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與勞動教育相融合的途徑

2024-05-06 11:15鄭仙霞
天津教育·中 2024年3期
關鍵詞:勞動融合素養

鄭仙霞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鯉南中心小學

勞動教育是“五育”的組成內容,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也是現行教育政策的基本要求之一。經過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和吸收的經驗來看,有必要培養學生的勞動精神,鼓勵學生堅持勞動、尊重勞動,樹立勞動是偉大且光榮、高尚且美麗的理念。新時代勞動教育的開展除了積極舉行勞動教育活動外,還應與綜合實踐活動相融合,使學生在有知識與體驗、有發展與反思、有群體與個性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感悟勞動的真諦,在實踐中思考、遷移、運用,從而強化勞動觀念,全面提高綜合素養?;诖?,本文以推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與勞動教育深度融合為目標展開探究,分析融合的可行性、要點以及具體策略,以提高綜合素養培育效果。

一、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與勞動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

隨著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勞動教育回歸大眾視野,小學階段,勞動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認識勞動的內涵與價值,能夠在實踐活動中養成認真勞動的良好習慣,培育健全的勞動素質。與以往的勞動教育相比,新課標對其教育意義與價值進行了放大,在《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勞動教育成為獨立的一部分,不再附屬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雖然在課程上兩者相互獨立,但是從教學內容來看,交叉與融合點較多,共存性較大,兩者的融合具有客觀載體。

在看到綜合實踐活動與勞動教育的密切聯系時,也要認識到兩者具有很大區別,在教育中的地位、實施內容以及功能地位上均有所體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以馬克思主義實踐理論為基礎的課程,統整了勞動課、社會實踐、勞動技術三部分內容,主要發揮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創新精神、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的作用。勞動教育強調勞動的育人功能,主要發揮培養學生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新能力的作用,實施過程強調課內外結合。將兩者融合在一起,勞動教育可以借助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和形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可以完善理論基礎,體現活動多元育人價值,從而既能在自主、實踐、開放、探究的活動中完成勞動理念、素質、技能的培養,也能實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培育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诖?,可以確定綜合實踐活動與勞動教育相融合是可行之舉。

二、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與勞動教育相融合的要點

綜合實踐活動與勞動教育融合過程中要抓住以下要點,一是秉持生活化原則,向校外拓展。以學生生活中最熟悉的方式引領活動,可以使活動擁有更多可能性,學生在活動中受到的啟發和教育也切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能夠對學生產生持久且深刻的影響。二是堅持持續優化,組織多元活動。為了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勞動品質,不斷提高學生的勞動水平,教師應積極開發活動載體,利用形式新穎、目標明確、指向清晰的勞動實踐活動,使學生探尋勞動與能力素養、道德品質之間存在的密切關聯,從而使能力與素養同步提升,促進學生全面進步。三是關注完善性,優化活動體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素豐富、涉及領域廣,雖然與勞動教育緊密聯系,但要想促成勞動素養的發展,還需要在兩者融合過程中建立一套全方位覆蓋、內容精細的活動體系,熏陶學生的勞動意識,保障學生勞動能力得到有效訓練,并使實踐訓練和勞動教育系統化推進,讓學生盡早養成自主勞動意識與能力。

三、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與勞動教育相融合策略

(一)基于“創意+勞動”,激發學生的勞動創造熱情

1.利用制作活動,激發創新思維。

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制作活動,引導學生利用工具以及勞動技能進行創意物化,是目前教學手段中能夠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創新思維的一種方式。實際教學中,需要學生在動手操作前利用創意想法完成設計,再配合勞動技能完成作品創作。

例如,在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生活垃圾的調查與處理”主題中,為了設計垃圾箱,引導人們垃圾分類,教師需要帶領學生走向社會,搜集垃圾箱圖片;結合生活體驗,分析使用不同樣式垃圾箱的感受,體會其中的創意與設計意圖;交流、創新,嘗試設計具有創意且具有實用性的垃圾箱。其中,在創新與設計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確定自己的創意思路,思考如何實現,可以在確定設計方向后,找尋更多同類型的設計形式,分析垃圾箱的結構、外形、色彩、標識等,拆解其中的設計元素和創意表達方式,不斷刺激內心創意的生成。此時,不要盲目地投入實際創作中,應先將創意設計出來,可以運用文字與圖片、簡筆畫等方式,簡要地呈現創意,感受創意中需要完善與優化之處。這一做法符合小學生思維發展規律,可以以具象的內容擴展其構思,引發更廣闊的聯想,充分激活創新思維。在此基礎上,教師滲透勞動教育,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實現創意,親歷創造與勞動的過程,品嘗勞動果實,從中獲得成就感,樹立勞動光榮的意識。

