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游戲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耦合邏輯、問題透視與實踐路向

2024-05-07 21:13談文彩
關鍵詞:場域轉型數字化

談文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數字化轉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觀念、結構形態、運轉模式的根本轉變過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在沿用過往經驗和思維的同時,要發展出多樣化的思路,通過數字化尋求各種橫向聯系的機會,使教育內容的輻射面變得更為寬廣和精準?!皵底钟螒颉笔且劳杏谟嬎銠C軟硬件技術和設備開展的數字化的游戲活動,包括街機游戲、單機游戲、網絡游戲、移動游戲等。與數字游戲相近的稱謂有“電子游戲”“網絡游戲”“虛擬游戲”等。本文使用更具兼容性的數字游戲概念來統攝各種游戲。數字技術的發展給數字游戲帶來了新穎的交互體驗、敘事方式和意義生產,還衍生出“電子競技”“游戲直播”等文化實踐,受到大學生的喜愛。數字化生存使數字游戲升級為大眾化的日常生活方式,游戲玩家數量激增,吸引了資本、社群、消費等一系列現實社會的要素涌入游戲界面內,受到全球的矚目。政策的松綁和調整,使中國游戲產業呈現繁榮景象,國產游戲揚帆出海,把中國故事帶出國門,成為中國對外交往和文化輸出的一道亮麗風景。數字游戲作為集游戲、社交、競技與生產等要素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表現出“集成未來媒介系統,重構社會關系與社會形態的巨大潛力”①喻國明、蘇健威:《論游戲媒介驅動未來社會結構演化的基本邏輯》,《新聞大學》2023 年第1 期,第39 頁。,成為形塑大學生社交關系和價值序列的關鍵變量。然而,囿于數字游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張力,數字游戲的現實經驗發生、技術組合進化、數字資源補足一直游離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外。據此,本文將試圖重新審視傳統游戲觀念,檢視固有思想認知對數字游戲技術優勢和獨特價值的遮蔽,探索數字游戲的深度介入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邏輯關聯,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賦予更強動能。

一、數字游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耦合邏輯

赫伊津哈指出:“真正的、純粹的游戲是文明的重要基石之一?!雹诩s翰·赫伊津哈:《游戲的人:文化的游戲要素研究》,傅存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年,第6 頁。數字技術的發展使數字游戲成為風靡全球的流行文化和娛樂休閑的主要方式之一,深受大學生喜愛和追捧。技術的酷炫與玩游戲的緊張刺激、樂趣歡笑、全神貫注使學生興致勃勃、樂此不疲,使一切理性分析和邏輯解釋失效。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赫伊津哈認為“游戲,是特殊的行為方式,是‘有用意的形式’,是社會功能”③約翰·赫伊津哈:《游戲的人:文化的游戲要素研究》,傅存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年,第4 頁。。

(一)數字游戲作為媒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數據孵化

1. 數字游戲的用戶優勢和數據潛能

數據是數字化的核心,海量異質數據的積累與聚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步驟。由于數字化的緣故,以往被忽視的個人的不具有絲毫意義的信息、生命中的偶發事件以及個人怪癖都成為寶貴的資源?!?023 年,中國游戲用戶規模為6.68 億人,同比增長0.61%,為歷史新高點?!雹苜ゑR數據:《23 游戲產業詳細數據:收入升至3029 億 移動游戲創新高》,https://mp.weixin.qq.com/s/HLiFH9Se_cmubTJf03Zy6g,2023 年12 月16 日。其中“青年群體游戲類APP滲透率達到71%,青年游戲人群人均每日游戲時長達到1.2 小時”⑤中國移動研究院:《2022 年中國青年大數據洞察報告》,https://ishare.ifeng.com/c/s/v00222NQOB8dCLNpyoIB6y0RHj0vDuoSYU--guxq8u75DL7o,2022 年11 月23 日。。大學生是重度用戶,通過游戲平臺社交、消費、就業、拓展社會關系,尋求生活上的陪伴是大學生玩游戲的主要動機。數字游戲具有“多媒介形態融合的特征”⑥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游戲工委:《2022 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https://mp.weixin.qq.com/s?_biz=MzI4ODQ1NTMyNw== &mid=2247691734&idx=2&sn=2061a8f048460ce73a3f5141d3f2fe84&chksm=ec338226db440b30d5dcc5c87e98ee3457f5deb54be579,2023 年2 月16 日。,游戲的文字、聲音、圖像、紋樣、動作、技藝、流程、空間、環境等數據的存儲與展示,具有紀實性、跨時空性和直觀性,能夠真實生動地記錄和實時捕捉玩家身體、行為、需求,反映玩家最真實的性格和狀態。而且游戲的團隊屬性、語音裝置、臨場體驗、緊張節奏不斷推動玩家主動交流,刺激玩家之間進行真實的情緒互動,玩家自然且“真實”的活動數據,能夠有效提升數據感知、理解、推理、預測等能力,實現智慧決策與服務。因此,在數據即資源的時代,數字游戲規模如此之巨大、市場體量之龐大、社會影響之廣大釋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數據潛能。

