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李育善散文及其非虛構寫作

2024-05-07 12:08張文諾
商洛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丹江散文故鄉

張文諾

(商洛學院人文學院,陜西商洛 726000)

當代陜西文學可以說是當代中國文學版圖上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從某種程度上說,當代陜西文學取得的成就代表著當代中國文學取得的成就。而在當代陜西文學版圖上,商洛文學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商洛出現了獲得茅盾文學獎的賈平凹、陳彥等當代文學大家,也出現了獲得魯迅文學獎的陳倉,以及京夫、方英文等當代文學名家。除了這些大家、名家之外,商洛還有一大批在文壇上辛勤耕耘的作家,如孫見喜、魚在洋、陳敏、陳毓、李育善、南書堂、王衛民、慧瑋、左右等。在這些作家中,不但有小說家,也有詩人、戲劇家、散文家,他們各具風采,都在各自的創作領域取得了令人側目的文學實績。就散文創作來說,李育善無疑是其中卓有成就的一位作家。李育善從20 世紀90 年代開始散文創作,先后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美文》《延河》《散文》《作家》等期刊發表小說、散文數百篇,有多篇被《新華文摘》轉摘,出版散文集《李育善散文選》《山里的事》《驚蟄之后》《走過丹江》等,他的非虛構長篇散文創作在國內散文界具有相當大的影響。李育善的散文是他對自己生活體驗、工作經歷、社會調查的真實記錄,他的散文立足于“寫家鄉的人和事,寫工作中的感觸,寫同事的開心和心酸,特別是社會最底層人們的喜怒哀樂,還有已去親人的影子,常常撞得靈魂不得安生。工作的復雜和操心,在休息中就成了靜心寫作的動力?!盵1]李育善是一位有情懷、有擔當的作家兼政府公務員,他并不把他工作中遇到的人或事僅僅當作一般的工作對象,而是把他們當作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一個個喜怒哀樂的人,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與鄉里鄉親看待,對他們飽含難以割舍的情感,因而創作出了一篇篇有溫度、有情懷、有力量的優美篇什。中國散文的創作傳統就是對社會現實的密切關注,從司馬遷、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王安石到龔自珍等散文大家,他們的散文無不與現實保持著緊密的聯系。即使是以抒寫性靈見長的小品文與美文,其流露出的心緒也是時代波瀾在個人心中留下的投影?!皣栏裾f來,所有的文學類型都離不開現實性和藝術性,否則就不可能得到讀者喜愛,也不會獲得長久生命力?!盵2]李育善始終注視著正在轉型的中國社會現實,他的散文反映了處于轉型過程中中國農民的生活變遷與思想情緒,反映了社會轉型中的一些重大社會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形而上的深刻思考,表現了鮮明的現實性與深刻的超越性。

一、對故鄉的深情書寫

李育善的散文題材比較廣泛,從內容上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寫故鄉的人和事的,一類是反映農村現實生活的,一類是書寫丹江的。李育善從對故鄉的書寫起步,并逐漸形成了他的散文創作風格。故鄉是作家的出生地與創作出發點,也是作家創作靈感的重要來源。一位優秀的作家總擁有自己的精神故鄉,比如魯迅筆下的魯鎮,沈從文夢中的湘西,孫犁念念不忘的河北白洋淀,莫言心中的高密東北鄉,賈平凹安放靈魂的商州,王安憶長期生活過的上海弄堂,一個作家總難以擺脫故鄉對他的羈絆?!拔姨貏e看重一個作家身上的這種氣質,它因為連于故土而顯得面目清晰,而從終極意義上說,一切的寫作都是朝向故鄉的一次心靈旅行、精神扎根?!盵3]李育善的第一部散文集《李育善散文集》出版于2006 年,這部散文集的主要內容是描寫故鄉的人和事,為讀者打開了一幅幅優美醇厚的陜東南風情畫卷。李育善熟悉故鄉苗溝的山水草木,他的散文對故鄉進行了深情的書寫,表現了他濃郁的故園之思,也初步顯示了他在散文創作方面的藝術才情。

