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合教學做合一理念構建高效生物課堂

2024-05-08 16:10王世珍
科學大眾·教師版 2024年4期
關鍵詞:細胞器合一生物

王世珍

為進一步落實新課程改革要求,構建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師應立足課程實際,將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教育理念有機融入課堂教學中,以實踐為核心打通知識與生活的隔閡,培養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的學習觀。教學做合一理念可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與掌握,有助于實踐型人才培養。

近年來,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廣大一線教師對于教學方式方法的探索日益深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一直是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構建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成為迫切的需求。本文旨在探討如何融合教學做合一理念構建初中生物課堂,實現高效的教學目標。

一、教學做合一理念

教學做合一理念強調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展開教、學、做三個教學維度的整體性教學。這種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將“做”作為教學的開展點,通過設計合理的課堂任務,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并將課本理論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實現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接軌。其次,教學做合一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核心地位和學科創新思維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思考潛能,帶領學生走好發現問題、學習知識、解決問題三步曲。通過實踐教學,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包括課堂講授、實驗、觀察、討論和現場考察等,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動手實踐能力。在教學做合一教育理念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和能力水平,設計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育課程和任務。他們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發展自己的思維和表達能力。為了實現教學做合一,教師可以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例如進行實踐活動、小組合作、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學生可以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培養自己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念以實踐活動為核心,通過將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操作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具有積極的影響。

二、教學做合一教育理念的價值

生物學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對于知識到實踐的轉換具有比較高的要求。教學做合一理念作為生活化教學的基礎性內容,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初中生物教學不可避免地要回歸到“知識源自于生活”的教育出發點,引導學生自主發掘生活中的生物知識,體驗生物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靈活運用。生物學科作為研究有生命物體的學科,是培育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重要平臺,在初中生物教育中融合教學做合一理念,有助于教師回歸引路人的位置,以指導者的身份參與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能讓教師從學生的視角理解生命的含義和價值。對于教師而言,這種新型教育方式有助于從學生學習的視角出發重新審視教學實踐的不足之處。對比傳統教學模式,融合教學做合一理念的教學活動不再受限于背書加刷題的題海戰術,教師可以利用科研微視頻助力學生培養學科前端視野,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學習生物學方面杰出科學家的科研精神。對于學生而言,在生物教學中學生實際接觸生物群落,增強對世界的認識和理解,教學做合一教育不僅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同時也注重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組織能力、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通過開展觀察、記錄、實驗,學生能夠親身參與生物學科探索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并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實踐活動和新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生物教學可以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適應社會發展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三、教學做合一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學策略

(一)結合生活,增強學生生物學習興趣

初中生正處在活潑好動的年紀,對社會熱點事件較為關注,在課堂中適當加入社會熱點事件作為知識點導入,能有效豐富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專注度。熱點事件在教學中充當了連接社會實際和課堂知識的切入口,能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將生物知識運用在身邊問題的實踐精神。

例如在蘇教版生物七年級下冊第十章第三節“人體與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中,教師要抓住“大氣環境”這一學生生活直觀接觸的內容展開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向學生展示惡劣大氣環境——霧霾現象,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霧霾的成因和進入人體后對人呼吸系統的影響。教師組織學生用輕黏土制作人體呼吸系統模型,并運用黑色顆粒來代表霧霾對人體的影響。通過這個活動,學生能夠以一種有趣的方式更好地理解人體的主要呼吸器官及其功能。運用輕黏土塑造出人體的頭部和胸腔,模擬真實的人體形狀。這個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還能使他們逐漸了解人體呼吸器官的相對位置。隨后,教師可以使用黑色顆粒來代表霧霾對人體的影響。教師向學生解釋霧霾中的顆粒物會進入人體呼吸系統,并附著在呼吸器官上,阻塞氣道或引起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學生可以將黑色顆粒(如小顆粒狀的紙片)放置在模型的適當位置,以模擬呼吸系統受到霧霾的影響。最后,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標簽,讓學生用標簽的方式在模型上標注器官的名字,使學生對人體主要呼吸器官的形狀和功能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教師引導學生演示呼吸的過程,并解釋各個呼吸器官的作用和相互關系。通過這個實踐活動,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霧霾對人體呼吸系統的影響,并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加深對人體呼吸器官的認識。同時,這種實踐活動也促進了學生的合作與溝通能力,讓他們通過親身參與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識。

