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文化意識

2024-05-08 06:55徐海云
科學大眾·教師版 2024年4期
關鍵詞:內涵詞匯意識

徐海云

信息時代的來臨和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更加凸顯英語學習的重要意義,而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想要實現高效率語言學習目標,學生首先必須了解其相關的文化,為此高中階段教師應致力于加強閱讀教學的文化融入,培養學生跨文化思維和交際能力。

英語教學中文化主要指代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文學藝術、傳統習俗、傳統節日、生活方式等,而高中時期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正是建立在他們對這些文化知識的理解上,能夠讀懂語言,探索深層情感,為此教師必須及時轉換傳統教育思想,對閱讀教學課堂進行重新設計,注重對學生世界意識、文化意識的培養,借助多元材料分析、多樣活動組織以及中西對比等方式強化教學效果,促進高中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閱讀教學中文化意識滲透的意義

在互聯網沒有普及且教育思想傳統固化的階段,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對母語為英語的國家文化知識了解比較淺層化,在升學壓力下更無法發揮出主動性、積極性去閱讀更多圖書、報刊,所以對英語的學習教學片面、單一,實踐應用水平停留在“中式英語”階段,不利于他們后續的學習和發展。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教師結合中西方國家交際規律以及我國社會的發展需求,對課程教學進行全新設計,借助高中英語教材中涉及的西方國家歷史文化、交際習慣等拓展教學,讓學生可以在了解相關背景知識的情況下感受語言文字的內涵,體會不同作者創作文章時的所思所想,用文化滲透的方式開闊學生的眼界,彌補傳統教育的不足,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文化意識的滲透原則

(一)相關原則

教師在進行知識講解過程中,為了保證學生理解其內涵,必須滲透相關的文化背景,將教材和實際文化背景相聯系,再展開語言習慣對比活動,在拓寬知識教學范圍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系統性地了解所學,借助文化背景解析加深英語意識,于潛移默化中實現綜合素質的發展。

(二)實用原則

高中階段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英語知識基礎,教師的教育目的一定不能只是教材知識解析和習題訓練,要保證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理解知識內涵的基礎上,能將它們在實際生活中靈活應用,掌握正常對話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故而文化意識的滲透還應該建立在自由的表達上,教師在課內要創造良好語言環境,鼓勵學生模擬對話,成功弱化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語言學習障礙,在自然狀態下深入理解語言知識內涵,提高自身實用能力,為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三)循序原則

教師在展開正式教學時一定要根據學生當前階段的英語水平調整教學方法,將學生水平定位到合理位置,并且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淺入深地滲透文化知識,能在認知范圍內逐漸提高對所學的掌握能力。此時教師可以配合組織問答或者小組討論活動,營造適宜的氛圍,激活學生的表達、探究欲望,在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獲得英語素養的發展。

三、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具體路徑

(一)詞匯深度分析,提高理解水平

詞匯和語法是高中階段英語閱讀教學體系中的兩個關鍵組成部分,在傳統思想的影響下,教師對這兩項基礎教育工作的開展形式單一化、枯燥化,學生也只是在了解其表層含義的基礎上對文本進行翻譯,未能成功探索出文本的核心思想、情感表達方式,影響他們的整體閱讀效果。因此新時代下教師應該在講解詞匯過程中增加結合文化環境深層解析的環節,學生對詞匯的理解不限于字面意思,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文化素養的發展。

從本質上講英語詞匯及其文化內涵是民族文化、社會以及語言三方面共同發展的結晶,從文化中我們能看到使用該語言人們的思想價值觀念、日常生活習慣、文化習俗等,故而高中生在閱讀學習中對詞匯相關文化的掌握能保證他們對文本含義理解得更準確,還能不斷加入自己的理解,在思維活躍的前提下實現閱讀理解水平的提升,為未來的學習與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例如教授譯林版選擇性必修一《The art of painting》單元時,針對“Beethoven a remarkable life”文本的解析必須建立在深度探究重點詞匯文化內涵的基礎上,首先針對主人公“Beethoven”教師必須進行文化背景交代,包括他在早年、維也納、成熟階段以及創作晚期不同時期的經歷,并分析他的性格特點、創作特征,最終交代他的著名成就,這樣讓學生豁然開朗,自然明白remarkable的含義,也明確了文本的整體閱讀方向,再通過對remarkable presentation、remarkable early life、remarkable reputation and achievements五方面進行全面解讀,其中方便學生理解真實內涵,對于optimistic、brilliant、diligent、positive、determined、creative、strong-willed、enthussiastic等詞匯進行全面分析,其中brilliant一詞有多層含義,既可以指代寶石、鉆石,同時還可以呈現出明亮的、巧妙的、技藝高的、燦爛的、杰出的等形容詞含義,如果不能結合Beethoven人物的生平經歷來看,很難判斷出實際的含義,翻譯失誤則很有可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謎團,因此對每一次詞匯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度挖掘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十分必要。

同時文化詞匯也體現在很多習語、諺語中,高中時期常見的習語、諺語包括a rat in a hole(甕中之鱉)、to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the shed crocodile tears(鱷魚眼淚)等,代表動物的詞匯在諺語中表現出的含義與其本身意思有明顯差異,教師此時需要及時為學生科普,讓他們在大量的閱讀中積累學習經驗,最終能在后續學習中根據語境判斷詞匯真實含義,實現整體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背景深層挖掘,開闊學習視野