李育善以精細的觀察、獨到的體驗、動人的筆觸描繪了他對故鄉苗溝山川草木的細膩感覺,呈現了一個五彩斑斕、如詩如畫的山水世界。苗溝的山多而普通,山隨溝的深淺而高低不同,山色隨季節、山勢的變化而有變換。季節不同,山色不同,春天嫩綠,夏天碧綠,秋季紅黃相間,冬季白色。同是一種顏色,而層次多變,綠有墨綠、亮綠、碧綠、淺綠之分,黃有嫩黃、杏黃之別。苗溝的水從山里涌出,清澈而無形,然而隨山而具形,游魚悠然自得,細石晶瑩剔透。苗溝的山、水、人融為一體,水隨山而有形,山因水而有靈氣,人因山水而存在。苗溝的人與苗溝的山水連成一體,苗溝的人們沒有感覺到群山把他們隔絕于世界之外。對于一個在平原生活的人來說,生活在山里讓人感到憋悶,而對于苗溝的人來說,山讓他們感到生命的踏實?!安伤?、打柴、放牛、尋豬草,我們整天在山上摸爬滾打,山已經融入了每個山里人的生命。你讓山里人到平原區生活,打死他們都不去,因為幾天見不到山,他們心里憋得慌?!盵4]3故鄉的山水已經成為故鄉人存在的一部分,成為生死難離的伙伴。李育善通過故鄉山、水、人之間關系的描寫,恢復了人與故鄉之間的真實聯系?!拔腋敢庥H近一種向下的寫作——所謂向下的寫作,就是一種重新解放作家的感知系統的寫作,或者說,是一種將感官的知覺放大的寫作。感官、記憶、在場感,作為寫作的母體和源泉,在任何時候都是語言的質感、真實感和存在感的重要依據。文學的日漸貧乏和蒼白,最為致命的原因,就是文學完全成了‘紙上的文學’,它和生活的現場、大地的細節、故土的記憶喪失了基本的聯系?!盵5]文學應該重視感覺的呈現,感覺是人與世界聯系的起點,一個作家只有寫出他對世界的獨特而細膩的感覺,他筆下的文學世界才會新鮮、生動、豐盈、真實。那些文學大家都善于描繪自己對世界的獨特感覺,魯迅、茅盾、老舍、沈從文、朱自清、莫言、賈平凹、王安憶、余華等都有精彩的感覺描寫,他們筆下的文學世界是何等的新鮮豐盈與搖曳多姿。李育善的散文“烘托著清新活潑的童真世界,人類生存永恒的泥土氣息混合著源于傳統與原始人性的美善情感?!盵6]他的散文恢復了自己對故鄉老屋、路邊三角地、小溪、小路、割草、砍柴、杏子、豆角、蘿卜、糊湯等的美好記憶與生動感覺,把一個人與故鄉的情感寫得瓷實、鮮活,充滿質感。

苗溝的山水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苗溝人,李育善塑造了由親人、親友、老師、同學等組成的故鄉人物系列。其中有嚴厲而又善解人意的父親,勤勞善良而又堅韌開通的母親,肯吃苦的伯父,膽大潑辣的伯母,任勞任怨的叔父,慈愛可親的奶奶,富有神秘色彩的獵手,富有傳奇色彩的先生爺,嚴厲而又可親的數學老師,用心良苦的語文老師等,作家在這些鄉親人物身上寄寓了濃濃的親情、鄉情與友情。更為重要的是,李育善還呈現了故鄉鄉親獨特的人生軌跡,揭示了他們的無常人生、造化弄人及遺憾和悖論無處不在的獨特命運。伯父天性善良,從來不做虧心事,但在一次上山采藥時被馬蜂襲擊,中蜂毒而死。叔父心靈手巧,因為疾病僅僅活了四十七歲。姨婆一生命運多舛、含辛茹苦,中年喪子后獨自撫養兩個孫子長大成人,晚年依靠孫子輪流撫養。臣良哥患了腦瘤,怕連累兒子而拒絕治病,最后在秦腔《鍘美案》的唱聲中離開人世。忍娃伯伯勤勞善良,但是思想偏執,因為看不慣世事而上吊自殺。李育善筆下的故鄉鄉親對生活的要求很低,他們的愿望很卑微,他們一生勤勞善良,但他們并沒有因為勤勞善良而有好的人生結局,有的鄉親甚至連最低的生活愿望都沒有實現,他們的生命軌跡透出一種蒼涼的命運感。

故鄉不僅僅是指自己的出生之地,而是對過去生活的一種象征。故鄉雖然美好卻難以回去,親情、鄉情雖然濃厚也難以挽留,李育善的散文表現了故鄉難以回歸的感傷與惆悵,他的父母年老了,他想把父母接到自己家里生活在一起,但父母卻堅決拒絕與他一起住。當兒女長大以后,他再也不是父母眼里的小孩子,他再不能像小時候那樣與父母住在一起,這種難以割舍卻又必須割舍的親情正是每個人一生面對的難題?!袄钣频淖髌?,尤其寫家鄉的人和事的篇什,篇篇沉甸甸的,完全是為了安妥自己的靈魂,我猜想他寫后要么輕松要么更加寂寞,無法同一題材能再寫一篇?!盵7]李育善創作了多篇“回故鄉”的散文,《春天,在老屋的那個日子》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這篇散文表現了他與鄉親熟悉而又陌生的那種鄉情。幾十年后,作家再回到故鄉,卻再也找不到過去的感覺,因為作家已經不再是過去的自己,你自己把你當成過去的自己,你的鄉親也不會把你當成過去的你了?!拔医o大伙發煙,他們都站起來雙手接過,臉上木木一笑,我很不安,坐下來和他們拉家常,說兩句話,又都沉默著抽煙?!盵8]142小時候在一塊玩的小伙伴,現在看著比自己蒼老了許多,讓人感到一陣凄涼。作為一位市局局長,作者在當年的小伙伴眼中已經是“大官”了,小伙伴們想與作者說話卻又不知該說什么,那種想說而不說的矛盾心態表現了鄉親對自己的陌生感。幾十年不見已經拉遠了我與鄉親的距離,我們之間也已經有了厚障壁了。分別多年,我們之間已難以有共同話題,他們已經成了我熟悉的陌生人。故鄉并不是一個人的地理空間,而是一個人的情感與精神空間,故鄉的名稱只不過是一個代稱?!坝X得北方固不是我的舊鄉,但南來又只能算是一個客子,無論那邊的干雪怎樣紛飛,這里的柔雪又怎樣的依戀,于我都沒有什么關系了?!盵9]李育善寫出了現代人的游離感與漂浮感,他們在城里感到是寄居者,回到故鄉又成了陌生人。真正的故鄉是生活于故鄉的故鄉人,一旦故鄉人沒有了,故鄉也就成了回不去的純粹的地理空間。

