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豬腹瀉病的綜合防治

2024-05-08 08:45徐立
今日畜牧獸醫 2024年2期
關鍵詞:豬只傳染性患病

徐立

(啟東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226200)

豬腹瀉是規?;B殖場中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之一,染病的生豬會出現嚴重的采食量下降和精神不振的癥狀,甚至出現脫水,在每年的春季和冬季是高發的季節。引發豬腹瀉病的原因包括傳染性因素和非傳染性因素,常見的傳染性因素導致的腹瀉包括病毒性腹瀉和細菌性腹瀉。而非傳染性因素引發的腹瀉包括飼養環境的變化和營養缺乏等,給患病豬的機體造成很大的傷害,影響腸道內的菌群的平衡,不利于豬只對養分的吸收,造成患病豬的體重下降,甚至出現死亡。本文主要論述了腹瀉病的發病原因,重點闡述了該病的防治方法,以期為養殖戶提供一些參考。

1 豬腹瀉的發病原因

1.1 養殖場的環境

從當前豬腹瀉的發生情況來看,引發該病的因素有多種,其中包括養殖場的飼養環境。在日常養殖的過程中,應該保證養殖場內的通風和干燥,避免病菌的滋生。為豬只營造適合的生長溫度,在冬季要做好養殖場的保溫工作,如果溫度控制不科學會引發該病,同時也會繼發感染其他的疾病。相關的調查研究顯示,應該將養殖場內的濕度控制在65%~75%,如果濕度高于80%會導致豬只的新陳代謝紊亂,從而引發該病。有些養殖戶隨意的擴大飼養的規模,導致養殖場內的空氣不流通,也增加了病菌傳播和擴散的可能性。為此,日常養殖的過程中,要合理的控制好飼養的密度,保證空氣流通,并且定期對環境進行徹底的消毒殺菌,防止出現環境污染。在日常養殖中應該定期的消毒,選擇抗菌譜廣和穩定性比較高的消毒藥劑,對養殖場以及周圍的環境進行徹底的消毒處理。

1.2 飼料因素

豬只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養分的需求存在明顯的差異性,配種時期和妊娠時期的生豬,對蛋白質的需求量比較高,可以適當的在日糧中增加蛋白質的含量。但是仔豬的胃腸道發育不完全,如果過度的添加蛋白質會引發消化系統的紊亂,容易引發仔豬的過敏性腹瀉。另外,在飼養的過程中要保證飼料的新鮮,避免出現蛋白質的發霉變質,否則也會引發細菌性的腹瀉。

1.3 仔豬斷奶因素

仔豬斷奶之后可能會引發腹瀉。因為仔豬的小腸絨毛發育不完全,很容易感染病菌,直接影響營養的消化和吸收。尤其仔豬體內的消化酶的活性低,影響日糧中養分的分解,可能存在免疫抑制。另外,仔豬在斷奶之后,從母豬初乳中獲得的免疫球蛋白的數量減少,導致仔豬的抵抗能力下降。

1.4 細菌感染因素

因為細菌感染引發的腹瀉,對仔豬的威脅比較大,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導致仔豬的死亡。比較常見引發仔豬細菌性腹瀉的病菌包括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其中大腸桿菌會引發仔豬的黃痢和白痢,沙門氏菌會引發仔豬副傷寒。一旦感染大腸桿菌的臨床癥狀比較明顯,會出現體溫升高、皮膚出血和呼吸困難等癥狀。

1.5 病毒感染因素

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是豬腹瀉中傳染性比較強的疾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并且病死率很高,每年的冬季和春季是高發時期?;加胁《拘愿篂a豬只的主要臨床癥狀是排出水樣的糞便,并且糞便中含有黃白色或者棕白色的凝乳塊,還會出現脫水的癥狀,逐漸的消瘦甚至死亡。病毒感染包括流行性腹瀉病毒和傳染性胃腸炎病毒以及輪狀病毒。病毒直接影響豬只的消化性能,導致對養分的吸收能力下降,從而引發腹瀉。在仔豬生長階段,一旦出現病毒感染,直接導致仔豬無法消化母乳中的蛋白質和乳糖,造成大量的乳糖滯留在腸腔內,被分解為短鏈有機酸,從而引發腹瀉。

1.6 寄生蟲因素

有些寄生蟲也會引發豬腹瀉,主要有孢球蟲、艾美球蟲、蛔蟲、圓線蟲、食道口線蟲等。在高溫高濕的季節很容易因為球蟲病而引發的腹瀉,對于7~15 日齡的仔豬的危害比較大,發病之后的臨床癥狀明顯,主要表現為采食量下降、生長發育受到影響。有些患病豬出現脫水和逐漸消瘦狀,通常情況下,病程能夠持續3~5 d。

