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保護農耕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2024-05-06 11:13王曉紅
當代縣域經濟 2024年5期
關鍵詞:農耕農民人才

王曉紅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鑄魂工程,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農耕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對于振興鄉村文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近年來,高縣慶符鎮小靖村圍繞“川南農耕文化”這一主題,推出了一系列挖掘、弘揚、開發、利用本土文化的舉措,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迅速躥紅,成為當地有名的打卡地。高縣黨校專題調研后,深感鄉土文化不僅能讓人記住鄉愁、寄托鄉情,更能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滋養和文化力量,“傳承保護發展提升農耕文化,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是實現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全面提升的重要路徑。

破解農耕文化傳承與保護的困境

農耕文化的傳承力不足。一是農民對土地的依賴程度逐漸降低。隨著城市化與市場化的快速推進,農民對土地的依賴程度正在逐漸降低,根本原因在于現代化城市的收益高,農業的收益低,比如外出務工等收入明顯高于在家務農。高縣境內村組中近八成的居民為留守老人和兒童,絕大部分年輕人外出務工,家庭耕種不再是賴以生存的、家庭主要的經濟來源,部分受訪者表示離家較遠的土地已不再耕種,僅在較近的土地上種植蔬菜或養殖,甚至部分居民也是購買糧食而不種糧,其原因為高縣地處山地丘陵地區,耕種成本及耗費勞動力較大,多數地區農業生產無法使用機械,因此農民對土地的依賴程度逐漸降低。

二是農耕文化傳承主體流失嚴重。文化依賴于傳播與傳承,農耕文化的傳承與保護離不開民眾的參與,但是農耕文化的傳承主體正在逐漸流失,導致農耕文化面臨著無人傳承的困境。雖然目前我國的農村人口占比較大,但也存在嚴重的人口流失和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大量的農村青壯年向城市跨區域、單向流動。多地村莊出現“空心化”現象,農耕文化傳承主體是農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農村人口流失不僅是勞動力流失,更是資源流失,是農耕文化傳承主體流失?!班l村振興,關鍵在人。人才既是活力的源泉,也是創新的引擎?!庇捎诂F代化城市建設對勞動力的迫切需求,農村青壯年人口受城市高薪酬、好環境等因素吸引向城市流動,使農耕文化的生存受到威脅,根基動搖,農村青壯年人口的流失對農耕文化的傳承造成延續性的阻礙,同時也削弱了農耕文化的傳承力。

農耕文化價值認同危機。一是農耕文化受到市場經濟沖擊。伴隨著市場經濟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鄉村地區越來越具有了城市的生活氣息,包括各種新式農具、機械不斷涌入農村,比如電動的脫殼機取代傳統的石磨、磨坊,現代的插秧機、收割機取代傳統插秧及收割農具,傳統的播種收獲依靠時令節氣,現代的農業大棚種植可以反季節種植農作物,乃至于傳統農耕文化中蘊含的優良道德規范、價值觀念、禮儀制度等在城市化進程中不斷被消解,人們對農耕文化的認同感越來越低。課題組通過實地走訪發現,多數地區的傳統農具基本廢棄,與之相關的習俗、工藝等也面臨失傳。

二是人們對農耕文化認同感減弱。在工業化、城鎮化的浪潮中,城市開始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中心,“城市優于鄉村、城市優先發展”的思想開始出現,造成了鄉村建設進展緩慢,優秀農耕文化不斷被排擠、被貶低,間接造成了農村青年向往城市的花樣生活,更渴望走出農村,優秀農耕文化衰弱,農耕文化的豐富內涵鮮為人知,人們對農耕文化的認同感也在逐漸減弱,中華優秀農耕文化價值認同感出現危機。

農耕文化供需不平衡。一是基礎設施配套不全。文化基礎設施是開展農耕文化活動的主陣地,是農耕文化傳承保護的主要載體,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影響著農耕文化傳播推進的步伐。當前,小靖村的文化基礎設施較為陳舊,更新率不高,無法提供與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相匹配的文化活動。例如,小靖村村史館、農耕文化博物館都有許多具有代表性的物品與遺址,但其文化活動多數存在基礎設施欠缺、開展活動匱乏、傳播持續性較低等問題。此外,農耕文化活動在依賴一定基礎設施的同時也依賴經費投入,小靖村2022年后缺乏有效的資金投入和經費保障,導致基礎設施質量不均、文化活動開展能力不足、持續時間較短等問題。