“中國的詩歌和散文中有大量寫家鄉故土,抒發離愁別恨的作品。這是因為中國人特別重視‘故土情結’或‘家國意識’;另一方面,‘土’是最質樸,也是最寬厚的?!盵10]李育善的散文呈現了故鄉的美好與詩意,表現了他濃重的故園之思,抒寫了他難以回到故鄉的感傷與蒼涼。李育善筆下的故鄉是一種心靈世界的詩意建構,這種詩意空間激活了喬遷到城市的人們心中的故園意識,為居住在城市的人們構筑了一塊難得的、詩意的、自由自在的精神家園。

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映

李育善堅持非虛構寫作,他的散文反映的都是他生活中或是他工作中的人和事。李育善散文的“突出之處,是對中國農村在當下社會轉型階段真實狀況的判斷與思考,雖是個例,但具代表價值。既有令人驚悚的社會焦灼點,也有趨勢的預見性?!盵11]他的散文集猶如他的生活或工作日記,真實地記錄了他生活與工作中的困難、糾結、困惑與矛盾,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社會轉型的艱難過程,其中既有瑣屑的百姓日常生活,透出一種生存本相,也可見出人性幽微與人情世故的微妙。

李育善當過多年的農村中學教師與鄉鎮干部,對幾十年來的農村現狀與農民生活非常熟悉。在李育善的散文集中,反映山區農村現實生活的篇什是非常有特色的部分?!斑@兩本書,如果說在前一部書里,作者的涉筆是以自我生活圈為中心的,那么在后一部書中,作者已經跳出了這種限制,將目光移向更為深廣、更為豐富多樣的鄉村生活,筆下人物也寫得更富有立體感?!盵12]李育善將筆觸延伸到秦嶺的大山深處,寫“山里的事”,呈現了山里農民的百味人生。他的散文中出現了鄉鎮干部、村干部、農民等多種人物形象,難能可貴的是,他的散文提供了嶄新的鄉鎮干部形象,刷新了讀者對鄉鎮干部的認識。他的散文既表現了鄉鎮干部們的恪盡職守、公而忘私,也反映了他們工作中的苦惱及生活中的困難。西坪鄉副書記李天學對農村情況非常熟悉,他干工作身先士卒,身染重病仍堅持工作。南山鄉書記李根鎖工作認真,風風火火,為南山鄉的發展嘔心瀝血?!凹t太陽”李書記作風靈活,與群眾打成一片,深受群眾擁戴。鄉干部侯哥在鄉鎮工作了大半輩子,為當地老百姓解決了很多實際困難。此外,李育善也塑造了一批帶領村民致富的優秀村干部形象,像愛思想的村干部砍娃子,腦子靈活、會說理的村干部謝坤娃,富于犧牲精神的村支書豹子,主意多而又敢于擔當的村支書寶娃子,雷厲風行的村主任康娃,干練果斷的村支書元生,工作干練的村支書張恒牛,愛動腦筋的村支書劉喜娃,熱心熱情的村主任李書芳。李育善散文塑造的這些鄉鎮干部與村干部形象更新了讀者對鄉鎮基層干部的認知,也加深了讀者對農村生活復雜性、艱巨性的了解。

