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絡病動態變化角度探討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病機及治療

2024-05-07 22:57劉澤洋白國民霍鑫偉華北理工大學河北唐山06000唐山市中醫醫院肛腸科河北唐山06000唐山市弘慈醫院中醫科河北唐山06000
江西中醫藥 2024年2期
關鍵詞:絡病絡脈氣滯

★ 劉澤洋 白國民 霍鑫偉(.華北理工大學 河北 唐山 06000;.唐山市中醫醫院肛腸科 河北 唐山 06000;.唐山市弘慈醫院中醫科 河北 唐山 06000)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胃腸道疾?。?]。IBS 根據癥狀分為4 個亞型:腹瀉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和非亞型(IBS-U),其中以IBS-D 最為常見[2-3],可占到IBS 總患病人數的47.1%[4]。IBS-D 西醫病因尚不清楚,治療一般以改善癥狀為主,但價格昂貴,癥狀易反復,易給患者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并增加其患抑郁癥等精神疾病的風險[5]。中醫治療IBS-D 療效顯著,不良事件少[5]。中醫學認為其病位在大腸,但與肺、脾、肝等臟密切相關[6-7]。絡脈作為輔助經脈循行氣血、協調臟腑氣機的重要渠道,若處于病理狀態,所造成的影響可能伴隨IBS-D 的整個病程,成為IBS-D難以治愈的重要原因。中醫學治療IBS-D 以調整體質、協調臟腑、疏通經絡為著重點,注重改善患者的全身癥狀,從而達到治病求本的目的。本文以絡病理論為指導,探討絡病在IBS-D 病程中的動態演變,強調絡脈在本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期為中醫藥治療頑固性IBS-D 拓寬思路。

1 絡病理論概述

《醫門法律·明絡脈之法·絡脈論》曰:“十二經生十二絡,十二絡生一百八十系絡,系絡生一百八十纏絡,纏絡生三四萬千孫絡,自內而生出者,俞多則俞細小?!保?]中醫認為,絡脈分布廣泛,是十二經脈分出的網狀分支,將人體內的臟腑、肌膚、肌肉、系膜等各個組織相連。吳以嶺等[9]認為,絡脈能夠滲灌氣血、調和營衛,與現代醫學中“神經-免疫系統”及“血管-微循環系統”相類似。

顧名思義,絡病即人體中絡脈處于病理狀態,由于絡脈細小而迂曲,故病邪并不能在絡脈中迅速傳變,而是一個由氣入血,由淺入深的過程[10]。張仲景首次提出絡脈瘀阻的病機,并在《傷寒雜病論》中記載“營衛不通,血凝不流”,開創了應用蟲藥進行通絡的先河[11]?!度~氏醫案存真》云:“久發,頻發之恙,必傷及絡,絡乃聚血之處,久病必瘀閉?!保?2]清代醫學家葉天士在前人基礎上,進一步闡釋“久病入絡”理論,并總結了絡脈發病的病因病機。故對于臨床上一些具有復雜性、反復性的疾病,從絡病演變角度進行分析,以絡論治不失為一種值得采取的方法。

2 從絡病理論分析IBS-D 的病因病機

2.1 病之初,絡氣阻滯

“初病及絡”早在《靈樞·百病始生》中已有記載:“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膚……入則抵深……留而不去,則傳舍于絡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或著孫脈,或著絡脈?!保?3]氣入于經為經氣,經氣行于絡為絡氣,氣絡承載臟腑經絡之氣,起到升降氣機、疏通經絡、統攝生化等作用。當情志不舒、勞倦過度、外邪侵襲等原因導致肺絡阻滯,將使肺的宣發肅降失常。手太陰經與手陽明經互為表里,相互絡屬,氣機相通。腑以通為用,臟以降為和,大腸傳導與肺氣肅降互為因果,肺絡氣滯會進一步累及腸絡,腸絡失充,形成肺病及腸。腸絡之氣阻滯,傳導失制,魄門失于開合,引發腹痛與腹瀉,此為IBS-D 的起病之始,是故《諸病源候論》云:“肺主于氣。若肺氣虛實不調,或暴為風邪所乘,則腑臟不利,經絡痞澀,氣不宣和,則卒上氣也?!保?4]

