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全面振興重要論述的方法論探析

2024-05-07 13:37聶鑫
黨政干部學刊 2024年3期

聶鑫

[關鍵詞]東北全面振興;科學指導;新突破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時隔五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主持召開以東北振興為主題的高規格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為東北全面振興把脈施策,不僅顯示了東北地區在整個國家發展中的重要戰略地位,而且也體現了黨中央對東北實現全面振興的信心與決心。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全面振興重要論述,并在此基礎上對這些重要指示精神加以貫徹執行,不僅有助于學懂、弄通、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而且對推動實現東北全面振興新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一、以戰略眼光為東北全面振興謀篇布局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币詰鹇匝酃饪磫栴}的核心要義強調要高瞻遠矚、統攬全局,從長遠和全局把握事物發展總體方向與趨勢,進而形成科學預判,主動謀劃、審慎思考和妥善處理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眻猿忠詰鹇匝酃饪磫栴}的實質是強調戰略的整體觀與全局觀,關乎整個國家發展事業的興衰成敗。

強調東北要實現全面振興是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把東北的發展放在國家發展的全局中定位與部署,就是以戰略眼光把脈東北的充分展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強化東北的戰略支撐作用”,東北地區資源條件好,從工業占有數量、農業供給數量、資源儲備情況來看,東北的區位優勢非常獨特且明顯,發展潛力巨大。充分發揮東北比較優勢,推動東北實現高質量發展,進而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將會極大影響我國的工業、農業、國防等各方面的整體發展以及中國式現代化實現的整體進程。

強調東北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中承擔著重要使命,顯示了東北在維護國家整個安全大局中的戰略地位,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戰略眼光的充分展現。例如,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中國共產黨歷來把糧食問題當成頭等大事來抓,從毛澤東提出的“大辦農業、大辦糧食”到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都表現出黨對糧食安全的無比重視。作為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東北平原是我國重要的產糧基地,是中國重要糧倉之一,關系著整個國家糧食安全的全局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是東北的首要擔當?!边@就是把東北糧食生產放在國家糧食安全大局中考量的戰略思維體現。再比如,產業安全是國家產業發展的重要前提與基礎,要推進產業發展,必須保障與維護產業安全。作為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東北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就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在航空.、軍工、船舶制造等許多領域都顯示出產業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構建具有東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把科教和產業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東北的產業發展放在國家產業發展大局中加以把握,使東北的產業發展為維護國家整體的產業安全打牢堅實屏障,發揮東北產業發展戰略大后方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凸顯東北的重要戰略地位?!睒嫿ㄐ掳l展格局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一方面強調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擴大內需,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市場支撐。國內大循環的實現強調不同區域、不同省市的對接與聯合,發揮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優勢,東北是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東北與東部沿海、京津冀以及南部許多省市都有產業聯動與合作,將東北放在全國發展大局中,有助于確保國內大循環暢通無阻,“促進東北更好融人全國統一大市場”。另一方面強調要實現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相互促進,“東北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門戶”,要利用東北在東北亞地區交通與貿易便利等優勢條件,加強東北亞區域合作,使東北“深度融人共建‘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合作高地”,加強東北與周邊各國各地區的貿易往來與合作,在以內循環為主體的前提下,不斷增強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動力,使東北在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得到強化。

二、以歷史視野為東北全面振興把正發展道路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睔v史視野是人們根據歷史總結知識、獲得認識,根據歷史分析與理解現實世界的基礎。形成正確歷史視野需建立在對歷史客觀認識的基礎之上,歷史視野往往表現為對歷史規律的認識,對歷史發展的看法,對歷史人物事件的客觀評判,對歷史整體局部的客觀理解與把握等。堅持以歷史視野看問題,則是善于運用歷史眼光認識發展規律,把握前進方向,以史為鑒、知古鑒今。中國共產黨善于運用歷史視野總結經驗教訓,善于用歷史規律指導現實發展。