作者通過鄉鎮干部、村干部工作中的種種難題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農民生活的貧困與艱辛。鄉鎮干部們的工作繁雜而沉重,農村的大事小事從鄉鎮經濟發展到鄰里矛盾他們都要負責。他們的每項工作都很艱難,收稅難、計劃生育難、帶領農民致富更難,他們處理困難的工作辦法就是與村干部喝酒拉近關系,利用兄弟感情完成艱難繁重的工作。長年下來,很多鄉鎮干部疾病纏身,以至于一些鄉鎮干部的身體都被喝垮了。這種情況折射了20 世紀90 年代農村嚴峻的社會現實,當時縣鄉一級的財政收入全靠農業支撐,三提留五統籌,再加上各種攤派,導致農民的負擔非常沉重。雖然公開抗稅的農民沒有,但變著法躲稅的農民不在少數,他們能拖則拖,能躲則躲。有些農民的生活也的確貧困,他們一時拿不出那么多錢繳納稅款?!爸拮訌姆披溩拥墓窭飺瞥鲆粋€油紙包,一層一層打開,把那一塊的五毛的翻來數去,終于湊夠了稅款,他臉上露出一絲自豪,說:‘皇糧國稅啥年代都不能少?!盵4]227一塊的、五毛的錢款說明了這些錢積攢的艱辛過程,柱娃子的自豪讓讀者在心酸中感受到了農民的淳樸與老實。家庭的貧困讓很多山區農民找不到媳婦,甚至有的家庭兄弟兩個全是光棍。農民栓勞五十好幾了都討不到老婆,生活過得一塌糊涂。山區農村地處山溝里面,山大溝深、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村里的姑娘嫁出去的多,村外的姑娘嫁回來的少。山區農村的婚姻圈很小,近親結婚的還時有發生,導致一些農民出現嚴重的智力問題。陶德福的兒子腦子笨,衛光榮腦袋不聰明,倪書鋒不太靈性,黃德耀的妻子說話不清楚。他們出去打工沒人要,只能窩在家里種地。農村的耕地越來越少,并且耕地的潛力已經被挖掘殆盡,農民單純依靠土地很難過上像樣的日子,農民離開土地出去打工成為當下農村的一個突出現象。作者揭示的這些問題焦灼而尖銳,令人觸目驚心,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程度。中國社會轉型完成的關鍵是農村的轉型,如果農村不能實現順利轉型,那么,中國的社會轉型將要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農村的貧困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自然條件的問題、城鄉差別問題、基層政權腐敗的問題,更有人的現代化的問題?!吧鐣默F代化與物質上的現代化實現起來并不難,在這方面,今天中國的城市已經比發達國家都顯得更‘現代’了,但人的現代化和文化精神的現代化,卻需要更為漫長的過程?!盵13]宗法意識、家族觀念、迷信思想等在農村具有相當大的影響,甚至影響到農村基層政權的選舉問題。在有的地方,農村選舉并不是看候選人的品德與能力,而是看他的家族勢力。他的家族勢力大,即使這個人品德與能力很差,他也可能會當選。中篇散文《一個村子的選舉》通過西塬村村主任選舉的矛盾糾葛反映了農村宗法勢力的強大影響。西塬村是這個鄉鎮的一個富裕村,村內企業多,村民比較富裕。村支書李益民與村主任李順勢是同一家族,二人互相配合長期掌握西塬村的核心權力。李順勢是市級勞模,人脈深厚,他想讓自己的本家侄子李強民擔任下屆村主任。為了阻撓劉永濤當上村主任候選人,李益民千方百計阻撓選舉的正常進行,并退出選舉委員會,拖延選舉過程。他們采用不正當拉票、舞弊、唆使不明真相的群眾上訪、裝病、停電等手段破壞選舉。在鄉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最后代表群眾利益的劉永濤當選村主任。劉永濤雖然當選,但是李強民也得了不少票數,可以預見的是,李姓與劉姓的矛盾仍然會繼續發展甚至激化,劉永濤在擔任村主任的過程中將會遇到強大的阻力。從西塬的選舉情況來看,宗法思想、宗族勢力仍然是農村政治民主化的最大阻礙?!凹彝?、家族、村落、鄉里等不只是一種自發的社會單位,更是強有力的文化規范體系和行為調節體系。家法、族規、鄉約等復雜的、發達的鄉土倫理規范、習俗、習慣等形成了費孝通所說‘無訟’的禮俗社會?!盵14]雖然有少數成員可能不理會宗族之法,但大部分生活于這個家族的成員不可避免地受這個宗族之法的影響。在農業社會,他人的、社會的各種因素、規范與影響等外控因素大于自己選擇、自己決定等自控因素?!霸绞情]塞的地區,越是貧困的人們,上述外控傾向的心理,越加嚴重?!盵15]李育善在這部中篇紀實散文中對農村的宗法勢力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宗法勢力嚴重干擾了農民的民主意識與法制意識,有可能使農村真正有能力的人選被長期埋沒,導致農村治理體系的長期封建化,進而延宕甚至阻礙農村的現代化進程。

更為深刻的是,李育善的散文揭示了某些農民身上的人性弱點,這可能是導致農民貧困的又一重要原因。老匡志大才疏,作風漂浮,小錢不屑掙,大錢掙不著,脾氣急躁,不會與人溝通,沒法出去掙錢。山鎖小心眼、愛算計、喜歡當官,常常打別人的小報告,最后卻一事無成。生運性格孤僻、心胸狹隘、生性多疑,他的妻子難以忍受他的小心眼而離開了他。老鎮有一定的能力,但心術不正,沒有底線,事業難有起色。毛娃爺生活艱難,但愛占小便宜。水牛好吃懶做,愛虛榮,可憐又可恨。官爺平庸猥瑣、小氣吝嗇,做生意缺斤少兩。忍娃思想偏執,認死理,因循守舊。農村人讀書不多,頭腦不靈活,文化水平低,說話不委婉,沒見過世面,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眼睛只會盯著附近鄉親的狹小范圍,自然會生出心胸狹隘、目光短淺、脾氣急躁的弱點。這部分農民是農村中的一些邊緣人物,雖然人數不多但影響較大,對農民人性弱點的揭示顯示了李育善關注現實的能力與勇氣?!扒薪F實問題,切近當下,永遠是新思想和新藝術的源泉。就此而言,作家急需重塑現實感,甚至建立起一種‘現在’本體論,以通過思考‘現在’來展示自己的寫作態度?!盵16]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應該告訴讀者不曾注意到的生活的深刻性與復雜性,李育善憑著對農民、農村的深入了解,揭示了農民身上的一些人性弱點,既深化了讀者對農民的復雜化理解,也深化了讀者對人性的理解。一般地說,農民這個詞在讀者的心中是勤勞、善良、淳樸的象征,這是五四以來中國現代作家對農民的表征,這種表征反映了人們對農民的簡單化與刻板化理解。李育善筆下的農民形象“擺脫了陳舊話語的纏繞,避開了公共修辭的陷阱,擴展了散文的精神體量?!盵17]李育善表現了農民的勤勞、淳樸、堅韌,也真實地揭示了農民身上存在的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的人性弱點,并對他們的人性弱點進行了善意的批評,顯示了李育善散文思想的深刻與峭拔。