(二)安排小組合作,提高學生生物學習深度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互相合作、分享和討論,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可以在小組中共同研究和討論特定的生物知識點,通過分享和交流,彼此補充和完善自己的知識。這種共同學習的過程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生物世界的認識,還能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和溝通協作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的探究任務,讓學生主動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的探究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思維,提高他們的問題解決和分析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建議和指導,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自主探索和發現。學生可以通過實地考察、實驗和調查等方式,深入了解不同生物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適應策略。

例如在蘇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節“人和動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中,了解人和動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些細胞器的作用,教師可以運用小組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制作細胞模型,并且讓每個小組的學生負責講解一個細胞器的作用片段。首先,教師可以將課堂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由3-4名學生組成。然后教師介紹細胞模型的制作,提示學生可以使用常見的材料如彩紙、膠水和剪刀來制作細胞模型。為了保證學生的理解,教師可以提供樣例模型供學生參考,并給予制作細胞模型的指導。在制作細胞模型的過程中,學生將深入了解細胞的結構和細胞器的功能。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模型,幫助他們理解不同細胞器的形態特征,并引導他們思考這些細胞器在細胞內的具體作用。接下來,教師要求每個小組選取一個細胞器,讓小組成員分工合作,負責講解該細胞器的作用。每個小組成員可以先自學相關知識,并進行匯總和整理。然后,教師要求小組成員在一定時間內編寫一個關于細胞器作用的片段,該片段應包括細胞器的名稱、形態特征和主要功能。在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時,教師可以安排每個小組派出一名學生上臺進行講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片段,使用圖示和口頭解釋的方式,向全班介紹自己所選細胞器的形態特征和作用。在學生講解過程中,教師應提供適時地引導和補充,確保學生理解并準確傳達細胞器的作用。通過制作細胞模型和小組講解的方式,學生可以通過動手操作和互相學習的過程深入了解人和動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這種小組教學的方法不僅提供了實踐的機會,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溝通和表達能力。此外,通過小組講解,學生可以從同學的解釋中獲取不同的觀點和理解,加深對細胞器功能的認知。在小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參與和引導,提供及時的反饋和評價。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和提高學習效果,確保學生能夠真正掌握人和動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知識。

(三)布置實踐作業,強調生物學習運用

作業在教育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聯系課堂與課后的橋梁,更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做合一教育理念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實際應用。作業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實踐的機會,通過解決問題、完成任務或深入思考,他們能夠將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情境中。這不僅有助于鞏固所學內容,還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和創新能力。

教師可以布置家庭動手任務作業,要求學生培養一株自己喜歡的花并定期觀察。學生記錄種植花的日期以及選擇的花種和花盆的種類。這將幫助他們追蹤花的成長時間和了解不同類型的植物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其次,學生應該每天觀察花的狀態,并記錄每天的觀察結果。他們可以記錄花苞的大小和顏色、花瓣的展開程度以及植物葉片的變化。此外還可以記錄溫度、光照和濕度等環境因素,了解這些因素對花的生長有何影響。學生還可以拍攝照片,展示花的成長過程。這些照片用來制作學生的學習報告或展示,讓他們更直觀地展示自己培育花的成果。另外學生還可以記錄任何問題或挑戰,例如花的葉子出現黃化、干燥或病蟲害等情況,以及他們采取何種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這將幫助他們理解植物的保健需求,并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樣的記錄過程,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長,并體驗到自己努力的成果。這種體驗能夠將課本上枯燥無味的知識點轉換為學生自主培養植物帶來的經驗,在鞏固學生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實踐精神。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學做合一思想是重要的教學理論,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可有效融合教學做合一思想,強調將教學過程、學習過程和實踐過程有機統一,以實現高效的教育目標。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課堂的指導作用,將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主要目標,可以創建豐富多彩的實驗環境,讓學生親自動手,探索生物現象,理解科學原理。通過實踐,學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抽象的生物概念,并將其應用到實際問題中。

猜你喜歡
細胞器合一生物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
上上生物
我國科學家繪制“生命暗物質”圖譜
第12話 完美生物
人劍合一
由“三線合一”到“兩線合一”
植物細胞器DNA的新功能
——可作為磷酸鹽庫再利用!
早期對外漢語中的“語”“學”合一
關于“三規合一”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