2 主要的臨床癥狀

患有腹瀉豬只的主要臨床癥狀為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和嘔吐,并且排泄的次數增加,排出的糞便沒有完全的消化。哺乳期的仔豬感染該病后的主要臨床癥狀為采食量下降,身體逐漸的萎縮和精神不振,會排出黃黑色帶有腥味的糞便。斷奶后的仔豬感染該病之后的主要臨床癥狀為脫水和消瘦,采食量下降和精神不振,伴有腹脹和嘔吐,會排出黃色或者黃白色而帶有惡臭的糞便。母豬感染之后的臨床癥狀比較輕,主要表現為腹脹、嘔吐和腹瀉,有些患病豬的采食量下降和消化不良。一旦患病超過一天,會出現脫水癥狀。針對豬腹瀉疾病,應該堅持及早診斷,及早治療的原則,避免病情的擴散和蔓延,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3 主要的防治方法

3.1 及時的治療

3.1.1 大腸桿菌腹瀉的治療

因為大腸桿菌引發的腹瀉包括仔豬白痢和仔豬黃痢,出現感染之后及時的用藥治療,可以選擇西藥治療和中藥治療兩種方法,提高治療的效果。

第一,西藥治療。出現仔豬黃白痢之后,及時用藥治療,選擇環丙沙星,肌肉注射給藥,每10 kg 體重的用量為0.25 mL,2 次/d,連續給藥3 d;選擇硫酸慶大霉素,肌肉注射即可,用量控制在每千克體重注射0.2 mL,2 次/d,連續用藥2~3 d;選擇8 萬IU~12 萬IU 的鏈霉素,配合25%的葡萄糖溶液,給患病豬腹腔注射即可,第1 天間隔12 h 用藥一次,第2 天間隔24 h 用藥一次,治療3~4 d,效果明顯。

第二,中藥治療。仔豬黃白痢還可以選擇中藥治療,選擇茯苓、澤瀉、龍膽草各2 g,黃連、山楂、白芍、甘草各1 g,白頭翁5 g,將藥劑均勻的混合,加水300 mL,使用溫火煎煮,并且保留80 mL 的湯液,給每頭患病豬灌服10~15 mL,每天兩次,連續給藥2~3 d;也可采用大蒜療法,需要準備5 個紫皮大蒜、500 g 白酒,500 g 水,將大蒜搗成糊狀,將白酒和水充分地混合,給患病的仔豬灌服,要控制好每次的用量,20 日齡仔豬每次灌服3~5 mL,連續用藥2 d,每天1~2 次。

3.1.2 流行性腹瀉

針對流行性腹瀉,應該選擇以下的治療方法。

第一,西藥治療。針對病癥嚴重的仔豬,選擇氨芐青霉素5 g、維生素C 1 g、糖鹽水40 mL、碳酸氫鈉注射液10 mL,靜脈注射即可,2 次/d,連續用藥3~5 d;為了預防繼發感染,選擇鹽酸環丙沙星注射液,每天肌肉1 kg 注射2.5 mg,2 次/d,連續注射3~6 d,效果明顯。

第二,中藥治療。選擇白頭翁、黃芪各80 g,黨參、柯子各60 g,秦皮、蒼術、肉桂、厚樸、山楂各50 g,當歸40 g,甘草30 g,均勻的混合加水煎煮,反復兩次之后過濾濃縮出1 L 藥液給病豬灌服,體重灌服0.75 mL,每天兩次,連續灌服4~5 d。

第三,輔助治療。針對脫水較嚴重仔豬,可腹腔注射5%的葡萄糖氯化鈉溶液,如果腹瀉嚴重,可加入止瀉藥物,按每頭4 g 蒙脫石粉配10~15 mL 葡萄糖生理鹽水灌服,一天兩次,連續服用3 次,病癥嚴重劑量可加倍。如果嘔吐癥狀較嚴重時,可以選擇5%~10%的葡萄糖注射液注射補充能量;出現發燒癥狀之后,可以給仔豬肌肉注射5 mL、成年豬肌肉注射20 mL的安乃近注射液,一天1 次,連續用藥2 d。

3.1.3 輪狀病毒腹瀉

輪狀病毒腹瀉主要是由輪狀病毒引起,針對該種腹瀉,養殖人員要結合當地養殖場的實際情況和病毒的發生情況制定具體的治療方案,應該采取以下的治療方法。

第一,如果成年豬感染該病,可以選擇葡萄糖40 g、硫酸氫鈉霉素30 萬lU、氯化鈉10 mL 和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第二,仔豬染病之后應該觀察染病的情況,不同日齡的仔豬選擇黃芪多糖注射液,針對1~5 日齡的仔豬,每千克體重注射0.5~0.6 mL,結合患病程度可以適當的加入環丙沙星注射液,但是要控制好劑量。針對6~10 日齡的仔豬,注射的黃芪多糖注射液的劑量為每千克體重0.6~1 mg,為了提高治療的效果,可以選擇注射穿心蓮注射液,每頭20 mL。針對1~30 日齡的仔豬,注射的黃芪多糖的劑量為每千克體重0.3 mL,并且配合肌肉注射環丙沙星,每千克體重注射0.3 mL,每天注射兩次,連續用藥3~5 d。