2. 孵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必備數據的有效載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復雜性要求不同載體的協同聚力。數字游戲是視覺符號、聲覺符號和觸覺符號相融的復合載體,能夠克服載體間的割裂狀態,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同時,數字游戲承載了歷史、美學、秩序、規則等多重意義,具有促進精神交往和增進團體幸福的功能。游戲的互動情境有助于形塑公共精神和公民素養,培育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增進價值共識。此外,高??梢砸詳底钟螒蚱脚_為媒介,借助數字游戲的平臺接入、數據聚合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形式的數字化變革?!坝螒蚧囟际亲饔脧姶蟮牧α?,也真正具有創造力?!雹偌s翰·赫伊津哈:《游戲的人: 文化的游戲要素研究》,傅存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年,第255 頁。游戲化的視聽美學、玩法與任務等激勵機制、敘事風格與話語、角色等,能夠孵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視覺符號,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視覺邏輯,為場景應用提供支撐。與此同時,數字游戲領域是思想活躍、多元價值觀念相互激蕩的重要陣地,一定程度上會稀釋主流話語的影響力,極易成為非主流思想甚至錯誤思想借力傳播和滲透的載體。習近平強調:“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雹诹暯剑骸读暯秸勚螄碚返?3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第318 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數字化轉型需要進軍數字游戲領域,與之形成遙相呼應、同頻共振之勢,釋放數字游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內驅力。

(二)數字游戲作為場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系統升維

1. 數字游戲的場域整合和激勵功能

布爾迪厄認為“場域可以被界定為在各種位置之間存在的客觀關系的一個網絡,或一個構型”③皮埃爾·布迪厄、華康德:《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李猛、李康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第133頁。。數字游戲作為職業、娛樂、體育與文化的交匯地,是整合場域,增強場域連接和關系粘性的重要平臺。一方面,數字游戲能夠統合線上線下場域,營造出跨越時空地域的復合場域。大學生玩轉各類游戲APP,從電競選手、游戲主播、金幣農夫和代練陪玩,到日常生活蹲游戲直播、看比賽,購買游戲周邊產品、手辦盲盒、cosplay 等游戲衍生品,并在游戲平臺社交,戀愛、上課、購物、看演唱會等等。學生以數字游戲為紐帶,將現實場域的事件、人物升級到虛擬場域,同時又將虛擬場域的環境、要素、流程、鏈條轉換、傳遞到生活場域,擴展場域的物理延伸性和時空偏向性,尋找場域可傳釋的共同性和通約性。另一方面,數字游戲的反饋激勵機制能夠刺激玩家增強場域黏性。數字游戲從游戲的目標、過程、獎勵形成的激勵機制刺激玩家積極推廣游戲,主動分享游戲,自愿創作游戲周邊產品等。而且游戲一旦玩過,就作為心靈的新鮮創造延續下來,長期珍藏于記憶之中,形成傳統和圈子。玩家以游戲為承載,以“趣緣”為橋梁,連結場域,形成互動群體。這些來自個人愛好、情感認同的“趣緣”關系和“生產性游玩”具有強鏈接性,能夠增強場域黏性,是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場域整合的重要端口。

2. 升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場域融通的持續性資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是“‘大課程觀’‘大資源觀’‘大人才觀’‘大場域觀’的泛在化探索”①王麗鴿:《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發展的生成動因、態勢特征與創變展望》,《思想理論教育》2023年第5期,第 23頁。。數字游戲為解決場域整合難、場域結構固化、場域資源共享不足、虛擬場域教育意向偏置等難題提供了支持。一方面,數字游戲超越了現實場域的空間界域,能夠有效轉換場域,整合場域資源。研究顯示,“近60% 的玩家經常與朋友一起玩,33% 的人與兄弟姐妹玩,25% 的人與配偶或父母玩”②薛強:《賽博空間里的虛擬生存:當代中國電子游戲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 年,第193 頁。。數字游戲構建的流動、虛實并構的社會場域,使受眾成倍增加,能實現教育內容的多維傳播。而且游戲在場域資源應用、利益關聯者和技術關系網絡中具有高度的連通性,為碎片教育資源的整合和多維場域資源的重組提供了平臺。此外,數字游戲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場域主、客涇渭分明的教育模式與話語格局,重塑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間的交互關系,形成以“玩家為中心”的數字化場域,衍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新形態。另一方面,數字游戲是一個藩籬圈定的、充滿競爭的場域,是多元、多樣思想共存、交流、交融和交鋒的場所,匯集了各種“雜音”“噪音”,不可避免地影響和干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場域的整合與資源的凝練。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既要看到數字游戲鏈接、沉淀、組接的精準,又要防止數字游戲的“喧賓奪主”。