2.布置創意作業,感悟勞動魅力。

在綜合實踐活動與勞動教育相融合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時代進行考慮,了解學生生活時代現狀,以及對學生勞動素養以及勞動能力的要求,并為學生布置多種形式的課后創意作業,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感悟勞動的魅力。

例如,在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節電小專家”主題活動中,通過家庭用電情況調查、設計節電方案兩項活動,學生對電能的消耗情況有了宏觀的認識,初步形成了節約資源的意識,但是為了深化節電節能習慣的培養,使學生掌握更豐富的節約用電知識,樹立主人翁意識,產生更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掌握的知識宣傳出去,指導他人正確用電,或加強實踐,熟練運用節電知識。課堂節奏緊湊,難以實現學生素養的深度培養,且在緊張的氛圍中,缺少滲透勞動教育的契機,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課后時間,讓學生體會新時代勞動的特點,領悟勞動的獨特魅力。

首先,教師可以圍繞“節電”主題為學生設計一份綜合實踐活動單,包括寫一份倡議書、做一份手抄報、設計浪費行為糾正活動、以“節電知識我宣傳”為主題進行演講、以“節電技能我展示”為主題錄制科普視頻。學生要任選2~3項,自行通過網絡、圖書、電視節目等渠道獲取資料,或向長輩請教,或與同學在線上組建合作小組,順利完成任務,在不同的實踐勞動形式中感受自己作為社會一分子承擔的宣傳節電責任,親歷新時代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新型勞動形式,加深對勞動的認識。其次,學生完成作品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評比不同形式的優秀作品,給予獎勵,從而有效激活學生的創意思維,強化學生勞動素養的培養,感受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特色。

(二)基于“活動+勞動”,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

1.基于考察探究活動,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

考察探究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活動形式,同時有著重要的勞動教育價值。為了凸顯考察探究活動的綜合育人功能,教師應因勢利導,利用具有一定特色的活動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并在班級乃至校園形成崇尚勞動的氛圍,由此讓學生認識到勞動光榮,勞動是對社會有價值的貢獻,勞動者最值得尊敬。

例如,在教科版四年級上冊“中國傳統節日”主題活動中,清明節,教師組織悼念烈士活動,帶領學生到本地烈士陵園掃墓,為烈士獻花,引導學生學習烈士的先進事跡,感受烈士身上正氣凜然、視死如歸、無私奉獻的精神,從而受到啟發,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名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無論未來處于哪個領域、哪個行業,都要有忘我精神和奉獻精神,將勞動視為為祖國創造價值的唯一途徑,敢于挑戰自我。端午節,教師與學生共同觀看紀錄片《仲夏蒲月話端午》,片中介紹了端午節的由來以及節日中劃龍舟、吃粽子等習俗,講述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事跡,欣賞屈原留下的千古傳誦的名篇佳作。在鮮活真實的資料影像中,學生被勞動人民充滿生機、團結一致的精神所感染?;诖?,教師組織“制作粽子”活動,引導學生探究包粽子的方法,在勞動中真實地感受勞動精神,并通過成功包粽子真切地體會到勞動最光榮。

2.基于職業體驗活動,促使學生產生勞動興趣。

從教育實踐取得的成功經驗來看,在貼合學習主題的客觀情境中,以一系列妙趣橫生的勞動活動進行勞動教育,能夠讓勞動最偉大、勞動最光榮意識成為學生的精神內核,使尊重勞動、崇尚勞動成為學生的人生底色。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擁有創造、還原、模擬客觀情境的條件,教師可以通過職業體驗引領學生感受不同的職業,發現勞動的樂趣。

