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研訓一體化支撐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使命任務與實踐策略

2024-05-07 04:32孟憲彬
遼寧教育 2024年6期
關鍵詞:研訓教科研遼寧省

孟憲彬

(遼寧教育學院)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备哔|量發展是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對于基礎教育來說也是如此。自建院五年以來,遼寧教育學院(以下簡稱“學院”)引領和協同全省教科研訓部門一起研究與實踐,形成一體化支撐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思想認識和經驗策略?!敖炭蒲杏枴笔侵富A教育的科研、教研、培訓、評估評價工作?!耙惑w化”是指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統整科研、教研、培訓、評估評價等優勢資源,打破“各自為戰”的格局,構建科研引領、教研支撐、培訓提質、評估評價牽引以及平臺賦能“五軸聯動”,相互融合,優勢互補,高效協同,服務支撐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工作體系。

一、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內涵

基礎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關鍵主線。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既要圍繞國家戰略和人民需求,也要緊密結合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動應對和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一)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健康、可持續

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立足國家需要,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也應立足人的全面、長遠發展,提供適合的教育服務體系,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二)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公平與質量并重

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要在已有基礎上全面提高質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的蓋面,使每一所中小學、幼兒園都步入高質量發展的軌道,最大程度地消除區域、城鄉、校際、群體差距,實現人人享受高質量發展成果的目標。

(三)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凸顯創新、超越的特質

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中,應通過教育觀念的重構、教育系統的再造和育人功能的優化,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增強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推動改革與發展的深度融合、高效聯動。

二、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教科研訓工作的使命任務

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任務是推動基礎教育內涵式發展,全面提高育人質量。作為專業化的服務支撐職能部門,教科研訓機構在探索規律、破解難題、引領創新方面有著獨特的專業優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亟須展現更大擔當作為。

教科研訓工作要聚焦制約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堵點”“痛點”和“難點”,緊緊圍繞轉變教育觀念、提升隊伍素質、優化育人模式、變革教學方式和組織形式、改革評價體系、推進數字化應用和能力提升等影響育人質量的關鍵領域開展協同攻堅,為教育科學決策管理服務,為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三、教科研訓一體化支撐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策略

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夯實全民素質基礎為出發點,以辦好人民滿意的基礎教育為落腳點,以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為基本主線,以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為基礎支撐,以課程教學改革為載體,以考試評價制度改革為牽引,以激活教育治理體系活力為保障,以教育數字化賦能為動力引擎,促進教育內外部各要素、各環節有機融合,不斷提高基礎教育發展的優質化程度和水平。

區域應基于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使命任務,確立教科研訓一體化工作機制,打破各部門“各自為戰”、銜接不暢的局面,消除資源局限、合力不足的弊端,整合科研、教研、培訓、評估評價四大業務的優勢資源,創新工作機制,打造教科研訓共同體,建立一體化的區域教育發展、學校育人質量提升、教師專業成長的支持模式。

(一)充分發揮科研的“發動機”作用

區域應堅持改革創新,扎根本土教育實踐開展研究,著力破解制約教育改革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問題。

(二)充分發揮教研的“加速器”作用

區域應樹立“大教研觀”,推動教研工作在理念、內容、方式和工作機制上進行系統性、深層次變革,實現轉型創新發展。

(三)充分發揮培訓的“蓄電池”作用

區域應突出價值引領,注重問題導向,強化實踐環節,統籌優質教育資源,建設并逐步完善開放、協調、聯動、融合的校長教師專業成長支持體系。

(四)充分發揮評估評價的“方向盤”作用

區域應堅持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圍繞評價指標、評價標準、評價方法和組織實施過程開展研究與指導,優化評價體系。

