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根 有融 有道

2024-05-03 16:47王秀娟
黑龍江教育·小學 2024年4期
關鍵詞:三有讀書

王秀娟

摘要:五常市杜家鎮中心學校以“傳承紅色基因、根植五常精神”為閱讀導向,以“有根、有融、有道”的“三有”讀書工作方法為依托,以多元、科學的讀書活動為載體,努力營造一個時時、處處、人人閱讀的讀書氛圍,創建內涵豐富的書香校園。

關鍵詞:“三有”讀書;讀書有根;讀書有融;讀書有道

五常市杜家鎮中心學校(以下簡稱杜家中心校)始建于1937年,2008年,被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命名為“紅軍小學”;2022年,學校正式更名為“中國工農紅軍五??谷沼⒘壹t軍小學”。繼往開來,這里的每一頁篇章都浸染著火紅的底色,為閱讀工作提供了指引,激勵師生從中凝聚奮進力量。

一、讀書有根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杜家中心校讀書工作的根本是茁壯紅色成長之根、扎實漢語文化之根。

(一)茁壯紅色成長之根

精讀紅色書籍,堅定紅色信仰。這是紅軍小學的使命與責任,是基因里不容更改的賡續傳承。學生一入學就要知道自己的班級名字是以哪位英雄命名的,英雄有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學校利用紅色故事、紅色兒歌對紅色精神進行啟蒙。通過“讀長征故事,走長征之路”閱讀活動,學生知道了紅軍長征經過“瑞金、烏江、遵義、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瀘定橋”等重要戰略要塞時取得的偉大成就,并一起宣講紅軍長征時艱苦卓絕的壯舉。

不同的紅色時間節點,學生都會把書中的故事用多種形式演繹出來。讀《長征》,自編自導紅色情景??;讀《共鑒五四》,自發組織“五四”主題演講活動;讀《青春之歌》,進行紀念“一二·九”展示活動等,把紅色血脈留在身體里,把紅色基因刻在骨子里。在讀、講、唱、演紅色書籍的過程中日漸成長,把紅色使命與責任扛在肩頭、落在心坎。

(二)扎實漢語文化之根

漢語讓我們學會語言交流,學會文字表達,它不僅造就了邏輯語系、詩意句式,還成為我們思想表達和文化傳承的重要工具,是中華民族文化之根。學生通過閱讀可以規范、積淀、共情漢語,扎實漢語根基。學生讀著孔子、孟子、屈原、李白、魯迅、沈從文……捧著前人的不朽古典,也捧起今人的鏗鏘文字,好好說話,好好寫作。

現今網絡語言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比如用字母(PK=較量)、數字(94=就是)表示一定含義進行交流,有的對漢字重新組合(童鞋=同學),如果這樣的語言在學生們的世界中風靡,就會導致漢語的滑坡。所以我們要珍視和傳承漢語文化,就要為學生提供純凈而規范的漢語語境。

一是鼓勵學生讀中國文化典故,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在學生的閱讀能力范圍內先選擇基礎閱讀教材或普及讀物中趣味性和故事性較強的典故,像刻舟求劍、守株待兔、濫竽充數等成語故事、寓言故事,了解主要的情節,記住典故的名字。再結合網絡課程、電視動畫片等視聽材料感知其中的道理,并初步了解在什么樣的語境中可以運用。隨著年齡增長,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有所增強,此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讀文學作品了解典故背后的故事,以及他們在歷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在閱讀的過程中,實踐和體驗也很重要,讓學生參觀博物館、歷史遺址來加深對典故的理解。嘗試創作詩詞和短文,運用所學典故,加深記憶和理解。

二是引領學生多讀古詩詞,每天有早讀和晚讀。早晨堅持起立式大聲誦讀。為什么要起立式呢?因為讀得興起時,可以搖頭晃腦、手舞足蹈,讓天性流露。聲音出之于口、聞之于耳、會之于心。在心靈純凈的童年時期誦記下來的東西,如同每天的飲食,會變成營養,成為生命的一部分,長大之后在學習、工作、待人接物中,會自然運用出來。

扎實漢語不僅是背誦,還要傳遞情感感染人心。晚讀時安排具有詩文底蘊的教師在圖書室進行經典詩文的講解、引讀。學生閱讀時遇到難理解的詩句,教師根據前后語境、歷史背景向學生講解;學生閱讀欲半途而廢時,教師通過解決閱讀難題、交流閱讀感受、介紹精彩情節等方式引讀。特別是師生的閱讀感悟交流,它是一種讀書反芻的過程,為的是相互分享、深入理解。我們把學生讀書交流時的情景推送到家長群中,有時家長也和學生一起線上參與,和學生一同共享晚讀時光。教師的悉心講解、家長的積極參與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自然表達、情真意切的漢語語境。