提起農村,人們心中常常涌起的感覺就是農村充溢著風景優美、生活寧靜的牧歌情調,農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浪漫生活,農村有安貧樂道、溫馨和諧的人際關系。其實,這種農村經驗只是生活于農村之外的人們的想象。當下農村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農村經驗已經遠遠不是男耕女織的牧歌景象。當代中國文學應該把農村的變遷真實地表現出來,提供當下農村的真實經驗?!袄钣贫嗄暝卩l鎮生活,有豐富的基層生活經驗,他筆下的人物和事件,其實真實地記錄著中國農村改革開放所走過的全過程?!盵18]李育善的散文提供了中國社會轉型以來中國農村真實的鄉村經驗,尤其描繪了山區農村的貧困狀態,揭示了“靠山吃山,靠海吃?!边@句俗語的虛妄。山區的自然條件難以與平原相比,山區平地少,耕作條件差,位置偏僻、交通閉塞、公共資源不足,農民生活面臨多方面的困難,農村已經難以吸引住年輕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逃離農村。正如丁帆所說:“如果我們不能從更廣闊的社會背景下來超越普泛的人道主義價值觀,從而確立新的價值意義的‘鄉土經驗’,就會在轉型期失去最佳的觀察視角和創作視角??梢钥闯?,所有農耕文明在與工業文明、后工業文明沖突中的農民心理的劣根性和優根性的交混與雜糅,都形成一種悖反現象,呈現出它的雙重性,而作家在這種悖反的現象中往往會產生強烈的困惑,形成價值理念的傾斜與失控?!盵19]李育善堅持清醒的現實主義立場,從真實的工作記錄與生活體驗出發呈現了中國社會現代化過程中農村的一些重大與深層次問題,為讀者確立真實的鄉土經驗提供了新的視角與立場。

三、對人與河流的深刻思考

李育善的前三部散文集寫的是“山里的事”,出版于2019 年的長篇非虛構散文《走過丹江》讓他走出大山、講述丹江的故事,這就使他的散文具有了不同以往的另一番境界與格局?!蹲哌^丹江》把歷史與現實、眼前與遠方、當下與未來、人與河流連接起來,為讀者寫出了一部生動的丹江傳奇。丹江,是長江支流的支流,是漢江最大的支流。在中國的大江大河中,丹江本不是一條重要的河流,自從南水北調中線開通之后,因為丹江是南水北調的主要水源地,丹江就成了一條溝通南北的著名河流了。丹江發源于秦嶺南麓的商洛境內,蜿蜒東南,一路奔騰而至丹江口,匯入漢江。丹江是商洛的母親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丹江也是京津的母親河。

李育善寫丹江的本意源于京津人還不知道南水北調的水中有來自丹江的水、陜西的水,他想讓京津的朋友知道丹江的源頭在商洛、在陜西,讓京津的人們了解商洛人民保護丹江、為京津送水所做出的貢獻。如果《走過丹江》真的是寫成了商洛人民為保護丹江做出的貢獻,那么這本書的格調就庸俗了,格局就狹小了。李育善寫了丹江的歷史與現實,講述了丹江人的故事,從中思考人與河流的關系。他把丹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寫,賦予丹江以獨立的品格,表現它的獨立價值。他為丹江立傳,寫丹江的頭與尾、風物與傳說、歷史與現實、當下與將來,呈現了一條河流的整體面貌與精神氣質。丹江從源頭到丹江口是一個由小到大的成長過程,幼年的丹江幼小而有力。

今天站在源頭水邊,倍感親切,思緒萬千。水是從山中間流出來的,白花花的一股,從石層中涌出來,初生牛犢般有力,跌砸在亂石上,白菊花瓣一樣向四周彈射,淙淙有聲。 水邊草木茂盛,在這三四公里長的坡谷里,挨水邊主要是水芹草和夏枯草。[20]7

這是幼年時的丹江,它雖然弱小,然而健壯、有力,丹江滋養了兩岸的草木、莊稼、珍禽、異獸,同時也哺育了兩岸的人們。而長大后的丹江,則有了另一番景象了。

站在壩上的那一刻, 太陽已經升起,湖面的霧漸漸淡開,安享靜謐,讓人敬佩。望著遙遠的丹江,我感到莊嚴肅穆。 涌動的湖水安詳而又充滿活力, 它將會沿著北去的路,流淌著,沖動著,新生著。[20]301

李育善從小在丹江岸邊長大,對丹江的深情難以言表。他在寫《走過丹江》前,從頭到尾對丹江及丹江重要的支流進行了實地考察,他用腳丈量、用情體驗、用心感悟,感情飽滿,語言張弛有度,描繪出了丹江的獨特神韻。入江口的丹江一片汪洋,浩淼無邊,安詳而有活力。丹江具有宏大的氣魄,它從源頭到入江口接納了大大小小的支流上千條,儲存了巨大的水量,把大半個商洛地區都攬入懷中。丹江具有寬闊的胸懷,為眾多的動植物提供了安寧的生活家園,在丹江流域,生長著眾多的奇花、異樹、珍禽、異獸、怪魚。丹江為兩岸的人民提供了肥沃的耕地、便利的水運、繁華的村鎮城市。無邊無垠的水面、涌動不息的湖水讓人感到丹江的莊嚴肅穆,在安詳靜謐的丹江面前,作家感到了自然的永恒與人類的渺小。