四、教科研訓一體化支撐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遼寧實踐

(一)建立一體化體系機制,形成服務支撐工作格局

1.建立“行政主導—業務推進—四級聯動”的運行機制

學院積極對接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全省基礎教育總體工作安排,調整并完善工作思路和內容,跟進配合,做好服務支撐。各部門明晰在行政決策前、決策中、決策后三個階段的任務職責:在行政決策前,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和方案;在行政決策中,協助研制政策、完善制度和評價體系;在政策出臺后,引領學校、教師貫徹落實政策,推動改革實踐,解決突出問題,及時發現和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廣改革成果。

2.健全工作體系,明確工作職責

學院配合遼寧省教育廳研制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實施意見》和《遼寧省教育廳關于加強新時代教育科學研究工作的實施方案》,健全省、市、縣、?!八奈灰惑w”上下聯動的教科研訓工作體系,明確四級工作職責。在省教育廳的指導下,學院牽頭做好全省基礎教育教科研工作的總體規劃,統籌安排;市級研訓機構負責本市教科研訓工作統籌規劃與設計,進行業務管理與指導;縣區研訓機構重心下移,深入學校、課堂、教師、學生中開展研究和指導;學校加強校本研訓,立足實際開展經常性研訓活動。

(二)研究教育政策和實踐問題,服務教育管理決策

1.打造新型基礎教育智庫

學院參與研制《遼寧省“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中共遼寧省委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新時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重要政策文件,通過開展課題研究、組織專題調研培訓、起草論證政策文件、組織參與督導評估監測、承辦學術會議等形式,為教育管理決策提供全鏈條、專業化的服務支撐;研制并實施學院高端智庫建設工作方案,以“小切口”做好智庫建設“大文章”,創編《教育決策參考》,構建常態化決策咨詢服務機制,撰寫各類咨政報告與對策建議百余篇,多篇被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廳等部門采納并在教育部決策類刊物上發表。

2.聚焦關鍵,落實“雙減”

學院參與研制《關于落實義務教育學校校內“雙減”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研制《遼寧省教研系統落實“雙減”工作實施方案》,從提高課堂、作業、課后服務質量等方面加強研究指導;參與“雙減”落實調研督查,助力遼寧省“雙減”工作落實落地。

(三)推進課程建設與有效實施,服務教育改革實踐

1.堅持“五育融合”,注重全面育人研究與指導

學院強化學科整體育人功能,組織教科研訓部門研制《遼寧省基礎教育各學科課程育人實施意見》,指導學校從內容、方法、策略、機制等方面細化學科課程育人,將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要求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組織開展德育、勞動課程系統化建構與實施、體育藝術教育中考試點等項目研究,舉辦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省級研訓活動,開展中小學生體育藝術素養測評、藝術展演等活動,引導學?!拔逵诤稀?,整體育人。同時,在線上開展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

2.推進課程建設與實施,注重關鍵環節研究與指導

學院有針對性地開展落實新課程、新課標的專題培訓和研討活動,協助有關部門研制出臺《遼寧省義務教育課程實施辦法(試行)》,編制《遼寧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學科教學指導意見》,組織研制地方課程指導綱要,指導校本課程建設,助力遼寧省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持續優化;研制并實施遼寧省基礎教育階段各學科課堂教學基本要求、主題班會基本要求和幼兒園游戲活動十項建議等32 個教育教學指導性文件,以素養導向規范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研制課程實施監測指標體系,以監測為牽引,充分發揮評價的問題診斷、路徑糾偏和指導改進作用;推出線上“名師公益課堂”,開展優質課例、典型案例評選展示活動,引領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改革。

3.服務學校育人實踐,注重校本場域研究與指導

學院將研訓工作重心下移,強化和帶動以校為本的研修,研究解決學校課程教學實踐中的問題,讓教科研訓工作根植于學校,深耕于課堂;啟動實施“遼寧省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教學研訓實踐基地”建設,遴選了首批31 個基地。省、市、縣區研訓部門共同管理指導,發揮其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的實驗示范和引領輻射作用,努力培育、推廣一批優質學校和教育教學成果。