二、讀書有融

學生讀書,也要聞得窗外事?!坝腥凇笔亲x書與生活、讀書與社會相互依存。讀書不僅僅是為了讀書,更是為了讓學生們如同行路,一路采擷、開闊眼界,擁有更豐富的人生。

(一)讀書融合思政教育

善于讀書的人不但讀有心得,還能以書導正。讀書讀出處世之道,讀出人生觀點。學校的校園廣播每日清晨有5分鐘的“早間思政”欄目。校領導班子輪流做客思政講壇,或推薦好書,或講授書中道理,將對學生們有意義、有啟發的內容,形成5分鐘微思政課。學校里有這樣一個故事:乒乓球隊參加春季比賽,口號是:孩兒立志出鄉關,不奪桂冠誓不還,然而球隊卻是節節敗退而歸。體育社團的學生們覺得沒面子,堅持訓練的人寥寥無幾。學校就在早間思政課時給體育社團的學生們介紹了曾國藩的故事,并推薦了《曾國藩傳》這本書,讓學生去體會屢敗屢戰的倔強與執著。同時還推薦了一本當下超燃的小說《冰雪之名》,它是以2022年冬奧會為背景,再現了作為東道主的中國隊員無時無刻不發揚著大國風范,將最完美的一面呈現給全世界人民的真實故事。通過閱讀,讓每一名學生都具有中國人特有的大氣格局。

學校領導帶動教師讀書、教師帶動學生讀書,就如火種有了燎原之勢。我們相信一個國家的強大是從小學講臺上開始的,讓學生相信什么,什么就會多起來。我們必須在讀書過程中占領育人的思想高地。

(二)讀書融合傳統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多次就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的闡述,并表達自己對傳統文化價值體系的認同與尊崇[1]。讀書融合傳統文化可以讓學生知道中華文化的起源及發展歷程,明確什么樣的文化價值觀、什么樣的珍貴資源可以被繼承和發揚。

1.多樣化的閱讀材料:提供多樣化的傳統文化書籍、文章、故事和詩歌,涵蓋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不同藝術形式的作品。這樣能夠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和閱讀水平,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個性化的閱讀體驗: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閱讀傾向,提供個性化的閱讀推薦和閱讀資源。了解學生的喜好和需求,將傳統文化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起來,找到自己閱讀需求與傳統文化的共鳴點。例如2023年初,電影《滿江紅》熱播,學生們知道了岳飛是民族英雄,更以會背誦《滿江紅》為榮,學校就為學生們推薦了《岳飛傳》這本書,還利用校園廣播播放了《岳飛傳》《岳雷掃北》這兩部評書。

3.精心策劃的閱讀活動:組織閱讀活動,如好書推薦會、讀書分享會、角色扮演、文化體驗等,讓學生親身參與到傳統文化的世界中,使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和體驗傳統文化。學校在每年的孔子誕辰日和中國傳統節日期間,都會組織一些有趣的閱讀活動。例如“讀書明理成志于學”的拜師儀式、“傳承國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的誦讀活動等。

讓學生在閱讀中領悟傳統文化的內涵與外延,讓傳統文化從文字形式轉化為學生實際行動,感受其中的力量,實現更好的成長。

(三)讀書融合地域文化

“一犁春雨挾書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傳承中,耕讀教育一直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它蘊涵著古人的品格修為和育人智慧。隨著家鄉“三農”事業的發展,扎根黑土地的農耕文化煥發了新的活力?!案彪x不開土地和自然,“讀”重在學習廣博的知識。教師根據當地農時需要,組織學生在勞動課上、課后服務時間閱讀有關農耕的書籍,并在校園附近開辟一處校田地,師生一起體驗家鄉父老春季耕地、夏季播種、秋季收割、冬季貯藏的精妙過程,感悟了“農時不可違”的古訓。學生讀農耕的書籍不僅用于動手實踐,更重要的是把農耕的知識傳遞給家長,讓融合地域文化的閱讀更有情懷、更有責任感。比如有一年水稻插秧期正值春旱,我們讀引水灌溉;水稻揚花灌漿期又趕上了秋澇,我們讀補種搶收……讓學生把家鄉的興衰記掛在心,在田間地頭發揮自己的微薄力量。

“耕讀傳家遠,詩書繼世長?!痹诋數匾恢北灰暈閭鹘y的教育理念,影響著杜家人的家訓家規。所以杜家鎮許多村民都是種糧大戶,他們學習機械作業、科學種植,并跟上時代的步伐進行直播帶貨、辦廠深加工,為新時代新農村的飛速發展做著貢獻。學生從小讀時令、讀勞動、讀生活,用勞作中的感悟去讀書,用讀書中的靈感去勞作。

三、讀書有道

讀書有道,可理解為讀書的道行。如果讀書僅為有個好成績、僅為了去應試,甚至是以減少學生體育活動、不顧學生的視力為代價去讀書,未免狹隘而得不償失了。通過讀書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但不可急于求成,需要慢慢品味和積累。所以,在小學階段養成讀書的好習慣遠比急于從書中獲取更為重要。讀書之道,又可以理解為讀書的門道。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教師必須做內行,傳授學生讀書方法,讓學生愛讀書更要會讀書。在不得要領的情況下埋頭苦讀,極有可能事倍功半。因此,讀書有道,才會真正品味書香。