初發IBS-D 患者發病多因絡脈氣滯,病邪未深,以氣分為主,具有偶然性,故此類患者癥狀上除腹瀉外還伴有腹部悶脹、疼痛等癥狀,舌質多為淡紅或紅,舌苔以薄白苔為主,脈象以弦脈多見,少數患者可呈現弦細或細滑脈。此階段癥狀較輕,容易緩解,但易反復。

2.2 病之進,絡脈瘀阻

血絡如漁網樣縱橫交錯、散布周身、協調血行、滋潤臟腑。氣不暢則血不通,如絡氣受阻卻未及時治療,結合絡脈蜿蜒細小、分支多、血流緩慢等特點,隨著病程時間的延長,則導致血絡不通失用,出現瘀滯與損傷,使入絡之病難愈。正如《難經》中所言:“氣留而不行者,為氣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為血后病也?!保?5]

脾之大絡協調著人體所有絡脈的氣血,有“總統陰陽諸絡,由脾灌溉五臟”之功效,而絡脈這種持續高凝狀態會破壞“脾之大絡—氣血—絡脈”的循環,進一步影響脾之大絡對全身絡脈血行的統攝、調控與散布作用,形成惡性循環[16]。

脾之大絡與脾絡為一體兩面,五行以土為本,正所謂“土旺于四時”,脾臟有灌溉四旁的作用,其絡四通八達,遍布周身,較其他正經絡脈更為發達,故脾單劃一絡稱為脾之大絡,是脾絡功能的擴展與延伸,故脾之大絡氣血受阻,脾絡亦損,脾絡別入腸胃,會進一步將氣滯血瘀之癥狀傳入腸絡,形成腸絡瘀滯,由此形成“脾之大絡—脾絡—腸絡”的惡性傳導,加劇IBS-D 腹痛、腹瀉的癥狀。

此類IBS-D 患者由氣滯血瘀所致病絡,病邪已由氣入血,程度加深。如《臨證指南醫案》云:“思初病在氣,久必入血?!保?7]故此類患者癥狀上多伴有腹部疼痛(多為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口唇青紫、面色紫暗等。舌質多為暗紅或紅,夾有瘀斑或瘀點,舌下絡脈紫暗,脈象以弦澀最為多見,少數患者可見沉澀。此階段癥狀加重,不易緩解,反復發作。

2.3 病之深,絡脈拘急

絡脈作為有機整體,是運行氣血、輸送精微、神機運轉的微結構,以通為和。IBS-D 患者氣絡、血絡邪氣不除,病久不愈,則氣血雙向不得通利,運行不暢,直接導致絡脈的結構損傷及功能失常,同時間接影響絡脈的結構層次平衡和氣血滲灌順序,使絡脈不能“內灌臟腑,外濡腠理”。氣絡虛則陽絡虛,血絡虛則陰絡虛,陽絡虛則生寒導致腸絡拘急,陰絡虛則生瘀導致腸絡阻塞。當絡脈之氣血精微物質不能保持穩態,則會因瘀堵日久轉化為痰濁、瘀毒等病理產物,使局部瘀堵范圍再次擴大、蔓延,導致惡性循環,由此形成頑固性IBS-D。

肝之疏泄功能是絡脈血行的重要動力,肝通過疏泄功能調暢氣機,氣行則血行,從而保證周身絡脈之血不妄行外溢,亦不瘀堵成形。同時肝能排泄絡血中濁毒之氣,是故十二經脈始于手太陰肺而終于足厥陰肝,絡脈灌注氣血以濡養百脈與臟腑,肝取其清上輸于肺,取其濁泄于膽及小腸。正如《血海論》所言:“凡周身之血,總視血海為治亂?!保?8]而《高注金匱要略》云:“又肝為血臟,臟中之余血,由肝絡而內從血室,以外達經絡?!惫矢巫鳛榕c情志聯系最密切的臟腑,當其所屬絡脈瘀損,致肝氣不舒、疏泄失職,絡瘀反重,濁毒不除、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并且會使患者的情緒波動更易作用于整體絡脈,造成局部絡脈的拘急與痙攣,加重IBS-D腹瀉、腹痛等癥狀。

此階段IBS-D 患者由氣血兩虛所致絡病,病邪已由實至虛,程度最重。故此類患者的腹痛多以空痛為主,正所謂“不榮則痛”,多伴有食少、大便溏薄、面色萎黃或白、少氣懶言、肢體倦怠等,且癥狀受自身情緒影響更大,舌質多淡,舌苔以白苔為主,脈象緩弱最為多見,少數患者為沉細。此階段腹痛、腹瀉等癥狀雖不及第二階段劇烈,但病程最久,已至末期,纏綿不愈,非溫補之法不能緩解。