二是人才服務供需不平衡。農耕文化不僅需要民眾主動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更需要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培養高質量的農耕文化傳承發展主體。高縣一些擁有較好群眾基礎的農耕文化習俗和傳統因缺乏高素質人才而難以傳承。究其原因是地方政策吸引力不強,對人才缺乏物質保障和支持。以小靖村為例,農耕文化博物館和村史館管理員由村干部兼任,附近小學教師兼職解說,無專人研究管理。另外,當地農村教育對培養本地文化服務人才的作用較小,無法形成可持續的人才輸出,不利于后續文化活動內容的創新與開展。此外,公共文化服務人才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鄉村文化建設供需脫節,即管理部門唱“獨角戲”,廣大農民的文化熱情難以激發。

找準農耕文化傳承與保護

賦能鄉村振興的對策

發揮農民主體作用,融合資源吸引人口回流。一是發揮農民主體作用。農村的主人翁是農民,任何文化的形成和推進都離不開主體的參與和創造,農民群眾不僅在鄉村振興中承擔著重要的責任,而且在傳承保護中華優秀傳統農耕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農耕文化是漫長歷史中農民生產生活從事農耕的沉淀,充分體現了農耕文化的鄉土性。想要達到發揮農民在農耕文化傳承保護中主體作用這一目標,需要努力提升農民的文化素養和道德水平??啥ㄆ谂e辦農耕知識講堂、優秀傳統農耕文化宣講、農民夜校等活動促進農民綜合素質提高,也可以由村上推薦較為年輕的農民進行學歷提升,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培養出具有傳承保護發展優秀傳統農耕文化主人翁意識的鄉村人才。

二是融合資源吸引人口回流。將農耕文化與鄉村旅游有機融合,為鄉村旅游注入更多的農耕文化元素,在留住現有青壯勞動力的同時,通過新發展新機遇吸引在外農村人口,結合政策引導,培育吸引鄉土文化人才,為傳承農耕文化培育“活”載體。比如高縣沙河鎮網紅三妹通過抖音、快手、美拍等短視頻平臺日常分享農村生活,全網粉絲近300萬,她通過短視頻平臺為本地檸檬、臘肉、李子等農產品帶貨,現在培養團隊近30人,月銷售各類農產品近1萬件,營業額高達80萬元,個人月收入超10萬元,團隊人均月工資8000元以上。

深化保護傳承工程,增強價值認同感。一是物質保護與非物質保護并舉。就農耕文化物質保護遺產而言,小靖村保留著完備的傳統耕作工具和獨特的生態文化景觀,通過對二者的合理開發利用,挖掘農村的多元價值、發展農村新業態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帶動農民創業增收,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賦予新動能??稍谛【复宕限r耕農具展示館的基礎上擴大規模建立農耕文化傳承基地、民俗生態博物館等,增加經費投入,搶修、修繕、加固傳統特色民居,在做好實物性保護的同時保證物質文化遺產的原生態。就非物質農耕文化而言,小靖村提煉了“進取”“敬親”“凈潔”“靖晏”等精神,“應時”“取宜”“守則”“和諧”等內涵,因此在非物質保護方面,要加強對傳統農耕技藝、民俗節慶的保護和傳承,培養扶持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或技藝人,同時創造與農耕文化相關的影視作品加大傳播力度和范圍。

二是增強民眾價值認同感。要把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有機結合起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一方面要引導農民積極傳承創新優秀農耕文化,讓優秀農耕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其應有價值。對于消極的農耕文化要去其糟粕,例如,破除農民封建迷信,推進移風易俗,為繁榮農耕文化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另一方面要發揮好榜樣示范作用。各地應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發揮優秀農耕文化對優良家風、淳樸民風、文明鄉風的引領作用,同時樹立模范家庭、模范鄉村等文明典型,發揮榜樣作用,增強對農耕文化的價值認同。

促進文化服務落實,實現文化供需平衡。一是完善文化基礎設施??赏ㄟ^政府落實經濟支持、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文化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提升當地開展文化活動的質量和持續性,增強鄉村造血功能,實現以有效供給引導需求,同時黨委政府加大監管力度,確?;A設施更新換代。

二是完善人才保障供給。人才是第一資源,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提升離不開地方人才的大力推動,應該實現由內向外與由外向內雙向驅動,完善人才保障供給。由內向外指的是加大當地人才培養力度,鄉村的主體是農民和農業,需要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通過培養農村人才,推動農業與農耕文化傳承發展相結合。由外向內指的是要健全人才引進機制,通過政策優勢吸引人才,發揮多種人才作用由外向內推動農耕文化的保護與發展。

猜你喜歡
農耕農民人才
人才云
農耕初體驗
農耕舊事十二韻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饸饹面“貸”富農民
立足農耕 特色強校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拾趣安吉,快樂“農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