幾千年以來,人類逐水草而居,依靠河流而生存?!蹲哌^丹江》從丹江源頭寫到丹江口,呈現了沿岸人們的生活,反映了人類與丹江的依存關系。書中“有大量生動準確的陜鄂豫,特別是商洛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細節,以及語言的地方性、民間性、鮮活性,是可以信賴的文本記錄?!盵21]2丹江為沿岸人們帶來豐富的水源,丹江沿岸的農民種植小麥、玉米、水稻、大豆、洋芋、蕎麥、煙葉等農作物。依靠丹江優越的水運,丹江沿岸人們發展了航運,連通了陜西與湖北、湖南、江西的物質與文化交流。在沿江比較開闊的地帶,建起了水旱碼頭,以水旱碼頭為基礎建起了城鎮,比如龍駒寨、竹林關、荊紫關等,在城鎮又興起了學堂、商店、商幫、商會、會館等附屬設施。因河而成市,由市而建鎮,因鎮而筑城,人依河而聚居,河因人而有生氣。這里的人們喜歡吃糊湯面、聽秦腔、舞社火、看皮影戲,他們的飲食、娛樂、語言、服飾、婚姻、喪葬、節日等民俗活動富有南北文化過渡的特征。李育善對丹江沿岸人們的生產、生活及文化進行了細致的調查,呈現了一個個鮮活、生動、感性的生活細節?!斑@部《走過丹江》是關于鄉親桑梓的日志,從江邊百姓生活的內部寫,寫最基礎部分的人和日常生活,他們修渠筑壩建梯田,植樹種糧,結婚育子,生老病死,時代在變,他們的生活在變,也不變?!盵21]3變化的是隨著時代的變化,丹江沿岸人們的生活一定會發生變化。丹江沿岸人們的生活變化了,但他們對丹江的感情不變,這是變中的不變。移民搬遷戶徐馬娃在每年清明節或者庫區老家的親戚鄰居有紅白喜事時都要回去祭祖或者幫忙,以慰藉自己的鄉愁。有的農民甘愿過著清貧的生活也不愿離開丹江岸邊的老家,道德模范鄭小堂在江邊老家照顧癱瘓的老母親八九年,給老人喂吃喂喝,接屎接尿,以養蜂、種核桃、打小工為生,人都五十了還沒有成家,他已經習慣了這里的生活而不愿意離開自己的老家。作者把丹江沿岸人們對丹江的情感融于一個個生動的細節之中,揭示了人們與丹江難以分離的深層次關系。這些細節是對丹江沿岸人們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的形象記錄,具有民俗學、人類學與社會學的價值。

然而,李育善以新的眼光書寫丹江,他把丹江作為與人類平等的事物,不再僅僅從利用丹江為人類造福的視角來寫丹江?!澳蔷褪钦驹凇恕c‘物’平等的角度處理二者的關系,尤其是以平等之心看待天下萬物?!盵22]在李育善看來,河流也是一個有生命的個體,它也有自己的主體地位和獨立價值。丹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它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也有自己的氣質與脾性。丹江既為兩岸人民提供了寧靜的生活家園,也給兩岸人民帶來不可避免的旱澇災害。丹江的歷史是一部人類與丹江相互依存又相互對立的歷史,隨著人類的繁衍,人類不停地向丹江索取,他們不僅需要丹江更多的水量,而且需要丹江讓出的更多空間。人類把丹江的河灘變成農田與房屋,修建堅固的河堤保護自己的耕地與房屋,修改水道讓丹江滿足自己的意愿。丹江為了保護自己的空間便不斷地越過河堤,沖塌了房屋,把河邊耕地重新變為河道,不斷掙脫人類對它的束縛?,F在人類修筑了堅固的混凝土河堤,修建了大型水庫,把丹江裹挾在狹小的河道里。丹江的生態系統也因此遭到破壞,河邊的植物種類逐漸單一化,河里的水鳥、魚蝦等生物種群逐漸減少,丹江流域的氣候反?;容^明顯,尤其是降雨量明顯減少,干旱的天數逐年增多,丹江的水量比過去下降很多,多次出現斷流。丹江失去了它的個性,也失去了自己的蓬勃活力。人與河流平等相處的含義應該是人不會過度地干涉、干擾河流的生命律動,河流也不會影響兩岸人們的生活。河流正常流動,人們過上物質充足與精神豐富的幸福生活?!斑h遠眺著丹江,我心里翻騰,那不是從一千六百米處飛奔而來的老鄉么,和漢江擁抱時是一種怎樣的心情??!面前的那泓水,哪‘位’是丹江?我無從分辨,只是像久別的母子,見面卻成了‘一對沉默寡言’的人”[20]298。這是丹江流入漢江時的壯觀景象,此時作者本來要向丹江訴說他隱藏在心底的話語,但千里之外的相見竟讓作者淚流滿面,因為沒有任何詞語能表達作者內心的情感。這是作者與丹江的一次心靈的碰撞,丹江不再是一條河流,而是與作者心靈相通的知己。作者與丹江的感情互相激蕩,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他把丹江寫得如此細微、通透、神圣,字里行間隱含著一種感人至深的心緒,同時也折射出了大時代的波瀾壯闊。