一方面,以歷史視野引領東北發展不斷邁上更高臺階。新中國成立初期,黨中央集中力量在東北地區布局建設了一批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大戰略骨干企業,東北地區的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份為我國的重工業發展起步與建立獨立完整工業體系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誕生了新中國諸多第一,成為我國工業發展的堅強支柱。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東北人民不僅為遼沈戰役勝利和東北解放付出了巨大犧牲,也為新中國建設和抗美援朝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辈煌^去才能更好面向未來。黨中央以歷史視野指引東北發展、布局東北振興。改革開放以來,面對新的產業轉型,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歷了新的陣痛,東北在改革和市場化過程中的不適應,致使東北未能抓住歷史發展機遇,陷人發展困境。對此,黨中央總結東北發展經驗教訓,深入分析東北存在問題的根源與癥結,制定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方案。200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提出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為東北的進一步發展指明方向。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2003年到2013年十年間,東北經濟披荊斬棘,東北振興階段性成果明顯,“東北三省地區生產總值從1.17萬億元增加到4.05萬億元,年均增長10.3%”。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對外發布,為推動東北振興明確了新目標與新任務,提出了新要求,也作出了新規劃,這標志著東北振興進入了全面振興新階段。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省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時指出,“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必須“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推進東北振興”,并“就深入推進東北振興提出6個方面的要求”。 2020年召開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形成“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的具體要求,并在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將這一要求表述為“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指出,要“努力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子,奮力譜寫東北全面振興新篇章”,對完成這一目標進行具體部署,并在10月27日中央政治局召開的會議上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將對東北全面振興的具體部署上升到國家政策層面。從這一歷史進程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不斷研究東北發展新形勢,總結東北發展新規律,指導東北新實踐,以歷史視野統籌規劃,不斷推動東北走向全面振興。

另一方面,以歷史視野傳承發展東北文化,為東北實現全面振興把正前進方向,提供精神動力。在實現東北全面振興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堅持用歷史視野不斷探索東北文化發展的來龍去脈,不斷加強對東北文化優秀特質的總結與創新,使其在東北全面振興中發揮應有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塑造形成了包括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內的中華文明特性。東北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包含中華文明的特性,而且帶有自身特色。在長期的發展與實踐中,東北孕育了獨具地域特點的文化特質,既具有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共性,也是東北文化特性的生動體現。中國共產黨誕生之后,開始帶領東北人民奮起反抗外來侵略,展開了可歌可泣的斗爭,為東北文化增添了愛國主義、民族感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文化元素,為東北文化注入了先進因素與時代因子,引領了東北文化發展的方向。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邁人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東北在推進國家工業化的進程中一馬當先,東北人民憑借滿腔熱情與報國之志,完成了無數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我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黨中央提出東北要實現全面振興的引領下,必須不斷總結經驗,求新求變,不斷更新、總結與發揚東北優秀文化,使具有現代性的東北文化不斷展現出新的面貌。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省考察時指出,“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這充分說明必須加強對革命與建設中形成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總結,要把東北文化中的精華提煉好,不斷擴大東北文化的影響力。同時,要不斷推進東北文化的守正創新發展,不斷尋找東北文化中的新增長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苯Y合時代發展特點,我國應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中不斷加強對東北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真正使東北文化在東北的全面振興與全方位振興中發揮應有作用。

三、以創新理念開拓東北全面振興新境界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痹诋斀袷澜缂ち业母偁幹?,創新是世界各國謀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各國安身立命之本,是利用現有機遇、贏得競爭主動權的關鍵性因素。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敝挥蟹e極促創新、謀發展,才能不斷進步,國富民強,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否則極有可能陷于戰略上的被動,錯失發展機會。堅持創新理念,就是不斷推陳出新、知難而進、與時俱進,善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善于因地因時制宜,善于在危機中育新機,順勢而為開新局。只有秉持創新理念,把創新擺在突出位置,持續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等多元創新,才能真正解決我國各領域面臨的“卡脖子”難題,真正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持續賦能助力。

