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豬肢蹄病的病因與預防措施

2024-05-07 20:32傅雯婕陳瓊琰
畜禽業 2024年2期
關鍵詞:肢蹄病豬舍母豬

傅雯婕,陳瓊琰

1.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畜牧獸醫局,甘肅 定西 743000 2.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畜牧獸醫局稱鉤驛畜牧獸醫站,甘肅 定西 743000

0 引言

近年來,由于養豬場規?;M程不斷加快,豬的活動空間不斷縮小,母豬缺乏運動,蹄部較脆弱,且活動場地多采用硬化地面,導致母豬肢蹄病患病率不斷升高,已成為制約養豬場發展的主要障礙。母豬肢蹄病大部分發生呈慢性經過,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待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突然出現癥狀。肢蹄病不僅會影響母豬的生產性能,病情嚴重時母豬還會被直接淘汰,從而影響養豬場的經濟效益。

1 發病原因

1.1 母豬自身原因

種豬通常體重較大,但肢蹄相對較小,尤其是隨著種母豬不斷生長,加上妊娠因素的影響,自身體重越來越大,肢蹄承載的重量不斷提升。在這一過程中,肢蹄很容易不堪重負,容易造成器質性損傷,引起肢蹄病。與此同時,母豬品種也是肢蹄病的一大致病原因。不同品種母豬,肢蹄耐受能力有一定差異。以杜洛克豬為例,肢蹄通常耐受能力較差,更容易出現磨損,引起肢蹄病。長白豬經過選育后,自身的肢蹄功能得到了顯著改善,承載力、耐磨性提升。此外,母豬肢蹄病的出現,還會受到年齡、生產次數等因素影響,比如年齡大的母豬、生產次數較多的母豬,更容易出現肢蹄病。

1.2 營養攝入不均衡

母豬營養攝入不均衡,尤其是缺乏微量元素、維生素的攝入,會影響肢蹄的正常發育,引起肢蹄病的發生。例如在日常飼喂母豬方面,沒有提供全價飼料,在飼料中缺乏微量元素、維生素等,都會導致肢蹄病出現[1]。當母豬缺乏維生素D的攝入時,會影響鈣、磷元素的吸收,導致母豬出現軟骨癥狀,肢蹄行走無力,承載力不足,容易引起肢蹄病。當初生仔豬缺乏硒元素攝入,用于后備母豬培養時,容易引起肢蹄偏軟,增加肢蹄病患病概率。與此同時,日常飼喂發霉飼料,同樣會對母豬身體造成毒害,影響骨骼的正常功能,阻礙鈣元素吸收,引起肢蹄病。

1.3 飼養密度過大

養殖戶為了提升養殖生產效益,在有限的空間內,過量飼養母豬,導致母豬活動空間不足,缺乏有效的鍛煉。母豬長期缺乏鍛煉,很容易導致骨質疏松,引起肢蹄病。與此同時,由于母豬活動空間較小,導致母豬之間頻繁接觸,很容易出現互相打架、碰撞、攻擊的現象,尤其是在母豬遭受驚嚇后,彼此跑動碰撞,更容易導致肢蹄損傷,引起肢蹄病。

1.4 地面原因

若圈舍地面光滑且潮濕,質地較硬,母豬走路時很容易打滑、摔倒,并會增加肢蹄的磨損度,導致肢蹄受傷,嚴重時還會導致肢蹄骨折,引起肢蹄病。若母豬圈舍地面過于粗糙,凹凸不平,同樣會影響母豬的正常行走與站立,加重肢蹄負擔,引起肢蹄病。若圈舍地面坡度不合理,比如坡度較大,會影響母豬四肢負載的均衡性,導致母豬個別肢蹄負擔較重,磨損增加,更容易引起肢蹄病。反之,地面坡度較小,糞尿不容易被排出,母豬肢蹄長期浸泡在糞尿中,很容易增加細菌感染的概率,引起肢蹄病。

1.5 管理不當

在日常管理時,若養殖戶管理方式較為粗暴,習慣暴力驅趕母豬,或者在進出豬舍時,動作幅度較大,產生的聲響驚醒母豬,導致豬群騷動混亂,彼此碰撞、踩踏,損傷肢蹄,最終造成肢蹄疾病出現。日常不注意加強豬舍基礎設施維護,導致護欄、飼養工具、地面等存在一些尖銳的物品,比如鐵絲、碎玻璃等,也容易扎傷母豬的肢蹄,引起母豬肢蹄病。在進行母豬轉欄、出欄操作時,暴力驅趕母豬,很容易導致母豬出現撞擊、跌倒等情況,造成肢蹄損傷,嚴重時引起肢蹄骨折,最終引起肢蹄病。