(三)數字游戲作為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場景鏈接

1. 數字游戲的場景優勢和用戶思維價值

場景“是指在一定的時空內因一定的行為或者人物關系而構建的具體的情景或活動場面”③高盛楠、吳滿意:《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導性場景:基本內涵、主要問題與實踐指向》,《思想教育研究》2023 年第4 期,第31 頁。。場景具有人與人的情感鏈接、人與物的體驗鏈接、人與商業的經濟鏈接功能,移動設備、大數據、社交媒體、傳感器、定位系統是構建場景的技術底座。數字游戲在場景鏈接方面顯示出強大的力量。一方面,移動游戲作為數字游戲的主體部分,其社交屬性具有情感鏈接、體驗鏈接、經濟鏈接的綜合優勢?!?023 年,中國移動游戲用戶規模約達6.57 億人,同比增長0.38%?!雹儋ゑR數據:《23 游戲產業詳細數據:收入升至3029 億 移動游戲創新高》,https://mp.weixin.qq.com/s/HLiFH9Se_cmubTJf03Zy6g,2023 年12 月16 日。移動游戲搭載了社交功能,與微信、QQ、短視頻等其他社交軟件相互嵌套,而且多人在線、虛擬化身、語音溝通與視覺場景能夠刺激溝通的主動發生,實現關系破冰,讓參與者獲得陪伴和認同,從而緩解生活壓力,消解精神抑郁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數字游戲的用戶思維具有全場景鏈接和終端觸達的天然優勢。數字游戲的核心指向是用戶場景與需求的連結關系,通過不同時空環境要素、資源服務、社交心理等場景中的人和物的泛在連結,能夠深度實時感知用戶狀態,并依托語音識別、語義理解、智能算法、穿戴設備和傳感器深入用戶情感和思維活動,形成更深層次的精神場景數據,精準觸達場景內用戶的心理狀態和個性化需求,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價值取向存在深層次契合。

2. 鏈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多維場景的技術手段

場景的開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必備內容。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數字化轉型普遍存在場景鏈接薄弱、虛擬場景感知率不匹配、用戶關系維護乏力、場景體驗不夠、數字化教育成效轉化率低等難題。數字游戲的全景式鏈接優勢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了經驗和出路。一方面,數字游戲技術打造了具有特定環境特征、適應玩家生活慣性和社交氛圍的擬態空間,能夠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場景的深度交互。同時,游戲構建的技術生態能夠挖掘教育客體所處的時空、物理環境、事件進展、生活習慣、行為特征和社交氛圍,精準回應和及時反饋教育客體對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方法、環境等要素的需要。此外,數字游戲的個人敘事和生活敘事能夠滿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生活化”敘事需要,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滲透、植入現實生活搭建橋梁,以生活化、具象化的內容引發學生情感共鳴,增強情感認同。另一方面,數字游戲也因娛樂性、商業性成為非主流思想滲透、操縱的工具。消費文化、娛樂文化、自由主義思潮充斥游戲世界,并與資本力量形成合縱連橫之勢相互滲透、激蕩和發酵,沖擊主流思想的嚴肅敘事和文化根基,破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傳播的價值基礎。因此,數字化轉型要依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陣地、資源優勢延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場景的溯及力。要以數字游戲為手段,培育數字游戲陣地的公共文化氛圍,釋放教育紅利。

二、數字游戲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問題透視

數字游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天然對立,而是囿于認知的偏差與觀念的束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數字化轉型需要澄明數字游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嵌張力,消弭數字游戲平臺的個性化彰顯與社會主導價值觀統合要求之間的裂痕與隔閡。

