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背景下的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2024-05-08 13:34岳春玲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4年5期
關鍵詞:水滸梁山水滸傳

岳春玲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薄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關于課內外讀物的建議又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要激發學生讀書興趣,要求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積累整本書閱讀的經驗?!?/p>

在此背景下,筆者研究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導讀課的設計與實施,總結導讀課課型,優化導讀課教學設計,以提高教師的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閱讀方法巧運用,提高閱讀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整本書閱讀教學提示中這樣要求:“整本書閱讀教學,應以學生自主閱讀活動為主,引導學生了解閱讀的多種策略,運用瀏覽、略讀、精讀等不同閱讀方法?!?/p>

為了保證學習成效,教師應參考學生的閱讀習慣,進行學習方法、學習思維的指導。在七、八年級整本書閱讀導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初步掌握精讀、略讀與跳讀、圈點勾畫與批注等閱讀方法。在九年級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梳理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品味生動的語言,領悟作者的寫作意圖。

《水滸傳》是一部章回體白話小說,全書可以分兩大部分,共100回。第一部分(1—71回)是諸位好漢聚義梁山的傳奇故事,主要寫了梁山大聚義以及事業的發展;第二部分(72—100回)是梁山眾人的結局,主要講了接受招安后,梁山好漢一路征戰直至最后各自的歸宿。

《水滸傳》整本書閱讀中,我們先安排了9周的自讀時間。暑假,學生有充足的閱讀時間。第1—2周,閱讀第1—20回,用速讀法、批注法,重點了解與林沖相關的故事情節,分析林沖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探究林沖上梁山的真正原因。第3—4周,閱讀第21—40回,用速讀法、批注式精讀法,對梁山“三任寨主”王倫、晁蓋、宋江的外貌特征、人物性格、思想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讀出自己獨到的理解。第5—6周,閱讀第41—71回,用速讀法、精讀法,梳理小說中的精彩故事,理清小說的線索,理解文中“忠”“義”及“招安”的內涵。第7—9周,閱讀第72—100回,用圈點勾畫法、批注法,了解宋江的性格特征及梁山眾人的最終結局。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不僅可以快速閱讀完《水滸傳》,還可以把《水滸傳》中的各個故事情節串聯起來,形成清晰的故事鏈條,初步掌握名著閱讀的方式、方法,從而有效提高閱讀能力。

二、導讀課型搭支架,激發閱讀興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語文學習任務群”,并作了如下表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群組織與呈現。設計語文學習任務,要圍繞特定學習主題,確定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文學習任務群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痹谡緯喿x教學的推進中,我們多次嘗試采用語文學習任務群的形式,鼓勵學生思辨閱讀、創意表達。

在閱讀前導讀課上,教師帶領學生一起了解整本書的目錄,讓學生通過目錄串聯整本書的故事情節,同時圍繞學生感興趣的人物或情節進行講解。

在閱讀中推進課上,教師對學生的閱讀過程進行指導,讓學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閱讀的意義。本環節中,“楊志賣刀”“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智取生辰綱”等推進課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質量。

在階段交流課上,教師對學生進行專題教學引導?!盎ê蜕恤斨巧睢薄按虺鲇⑿哿x氣”“酒壯英雄膽”等階段交流課有效地凸顯了作品價值。

在匯報總結課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匯報,檢查學生課外名著閱讀的情況與效果?!拔易钕矚g(不喜歡)的水滸英雄”“我最喜歡(不喜歡)的水滸情節”等話題,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有效檢查了學生的閱讀情況。

經過研究與實踐,我們發現,這四種導讀課課型的設計,有效提高了整本書閱讀的效率,激發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三、實踐活動來助力,優化閱讀表達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關于整本書閱讀教學提出:“設計、組織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如師生共讀、同伴共讀,朗誦會、故事會、戲劇節,建立讀書共同體,交流讀書心得,分享閱讀體驗?!?/p>

學習任務群本質上是一種學習方式,要求在任務驅動下,以積極主動的語文實踐構建學習生活?!罢Z文學習任務群”的新觀念,有效地拓展了初中語文名著教學方法,教師以學生為主體設計多樣的實踐活動,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因此,除了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師還要推動名著閱讀的課內外銜接,積極推進閱讀實踐活動,建立從課內指向課外的閱讀指導模式,為學生營造更為開放、多元的閱讀學習環境。

在《水滸傳》閱讀推進課上,教師組織學生舉辦“水滸朗誦會”——學生就某一精彩片段進行朗誦并點評;分享“水滸故事會”——學生就《水滸傳》中自己最感興趣的某一人物或情節進行改編,以講故事的方式呈現;開設“水滸戲劇節”——學生就《水滸傳》中某一情節進行改編,以課本劇的形式呈現;指導學生繪制水滸人物卡,讓學生用繪畫的方式表達他們對水滸人物的理解;組織學生評判《水滸傳》中的女性形象——梁山女杰孫二娘、顧大嫂、扈三娘及市井婦女潘金蓮、潘巧云、閻婆惜……形式多樣的閱讀實踐活動,既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豐富了整本書閱讀的交流表達方式。

整本書閱讀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交流表達的機會,讓學生更好地感知文學名著中的人文思想與文化特征,從而實現了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

總之,新課標背景下,在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推進中,教師的文本閱讀能力和教學設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漸趨濃厚、閱讀能力不斷提高。整本書閱讀教學任重道遠,作為一線教師,必須不斷研究創新,以期提高閱讀教學質量,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本文系2023年焦作市教育科研課題“農村初中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導讀課設計與實施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22-JZKY-183)

(責 編 林 嵐)

猜你喜歡
水滸梁山水滸傳
“知心姐姐”孫二娘
江西采茶戲中的梁山調腔系音樂考
讀《水滸傳》,看北宋社會風俗
真正的好漢——讀《水滸傳》有感
上大梁山(外四首)
梁山車展:最容易忽視的五款亮點產品
試論《水滸傳》的道教思想
張恨水《水滸人物論贊》之品味及思考
《水滸》求疵錄二則
《閑看水滸》里的黑暗江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