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州古樹

2024-05-07 05:22劉維嘉
北京紀事 2024年5期
關鍵詞:白蠟樹古槐國槐

劉維嘉

通州的古樹宛如一支支巨大的筆,頭頂著藍天白云,飽經風霜雪雨,不斷書寫著一方熱土的日新月異。

據媒體報道:通州區現有古樹150多棵,其中,一級古樹28棵,二級古樹123棵,涉及14個樹種,主要集中在國槐、白皮松、側柏等常見鄉土樹種。其中1棵古樹的樹齡已有600多年。這些古樹被譽為植物界的“活化石”,并全部實現掛牌保護。

《北京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條例》所稱的古樹,是指樹齡在百年以上的樹木。凡樹齡在三百年以上的樹木為一級古樹;其余的為二級古樹。一級古樹樹身掛紅牌,二級古樹樹身掛綠牌。

老槐樹

在通州有這樣的民謠“門前一棵槐,不是招寶就是進財”“宅子老不老,要看槐樹大和小”。這些足以說明槐樹的寓意以及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國槐作為北京市的市樹,在通州的城鄉處處可見。通州自古就有種植國槐的記載,樹齡在幾百年的古槐也不算什么稀罕。據通州園林綠化局2023年公布的《北京市通州區古樹名木名錄》中,國槐有99棵。這些古槐在城鄉庭院或廟宇中都能看到。

1971年初,我來到百年老校通縣三中上學。從學校門樓進去,映入眼簾的是青磚瓦房四合院。四合院的東側、西側和北側有教室,東側還有大操場,操場東邊是北運河。在四合院里的右邊長著一棵高大粗壯的老槐樹,樹枝的上邊懸掛著一口鐵鐘,一根很長的繩子從大鐘內垂下來,拴在樹干上,學校上課下課,都有值班的老師準時準點敲鐘,“當——當——當——”悠揚渾厚的鐘聲能夠傳得很遠。這棵老槐樹不知迎來多少學子在校學習,又目睹著多少學子走出校門,奔向四面八方。

位于車站路中部東側的中倉小區西門外有一棵古槐,長在高高的平臺上,四周圍著鐵欄桿。因中倉街道辦事處在這個小區內,看到這棵古槐就能找到街道辦事處,它已經成為中倉街道辦事處最明顯的地理標志。

這棵古槐的樹身掛著綠色小鐵牌,上邊印著“古樹二級”四個醒目的白字,年代是清朝(約200年),還有編號、二維碼。落款是:北京市園林綠化局2017年制。

樹的旁邊還立著一塊綠色的古樹林木保護公示牌。上邊印著:通州區中倉街道中倉社區。樹種:國槐。樹名:國槐。年代:清朝(約200年)。管護責任單位:中倉社區。責任人:張娜。還有聯系電話。落款是:通州區林長制辦公室。

據2007年北京市園林綠化部門古樹核定的相關資料,中倉街道共有古槐14棵,其中一級古槐2棵,二級古槐12棵。

在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皇木廠村,有一棵樹齡在600多年的古槐,樹高近20米,胸徑達1.65米,冠幅達25米,需要4個成人才能合抱,這是通州區最大的古樹。

皇木廠村是明代皇木廠的遺址,村子也因此而得名。古代,為修建北京城,從京杭大運河運來的各種建筑材料在張家灣附近暫存,再轉運至北京城。于是,這里逐漸形成了皇木廠、磚廠等專用存儲場。

在古槐旁邊立有一塊古樸的文化石,碑刻記載著這樣一段文字:永樂四年(1406)至嘉靖七年(1528),北京城里皇家建筑所用的珍貴木材沿大運河運到此存儲,管理官吏在木廠周圍植槐,今僅余此株。

通州塔上的老榆樹

我家曾經住在回民胡同西口的大雜院,大雜院的地勢在縣城是最高的。從大雜院的后墻往北看,高聳挺拔的通州塔清晰可見,還有塔頂上的那棵老榆樹,人們都習慣稱其為“塔榆”。

過去,我到西海子公園游玩,去縣禮堂參加會議,到通縣電影院看電影,在前往通縣三中上學的路上,包括站在學校的操場和北側的湖畔,都能看到通州塔,特別是長在塔頂上的榆樹。

據了解,塔榆沒有主根,其根系密密麻麻像網一樣布滿了塔頂西北側整面,塔榆讓通州塔錦上添花,成為大運河畔一道獨一無二的景觀。

塔榆究竟是怎么來的,民間說法不少。曾經聽老人說,是鳥兒把榆樹種子“榆錢兒”帶到了塔頂;還有的說是大風把“榆錢兒”刮到了塔頂;從通州文物專家周良先生寫的《塔榆記》中得知,塔榆是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春修建通州塔第十三層時,“榆錢兒”隨泥帶到塔頂的瓦壟間,從此生根、發芽、成長……迄今已經有320多年的樹齡了。

過去,通州的古樹很多,通州塔塔頂為什么生長著榆樹,而不是其他樹?這與通州的河流有關。據記載,古代通州城內外的河流比較多,土質比較松軟,趕上雨季,暴雨造成河水泛濫成災,沖毀堤岸,淹沒莊稼地,又影響漕運,面對這種情況,就要組織力量堵口護堤護岸,這就需要大量的樹干和枝條,樹干用于砸樁子,枝條用來擋土,讓河水順道而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朝廷指定吏員在河道險要處的岸邊栽種樹木,以防不測,便于發生水災時能就近伐樹堵塞決口。相比之下,榆樹木質堅硬,不容易腐爛,因此種得最多。