(一)數字游戲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理論困境

1. 數字游戲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觀念裂痕

近年來,隨著官方對數字游戲的認可和相關法律規章制度的完善,人們對數字游戲的態度傾向已發生了明顯轉變,主流媒體對數字游戲有了更多的理解與寬容。然而,媒體、教師、家長對數字游戲仍然存在偏見,持負面態度者較為普遍。對數字游戲的認識采取以負面個案之偏蓋普遍全貌之全,動輒貼上“網癮”“玩物喪志”等標簽,稱數字游戲“毒害”青少年,使數字游戲背負了“不務正業”“誤人子弟”的道德污名,讓游戲成為家庭與社會問題的替罪羊。各方的不信任態度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數字游戲的嵌合存在爭議,甚至許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認為數字游戲內容普遍有害,需要嚴格限制乃至禁止學生接觸。這種對數字游戲與產業發展、學生生活之間認識的偏見和僵化態度,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邁向數字游戲領域構成壓力,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無法影響和推及數字游戲領域。數據顯示,中國每天有數字游戲的活躍玩家超2 億,“《王者榮耀》平均每天有300 多萬在線玩家,《英雄聯盟》每天有 2700 多萬玩家上線”①劉少杰:《中國網絡社會的交往實踐和發展邏輯》,《學術月刊》2022 年第8 期,第114 頁。。面對數字游戲的沖擊,我們在感慨數字游戲巨大魔力的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對數字游戲卻保持被動靜默形象,不能形成有影響力的態度,沒能觸及高校大學生內心的真正需求。長此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者關于數字游戲的話語對大學生還能有多少影響力?

2. 數字游戲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理論缺位

數字游戲是21 世紀最流行的大眾藝術和文化消費方式,有“第九藝術”之稱。數字游戲帶來的交互體驗、敘事方式、意義生產場域以及隨之而來的“電子競技”文化實踐,成為大學生最喜愛的領域之一,也因此衍生出各種問題。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數字游戲的動因。早在計算機誕生以前,人類關于游戲的研究就散見于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等領域。20 世紀70 年代,《仿真與游戲》創刊,數字游戲真正被納入文化研究范疇。此后,計算機科學、哲學、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文學藝術、傳播學等多學科領域學者紛紛開展數字游戲研究。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關于數字游戲的研究卻很稀少。據統計,“高校承擔了全國60% 以上的基礎研究,80% 以上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②孫春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人民日報》2022 年11 月9 日,06 版。。但是,很少有學者能從數字游戲的視野出發,客觀地看待數字游戲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應用價值,即使建立在嚴格學術研究基礎上的項目依然被認為是“不嚴肅”的,難以獲得項目資金的支撐,致使愿意進入這一領域的優秀人才缺乏,研究難以為繼。理論研究的缺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關于數字游戲的聲音最為微弱,與數字游戲的真正跨群體對話很少發生,造成數字游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缺乏學術深度和人文關懷,數字游戲的“狂歡”與“在場”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迷思”與“缺場”形成鮮明對比。因此,如何修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與數字游戲之間的裂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數字游戲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技術困境

1. 數字游戲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應用技術的錯位

數字游戲的技術優勢在場域鏈接、數據孵化、場景沉浸,在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方面有特殊效果,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對數字游戲感興趣的主因。但是,將數字游戲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嘗試卻舉步維艱。第一,數字游戲的經驗發生與技術應用之間的錯位。為吸引玩家,游戲生產商作為技術精英,不斷提升技術更迭速度,持續更新游戲形式,游戲的內容、外觀、操作等設計復雜性不斷提升,這一極具技術性的產業對玩家的數字技能要求提高??犰诺募夹g提升了玩家的游戲體驗度,同時也阻礙了人們對游戲的使用與交流,拉開了玩家與旁觀者之間的距離與知識鴻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為學生提供創造性理解游戲的知識與途徑的技術難度持續加大。第二,以數字游戲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方法缺陷引發數字游戲技術的“水土不服”現象。借助數字游戲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缺陷在于只得數字游戲的技術之“形”而未得其“神”。通過數字游戲的技術要素、視頻展示和交互操作,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直接注入或嫁接到數字游戲的載體中,忽略了數字游戲的內在運行規律和反饋激勵機制,技術應用與內容出現了“兩張皮”。因此,以數字游戲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在于在尊重其商業規律的基礎上如何借助和運用其技術優勢和激勵機制,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數字化轉型注入技術動力和互動因子。

