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流體力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

2024-05-07 20:34賀瓊瓊巫曉琪廖寅飛萬克記田全志
秦智 2024年4期
關鍵詞:工程流體力學課程思政德育

賀瓊瓊 巫曉琪 廖寅飛 萬克記 田全志

[摘要]《工程流體力學與流體機械》課程在我校礦物加工專業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學生創新能力培育和專業素養養成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對教學內容深入剖析的基礎上,從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目標出發,立足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方法,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思政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創新思考能力,師生聯動、共同建設良好的思政教育環境,將專業知識教授與思政育人統一結合。

[關鍵詞]工程流體力學;課程思政;融合;德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4.036

引言

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舉措?!傲⒌聵淙顺尚菣z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1]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倳浿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

“課程思政”是高校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而提出的,是高校對“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以及如何培養人”的積極回應?!豆こ塘黧w力學與流體機械》是一門專業性極強的課程,在礦物加工專業培養中占據重要地位。作為一門以演算分析為主的課程,需要教師將課程教學內容深入剖析,充分了解學生需求,將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知識有機結合起來,有的放矢地設計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收集教學反饋;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自我主導的學習能力。

一、課程思政現狀

“課程思政”雖然由“課程”和“思政”構成,但絕不是二者的簡單相加,要結合實際情況有機結合。為了充分了解課程思政當下情況以及學生對課程思政的需求,我們面向本科學生發出了一份調查問卷,調查統計了學生對課程思政的需求和看法?;厥盏恼{查結果中,男女比約3:1,共產黨員與共青團員占九成以上。調查結果顯示,對課程思政的現狀背景調查,在目前的課程中,教師穿插思想政治教育的頻率可觀,說明目前思政教育開展的廣泛性和深入性。約有76%的學生認為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堂是有必要的,說明了大部分學生都有對思政元素融入課堂的需求,其余學生有可能是因為還未體會過課程思政,沒有較為全面的了解。有約95%同學都認為在課堂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習專業知識對自己來說都很重要,這表明學生對思政教育普遍看重,有自我培養成高素質全面發展人才的意識,說明了課程思政開展的必要性。

我們還針對學生對今后的課程思政發展想法進行了調查。對于思政元素的類別傾向,學生的選擇較為均衡,其中選擇愛國主義元素的人次最多,學生表現出了廣泛的愛國熱情;62.12%的學生選擇創新精神元素,說明目前學生對創新能力的看重;而選擇團隊合作精神元素和職業素養元素的人數占比均過半,這表明學生對團隊發展和職業發展有所關注;而其余三個元素:思辨意識、學術態度、道德倫理選擇人數占比均近半數,能看出學生較為注重全面的發展,教師需要明確需求,均衡思政元素比重。對于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學生傾向于國家最新政策解讀、國內外熱點問題討論和名人歷史介紹,說明大部分學生對當今時代的快速變化有一定的自我理解,需要教師結合專業特性,適時討論相關政策以及當下熱點,使學生立足大環境、把握個體發展、為國家建設添磚、為社會發展加瓦。有 98.48% 的學生認為課程思政有助于個人未來職業規劃,說明學生對職業未來有著極大的關注度,也可以看出課程思政對學生發展的重要作用。96.97%的同學認為思政元素會提高課程趣味,佐證了課程思政可增加課堂的吸引力。關于思政課程的融入方式,學生普遍認為討論、情景模擬、講授的適應性更好(60%以上),相對來說專題式的課程思政模式更沒有那么受歡迎,有可能是因為專題思政不便于融入日常教學,更有可能占用大塊的專業課堂時間;這需要教師靈活變通,綜合應用教學法,最終達到用少的時間輸出多而精的內容的目的。此外,目前學生認為課程思政融入課堂的困難主要集中在內容枯燥、與課程內容結合程度不夠等問題上,因而教師要通過多元的方式提升課程思政的吸引力,增強課程趣味性,提高與教學內容的結合度;16.67%的學生認為思政課占用的時間過多,這就需要教師注意時間把控和課程進度;此外,有13.64%的學生認為教師不夠重視,這需要教師提升思想高度,言傳身教,帶領學生一同進行思政與課堂融合教學。

綜合上述調查結果,我們要合理地設計教學方案,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課程思政教育的開展既要深入挖掘課程自身的特色思政資源,又要充分發揮課堂主要渠道功能;既要重視學科專業知識的教學,又要體現育人目標。[4]針對學生的需求,合理安排思政,強化教師教學能力,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情境,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

二、構建工程流體力學課程思政教學模式

在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既要完成專業教學任務,又要導入課程思政,這就要力避強行思政的問題,達成入腦入心的良好效果。在教學進程中不露痕跡地展開思政,力求隨風入夜,潤物無聲?!豆こ塘黧w力學與流體機械》本科課程主要在教案優化和教學案例設計進行思政教育的深化和完善,秉承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以培養專業高素質全面發展人才為目標,把知識傳授與科學精神、愛國情懷與責任擔當等價值引領融入教學中。結合學生需求優化教案,主要是在每次課中加入3~5分鐘的思政教育內容,包括科學思維方法訓練、科學倫理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未來職業規劃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合計進行24次左右的思政教育。