例如,在教科版六年級上冊“我做非遺小傳人”主題活動中,教師帶領學生體驗“剪紙藝術”,首先,通過學習活動讓學生了解剪紙藝術的發展,學會區分窗花、墻花、喜花、禮花、枕花等剪紙的差別,區別南北方剪紙在風格上的差異。其次,學習剪紙技巧、造型裝飾手法,練習運用折疊法實現“剪剪相連”,練習對稱式人物剪法。再次,體驗作為剪紙藝術家為完成傳統文化推廣所做的工作,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宣傳,向他人講解自己學習的內容,教會他人簡單的剪紙方法。最后,教師組織剪紙創意大賽,融入時代元素,鼓勵學生創新剪紙形式,為剪紙藝術在現代社會的發展注入生命力?;诖?,學生完整地體驗一份職業,感受了作為剪紙藝術家需要具備的能力、道德、品質,對敬業、精益、專注等內涵有了更深層的理解,深化了工匠精神的培養,真正發現了勞動的樂趣,有效激發了勞動內驅力。

(三)基于“服務+勞動”,使學生廣泛習得勞動技能

1.將勞動服務落到實際行動。

小學六年級,勞動教育要求學生初步懂得勞動創造社會財富、勞動光榮以及勞動無貴賤的道理,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掌握勞動知識,形成勞動服務意識。在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融合的過程中,兩者可以相互作用,共同開發家庭、學校、社會三個場域,持續以能夠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活動形式強化學生的勞動服務意識。

例如,在家庭場域,要求學生每周選擇2~3天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務,感受作為家庭一分子需要承擔的責任;每天堅持學習一項生活技能,接受家長的檢驗與教師的監督,從而通過家庭勞動感受到其中的艱辛,培養學生主動為家庭貢獻力量、勤儉節約的品質。在學校,將“勤勞志愿者”“最美義工”等活動常態化,學生報名參與活動,成為維護學校秩序、保護校園環境的“志愿者”,教師要記錄學生參與志愿勞動服務的情況,階段學習結束后進行評比,賦予獲勝者勞動榮譽稱號以及物質獎勵,從而在校園勞動中讓學生體會盡職盡責服務大家的成就感。在社會,以研學活動或義務服務為主,帶領學生到街道、公共場所清理垃圾、維護秩序;排練文藝節目,到養老院送慰問;開展周末“小義工”活動,到社區幫助老年群體、殘疾人群體或其他需要幫助的群體,提供力所能及的勞動,從而在社會服務勞動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勞動技能的應用,踐行社會職責。在不同維度的情境中提供勞動服務,學生能夠更全面地感受勞動的意義與價值,認識到社會關于尊重勞動已達成共識,毫不吝嗇地贊美在各個領域付出勞動的人,并切身體會到勞動為自身帶來的無限光榮。

2.以生活自理強化技能鍛煉。

校內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與空間有限,即使能夠向社會層面拓展,但是受學生年齡限制,諸多活動無法進行,且頻次有限。因此,從長期來看,家庭仍然是推動綜合實踐活動與勞動教育融合的最佳實踐場所。而且良好的勞動品質與綜合素養的發展,一方面取決于學校教育和教師的引導,另一方面也取決于家長的教育,因此,家校之間應做好銜接,為學生打造一個活動空間充足的實踐場景,形成強有力的教育保障,促進學生勞動品質與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科版一年級上冊“搞好個人衛生”一課中,教師簡單地為學生講解了保持個人衛生對身體健康的有益價值,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課上體驗活動結束后,教師應與家長進行溝通,與家長達成共同目標,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獨立洗頭、洗澡、換衣服、洗襪子,保持干凈衛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參與學習活動或與人交往。在學生有一定的成長后,教師可以組織“保護干凈我能行”競賽活動,比拼更換衣服速度、洗衣服速度與潔凈程度、衣物分類等,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自理能力,使學生對勞動產生興趣,更廣泛地習得勞動技能,提升自身綜合素養。

四、結語

綜合素養與勞動素養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基于兩者的聯系與區別,教師可以通過科學、有效地融合使教學計劃按照學生的成長規律有序推進,在做好日常引領的前提下,同步開發家庭、社會等活動場域,結合時代做出改變,豐富活動形式,優化教育策略,從而形成完善的教育機制,既發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資源優勢,又能發揮勞動教育的理論優勢,使兩者積極融合,加深學生對勞動的認識,從而在科學的勞動教育中健康成長,提升綜合素養。

猜你喜歡
勞動融合素養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融合》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