2. 數字游戲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技術治理的異步

異步指不同步,治理指社會秩序的建構和維系。技術治理的異步指技術迭代與規則迭代的速度差異導致技術與規則迭代的異步性。數字游戲在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縱深發展的同時,也引發了技術與治理的異步性。首先,數字游戲直接造成了技術治理鴻溝。數字游戲技術的加速迭代直接制造著不同人群尤其是代際之間的異步化。年齡較大者因為觀念認知和技術鴻溝,往往不具備處理復雜多變的游戲技術的能力,簡單地無視甚至粗暴地禁止數字游戲的行為使學校對大學生游戲行為治理無效化。對數字游戲認同度較高的青年教師的游戲化實踐更像是個別精英教師的試錯實驗,缺少了理論的指導和規則的制衡,實踐效果很不穩定。其次,數字游戲的技術加速和技術治理的異步。游戲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行業,游戲廠商的逐利本性使數字游戲成為技術疾行者,而高校的非營利性以及數字技術的供給和迭代受限,游戲技術創新的加速導致以學校為主體的治理一方難以用舊有的規則完整覆蓋數字游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應用的失范。因此,如何攻克技術難關,彌合數字游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技術素養之間的鴻溝,解決數字游戲在何種程度上轉化為育人效能的難題,使數字游戲成為同頻交流與有效互動的重要端口,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需要跨越的技術障礙。

(三)數字游戲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敘事困境

1. 數字游戲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話語張力

20 世紀80 年代以來,我國數字游戲產業在兩種嚴重沖突的話語系統中匍匐前行。一套話語體系強調其存在的合理性,在這套話語中,數字游戲被賦予繁榮文化產業的積極意義,具有多重應用價值。在另一套話語中,數字游戲被冠以“電子海洛因”的惡名,強調數字游戲攜帶暴力、低俗等不良因素,容易成癮,淪為犯罪誘因?,F實世界的話語沖突也投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群體的話語表達中。在高校,對數字游戲的話語因代際而不同,數字化的移民對數字游戲持負面和否定立場者較多,而數字化的原住民對數字游戲的解讀帶著“文化建設”“充實生活”等積極話語,強調數字游戲在教育上的應用前景。各方圍繞數字游戲的話語角力和爭辯很難達成共識,成為數字游戲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干擾因素。此外,數字游戲的話語生產與表達自成體系,擁有自己的詞庫、詞匯,且更新速度快,成為大學生表達精神活動和情感狀態的新語言,切實滲透進他們的日常話語流通過程。這種話語的生長性以及新語言同學生內心世界的切近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書面語言、廟堂語言的弱項。正如尼爾·波茲曼所言,信息呈現方式的轉換,“從根本上不可逆轉地改變了公共話語的內容和意義,兩種截然不同的媒介不可能傳達同樣的思想”①Neil Postman,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NewYork :Penguin Books,1986,p. 41.。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如何在話語的博弈中尋覓兩種話語表達的契合點,在二者的良性互動中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闡釋力和影響力,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

2. 數字游戲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敘事困局

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敘事采取線性的、中心化敘事策略,訴諸理論完備、邏輯嚴密的宏大敘事描述和解釋歷史發展規律、社會運行機制、人的存在意義等,偏向于高屋建瓴的價值取向,致力于一種穩固一致的意義建構。數字游戲種類繁多,敘事風格多樣,不僅借鑒傳統線性敘事的骨架,還制造出玩家主體的自我敘事和語言自身的敘事。這種差異化、多元化的敘事“正逐漸成為摹仿我們基本第一人稱故事經驗的最高媒介”②張夢雨:《“在場”和“共情”:敘事傳輸視角下的游戲體驗設計研究》,《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21第4 期,第82 頁。。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它不斷生長出新的表達,建構起一套屬于自己的獨特符號系統。這套敘事體系因彰顯主體個性、風格平易近人、貼近個體生活經驗而備受學生推崇。敘事方式的“去中心化”、沙盒化趨勢使游戲開發者、玩家、觀眾、粉絲、AI、算法等都會觸發不同的故事線,為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數字敘事圖譜,重構數字敘事模式打開了渠道。然而,數字游戲的逐利本質導致崇尚功利、追求效益的傾向與圍繞“世俗功利”展開的議題占據了游戲活動的重心。游戲廠商為獲取經濟利潤,借助虛擬游戲角色以隱匿身份隱秘地解釋游戲規則,輸出價值觀念,加劇了效益和理想之間的抉擇矛盾,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敘事體系構筑的規范性權威,致使“崇高精神”“理想信念”“自由解放”等敘事被置于形而上的框架之中,讓學生產生了理想信念空泛化的狹隘認知。因此,如何將數字游戲引人入勝的敘事風格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尋求二者之間的邏輯關聯,做到趨利避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需要探索的起點。