通州塔全名燃燈佛舍利塔,始建于北周年間,唐貞觀七年(633年)重修,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塔身。通州塔是個八角十三級密檐式實心磚塔,是通州古城的象征,與臨清舍利寶塔、杭州六合塔、揚州文峰塔并稱“運河四大名塔”,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和參觀游覽價值。塔上長榆樹,成為大運河沿岸獨特的景觀。由于塔高,土壤貧瘠,又得不到充足的養分,它的根系緊貼著磚瓦縫隙當中那點泥土和水分生長,使得塔榆生長發育得十分緩慢。

1987年3月,為保護古塔,政府出資修繕通州塔的時候,塔榆被移植下來,栽在塔西北側葫蘆湖南岸邊,與通州塔朝夕相伴。塔榆被移植下來的時候,樹冠為三層,形狀宛如被人們精心制作的大盆景樹。其主干徑0.17米,高3.7米;第二層的冠徑4.2米,宛如一把碩大的雨傘;頂層和下層的冠徑比第二層的小很多?,F如今的塔榆長得枝繁葉茂,并被保護起來。

在塔榆的旁邊立有碑刻,上邊刻有周良先生寫的《塔榆記》,立碑于2004年夏。如果您到公園游覽的時候,就會看到塔榆和高高聳立的通州塔。

白蠟樹

1999年秋季,通州區殘聯搬到了新華大街117號(今新華西街3號)辦公,此外院里還有通州區地震局和通州林場等單位。通縣農業局、通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安置辦公室、通縣林業局、通縣人民政府沼氣辦公室等單位曾經在此辦公。在大院西側有一棵樹干粗壯、樹冠巨大的白蠟樹。

春季,這棵白蠟樹長滿樹葉時,就像一把巨大的傘,為大半個院子遮風擋雨,尤其是酷暑天,人們能在樹下納涼。

為了保護這棵大樹,人們在樹的四周砌上了池子,經常給大樹澆水。樹上有很多樹虱子,爬滿樹干,還在墻角聚集,人們請來園林局給大樹噴藥,后來樹虱子就不見了。區殘聯在建電梯間和停車棚的時候,把白蠟樹南側和北側的骨干枝砍了一部分。

如今,一塊綠色的標志牌掛在白蠟樹的樹干上,上邊印著“古樹二級”四個醒目的白字,年代是清朝(約200年),還有編號、二維碼。落款是:北京市園林綠化局2017年制。樹下還立著一塊白底紅字的警示牌,上邊印著:“保護古樹名木七禁止行為警示牌。禁止下列損害古樹林木的行為。1.在樹上刻畫釘釘、纏繞繩索,攀樹折枝、剝損樹皮;2.借用樹干做支撐物;3.擅自采摘果實;4.在園林綠化部門按相關技術標準規劃的范圍內挖坑取土、動用明火、排放煙氣、傾倒污水污物、堆放危害樹木生長的物料、修建建筑物或者構筑物;5.擅自移植;6.砍伐;7.其他損害行為。北京市通州區園林綠化局制?!?/p>

這棵白蠟樹是通州區唯一的一棵高齡白蠟樹,究竟是誰種的并沒有記載,新中國成立后,白蠟樹所在的院子一直是政府部門的辦公場所,這棵古樹見證了通州的歷史沿革,也見證了東長安街延長線的變遷。

除了前面提到的國槐、塔榆和白蠟樹,值得一提的還有北京唯一的一棵楓楊古樹,如今已經260多歲了,位于通州梨園鎮新城樂居小區內。到了每年的8至9月果實成熟時,一串串垂下來,每一個果子上還長著一雙小翅膀,很有獨特的觀賞價值。

這些古樹都具有賞根、賞本、賞干、賞冠、賞花、品美、品強、品奇九個觀賞特點。

據了解,近年來,通州區把古樹名木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大力推進古樹名木保護工作,通過修復樹洞、設置雙支撐、修建通氣孔、整理樹冠、設置避雷針等科學復壯技術提高古樹的生長勢。此外,通州區還建立了古樹巡查機制,把古樹納入林長制進行檢查考核,實現了“株株有檔案,棵棵有人管”。

通州的這些古樹,星羅棋布在四面八方,像忠誠的衛士守護著這片熱土。它們經歷了戰火與四季風霜雨雪的洗禮,盡管傷痕累累,卻依然一如既往地把春、夏、秋、冬不同的美展現在后人的眼前。它們就像歲月老人,將一副傲骨屹立在運河之畔,默默地堅守在習以為常的寂寞中,不僅見證了歷史的變遷,也目睹了百姓的喜怒哀樂。不論是往昔的陰霾密布,還是如今的陽光燦爛,它們宛如一部部底氣十足的史書,用它枝干溝壑縱橫的表情告訴我們:只要春天來了,有陽光普照,古樹一定會秉承不知名植樹人的初衷長出新芽,為乘涼的后人打起一把綠意盎然的大傘!

猜你喜歡
白蠟樹古槐國槐
白蠟樹與喜鵲
國槐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規律與防治要點探討
聽古槐講故事
山和海
『德才兼備』『話』不多:默默奉獻的白蠟樹
胡珠泊村話古槐
古槐的夢
詠國槐
首善街的國槐
麥哈樂對國槐生理生長影響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