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疲勞如此流行

2024-05-07 13:31R.岡德里
小品文選刊·印象大同 2024年4期
關鍵詞:大腦腸道飲食

R.岡德里

疲勞流行病也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健康問題。多年來,我們內心已經默認,疲勞已經成為現代生活的一部分。

當我們感覺能量即將耗盡的時候,我們就會努力汲取能量,比如,攝入咖啡因、糖或更健康的“提神”食物和補充劑。但無法擺脫的疲勞不是時代的標志,疲勞也不是我們在忙碌或成功之路上必須付出的代價。

疲勞絕不是理所當然的,問題在于我們不知道如何去談論疲勞,并對其加以界定,或者像醫療從業者那樣對它進行檢測并治療。不能因為你能克服疲勞就認為它正常,你也沒必要忍受它。

我們必須摒棄“疲勞是現代生活的必然結果”這個錯誤觀點。盡管我們這個時代比以往任何時代攝取的能量都多,但我們卻常感到缺乏能量。

在“能量失憶癥”狀態下,我們的能量系統勉強運轉了很長時間,以至于都已經忘記了充滿能量是什么感覺。

追根溯源,疲勞實際上始于你更容易影響的地方——腸道。腸道炎癥和微生物群系變化是導致亞臨床表現的關鍵因素。

炎癥的經典定義是“身體為保持組織穩態而對微生物入侵或組織損傷做出的關鍵反應”。這是一種古老的、拯救生命的免疫反應。

免疫系統的主要功能是保護身體免受潛在的致命細菌、真菌、霉菌或病毒的侵害。炎癥的存在是為了使身體在入侵者突破邊界時迅速發現它們,然后發起防御性攻擊。

炎癥真的就像火一樣,我們需要它才能生存,但是如果不加以控制,它會傷害身體?,F代飲食和生活方式造成的慢性、低度炎癥是對身體最大的傷害,幾乎可以和所有困擾我們的慢性疾病聯系起來。

免疫系統是身體能量平衡的最終仲裁者,它是一個覆蓋范圍廣泛的網絡,包括器官、腺體、淋巴液、淋巴組織,以及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免疫細胞,比如大家最熟悉的白細胞。

腸道是70%-80%免疫細胞的宿主。因為腸道是大部分外來分子(包括潛在病原體)進入身體的地方。免疫防御系統會掃描即將到來的麻煩,找出外來入侵的細菌和病毒,召集一撥又一撥的白細胞來攻擊這些入侵的敵人。

當我們在咒罵該死的流感病毒把我們搞垮時,事實是我們怪錯了對象。病毒本身并沒有引起疲勞和疼痛,這是我們的自身免疫系統作用的結果。

70%-80%的免疫細胞都在腸道里,腸道也是超過一億個神經元的家園,腸道里的神經元比整個脊髓里的神經元還要多,它們組成了腸道神經系統。

壓力可以改變腸道內的環境,而腸道失衡和刺激也向大腦發送信號,然后引起情緒和態度的變化。抑郁癥、焦慮癥和認知障礙在全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

事實上,治療抑郁癥和認知障礙可能很快會從修復腸壁,恢復腸道生態系統的原始狀態開始,也就是恢復腸道生態系統的動態性和多樣性,減少神經炎癥的流行。

當你有意識地用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時候,你是在接通你的迷走神經。迷走神經在微生物—腸道—大腦軸中起著關鍵作用,是大腦和微生物群系之間相互通信的重要通道。它參與大量的調節活動,這有助于調節炎癥,調節你的饑餓感和飽腹感,并監控你的能量需求。

腸壁和大腦非常相似,它們都很容易受到來自飲食和環境的破壞,并遭受同樣的炎癥。我們要認識到,血腦屏障的破壞和由此產生的大腦炎癥,也與當今不同年齡人的神經性問題有關。

從失智癥和阿爾茨海默病到抑郁癥和精神分裂癥,以及一些有免疫成分的神經疾病,比如多發性硬化癥。因此,去除炎性化學物質和調整飲食可以治愈并修復血腦屏障,所以這顯然是值得去努力的。

可悲的是,許多人吃的食物會積極地阻止腸道細菌產生保護大腦的物質。高糖飲食之所以對大腦有害,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它減少了腸道菌群中的乳酸桿菌,這些抗炎的細菌有助于產生具有保護作用的短鏈脂肪酸。

更糟糕的是,糖和高水平的飽和脂肪酸一起,幾天之后就會開始導致記憶力受損,不管你是否超重。糖和高水平脂肪酸是你大腦最大的敵人,一旦炎癥之火從腸道蔓延到大腦,就表明野火已經在體內燃燒。

對許多面臨新冠肺炎大流行帶來的壓力和焦慮的人來說,會出現睡不著的情況,這種疲勞不是臆想出來的。無論這種高強度的壓力是急性的、令人震驚的,還是慢性的、無情的,它都會偷偷地導致腸道滲漏和炎癥。

反過來,這又會竊取你的能量儲備,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加劇神經炎癥,使你的大腦出現炎癥和饑餓。那一刻你會渴望得到安慰性食物快速給你帶來糖和血清素以“減輕疼痛”,從而獲得一次又一次的虛假快感。

但高糖、高脂肪食物不僅會讓你的腸道伙伴無法獲得所需要的能量,而且會反過來為你的腸道敵人提供食物,從而使問題更加嚴重,讓你感到疲憊和無精打采。

長期以來我們都奉行“一日三餐”的飲食方式,從進化論的觀點來看,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我們的祖先可能會認為這種想法很奇怪。

事實上,整個激素工作系統在設計上,似乎就沒考慮過你會吃早餐。記住,我們的祖先不會在日出時從洞穴里出來煎雞蛋。

所以,是時候重新考慮我們如何給身體補充能量的這些先入為主的觀念了。運動員在禁食狀態下,實際上表現得更好。

我們遠古的祖先數天沒有吃東西時頭腦比平時更清晰、更專注和反應更快速,這樣才能確保在下一個機會出現時捕捉到獵物。

我們的身體期望在這兩種狀態之間轉換:進食,然后禁食;再進食,再禁食。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搖擺,細胞生物鐘讓新陳代謝保持正常,并抑制炎癥。

選自《疲憊的真相》

猜你喜歡
大腦腸道飲食
腸道臟了翻出來洗洗
70%的能量,號稱“腸道修復菌之王”的它,還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春節飲食有“三要”
夏季謹防腸道傳染病
飲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常做9件事腸道不會差
何為清淡飲食
最強大腦
最強大腦
最強大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