(四)推動研訓轉型創新,賦能隊伍專業成長

1.加強教研領軍團隊建設

學院通過公開、擇優選聘,優化覆蓋各學科全學段的省級專兼職教研員隊伍,凝聚、整合各級教研骨干力量,組建涵蓋基礎教育33 個學科(領域)的省級教研核心團隊。同時,遴選了360 多位教學一線名優及青年骨干教師,組建15 個省級學科工作站,形成學習、研究和指導共同體。教研核心團隊側重學科政策和實踐研究,配合行政部門開展調研診斷,制定相關政策,研制教研及教育教學標準與規范,創新開展研訓活動,積累研訓資源,指導薄弱區域和學校,引領學科(領域)研訓方向,帶動全省學科(領域)隊伍專業成長。學科工作站協作攻關教學診斷與改進、學習資源建設、學生發展與考試評價等熱點、難點和關鍵問題,探索有效策略,培育學科名優骨干教師,發揮引領輻射作用。

2.以課題研究帶動教學質量提升

學院以科研視角探索教研培訓改革創新,以遼寧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和遼寧省教育學會課題等省級及以上課題為載體,采取“大問題”統攝、“小專題”落實的策略,以研訓人員為主體,帶動一線教師,系統研究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難點問題,及時總結、交流、展示經驗與成果,促進教師成長和教育教學質量提高。

3.數字化賦能教科研訓工作

學院推出遼寧教師研修平臺,設計教師成長坐標,建立發展參照,為教師終身自主學習提供智慧服務,助推教育數字化轉型,賦能教師專業成長。平臺建有教師研修基地、互動廣場、資源中心、教師檔案及可視化數據中心五大功能模塊,優化省域教師協同發展體系,以研訓活動為載體,促進教師發展從外力驅動走向專業自覺,實現個人成長與教育發展的同頻共振。

(五)助推考試評價制度改革,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

1.助力中高考改革

學院參與《遼寧省深化高等學??荚囌猩C合改革實施方案》《遼寧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工作實施方案》《遼寧省高中階段學??荚囌猩贫雀母飳嵤┓桨福ㄔ囆校芳俺踔袑W業水平考試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考試方案及勞動課程評價方案的研制論證和解讀培訓工作,并進行風險評估;研制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指南,協同組織開展中高考命題研究與培訓,助力中高考改革平穩推進、順利實施。

2.開展系列評估評價

學院配合省教育廳研制遼寧省落實教育部《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的實施方案,修訂、完善并解讀《遼寧省幼兒園評估定級標準(2023 年修訂)》《遼寧省特殊教育學校辦學質量評價指標》,參與研制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評估驗收細則,修訂遼寧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特色普通高中評估細則等系列評估評價類政策文件;協助有關部門開展五星級幼兒園評估、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省級評估驗收、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復檢和特色高中評估、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等評估監測工作。

(六)實現“五個轉變”,增強協同創新合力

經過五年的研究與實踐,遼寧省教科研訓工作初步實現了“五個轉變”,即從碎片化研訓,向聚焦關鍵問題的以項目為載體的系統研訓轉變;從注重學科研訓,向關注課程綜合育人轉變;從主要面向基層指導,向服務行政決策和學校、教師、學生發展全鏈條支撐轉變;從單兵作戰,向團隊協同攻關轉變;從單一線下研訓,向線上線下融合研訓轉變。初步形成“省級整體統籌、市級扎實跟進、縣區協同實施、學校創新落實”的橫向協同、縱向聯動、共同發展的教科研訓工作新格局。

猜你喜歡
研訓教科研遼寧省
構建校本研訓模式 提升教研活動實效
2020年創新教育實踐線上研訓系列活動持續開展
略論基礎教育期刊編輯與中小學校教科研共同體的互動
基于STEAM教育的立體教科研模式構建與實施
2018 年婦女/性別研究研訓班在京舉辦
遼寧省各級工會收看十九大開幕會
遼寧省環境保護廳與遼寧省氣象局進一步深化合作
遼寧省自然環境分類探索
遼寧省建環保舉報獎勵制度
淺談校本研訓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