李育善從丹江的源頭寫起,滿懷深情地描繪了與它有關的大大小小的支流、水庫、山脈、奇樹、異草、野獸、村莊、鎮店、關口、碼頭、公路、民俗、地方小戲、歷史名人、地方官員、普通百姓等,呈現了丹江波瀾壯闊、多姿多彩的豐姿與獨特神韻。李育善以平實的心態寫丹江的未來,丹江有自己曾經的興盛、沉寂,也會在將來迎來它的復興。丹江之水經南水北調干渠流到京津,南水北調干渠正是延長了的丹江。謝有順說:“李育善的《走過丹江》,有調查,亦有想象,有實證,更有情懷。歷史與現實、風物與人物交織在一起,既寫出了一條江的柔美與滄桑,也講出了江水和人心的深沉對話?!盵20]封底《走過丹江》呈現了丹江的歷史與現在、兩岸人民的生活及丹江生命的每個細節,寫出了一個真實的、有生命的丹江,并且為了解丹江提供了較為詳細的第一手資料,具有方志學的價值。李育善熟悉丹江,用心體悟丹江,他了解丹江本身的“物性”?!八囆g越是能更好地體現事物的精神,也便越是能真正地成為藝術?!盵23]《走過丹江》寫出了丹江這條河流的本體精神,對人與河流的思考超越了人與河流的關系,具有形而上的意義。李育善把這些具有深刻意義的永恒問題融入了滔滔江水、奇樹異花、新鮮風物、優美傳說與動人故事之中,境界高遠而意味綿長。

四、非虛構散文的實錄與想象

從整體來看,李育善散文注重實錄,注重調查,他的散文就是他自己生活、工作、田野調查的真實記錄。非虛構散文一方面因為內容的真實而厚重,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為內容的“實錄”而缺乏藝術想象,容易產生材料的羅列、堆砌之感,缺乏一種飛騰之氣。李育善的散文“都有很豐富的事實、經驗和細節,但同時,他又沒有停留在事實和經驗的層面上,而是由此構筑起了一個廣闊的意蘊空間,來伸張自己的寫作理想?!盵24]李育善的散文不但有生活,也有情懷;有實錄,也有想象;既平實,也講究技巧,因而氣韻生動,意味悠遠。他的散文為非虛構散文創作進行了可貴的探索,取得了較大的創作實績。

在談到怎樣寫散文時,朱自清說:“他也反對‘做文章’的‘做’,‘做’了會生澀,格格不吐??墒?,太‘做’不行,不‘做’卻又不行?!盵25]散文作為一種文學體裁,肯定不是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散文更講究章法與技巧,那些表面上看似很自由、無技巧的散文,其實都有自己的寫作技巧與內在的寫作肌理。李育善的散文寫的是生活實錄,樸實、親切,然而卻有情趣、有詩意,蘊含著對生活的豐富體驗與獨特發現,他把對生活的豐富體驗與獨特發現寄寓在他的創作之中。李育善散文里含有豐盈的細節,他把自己對生活的觀察、情感的表達寄托于一個個鮮活的細節之中,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悟。賈平凹說:“順著他對文學的深入理解,不斷實踐,其作品慢慢發生著改變,這就是仍然生活味十足的描述,情節生動,細節豐富,文筆優美,卻在文字與文字的空間充塞了一種氣,膨脹而有力,使作品有了渾然,有了大氣象,其中對社會、對生命、對人性,多有獨特的體悟,讀后就多了嚼頭和玩味?!盵26]比如對一個中年屠戶微笑的描寫就非常生動?!叭怃佔右患野ひ患?,一個大胖子中年人,手里提著刀晃悠著,一臉的橫肉,連笑都是橫著的,他問我:‘割多少?’我說:‘看看?!曳饋砜慈馍系挠≌?,他臉上露出兇樣,說:‘不買,有啥看的哩?’”[8]20這一個細節刻畫出賣肉者的刁蠻、無理,“橫著的笑”寫出了中年屠戶對我強壓怒氣而不得不笑的尷尬神態,幽默詼諧。對劉剛林當上選委會副主任后心情的描寫就非常鮮活?!皼]等天亮他就起來翻箱倒柜,找到兒子一個沒有用完的作業本,一支碳素筆,老婆罵他,把你咋不應心死了呢,半夜起來做皇上哩,選完了你熊都不是了,一看就是雞毛壓不倒糞籠的貨。天剛麻麻亮,他把筆插到西服外兜兒里,夾著本子出門了,走到巷子不知誰家的狗叫了幾聲,他自言自語:連狗都知道我當官了,一見就向我問好哩。他也向狗問了聲:早上好?!盵8]100劉剛林四十幾歲了,從沒當過什么官,他被選上之后非常興奮,為了顯示自己當官的架勢,他插上了筆,夾著筆記本。這個細節活畫出一個剛當上小官的人的得意神態,令人忍俊不禁。這些細節猶如一個個明珠鑲嵌在文章中間,增添了散文的詩意,蘊含著作者對生活的豐富體驗與獨特感悟,意味雋永。

