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式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與實踐

2024-05-04 23:23開學誠
格言·校園版 2024年9期
關鍵詞:落花生藺相如圓明園

開學誠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探究式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逐漸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和重視。探究式學習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和探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探究式學習的運用與實踐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創新能力和合作意識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一、問題導向,激發探究欲望

小學生對未知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問題的形式引導他們進行深入探究。為了使問題更具開放性和探究性,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來調整問題的難度和深度。適宜的問題不僅能夠引發學生的思考,還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在問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而且,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還應該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觀點。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使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具創新能力和判斷力。

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教師還要將問題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小學生正處于感性認識階段,他們的學習往往與自己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因此,教師設計的問題應該盡可能地與學生熟悉的場景、事物或人物相關聯。這樣的問題更容易引發學生的共鳴,提高他們探究的積極性。

例如,在小學語文部編版五年級上冊《將相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在課文初讀環節,教師可以問學生:“《將相和》這個題目是什么意思?它與課文內容有什么關系?”這個問題可以引導學生關注課文題目,從字面意思理解題目的含義,并探究它與課文內容的聯系。學生通過閱讀了解到廉頗是將,藺相如是相,本文記錄的是廉頗與藺相如和好的故事。通過這個問題,學生可以初步了解課文的主旨和大意。在分段精讀時,教師可以提出“藺相如如何智斗秦王?他為什么要這樣做?”等問題,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完璧歸趙”的故事情節,探究藺相如的智謀和勇氣,同時理解他為什么要采取這樣的行動。通過這個問題,學生可以進一步理解故事的發展和藺相如才智過人、剛正不阿的性格特點。在課堂總結環節,教師可以提出“《將相和》這個故事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如何發揮藺相如和廉頗的精神?”等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故事的深層含義和啟示,探究故事所蘊含的道理和價值觀。

二、合作學習,培養協作能力

探究式學習注重學生的合作學習,這種學習方式認為學生通過與他人的交流和合作,能夠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潛能,提高學習效果。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多種形式的合作學習活動,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以互相交流觀點、分享經驗,以此促進彼此的成長。同時,這些合作學習活動還能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在小組討論中,學生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傾聽他人的意見,互相啟發、補充,共同探討問題的答案。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溝通能力。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可以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同時,小組討論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讓他們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除了小組討論,還有許多其他形式的合作學習活動,如小組寫作、團隊游戲等。這些活動都可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得到應用,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其協作精神。

例如,在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落花生》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由4~5名學生組成。在分組時,教師要注意平衡各組的學習能力,以便學生相互學習。然后,教師給出小組討論的主題,如“落花生的特點是什么?它有哪些品質值得我們去學習?”“課文中的人物有哪些特點?你最喜歡哪個人物?為什么?”等。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共同探討問題的答案。最后,教師讓每個小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學生可能會回答“落花生具有樸實無華的品質,它并不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奉獻。落花生同時擁有內在美,這種美并不浮于表面,而是需要深入挖掘和了解。此外,落花生還具有不圖名利的品質,它并不追求外在的榮譽和利益,而是專注于自身的生長和貢獻。最重要的是,落花生教導我們要做有用的人,不能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通過匯報,學生可以鍛煉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從其他小組的匯報中獲得新的啟示和思考。

三、引導發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探究式學習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自主探究,它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探索的過程,而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引導者和組織者,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探究中。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采用引導發現的教學方法。引導發現是指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提供學習資源等方式,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引導發現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和啟發,但不應代替學生思考和探究。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在問題情境的引導下,學生可以主動地閱讀課文、思考問題,并嘗試尋找答案。

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探究。學習資源可以是相關的書籍、文章、圖片或視頻等,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獲取信息,豐富他們的閱讀體驗。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如何利用這些資源進行有效地探究和學習。通過引導,學生可以逐漸培養起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小學語文部編版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的教學中,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可以先展示一些圓明園昔日的美麗照片或影像資料,讓學生初步感受圓明園的輝煌和壯觀。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再為學生提供一些關于圓明園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等方面的學習資源,如維克多·雨果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圓明園紀錄片或圖片等。這些資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加深對圓明園的認識。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針對如何利用這些資源進行有效探究和學習,培養學生的信息獲取和整理能力。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主動探究,如“圓明園的建筑風格有哪些特點?”“圓明園為什么會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等。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生逐漸培養起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四、結束語

探究式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通過上述策略,學生可以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提高閱讀能力。同時,教師也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完善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

猜你喜歡
落花生藺相如圓明園
夢回圓明園
珍貴老照片,還原圓明園
游圓明園有感
將相和
各極其妙的《落花生》
——許地山、老舍同題散文《落花生》比較賞析
不計個人恩怨
—— 藺相如
圓明園里過大年
負荊請罪
秋天,落花生
負荊請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