第一,強調創新對東北全面振興的正向輻射作用,加強科技創新對生產力的滲透與影響。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新質生產力”這一概念,這充分體現了創新理念對生產力概念形成的新的理解與闡釋。從概念上看,新質生產力是對比原有傳統生產力概念形成的新提法,其主要特點就在于通過科技創新拉動,確保生產力具有先進性與引領性,這也是新質生產力與傳統生產力概念的最根本區別。從構成上看,新質生產力“新”在使生產力構成要素發生了新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不僅是量變層面的變化,還有質變層面的躍升。構成生產力的勞動手段、勞動對象甚至勞動者都發生了質的改變,進而推動生產力本身發生質的變化。從性質上看,新質生產力屬于創新驅動型生產力,其中科技創新就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不竭動力,這與農耕時代生產力發展靠人力物力的直接投入、工業時代靠資本擴張與靠高投入高損耗帶來產出不同,新質生產力得以推進與發展靠的是科技創新的刺激與拉動。東北實現全面振興,必須要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加強傳統生產力的升級換代,同時找到生產力的新的增長點。

第二,推動東北全面振興,要不斷加強產業創新,這是堅持創新理念的又一重要體現。在東北全面振興過程中,必須積極加強對新興產業的培育力度。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要依靠創新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堅持鳳凰涅槃、騰籠換鳥,積極扶持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币哟笱邪l投入,掌握產業發展所需的關鍵核心技術,積極開發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努力培育未來產業,增強產業發展的新動力。同時,東北全面振興中許多傳統產業應該借助創新力量,不斷延伸傳統產業鏈,使其朝向數字化、國絡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升級改造,不斷提升傳統產業的經濟效益,不斷擴大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之間的聯系,推動產業鏈上下延伸,形成完整產業鏈和集群效應,為東北全面振興提供新的強大引擎驅動。

第三,推動東北全面振興,要扎實推進改革創新,必須“在謀劃地區改革發展思路上下功夫,在解決突出矛盾問題上下功夫,在激發基層改革創新活力上下功夫”一方面,在謀劃地區改革發展方面,必須不斷開拓創新,形成改革發展的新思路新方案新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指出要善于轉變發展思路發展當地特色文化旅游,“推進寒地冰雪經濟加快發展”,把發展冰雪經濟作為新的增長點,實現地方經濟發展的新突破。另一方面,在落實具體改革思路方案舉措的過程中,推進改革創新,要善于抓主要矛盾,解決突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深刻指出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走自主創新之路,必須“時不我待推進科技自立自強”,這實際就是堅持創新理念聚焦解決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現。此外,要激發改革主體自身的活力,調動其參與改革加強創造的積極性、主動性,也都需要堅持創新理念的指引。

第四,強調要積極發揮創新在推進東北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充分體現創新理念對東北全面振興的切實指導。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边@為東北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指明了方向,其中許多具體部署都閃爍著創新理念的光芒?,F代化大農業的目標設定,體現了對東北農業農村發展的新思路與新定位,農業農村發展不能再拘泥于小家小戶的單一分散狀態,要“合理開發利用東北各類資源,積極發展現代生態養殖,形成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多業并舉的產業體系”,使東北農業發展實現系統規模與集成力量,這就是農業大產業追求的目標與狀態。同時,東北要發展現代化大農業,還要在產品安全與宜居宜業上下功夫,這是將國家安全與生態文明理念應用于東北農業農村發展的新路子,也是創新理念的突出展現。一方面,產品安全可以從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加以理解,這是東北戰略地位得以發揮的重要體現,也是將國家安全理念貫徹到東北農業農村發展的創新表現。從數量來看,東北是我國重要的產糧基地,糧食供應充足是糧食安全的重要表現,對國家安全起到“壓艙石”作用。從質量來看,在農產品充足供應基礎上,不斷提高農產品的質量,確保各方面達標與優質,讓百姓吃得放心,則更是大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倡導東北農村實現宜居宜業,是將生態文明建設理念融人東北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又一創新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也是振興東北的一個優勢?!睎|北老工業基地曾經用粗放型的發展模式推進工業化進程,影響了東北農業農村的發展,這種不計任何代價提升生產力的做法,過度耗費了資源,也破壞了環境,這種不可持續發展后來也被證明存在諸多問題?!耙涌炀G色農業發展,堅持用養結合、綜合施策”,使綠色發展在東北農村發展中走深走實。改善農村的發展環境,改變東北農村產業發展模式,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創業,為東北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提供新的思路與方向,打開未來東北在全面振興中的總體發展路徑。