三、數字游戲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實踐路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目的“是通過數字化技術的內嵌式運用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過程的規律,助推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入腦入心”①趙麗濤:《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范式構建與優化邏輯》,《思想理論教育》2022 年第2 期,第49 頁。。研究數字游戲不是為了阻滯其發展,而是總體性把脈數字游戲的數據、技術、場景轉化為價值引領信息和知識的范圍與限度,通過競合引領,最終實現數字游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相互嵌套與彼此賦能。

(一)轉變思想觀念,加強對數字游戲的理論研究

2022 年12 月30 日,教育部發布的《教師數字素養》指出,數字化意識是教師基本的數字素養。數字化本質上是由戰略驅動,數字化變革意識是推動數字化轉型的先決條件。因此,數字游戲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要對準戰略方向,以愿景為牽引,支撐戰略達成,這是轉型的起點。

1. 轉變思想觀念,主動擁抱數字游戲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轉變思想觀念,正確認識數字游戲的時代趨勢。數字游戲已經成為大學生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之一。以《英雄聯盟》為例,2021 年,中國代表隊EDG 奪冠的消息引爆校園,持續幾天成為學生輿論熱潮,更有甚者,在凌晨聚集慶祝,引起騷動。2023 年11 月5 日,S13(“S”即Season,意為賽季)總決賽當天,在廣受年輕人喜歡的B 站,超過4 億人在線觀看,有3000 多萬條彈幕和互動評論,同時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臺形成討論熱潮。將視野轉向國外,2023年6 月以來,法國騷亂持續不斷,30 歲以下青年是主力軍,騷亂所過之處,遍地狼藉,斑斑殘跡。法國總統馬克龍將騷亂原因歸咎于“電子游戲”和“社交媒體”。樁樁件件不得不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深思,如果還短視而無效地對數字游戲進行圍堵,甚至粗暴禁止,既不現實也不符合潮流。第二,主動擁抱數字游戲,培養游戲化思維。游戲化是指游戲思維、游戲精神、游戲行為、游戲設計技術等在非游戲情境中的使用。數字游戲在學生群體中的普遍流行改變著學生的思維模式、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以游戲化精神為旨趣的思維方式在現實生活中的投射與展演都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積極主動擁抱數字游戲,借鑒數字游戲的游戲化機制,探索數字游戲的視聽語言、敘事符號、激勵機制、技術應用、文化影響等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正向價值,形成流動式用戶群追蹤觀念。同時,通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闡釋和批判路徑,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數字游戲領域保持穿透力,使數字游戲不要偏離主軌道,尋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原點的復歸。

2. 加強對數字游戲的理論研究,開辟數字游戲新陣地

第一,加強對數字游戲的理論研究,根據目標群體對數字游戲進行精準取舍。據市場統計監測數據,截至2023 年底,我國游戲APP 高達70.9 萬。因游戲類型各異,游戲的特征、規則和活動進程各不相同,游戲的質量和內容也參差不齊。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需要,可根據學生群體在不同數字游戲中的活躍程度進行歸類細分。目前大學生群體主要熱衷于網絡游戲和手機游戲。這兩種類別的游戲根據交互特性、規則機制和體驗性,可細分為角色扮演類、動作類、益智類、策略類、模擬類,各類游戲對教育的功用因其類別不同而表現各異。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中,要根據目標群體對數字游戲進行精準取舍,并根據群體畫像使游戲化要素和教育內容同頻共振,而不能一味強調游戲性使教育性受損。第二,打造數字游戲研究的青年教師隊伍,開辟數字游戲新陣地。習近平總書記說:“宣傳思想陣地,我們不去占領,人家就會去占領?!雹僦泄仓醒朦h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網絡強國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 年,第52 頁。青年教師是數字游戲的原住民,他們從小經過游戲文化的浸潤與洗禮,而且一些青年教師本身就是資深玩家,擁有數字游戲話語權,對數字游戲持歡迎態度而不是相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辟數字游戲新陣地,需要動用青年教師的優勢,加大對青年人才的科研支持,研究數字游戲背后真正的內驅力,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數字游戲向度,提出數字游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思路、路徑與方法,建構更為“高階”的說服力,幫助學生從數字游戲中獲取價值與理解。

(二)應用數字游戲技術拓展沉浸式場景,構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治理共同體

“數字游戲對高精度、高性能、高體驗的內在追求是助推前沿技術研發、引領核心技術攻關的重要驅動力,也是新興技術落地應用和產業化、規?;l展的重要園地?!雹谥袊粝衽c數字出版協會游戲工委:《2022 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ODQ1NTMyNw== &mid=2247691734&idx=2&sn=2061a8f048460ce73a3f5141d3f2fe84&chksm=ec338226db440b30d5dcc5c87e98ee3457f5deb54be57937961e12d9781ed5c4032acc2e1a11&scene=27,2023年2 月16 日。數字游戲技術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是彼此驅動、相互啟迪、共生發展,最終實現有機競合。

