的樂器上,同時結合一定的演奏技巧和理論儲備,形成真正的作品,并對聽者產生一定影響,這就是所謂的即興作曲或即興演奏。即興的藝術在于瞬間爆發靈感,在特定表演過程中有感而發,沒有預先準備,盡管這樣的作品會比譜寫或者記譜完成的作品表現形式更為自由,無論是對表演者抑或聽眾而言,現場即興創作和演奏的作品更具有藝術的新鮮感以及更多的未知性。但是在總體上,即興表演必須同時兼顧理性與感性,邏輯與趣味,與聽眾產生更好地溝通與共鳴。即興演奏并非毫無邏輯的瞎彈,而是有一定的規范要求,是在有一定約束條件下的自發創造性表現。約束條件有以下三點:

(一)風格化的約束

“一部音樂作品就是由最簡潔的材料細胞通過由此產生的受制于決定結構性質的內在規律支配的,在本體系內相對獨立和完整的各級結構逐漸生成發展的一個具有網絡般密切關聯的整體?!碑敩F場聆聽一首即興的作品時,聽眾能肯定地辨別出樂曲所屬的類型與風格。例如,爵士音樂、古典音樂、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抑或是巴洛克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印象派等,盡管實際演出效果是即興的且多變的,但是風格必須是統一的。因此對表演者來說,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確定無誤并演奏出風格統一的作品。著名的心理學家米哈里·齊克森曾率先提出了涌流、創造力與成就感的概念,其在《表演中的創造力——音樂的即興:一個系統方法》中提出:在即興演奏過程中,除去表演者必須具有即興的特點之外,即興演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音樂的潛在規則。即興的作品必須從頭至尾保持內在一致的風格,使演奏家和聽眾都能理解,形成共識。

因此,音樂風格的評價標準應當以聽眾為依歸。音樂創作的目的在于呈現給聽眾,為觀眾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激發聽眾的共鳴。

(二)結構的約束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音樂是流動的建筑,是時間的產物,沒有結構的音響不成音樂?!耙魳返男问揭簿褪且魳愤^程的結構,該結構記錄了音樂動態過程的痕跡?!苯Y構是音樂各種元素的載體,通過結構,這些基本元素融合交織在一起,最終才得以形成一首完整作品。在即興演奏中,結構的限制體現在,演奏家必須具有內心的結構聽覺,能實時感知作品每一部分的聯系與變化,并能作用于聽眾。即興演奏家內心的情感和思想是通過音樂的過程來傳達和表達的。

(三)表演以及表演者的約束

即興演奏是即時的創作,是作曲和表演的瞬間結合。即興演奏家必須實時感知,以達到最佳的分配、解釋、決策和預知,以及把這些整合成一個完整無誤的音樂性敘述。這不僅需要在音樂的組織中呈現自己的想法,還必須影響到聽眾。在即興表演的時候,演奏家不僅需要結合演奏與作曲為一體,還必須在腦海中構思樂曲整體的框架,決策使用合適的語匯,每個音樂語匯的銜接,調性的變化,以及之后的發展。雖然具體的細節處理是無法完全預見的,在現場演奏的時候,構思的框架和實際演出也會有變化,但并非毫無邏輯,與最初想法背道而馳的。因此即興演奏是理性和感性的結合。理性體現在作品的調性布局,曲式結構以及所采用的發展手段上。感性則表現為即時涌現的靈感和喚醒演奏家情緒的即時思維。理性中蘊含著感性,感性離不開理性的支撐,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最終共同塑造出一個完整的作品。

四、即興演奏中的風格和體裁

“音樂的風格,這是在藝術上統一的最高形態……這種統一既表現在主題元素、音樂語言上,也表現在形式構成中。這種統一在整個作品的形象結構中、在作曲家的創作傳統中表現出來,也在作曲家對生活、對聽眾、對表演者的態度中表現出來?!?由此可見音樂風格取決于作品的主題、形式等各要素,另一方面,音樂風格也對作品的各元素起到一定約束。

結構布局強調邏輯性,音樂風格強調統一性。結構和風格并不是兩個單獨的個體,他們彼此不可分割,存在二元關系,即,風格決定結構,結構反作用于風格。

“依照斯克列勃科夫的看法,產生一定風格的每一個時期,都會推出一個以統一音樂材料占統治地位的原則,并在主題元素、音樂語言和作曲結構中得到體現?!辈煌瑫r期,不同流派,不同作曲家,甚至同一個作曲家的不同作品的音樂風格都可能差異甚大。一部作品的風格應是相對穩定的,通過聆聽作品,聽眾應能清晰地分辨出作品所屬的風格。而音樂的風格又是由不同的音樂表現手段所體現的,主要分為主題元素、音樂語言(和聲、調式、織體等)和曲體結構。

在即興演奏的學習中,筆者認為學習者需具備甄別不同風格的能力,同時大量分析演奏不同時期作曲家的作品,以此擴展其知識儲備。再者,通過對現有作品的分析以求掌握不同風格體裁的調式、和聲、織體來完善優化自身的創作。

結語

在即興演奏的世界里,音樂是無拘無束的,靈感是源源不斷的。每一次的演奏都是一次靈魂的對話,每一首曲子都是情感的釋放。在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舞臺上,音樂家們用心靈和琴鍵交織出最美妙的音符,讓人們感受到音樂的魔力和情感的共鳴。正如即興演奏的魅力無法言喻,我們的研究也只是音樂無盡旋律中的一小節。

在本文中,筆者探討了即興演奏的技巧、表現形式和歷史演變,希望能為這個領域的發展貢獻一份微薄之力。讓我們懷著對音樂的熱愛和對藝術的敬畏,繼續探索音樂的奧秘,感受音樂的魅力,讓音樂的力量在我們心靈深處激蕩。愿我們永遠熱愛音樂,保持對美好的追求,讓即興演奏的光芒永遠閃耀在音樂的天空中。

參考文獻

①郭蘭蘭:《即興演奏符合音樂教育自然規律》,《中國音樂教育》,2007年,第3期。

②〔美〕保羅·亨利·朗 :《西方文明中的音樂》,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③〔美〕杰里米·尤德金:《歐洲中世紀音樂》,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年版。

④錢亦平、王丹丹:《西方音樂體裁及形式的演進》,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7年版。

⑤〔美〕魯特諾曼·羅伊德:《鍵盤即興作曲教程》,上海音樂出版社,1990年版。

⑥錢仁康:《即興演奏史話》,《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1994年,第5期。

⑦林華:《即興演奏的心理活動機制》,《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2年,第9期。

⑧王葳:《鍵盤即興演奏多維闡釋:比較與分析》,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作者簡介

賀倢妮,泰國西那瓦大學博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音樂即興演奏與教學研究。

責任編輯:任麗姝

猜你喜歡
演奏家表演者作曲家
演奏家
小小作曲家
青年作曲家危陽簡介
著名作曲家楊天解
妙猜兩數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
作曲家
2012年龍年網絡春晚節目單
論表演者權體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