針對閱讀教學這一板塊,教師不僅要完成對基礎知識的有效講解任務,還應該培養學生篇章結構梳理能力、語篇內涵分析能力以及主觀情感表達能力,注重對中西方文化心理的滲透。首先應該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讓他們走出中式思維的固定模式,在真正明白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基礎上參與各項活動之中。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該深度挖掘每一個語篇中蘊藏的文化信息,將文化知識、語言知識整合,打造出完美課堂,對文化背景的深度挖掘一方面能降低教學難度,讓學生自然進入學習狀態,另一方面還能實現構建完整知識體系的目標,學生的閱讀視野更加開闊,他們可以在清晰的故事背景下帶入情感,恰當地理解語言文字的深層內涵。講解譯林版必修一Unit 2《Lets talk teens》中“Strangers under the same roof?”一文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分析西方國家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模式,出示相關的調查資料,再引導學生思考自己與家長的日常生活點滴,分析中西方家庭教育模式之間的差異,以此為基礎分析二者的相似與不同之處,引出青少年與家長之間隔閡產生的原因,在此文化背景下引發學生的積極討論,有效完成閱讀教學任務。

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對英語與漢語文章在信息編排順序上存在的明顯差異,主要包括以下兩個部分:

1.信息的確定陳述:其中英語語言習慣是將總結性話語放置于開頭,中文表達則習慣在結尾處進行完整總結,主要原因英語表達是“主題→闡述/主題→語境”,而中文則是在語言環境中逐層分析主題、總結核心思想,英語語篇結構側重“演繹”,中文側重于歸納。

2.長短句分析:英語是“法治”的語言,西方國家的人表達過程中只要沒有結構上的錯誤,習慣于將很多語句放置在一個句子中,所以從句較多,而中國傾向于“人治”,語義通過字詞來直接表達,如古代的文言文,表達都短小精煉且準確,所以由于兩種語言文化背景上的差異,創作過程中也有很大差別,學生在閱讀分析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對英語從句、代詞、被動等形式進行解析,并積累經驗,充分了解英語語言文化特點,為后續自主創作打下良好基礎。

(三)中西價值對比,消除閱讀障礙

中西方價值觀方面的差異在人們日常生活的點滴中都有體現,學生如果不能準確理解這些差異,則很有可能遇到大量閱讀阻礙,無法合理、準確地理解文本的真實含義,在未能明確文本情感思想、價值觀念的基礎上,閱讀學習的意義被削弱,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也難以得到發展。英語國家價值觀念為“個人主義”,所謂“個人主義”是他們崇尚自我與個人,對于情感、思想的表達更加直接,同時還十分重視獨立、平等,這些與中華文化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這份差異在對譯林版必修二《Festivals and customs》單元“Importance of promo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in morden society”中有明顯體現,首先文本主要介紹了我國的歷史、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其中對于the Spring Festival、the Lantern Fetival、the Dragon Boat Festival、the Mid-Autunm Festival等節日都進行了詳細介紹,大部分節日都是詳細、溫馨的,對于情感表達、慶祝方式都是深沉、含蓄、內斂的,與之相對比,教師可以綜合展示Holloween、Thanksgiving Day、Christmas Day等節日,在節日慶祝方面,西方國家更加“瘋狂”、熱情,同時情緒也更加外放,與中國有著較大差異。

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到中西方價值觀念之間的差異性,才能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產生更加深入地思考,理解英語文本的深刻內涵,真正體會作者的情感,為學生后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發展做好鋪墊。

(四)實踐活動組織,升華文化意識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一切教學活動的展開都應該基于“實踐”這一關鍵詞,學生只有在真正動腦去思考、動口去表達的基礎上,才能理解知識含義,實現綜合發展,而在英語交際過程中他們能自然擺脫母語思想的束縛,體會英語語言的魅力,同時生成文化意識,獲得個體的全面發展。在閱讀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如角色扮演、主題辯論、調查采訪、小組探索等,教師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來完成課堂的構建,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來探究真相、展示自我,他們會帶著疑問去對閱讀文本進行深度探究,從而在交流互動中用英語價值觀念體會與理解其情感、內涵,久而久之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還能掌握更多閱讀技巧,放眼于更廣闊的英語世界,實現文化意識的不斷升華,為未來發展做好鋪墊。

在講解譯林版選擇性必修一《The art of painting》中“First impressions”一文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保證學生熟練掌握who、when、where、what she/he was doing、what she/he seemed like等描繪與人初遇的表達方法,基于此可以要求同學們分組討論,結合自己了解的各個國家初次見面的禮儀來進行自由表達,在此過程中可以查閱各種相關的資料,了解本國的相關文化特征,結合現實生活介紹禮儀文化,同時將英國、意大利、德國、法國、印度等各個國家見面禮中最有代表性的禮節進行重點分析,小組討論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補充空缺,可以在不斷交流中完善禮儀文化體系,還能在輕松、歡快的小組氛圍中產生表達的欲望,以英國初次見面禮儀為例,在分析“擁抱”這一動作時,小組成員可以在表達過程中實踐示范,不能有除擁抱以外其他不必要的身體接觸,同時也表演出相互贈送禮品的情境,在實踐中感受各個國家不同的文化魅力,在良好的環境、氛圍中實現文化意識的不斷提升,也得到人文素養的自然發展。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文化意識是素質教育推進與發展的必然趨勢,教師重點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使他們在未來的學習與就業中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在進行課程設計時一定要明確文化意識滲透的意義,并堅持相關、實用以及循序原則,通過對詞匯內涵的解析、對語篇文化背景的分析以及實踐活動和中西方文化對比活動的組織來構建課堂,優化教學,為學生閱讀理解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發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歡
內涵詞匯意識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活出精致內涵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一些常用詞匯可直接用縮寫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挖掘習題的內涵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意識不會死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