1.6 細菌及病毒感染

細菌及病毒感染也是導致母豬肢蹄病的一大因素。例如母豬肢體感染了鏈球菌、副豬嗜血桿菌等,都會直接侵害母豬的蹄部以及關節,引起發炎,運動功能失調,影響母豬正常行走,嚴重時還會導致母豬身體癱瘓[2]。母豬感染了口蹄疫病毒、水皰病毒后,同樣會引起肢蹄發病,導致母豬發生跛行、蹄部發炎等問題。

2 危害

肢蹄病對母豬帶來的危害比較大。肢蹄是支撐母豬行走的關鍵,如果發病,母豬肢蹄會出現持續性疼痛,影響母豬正常進食,導致母豬營養攝入不足,身體快速消瘦。如果病情比較嚴重,不僅會影響母豬正常進食,還會影響母豬正常行走,導致母豬臥地不起,嚴重影響母豬的繁殖性能與哺乳性能,使其過早地被淘汰。持續性的疼痛與應激,還會影響母豬正常發情,導致母豬受孕成功率下降,增加母豬的流產率。尤其是肢蹄部帶來的持續性疼痛會影響母豬催產素的釋放,影響母豬子宮收縮,不利于精子有效運輸,導致母豬生產性能下降。在豬養殖過程中,母豬可以為養殖戶帶來更高的養殖收益,但受肢蹄病的影響,這種養殖收益會大大下降。如果肢蹄病導致母豬過早地達到淘汰標準,那么養殖戶將很難收回前期投入的養殖成本。正常母豬平均可以生產5~6次,而患有肢蹄病的母豬平均生產次數不足3次,這會大大降低母豬的養殖效益。

3 治療方法

3.1 沒有外傷的肢蹄病

當母豬肢蹄發生細菌感染時,在治療前可以先進行藥敏試驗,選擇對致病菌比較敏感的藥物進行治療,能夠高效滅殺細菌。在治療時,應遵循早發現、早治療原則,在母豬出現輕微跛行后,可以及時檢查確診,然后采取抗菌藥物進行治療??梢园大w質量肌內注射5mg/kg的鹽酸頭孢噻呋,用藥1次/d,連續用藥3~5 d;還可以按體質量將0.2~0.3g/kg替米考星預混劑,拌入飼料飼喂,用藥2次/d,早晚各1次,連續用藥5~7 d,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可以采用醋酸潑尼松龍藥物進行治療,在豬關節注射3~5 mL/頭,用藥1~2次/d,連續用藥3~5 d,治療效果顯著[3]。治療時加強保暖,保持豬舍干燥整潔,避免加重母豬風濕性關節炎癥狀。

3.2 有外傷的母豬肢蹄病

一般情況下,母豬肢蹄部位會因為外傷感染化膿,外傷部位會發生腫脹。所以在治療時,首先應切開化膿部位引流,做好包扎,預防后續感染。在治療時,先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將母豬蹄部傷口表面粘有的糞污及其他污物清洗干凈。然后,對損傷的肢蹄進行修理,同時搭配手術刀進行擴創,目的是充分暴露創面,將傷口內腐爛化膿的組織清除掉,便于傷口愈合。再用3%的雙氧水將內部殘留的壞死組織、污物清除干凈。最后,用生理鹽水多次沖洗,涂擦適量的青霉素魚肝油乳劑。在肢蹄內部,填充紗布條,包裹好傷口。為了防止母豬蹄外傷部位再次出現感染,應對外傷部位進行保護,可以使用自行車,內胎皮按照豬蹄的形狀裁剪,使其與豬蹄緊密貼合,目的是防止外部的糞污、污水再次浸染豬蹄傷口,造成反復感染。應換1次/d藥。為了預防母豬發生繼發性感染,引起全身性癥狀,肌內注射青霉素160萬~200萬IU/頭,注射1次/d,連續注射3~5 d。一些肢蹄病比較嚴重的母豬,如果已經失去了治療價值,可以及時淘汰,避免進一步增加母豬的養殖成本。