3 從絡病角度辨證治療IBS-D

3.1 行氣通絡

此病程階段可選用氣滯胃痛顆粒(延胡索、白芍、柴胡、甘草、香附、枳殼)進行治療。有學者通過臨床研究,證明了氣滯胃痛顆粒對于氣滯型IBS-D 具有確切療效[19-21]。本方延胡索行氣止痛,白芍益氣健脾,柴胡疏肝解郁、理氣降逆,香附、枳殼助延胡索行氣,《本草正義》曾記載香附為“所謂三焦氣分者,合上中下而一以貫之,固無論其何經何絡也”。諸藥合用,可疏通臟腑之氣機、驅散絡脈氣滯,使精微得達、臟腑得養,IBS-D 病癥自然向愈。

加減方面,可加用木香、厚樸行滯消脹,加強本方對氣滯的疏通之力,同時可配合香附調暢肝氣以防土壅木郁,取既病防變之意。另可加用桔?;瘽裰篂a,同時載藥上行、補益肺氣,從而加強肺絡、腸絡之氣機傳導,使魄門開合有度[22]。

3.2 化瘀通絡

此病程階段可選用少腹逐瘀湯(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沒藥、當歸、川芎、官桂、赤芍、生蒲黃、五靈脂)進行治療。常盼盼[23]通過臨床研究證明,使用少腹逐瘀湯進行隨癥加減對瘀阻腸絡型IBS-D有明確療效。清代醫學家王清任在其著作《醫林改錯》中提出“瀉肚日久,百方不效,是總提瘀血過多”的理論,并首創少腹逐瘀湯,為后世醫家所沿用[24]。方中以五靈脂、蒲黃活血祛瘀、散結止痛為君;肉桂、小茴香、干姜助君藥溫經散寒,驅散腸絡之瘀血;當歸、川芎活血化瘀,配合赤芍以活血行氣、散寒止痛;佐以延胡索、沒藥活血定痛;大黃瀉下排毒,取“邪去正安”之意[25];芍藥緩急止痛,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行氣活血、化瘀通絡之功,疏通腸絡之氣血。

加減方面,推薦使用桂枝、桃仁藥對以及桂枝、茯苓藥對,二者皆為活血通絡類藥對[26]。桂枝溫通一身陽氣,通脈、和血、散瘀,與導下祛瘀之桃仁相合共奏活血通絡之功;與健脾利水之茯苓相合共奏消瘀化癥之效?,F代藥理研究認為,桂枝與桃仁相配伍,有抗凝作用,且較單味藥使用效果更強[27];桂枝與茯苓相配伍,能有效提高小鼠的脾臟指數,增強其免疫力[28]。在主方基礎上增加使用此三味藥,能夠加強對絡脈氣血的疏通作用,有效改善絡脈氣滯血瘀IBS-D 患者的臨床癥狀。

3.3 疏肝通絡

此病程階段可選用仝小林教授自擬三味小方(黃連、吳茱萸、白芍)進行治療,此方源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所載戊己丸,根據仝小林教授提出的態靶同調思想,多年臨床經驗表明三味小方對于肝郁型腸易激綜合征療效顯著[29]。方中吳茱萸散寒止痛、助陽止瀉、溫補陽絡,為肝之主藥而兼入脾胃,其性下氣,可緩解郁結之肝氣;黃連清熱燥濕,同時有解毒功效,入肝經,可解肝絡之熱毒;白芍養血調經、柔肝止痛,其斂陰功效有助于滋補已損陰絡。諸藥合用,共奏疏肝理脾、調節腸道、緩瀉止痛之功。值得一提的是,本方中吳茱萸、白芍皆能緩解腸道張力,緩解腸道痙攣[30-31]。