第三,為了避免出現繼發性的感染,可以給患病豬內服腸道收斂劑,最大程度的減少因為輪狀病毒感染而引發的患病豬的體重下降和脫水,一旦出現腹瀉癥狀,要及時的補充葡萄糖-苷氨酸電解質溶液,緩解腹瀉癥狀[1]。

3.1.4 傳染性胃腸炎

豬傳染性胃腸炎當前沒有針對性的治療藥物,需要結合患病豬的臨床癥狀有針對性的治療。應該堅持止瀉、補液、防止酸中毒和抗菌藥物聯合使用的治療措施。針對發病豬,首先要做好止瀉工作,可使用恩諾沙星注射液,0.025 mL/kg,并且配合30%的磺胺間甲氧嘧啶鈉注射液,控制好劑量,仔豬3~5 mL、中豬5~10 mL、大豬10~20 mL,每天肌肉注射一次即可,連續注射2~3 d。為了預防繼發感染,針對患病仔豬,要選擇氨芐西林鈉1 g、利巴韋林300 mg 和穿心蓮10 mL,肌肉注射,其他日齡的豬也選擇三種藥物,要結合病豬的體重控制好用藥量,每天肌肉注射一次即可。此外,一旦患病豬出現失水過多和飲食廢絕的癥狀,可以選擇20%的葡萄糖注射液、維生素C 肌酐和維生素B6等,混合腹腔注射。其他日齡患病豬要結合體重適當的調整劑量。

3.2 科學的預防方法

3.2.1 做好飼養管理

第一,母豬的飼養管理。在母豬妊娠期間,要定期的檢查身體,確保身體狀況良好,各項指標在正常的范圍內,不能太肥或者太瘦。為妊娠期的母豬提供營養均衡的日糧,確保腹中的胎兒獲得充足的營養物質,能夠安全的生產,同時避免母豬在分娩之后泌乳量減少。在母豬生產之前,對產房全面清洗和徹底的消毒,保證環境的干燥衛生,溫度和濕度適合,定期消毒母豬的腹部和乳房。在母豬生產完成之后,及時的清理胎衣和污染物,并且做好消毒,防止出現感染。第二,對仔豬的管理。通常情況下,新生仔豬的體溫調節能力差,在9 日齡之后才逐漸完善,為此,要做好產房的管理,包括溫度和濕度的管理,能夠增強新生仔豬的成活率。產房的溫度應該控制在18~20℃,不同日齡的仔豬所需保溫箱的溫度不同,1~7 日齡的保溫箱的溫度應該控制在32~28℃,8~30 日齡仔豬保溫箱的溫度應控制在28~25℃。初生仔豬應該立即清洗口鼻和鼻腔內的黏液,將全身擦拭干凈,并且保證盡快的吃上足夠的初乳,便于及時的獲得母源抗體,增強免疫能力。

3.2.2 環境管理

養殖場要制定嚴格的衛生消毒管理制度,養殖場和養殖工具定期的消毒;對進出養殖場的車輛也要徹底消毒;針對進入養殖場的工作人員,選擇紫外線消毒和噴淋消毒的方式。豬舍常見的消毒劑包括0.1%的除菌凈、10%的漂白粉和2%的燒堿溶液等。此外,做好圈舍的內部清潔和通風換氣工作,將內部氣體及時排出。對糞便和病死豬采取無害化處理,發現感染病豬及時的隔離,避免擴散和蔓延。

3.2.3 減少應激

豬流行性腹瀉對仔豬的危害較大,仔豬對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差,要做好仔豬的應激管理,嚴格的分群和斷奶。夏季要控制好養殖場內的溫度,及時的通風和降溫,冬季要采取多種高溫措施,適當的減少通風的頻率,一旦過冷或者過熱,仔豬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也會繼發感染其他的疾病。在飼料更換中,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讓仔豬適應飼料的更換,也可以預防豬流行性腹瀉。

3.2.4 做好引種

有條件的養殖場應該堅持自繁自養和全進全出的飼養管理模式,減少病菌的數量。一旦要引種,做好當地流行病學的調查工作,沒有疫情之后才能引進,引入之后要及時隔離觀察,最少30 d 以上,經過檢查診斷才能混合飼養[2]。此外,盡量控制好運輸的距離,長時間運輸會導致豬只出現應激,抵抗力下降。

4 結語

綜上所述,引發豬腹瀉的原因很多,應該加強對該類疾病發生情況的調查,及時了解發病的原因,并且及時的診斷和有針對性的治療。此外,養殖戶要重視日常的預防工作,做好環境管理和飼養管理工作,科學的引種,減少養殖過程中的應激,為豬只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減少豬腹瀉疾病的發生,保證養殖戶的經濟收入。

猜你喜歡
豬只傳染性患病
中西醫結合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
豬傳染性胃腸炎的治療
降低日糧粗蛋白并添加單體氨基酸對斷奶—育肥豬生長性能和營養排泄的影響(中)
豬胃潰瘍的病因與防治措施
為照顧患病家父請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動物與人獸共患病
秋冬季防應激不可忽略飲水消毒
豬只硒缺乏癥的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
豬傳染性胃腸炎的防治
“glifo”幫助患病兒童圓提筆之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