四、以底線原則為東北全面振興保駕護航

“居安而念危,則終不危;操治而慮亂,則終不亂”堅持底線原則是充分考慮到各種風險、困難、問題發生的可能性,立足發展實際,向最好的方面努力,爭取實現最大期望值。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底線原則的重要性,指出:“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边@充分說明,堅持底線原則,充分考慮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存而不忘亡,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可以極大增強對風險防范的幾率,可以增強對風險的應對與防范,進而運籌帷幄,把握事情處理的主動權。

一方面,強調東北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凸顯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底線思維的智慧。其一,強調東北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中的“壓艙石”作用,是對糧食緊缺問題造成大國國本動搖風險的深度估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確保平時產得出、供得足,極端情況下頂得上、靠得住”,必須端穩中國人的飯碗,強調要保護好被稱為“耕地中的大熊貓”的東北黑土地,要“確保黑土地不減少、不退化”,這些都體現出堅持底線思維守護國家糧食安全未雨綢繆的考量。其二,強調東北在維護國家產業安全中的重要性,是對中國產業發展一旦存在缺失,必然就會受制于人,面臨被其他國家“卡脖子”風險的預見。只有充分考慮到未來可能存在的諸多“卡脖子”問題的嚴重性,積極加以應對,“努力把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制造業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才能有助于推進這些問題的合理解決。其三,強調東北在維護國家能源安全中占有更加突出地位,是將底線原則應用于目前傳統不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有限性與未來面臨能源危機風險可能性分析的體現。東北要完成做大做強國家重大能源基地使命任務,就必須加快傳統能源行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能源開發利用,“加快發展風電、光電、、核電等清潔能源,建設風光火核儲一體化能源基地”。其四,強調東北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發揮重要作用,充分體現了堅持為子孫后代創造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的生態底線思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生態保護、環境建設、生產制造、城市發展、人民生活等各個方面”,就是針對曾經為了單純追求生產力提升,不計資源環境損耗代價而造成重大生態風險隱患而采取的積極應對之策。必須“以‘綠色發展理念指導東北振興”,堅守生態底線思維,確保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東北全面振興全過程。其五,強調東北在維護國家國防安全中發揮重要作用,是維護好國家安全,防患于未然,堅持保持邊疆安寧穩定的底線原則的重要體現。雖然目前世界總體和平,但局部戰爭并沒有停息,我國周邊安全形勢不容樂觀。東北特殊的軍事地理位置對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必須充分利用好東北的戰略地位與優勢,守護好我國國防安全底線。

另一方面,強調要進一步優化政治生態與營造良好營商環境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底線原則的堅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求必須守住廉政底線不動搖,提前預見腐敗發生的可能性,及時消除腐敗可能發生的隱患,加強反腐預警機制的建設與完善,加強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踐行與落實,采取措施積極加以防范,這些都是堅持底線原則優化政治生態的充分體現。同時,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也要堅守法治底線,要求一切政策的制定必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理念,在法治的規范與約束下不斷完善與推進。在營造良好營商環境過程中,不僅要確保政策制定依法依規,而且政策執行也要合法有據,向各種違法亂紀現象宣戰,常態化開展打黑除惡,嚴肅查處讓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違法的人與事,“為各類經營主體創造穩定、透明、規范、可預期的法治環境”。此外,政府部門還要積極作為,努力劃定企業金融債務風險底線,建立有助于中小企業金融風險處置的相關制度,有效防范或化解企業面臨的金融風險,“構建秩序規范、公平競爭市場機制”,“強化金融監管機制,重塑健康金融環境”。

總而言之,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全面振興的部署充滿著智慧,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東北全面振興的科學指導。必須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并堅決對其加以貫徹執行,努力使東北探索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才能真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東北發展新篇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