加減方面,推薦使用川牛膝,現代研究表明,其成分可增加大鼠血漿復鈣時間及凝血酶原合成時間,說明川牛膝有一定程度上的抗凝作用,與其逐瘀功效密切相關,另外川牛膝的利尿作用與中醫“利小便,實大便”的治療思路相呼應[32]。參考現代絡病學專家吳以嶺教授“承制調平”思想,以“絡以通為用”為核心,將絡脈視作流通不休的整體,加用水蛭、蜚蠊等藥物以走血破血、除積攻瘀,以治療絡脈的氣血痹阻[33]?,F代藥理研究表明,蜚蠊有促血管生成活性及修復組織的作用,可一定程度上修復已損的絡脈,恢復絡脈氣血灌注功能[34],同時藥物用量應注意持續、小劑量應用,防止破血太過而傷正,以達到“緩緩收功”之治療效果[35]。

4 配合療法

4.1 膏摩

皮膚是人體的第一道屏障,內通經絡以達臟腑,同時反映氣血盛衰,推拿手法的影響也是從皮毛、到肌肉、入經絡、進臟腑,層層遞進,將內部瘀堵的絡脈調達通暢,使氣血流通,陰陽平衡,通則不痛。正如《丹溪心法》云:“欲知其內者,當以觀乎外;診于外者,斯以知其內。蓋有諸內者,必形諸外?!保?6]因此,在中醫藥治療的基礎上,還可以通過對腹部進行膏摩的推拿療法,行氣活血、補虛止痛,進一步從絡治療IBS-D。

將對應方藥磨制成軟膏,均勻涂抹于腹部皮膚,以摩、擦、揉等方法進行推拿,再以神闕穴為核心,配合中脘、關元、氣海、石門、雙側天樞等腹部穴位進行點按,諸穴配合,疏通腸道絡氣,調暢氣血。

膏摩以面為受力點,治療范圍大,結合絡脈“散落各處如兜”的特點,故尤其適合絡脈受損的患者,使藥物借手法之力滲透于皮下絡脈,修復受損絡脈,達到通過整體疏通絡脈,使氣血再次充分濡養臟腑來治療IBS-D 的目的。

4.2 藥浴

藥浴作為重要的中醫外治療法之一,通過溫熱之水刺激皮膚,通達腠理、溫經通絡、行氣化瘀,進而使人體絡脈運行通暢,濕熱之力可催動藥物滲透入絡,再由絡傳經,直抵臟腑病所。如《醫宗金鑒》云:“借濕以通竅,干則藥氣不入?!保?7]對于久病體虛,不耐藥性的患者,藥浴更具優勢。

對于本病患者,建議使用足部浸浴與全身浸浴相結合的方法。足,人體之根本也,足乃六經之根,人之十二經脈,其六布之于足,始于三陰,止于三陽[38]。是故足部絡脈分布密集,氣血豐富,也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而皮膚則是最大的器官,具有防御、滲透、分泌、吸收等功能,借助水之熱力溫煦經絡腧穴,催動氣血流通,將中藥、絡脈、穴位療法三者有機結合,并以“汗”法之理將藥物引入受病臟腑。

關于藥浴配方的選擇,可將上文所提對應藥物加入,且佐以艾葉、三棱、干姜、元胡等辛溫發散之妙品,進一步加強行氣、化瘀、止痛之功,且方中蟲藥偏寒,加入溫熱藥物,配合水之熱力,是為去性取用之意。

5 小結

綜上所述,不同于常規的臟腑辨證,本文從絡病動態演變的角度分析IBS-D 的病機,其絡病狀態以氣滯為始,久之演化為氣滯血瘀,甚至絡脈拘急,從而密切參與到IBS-D 的整個病程中。治療應注重把握全身絡脈整體性,以恢復絡脈通暢為核心,結合宣肺、健脾、疏肝之法,配合膏摩、藥浴等治絡療法,將全身絡脈視為一體,著重恢復絡脈氣血運行,使病情復雜遷延的IBS-D 逐漸向愈,為臨床上治療IBS-D 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歡
絡病絡脈氣滯
舌下絡脈診法研究?
基于絡病理論探討絡虛通補法在氣虛血瘀型椎動脈型頸椎病中的應用
身痛逐瘀湯敷貼治療氣滯血瘀型膝骨關節炎的臨床觀察
基于絡病學說從瘀論治腦小血管病認知功能障礙
基于“絡病理論”從瘀論治中風
看小兒絡脈識寶寶病變
從五禽戲論治肝郁氣滯型功能性便秘
絡病理論在心腦血管病治未病中的應用初探
脾胃氣滯多因肝胃不和
望“紋”知病,“掌”握小兒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