在對具體教學大綱剖析后,目前的思政元素融入模式為,在48學時的內容中,根據課程進度插入思政教學案例5~10個,如:①在雷諾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堅持實事求是、嚴謹科學態度,引導學生感受科研創新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教導學生在日常實驗與研究過程中準確記錄原始數據,帶領學生對數據進行思考和分析。還可采用自由討論的方式,由學生針對日常實驗中出現的不良行為進行糾正,形成良好的科研習慣;②在相似原理和量綱分析章節中,通過教學內容推進,帶領學生一起理解章節重點,自己動手感受量綱的規整帶來的科學之美,與大家共同領略歷代流體力學先賢們為了點滴進展而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專業自豪感;③在課程進行期間,向學生介紹流體力學方面的科學家陸士嘉、吳仲華等老先生,他們受祖國的感召,憑著一腔愛國情懷學成歸國,為開創新中國流體力學科研教學事業做出杰出貢獻,用真實而令人觸動的故事,不著痕跡地融入愛國主義元素,同學們不僅在專業領域積累了知識,也增強了民族自豪感、獲得感。同時,可以通過交流討論為同學們的未來職業規劃提出相關的建議;④在講解粘性知識點時,將流體流動前進的粘性和人生前進的阻力進行類比,前進的越快,則阻力越大,所以遇到困難時,不要沮喪,那是因為你前進的速度快,我們無法避免外界的阻力,只能修煉自己,減少來自于我們內心的阻力,增強同學們的抗壓能力。還可結合課堂實際情況,適時即興添加多元的思政內容,增強課堂趣味性。

在《工程流體力學與流體機械》本科課程中融合思政元素,還需要更多的探索。目前來說課程思政的效果與實施程度尚可,在接下來的教學中,需要根據學生反饋逐步調整教學規劃,避免止步不前、絕不安于現狀,進行教師自我提升,積極做好課程內容的延伸,讓兩者真正做到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協同增效。

三、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在做好日常教學設計中融入思政元素后,如何在今后的教學中深入推廣融合思政元素成為課程思政建設的又一關鍵。教師在課堂思政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教書育人的實施主體,是助推新時代課程思政發展的主體,是課堂教學的第一責任人,但學生才是課程思政的接受主體,最終是以學生的獲得感作為檢驗標準。[3] 課程思政的建設成效體現在學生,想要讓課程思政能夠有效地、與時俱進地發展,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更離不開學生的配合和反饋。因此,可以發揮學生作為課程思政接受主體的發散性,在每次課程結束后向學生收集反饋意見,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思想動態,還可選擇部分學生一同對教學過程進行復盤,根據學生反饋感受改進教學方案,并做到順應時勢、求新求變。

同時,教師也要認真學習理論、領悟經典、正確理解當下。教師平時要選擇性涉獵專著史料,了解必備的歷史理論知識,把握行業發展。還要注重培養自身的教學能力,深耕教材,避免教條主義,充分發揮課業和思政的吸引力;要堅持理論與實際結合,做到學以致用,培養注重問題導向、有效結合時事,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和使命,滿足學生的思政需求,使學生根據教師所提供的內容進一步深入學習體會?!皢⒅菨櫺?,培根鑄魂”,通過師生共建、教學相長,根據時事熱點以及學生需求不斷改正、不斷發展,最終達到兩者互相促進的效果,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專業學習與課程思政協同作用的魅力,從而培養新時代高素質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

四、結語

“課程思政是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貫穿教學和研究的全過程,深入發掘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從戰略高度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素養課程、專業教育課程三位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盵5]當前國內外局勢瞬息萬變,國家急需高質量全面發展的人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高校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國育才的關鍵舉措。而課程是高等學校教育培養人才的重要載體,同時,專業必修課程是培養專業人才的必經之路。將思政元素巧妙融入日常教學中,強化內容供給,避免“過度理論化”或“去理論化”問題,堅持改革,創新形式的同時豐富內涵,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思政育人的目標,提高教學內容多元性與趣味性,引導學生立志于高遠,培養擁有較高思想覺悟的新一代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網站.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EB/OL].(2020-06-05)[2023-09-28].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eqid=d4eec6260001a749000000066460415b

[2]新華社.習近平出席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EB/OL].(2016-12-30)[2023-09-28].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qnzz.youth.cn/zhuanti/shzyll/tbhdp/201612/t20161230_8999207.htm

[3]李國娟.課程思政建設必須牢牢把握五個關鍵環節[J].中國高等教育,2017(Z3):28-29.

[4]沈曉靜,秦向東,袁文娟,等.分析化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J].大學化學,2023,38(8):61-68.

[5]張珂,鄭中華.基于課程層面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探索[J].大學教育,2022(1):104-106.

基金項目:“動力中國·課程思政”項目,項目名稱:中國礦業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動力中國·課程思政”示范專業(項目編號:2021KCSZ04)

作者簡介:

賀瓊瓊(1989.12-),女,漢族,河北滄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煤基碳材料研發、廢水處理、煤系戰略金屬等;

巫曉琪(2000.11-),女,漢族,江西贛州人,學士,研究方向:廢水處理;

廖寅飛(1986.11-),男,漢族,江西贛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難選煤(礦)高效分選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等;

萬克記(1989.10-),男,漢族,山東日照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水/土介質中重金屬的選擇性分離和礦物干燥脫水等;

田全志(1992.08-),男,漢族,山東菏澤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固廢資源化利用及無害化處置、新型材料開發應用、放射性核素/重金屬污染防治、關鍵金屬火法/濕法冶金提取等。

猜你喜歡
工程流體力學課程思政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工程流體力學》課程的立體化教學體系建設
《工程流體力學》教學方法探討
針對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工程流體力學》教學探討
CFD軟件及源程序輔助工程流體力學課程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