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思辨性閱讀中提升學生閱讀品質

2024-05-04 23:23馬秀玲
格言·校園版 2024年9期
關鍵詞:思辨性批判性文本

馬秀玲

在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閱讀已成為人們獲取知識和理解世界的關鍵途徑。然而,傳統的小學閱讀教學往往比較注重信息的接收,對于學生在閱讀中的思考、分析和評價的能力培養用功不多。這就使得許多學生在閱讀時,缺乏深度的思考和判斷。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品質,培養其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已成為語文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思辨性閱讀作為一種注重思考、分析和評價的閱讀方式,在思辨性閱讀活動中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一、思辨性閱讀發展歷程

思辨性閱讀是一種基于批判性思維的閱讀方法,其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期。當時,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傳統閱讀方法的局限性,開始尋求更有效的閱讀方法。因此,思辨性閱讀應運而生,并逐漸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推廣。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思辨性閱讀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支持。自20世紀中葉以來,許多國家和地區開始將其作為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并將其納入教育體系中。同時,思辨性閱讀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逐漸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理論和方法體系。近年來,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發展,思辨性閱讀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多的教育者和學者開始關注思辨性閱讀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作用,將思辨性閱讀視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除此之外,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思辨性閱讀也在不斷與新技術結合,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

二、在思辨性閱讀中提升學生閱讀品質的重要性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閱讀成為獲取知識、拓寬視野、培養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其中,思辨性閱讀作為一種更高層次的閱讀方式,有助于學生全面提升閱讀品質,培養其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育領域中,推廣思辨性閱讀并提升學生閱讀品質顯得尤為重要。積極開展思辨性閱讀活動,學生能夠深入理解文本內容,把握作者的意圖和觀點,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知識。與此同時,思辨性閱讀還要求學生從多個角度分析文本,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在思辨性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學會對文本內容進行評估和判斷,學會識別和評價不同的觀點和證據,形成獨立思考和自主判斷的能力,不盲目接收信息,而是學會篩選、分析和判斷信息的真偽和價值。此外,在分析文本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學會發現新的問題、提出新的觀點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促進其創新精神的發展。更為重要的是,思辨性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學生能夠理解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之間的差異和共性,從而培養尊重多元文化的態度。不僅如此,思辨性閱讀還能夠引導學生理性看待社會現象和問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綜上所述,思辨性閱讀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在思辨性閱讀中提升學生閱讀品質的有效策略

(一)培養問題意識

在思辨性閱讀中,學生應該具備問題意識,善于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入分析,激發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其發現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主動提出問題,并嘗試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以培養其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例如,在《夜間飛行的秘密》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文本,培養問題意識。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蝙蝠和飛機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它們之間有什么共同點?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么聯系?”教師科學合理設置此類問題,能夠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文本,發現新的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見解。

(二)促進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思辨性閱讀的核心能力之一。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深入分析文本的主題、觀點、論據等要素,理解作者的意圖和表達方式。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比較不同文本之間的異同點、歸納總結文本的主要內容等方式,提高其分析能力。同時,教師組織學生參與相關的討論和辯論等活動,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嘗試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以拓展其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例如,在《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一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主人公小嘎子和小胖墩兒的性格特點,以及作者利用什么樣的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為此,教師可引導學生找出描寫小嘎子和小胖墩兒心理、語言、行為等方面的細節,并分析這些細節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與此同時,教師要求學生結合課文特點比較這篇文章與其他文學作品中少年形象的不同之處,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三)培養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思辨性閱讀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具備對文本的批判性評價能力,能夠辨別是非、判斷優劣。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入剖析,使其發現文本中的矛盾和不合理之處,并提出自己的質疑和批評。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辯論和評價等活動,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嘗試從多個角度評估文本的價值和意義。

例如,在《皇帝的新裝》一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批判性評價,指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為什么皇帝和他的臣子們都不敢說出真相?這個故事反映了什么樣的社會現實?”教師利用此類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見。學生會特別感興趣,積極參與思考和表達。教師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使其能夠辨別是非、判斷優劣。

(四)激發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思辨性閱讀的另一個重要品質。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具備創新意識和創造力,發現新問題并提出新觀點。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鼓勵其嘗試用新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組織開展創意寫作和創造性表演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魯濱遜漂流記》一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自己漂流到孤島上會經歷什么,并嘗試寫一篇短篇小說。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創造力,提升學生寫作水平。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故事情節中尋找靈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營造一個積極、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給予積極的反饋和評價,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創造性思維。

(五)提倡反思與總結

反思與總結是提升思辨性閱讀品質的重要環節。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思維過程和閱讀方法,發現其中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的閱讀過程進行記錄和分析,總結其中的經驗和教訓。教師還組織開展讀書報告會等活動,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和心得。

例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要求學生思考以下問題:“與小女孩相比,我們的生活有哪些不同之處?我們應該如何珍惜現在的生活?”利用反思和總結,學生可以提升自己的閱讀品質和思想境界。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科學評價學生在讀書報告會中的表現,并不斷調整閱讀教學計劃。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思辨性閱讀作為一種高層次的閱讀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品質和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問題意識、促進分析能力、培養批判性思維、激發創造性思維以及提倡反思與總結等有效策略的實施,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思辨性閱讀,提升其閱讀品質。在未來教育發展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更加注重思辨性閱讀的推廣和應用,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和語言學習品質。

猜你喜歡
思辨性批判性文本
高中語文思辨性閱讀教學策略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思辨讀寫促進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探討樋口一葉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馬》為例
悖離核心素養涵育的非思辨性寫作
思辨讀寫促進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當前大眾文化審丑異化的批判性解讀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