李育善散文細膩、生動地呈現了陜西東南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細節,這得益于他對陜東南地方方言的熟練運用。方言不僅是一個地方的交際工具,而且還反映了特定地域的人們的心理世界與社會意義?!案鞣N方言都有一些表達出某種動作、某種含義并在層次上存在最精微區別的詞匯?!盵27]方言隱含著特定地域人們的物質生活、心理狀態、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思維特點、道德標準、風俗習慣、審美情趣等方面的文化信息,運用方言尤其能表現特定地域人們的思維方式與精神世界。李育善散文中的方言運用包括事物名稱與特殊用法,事物名稱有洋芋、糊湯、蛋柿、雞娃子、手搟面、商芝肉、面皮、水煎包、攪團等。方言詞匯不但能描繪該事物的稱呼,而且能從字面上暗示、描摹該事物的形狀、顏色、質地等,比如說“攪團”這個詞是對非常粘稠的玉米面糊糊的稱呼,暗示了攪團的形狀。雞娃子指的是剛孵出來的小雞,而用雞娃子表達了小雞的幼小,同時也包含了對小雞的喜愛之情。值得注意的是李育善一般在人物的對話中使用方言,而在敘述中絕少使用方言,這讓外地的讀者憑借上下語境可以了解方言的意思,不至于產生較強的疏離感。比如在《一個村的選舉》中,作者在人物對話中恰當地運用了方言。

書記,我們就是來找你的。 一個瘦高個沖到我面前喊著。

其他人也吱哩哇啦亂叫一氣,像洪水沖出水庫大壩一樣,震得人耳朵都疼哩。

咋啦? 咋啦? 叫一個人說,都別吵吵了!我也吼叫起來。

甭吱哇了,聽我說。 那個瘦高個一揮手里的紙片喊道。 那些人一下子都不出聲了,只聽見個人手里的白紙刺刺拉拉。[8]94-95

“我”不讓老百姓們亂說,用的是普通話“都別吵吵了”,可老百姓不聽這一套,氣得“我”都吼叫起來,活畫出“我”的狼狽相。而那個瘦高個用的是“都甭吱哇了”,“吱哇”這個詞不但具有吵嚷的意思,還能描摹出吵嚷的聲音特征,極為形象生動。因為老百姓都知道“吱哇”這個詞的意思,大聲亂說亂嚷沒用,并且包含一種被訓斥的意味,所以他們一下子安靜了下來。這一段文字把一個具有文化水平的鄉黨委書記的話與普通農民的話并置在一起,普通話與方言交替出現,別有一番風味。陜東南方言在用法上的特點是常常把表示程度的副詞置于動詞或形容詞后面,如好得太太、熱得太太等,狀語的補語化有力地突出了程度之深。陜東南方言多用語氣詞“么”,如“還小著哩么”“不知咋弄哩么”等,表明那里人說話硬、直的特點。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專稱與用法增強了散文的地方性,不但可以讓外地的讀者了解此地的風物與風俗,也可以了解此地人們的思想觀念、表達方式與思維方式。

五、結語

對于文學創作來說,文學作品反映的題材并不必然決定其藝術成就的高低。然而,現實題材因為其迫近性需要作家具有敏銳的感受力、深刻的洞察力與較強的審美表現力,反映現實題材的難度相對較大。李育善的散文創作不是在自己的內心世界里淺吟低唱,也不是沉迷于花好月圓與小橋流水,而是把散文創作當作自己介入現實、與世界對話的方式,他的散文從多個側面反映了轉型期中國農村的社會狀況,揭示了中國農村轉型的迫切性、艱巨性與復雜性,穿透了社會轉型中的某些重大問題,讓人感到中國農村發展之沉重、之艱難。更為重要的是,作者不僅“寫出了生活在商洛這片土地上農民的厚道、執著與智慧,也寫出了他們對命運的頑強抗爭和向往新生活、追求新生活的勇氣和努力?!盵28]李育善對農村前進力量的描寫,讓人感到農村仍然是一片希望的田野,給讀者一種溫暖、柔軟與美好的感覺?!罢嬲齽尤说纳⑽膽撟屪x者熏染到悲憫與曠達、溫潤與剛直、盡心盡力與淡定從容。讀者混沌、麻木的情感被浸潤,情感體驗日漸豐腴,進而向‘審美—審智’層面飛躍。一言以蔽之,隱蓄于真切、深摯情感背后的是恢弘、博大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盵29]李育善深具平民情懷與人文關懷,他的散文呈現出一個更加高遠、遼闊的世界。李育善非常喜愛魯迅、茅盾、沈從文、孫犁、莫言、賈平凹、馬爾克斯等中外文學大家的作品,他自覺吸取了他們的文學營養并逐漸顯現了自己的散文氣象。李育善的散文厚重而不板滯、活潑而不放縱、平實而又空靈,在非虛構散文的寫作方面做出了較大的實績。當然,李育善的非虛構散文也存在一些需要提升的地方,眼界需要更開闊一些,筆觸應該更虛一點,語言要更能表現自己的心緒。李育善的散文寫故鄉的人、述山里的事、記丹江的水,他乘著丹江一路從山里走出,走得踏實,更走得穩健。

猜你喜歡
丹江散文故鄉
丹江藍里望故鄉
故鄉的牽掛
丹江源探幽
散文兩篇
散文兩章
走在故鄉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月之故鄉
《故鄉》同步練習
商州之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