4 預防措施

4.1 科學引種

在進行母豬引種時,需要科學引種,可以選擇新美系長白母豬與新英系大白公豬交配生產的后代,該品種的母豬肢蹄強健、結實耐磨,肢蹄病的發病概率更低。此外,在選擇后備母豬時,應確保母豬體形合理,不宜過胖,同時需求母豬四肢健康,精神狀態良好,不存在肢蹄隱性遺傳疾病。例如選擇的母豬要求尾部高,臀部與腹部可以形成一條直線,整體的骨骼較為健康粗壯,后肢應適當彎曲,便于在運動走路時起到良好的緩沖作用[4]。母豬的前肢肱骨與橈骨間夾角應在90°以內,注意不要選擇X型肢、O型肢等。此外,要求母豬蹄部要大,腳趾間寬度適宜,不同腳趾均勻一致、獨立分開,不宜選擇裂蹄、腳趾寬度較小的母豬作為后備母豬。

4.2 飼料營養均衡

在進行母豬飼喂時,應確保營養攝入均衡。應優先選擇全價豬飼料,不能長期采用單一的豬飼料進行飼喂。在豬飼料中,注意添加一些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添加劑,比如鈣元素、磷元素,促進母豬骨骼健康茁壯成長,還應在飼料中加入維生素D等,促進鈣、磷等的吸收,強健母豬的骨骼。在進行母豬飼喂時,禁止采用發霉的飼料,以便降低對母豬骨骼功能的負面影響。

4.3 合理控制飼養密度

飼養密度較大,將會增加母豬肢蹄受傷的風險,所以在進行豬養殖的過程中,應合理控制母豬的飼養密度?;谀肛i不同的生長階段、體重等,飼養密度也有一定的差異。如30~60 kg的母豬,飼養密度應該控制在2.0~2.5 m2/頭;60~100 kg的母豬,飼養密度應該控制在2.5~3.0 m2/頭。此外,在控制母豬飼養密度時,還應關注外部氣候變化,冬季時,可適當在上述基礎上增加飼養密度,有利于母豬抱團取暖;夏季時,可在上述基礎上適當減少飼養密度,有利于母豬散熱。

4.4 改善豬舍地面

豬舍地面的摩擦系數應控制在0.2~0.4,坡度控制在5°左右,可以避免母豬打滑,有利于豬糞尿排出[5]。保持豬舍地面干燥整潔,對不平整的地面進行打磨,針對縫隙較大的漏糞地板,需要做好修補與更換。在豬舍地面中鋪一層干草,可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有效保護母豬的肢蹄。

4.5 加強管理

養殖戶應注意減少母豬應激,規范日常養殖行為,禁止暴力驅趕、毆打、驚嚇母豬。加強母豬豬舍養殖基礎設施的維護,及時清除護欄、養殖器具、地面的尖銳物品,比如細鐵絲、碎磚塊、碎玻璃等,避免母豬肢蹄發生外傷。在進行母豬轉欄時,應加強保護,日常做好母豬肢蹄的檢查,及時發現肢蹄傷口以及疾病問題,早發現、早治療,減少母豬的淘汰率。

4.6 預防細菌及病毒感染

日常做好豬舍消毒衛生管理,及時清理豬舍糞污,保持豬舍通風干燥,降低豬舍內氨氣濃度。在豬舍出入口區域,搭建專門的消毒池,來往車輛、進出人員需要進行噴灑消毒。消毒液可以采用0.2%的戊二醛溶液[6]。豬舍內的料車、料槽、飲水槽等飼養工具應定期打掃與消毒,選擇刺激性較小的聚維酮碘進行帶豬消毒,可有效殺滅細菌及病毒。

5 結束語

母豬肢蹄病病因復雜,帶來的危害較大,需要提高對母豬肢蹄病預防的重視,落實有效的預防措施,降低肢蹄病的發病概率,同時結合實際情況,明確具體的原因,加強母豬肢蹄病病毒治療,保障母豬健康。

猜你喜歡
肢蹄病豬舍母豬
能繁母豬存欄半年減少235萬頭
江蘇省某奶牛場肢蹄病發病規律及對日產奶量的影響
母豬補血的必要性
奶牛場補飼生物素防控奶牛肢蹄病臨床效果觀察
母豬懷孕后如何控制豬舍環境
如何防治母豬乳房炎
冬季豬舍有啥講究
引發奶牛肢蹄病的常見因素
標準化豬舍設計技術
新型帳篷式豬舍的使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