1. 借助數字游戲技術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沉浸場景

“游戲技術的跨界融合成為我國科技創新提質升級、數實融合的內生動力?!雹壑袊粝衽c數字出版協會游戲工委:《2022 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ODQ1NTMyNw== &mid=2247691734&idx=2&sn=2061a8f048460ce73a3f5141d3f2fe84&chksm=ec338226db440b30d5dcc5c87e98ee3457f5deb54be57937961e12d9781ed5c4032acc2e1a11&scene=27,2023年2 月16 日。近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虛擬仿真實驗、智慧教育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但因數據資源的缺乏與技術支撐的不足,虛擬符號互動比較單一,學生體驗感不強,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傳遞與接受出現脫節,知識遷移不夠明顯,育人效果不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實融合場景的創建和虛擬場景的優化可向數字游戲取經。第一,借助數字游戲技術,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沉浸式學習創建虛實共生系統。數字游戲是芯片、服務器、通信網絡、交互設備、游戲引擎、人工智能、美工技術、數據分析、云服務、動作捕捉等技術形成的復合體,通過數字游戲的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等技術,將數字內容疊加于現實環境中,搭建一個具備視聽性、交互性、持久性和具身性的虛實共生學習系統,讓學生在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進行實時互動,并沿著由實轉虛、由虛轉實的雙向通道進行自由轉換。第二,利用數字游戲的沉浸式技術,激活沉浸場景的互動。沉浸(immersion)意為陷入、浸入、下沉、淹沒,表達那種引人入勝、忘乎所以、全身心投入的狀態。依托數字游戲的可穿戴設備、體感、手勢,建立學生與學習內容之間的緊密鏈接和互動,讓學生體驗到接近現實的低延時感官反饋,避免枯燥、單調、淡漠、無聊等負面情緒,在超越性的心理體驗中獲得“精神性”的提升,喚醒和實現學生在學習場所價值理想和精神寄托的功能,激活互動的積極主動性。

2. 構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治理共同體

數字游戲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不能僅靠技術的單維度賦能,還需理念、制度、組織、法律、倫理等多方面的協同和多樣化、智能化、開放化、社會化治理共同體的支撐。第一,搭建多元主體參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治理架構。探索與騰訊游戲、網易游戲等游戲企業的合作路徑,重構信息傳遞、數據傳輸的平臺,塑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治理跨領域、跨部門、跨時空的信息鏈,通過與游戲公司的開放協作,構建數據共享、跨部門協同應用、精準處理數據的技術支撐,讓游戲企業的分析數據運作規律發揮數據優勢,盤活游戲公司的數據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正向價值。同時,加強與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等機構的數據聯動,構建由高校、企業、政府多元參與的數字治理網絡,讓泛在鏈接的大數據與算法模型等科學分析工具進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分析、數據處理、場景模擬等方面更加智能化,促進多元治理主體之間的數據對接與數據資料流動的交互循環,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治理的功能整合。第二,完善高校數字治理制度,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治理的秩序追求。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數字化”開辟數字治理新路徑,完善數字治理理念、框架制度和組織結構,從多個維度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升級速度更加穩定、高效,防范數字游戲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治理風險。對技術場域下的意識形態施加控制,使其在可控的范圍發揮技術優勢,將治理秩序掌握在治理主體手中,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秩序追求。

(三)借助數字游戲延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敘事向度,拓寬數字化轉型的文化空間

數字游戲的話語表達和敘事方式有助于擴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意義空間,數字游戲對紅色資源的挖掘,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應用與傳播顯示出獨特優勢,激活了傳統文化賦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文化空間。