(一)讀書有推薦

學校配齊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推薦的必讀書目,教師也遵循“能力為本,興趣優先”的原則推薦讀物。鼓勵學生閱讀經典名著,但要循序漸進。教師負責調查學生的閱讀興趣點和原有的閱讀水平,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喜歡的書籍類型和閱讀習慣,然后進行分級推薦。比如向低年級學生推薦名著改編的繪本、連環畫、拼音讀物;向中年級學生推薦名著的簡寫版、青少年文學作品和科普讀物;等到五六年級有一定閱讀基礎了就可以嘗試讀文學作品原著、哲學書籍、歷史書籍,讓不同年齡、不同個性的學生都能體驗閱讀的收獲。推薦書目力求內容既符合學生的認知需要,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讓學生在閱讀經典名著的過程中明晰中華文化的發展脈絡,感受經典的璀璨光華。

不讀書不行,讀書局限在一派、一格也不行。學校不斷打破課堂邊界,給學生提供中外經典作品,讓廣泛的閱讀視野、開闊的閱讀格局助力學生眼界大開、心胸大展。

(二)讀書有指導

不同的書籍可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但又不能流于形式。經典詩文可熟讀成誦、深慮反復;情節性的小說可快速瀏覽、攝其要點;科學類書籍可讀寫結合、腦手并用……當然這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所需進行科學運用。

教師利用課后服務時間,根據學生閱讀的實際能力、閱讀某本書的進展情況,上好不同的讀書課。每周至少1節,當然也可根據所需在課后服務時間增加讀書課的課時,例如引領學生閱讀方向的“好書推薦課”、讀書過程中的“讀書推進課”、共讀一本書的“讀后交流課”、關于閱讀有難度書籍的“閱讀指導課”等閱讀課型,做到師生互動,多維并舉。讀書也要有關聯地讀、有結構地讀,例如學生閱讀與課文中的作者、內容、歷史背景相關聯的篇目,這是群文閱讀;教師把同一題材不同作家的作品或同一作家不同時期的作品推薦給學生,讀后作橫向、縱向地比較分析,這是類文品讀。教師還要重視對整本書的閱讀指導,讓學生親歷一個較為完整的閱讀過程。學校為了讓學生時時可讀、處處能讀、人人皆讀,創辦了關于閱讀的公眾號欄目、校園廣播欄目。教師錄制音頻發布,學生可以隨時收聽,讓這些書目在學生心中留有印象、先入為主,學生自然會主動找這些書讀。

指導學生閱讀的同時不忘結合寫作。學校利用“推普周”開展寫作與誦讀相結合的推廣活動;創辦??都t星》,里面凝聚著師生的文筆精華;“一封家書獻給你”“風采金秋十月國慶”等征文比賽,讓學生樂書寫、愿表達,把讀書的收獲躍然紙上。

(三)讀書有平臺

為讀書搭建平臺,所謂的“道”,就是這個平臺能否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能否展示讀書的風采,能否驗證讀書帶來的巨大變化。把這3點作為衡量搭建讀書平臺的標準,讓讀書工作推進有序、取舍有度[2]。為了不斷加強學生讀書服務,吸引中小學生閱讀,增長見識,學校3年里先后開展師生讀書活動20余次。利用重點節日開展校內讀書匯報活動;借助家長開放日開展閱讀展示活動;走進圖書館、走進博物館的研學活動。通過不同形式展示讀書的收獲、感受讀書的魅力?!拔易x我誦”是誦讀詩詞、美文朗誦;“我讀我講”可以利用校園廣播講讀后感受、經典語錄、新聞實事、自然百科,讓學生走進人文、走進科學;“我讀我記”是讀書不忘動筆,在書中標記、讀書摘抄、讀書隨筆、讀書記錄卡等;“我讀我畫”可以把圖畫與文字結合,或凸顯感受、或展示情節;“我讀我唱”包括古詩詞吟唱、紅色歌曲演唱;“我讀我創”是創編手抄報、創編美文集、??习l表優秀作品;“我讀我演”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課本劇、情景劇。

“三有”讀書,其實不止于讀。讀書,知愛國,文化浸潤擁有家國情懷;讀書,會實踐,所學所悟增長生活本領;讀書,添智慧,有章有法不負少年春光。

參考文獻:

[1] 郭靜.侗族建筑倫理研究[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18.

[2] 胡燕華.中小學圖書館加強少兒讀書活動的實踐與探索[J]. 文化產業,2021(16).

編輯/陸鶴鳴

猜你喜歡
三有讀書
郭初陽:讀書真的太有意思了
讀書使人進步
我愛讀書
正是讀書好時節
從“三有”課堂到幸福學校
主題黨日活動中的“三有”機制探索
“三有”模式:服務汽修專業的中職數學教學實踐
打造“三有”宣傳特色營造濃厚科技氛圍研究
我們一起讀書吧
讀書為了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