1. 推動數字游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彌合,延展數字化轉型的敘事向度

數字游戲的政策導向和話語變遷體現出的意識形態轉變,為數字游戲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以新的生命力。首先,推動數字游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彌合。主流媒體的話語實踐主體對公眾態度的有意識建構行為,直接影響著公眾對數字游戲的認知框架和思維預設。因此,要從政策文件和主流媒體話語塑造開始,為數字游戲正名,加強對數字游戲的引導,推動數字游戲技術、產業、文化的彌合以及與主流話語的跨界融合。其次,推動數字游戲話語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話語的互動融合。從理論層面系統把握數字游戲發展史的脈絡與流變的內在規律,通過知識、文化、傳播的動態組合對數字游戲展開論述,與時俱進地參與數字游戲社會議題的討論,加強與公眾的溝通,推動大眾認知的逐步彌合。同時,以理論批判審視數字游戲的商業和娛樂話語為整個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帶來的解構性影響,預防數字游戲商業邏輯的延伸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表達的消解。最后,在敘事層級上探索市場邏輯與思想邏輯共存的辯證法,拓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敘事向度。近50 載中國游戲思想史譜系本身就是在歷史情景的現代化敘事中與愛國主義聯手形成了強有力的中國論述,旨在培養符合社會主義建設要求的時代新人。因此,要從中國數字游戲發展的變奏史出發,厘清游戲內部的商業邏輯和價值邏輯矛盾。借鑒游戲化的個人敘事,移植一些反映文化嬗變的數字游戲話語,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盡力打開多線程、多向度的敘事可能。此外,借助數字游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敘事融合的新形式,對游戲陣地的反主流價值或非主流價值建構的內容進行祛魅與價值澄清,謹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敘事落點從人文與社會價值滑向商業與娛樂。

2. 拓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文化空間

“思想政治教育變革的目的在于激活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并更好地改變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雹俦R嵐:《從互聯網到ChatGPT:思想政治教育的技術重塑與建構邏輯》,《探索》2023 年第2 期,第166 頁。數字游戲的成功出海和對中華文化的弘揚與傳播逐漸成為眾多新業務、新業態、新場景的邏輯起點。以《王者榮耀》《原神》等為代表的數字游戲,將東方之韻的人物、故事、文化場景融含在游戲中,引發國內外玩家追捧。因此,要實現數字游戲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可以通過游戲角色、皮膚道具、劇情敘事、動畫與音樂內容等多態互動,將傳統戲劇、文化遺產、風土人情、民間習俗、節日慶典等內容納入高校數字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引導玩家深入了解傳統習俗與節日,讓“國風”“國潮”“國樂”等傳統藝術與流行文化結合,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從而厚植數字化轉型的傳統文化根基。此外,數字游戲設計中蘊含著傳統文化仁愛、慈孝、誠信等核心價值觀念,具有彰顯中國文化精神和道德準則、強化主流價值導向的作用,是天然的教育資源。近年來,游戲行業更加重視游戲的文化屬性,“積極發掘紅色資源,主動探索、創作具有可玩性的主旋律游戲,以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①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游戲工委:《2022 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https://mp.weixin.qq.com/s?_biz=MzI4ODQ1NTMyNw== &mid=2247691734&idx=2&sn=2061a8f048460ce73a3f5141d3f2fe84&chksm=ec338226db440b30d5dcc5c87e98ee3457f5deb54be57937961e12d9781ed5c4032acc2e1a11&scene=27,2023年2 月16 日。。游戲玩家的社交圈是整個地球,數字游戲作為特殊的文化符號,能夠使身處不同文化的玩家融合在相同的游戲文化體系中,在文化傳播方面具有極強的發展潛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可以充分利用數字游戲的IP 架構,探索“游戲+科普”“游戲+黨史”“游戲+體育”等融合路徑,擴大數字游戲的社會功能,豐富中華優秀文化基因的數字化表達,滿足學生更高水平的精神需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文化溯及力,拓寬文化空間。

總之,無論是數字游戲抑或游戲技術都已經身處大國競爭的前沿陣地。美國的數字游戲有“數字陸軍”之稱,日本將數字游戲視為文化輸出的重要載體加以扶持。深諳數字游戲的當代大學生,穿梭在多元時空的數字游戲場域,通過獨具特色的游戲實踐,構筑圈層文化,重構價值序列。凡此種種,都在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昭示,數字游戲領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緩,倒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檢視對數字游戲的固有認知,以回應現實需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數字化轉型要跳出思維窠臼的束縛,主動布局數字游戲領域,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為玩家廣袤心靈世界和游戲復雜裝置之間的開放、多元、流變的博弈力量,積極引導數字游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螺旋式”共生,建設開放式、社會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資源庫,驅動高校數字思想政治教育生成,形成嶄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新形態。

猜你喜歡
場域轉型數字化
基于“自主入園”的沉浸式場域教研
民主論辯場域中的法律修辭應用與反思
轉型發展開新局 乘風破浪向未來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航天器在軌管理模式轉型與實踐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中國武術發展需要多維輿論場域
轉型
組織場域研究脈絡梳理與未來展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