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視域下黨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課路徑探析

2024-05-08 19:42薛國雄
廣東教育·綜合 2024年4期
關鍵詞:黨史互聯網+育人

薛國雄

“互聯網+黨史思政教育”是互聯網、黨史學習教育、思政教育三者的深度融合,推動黨史教育通過互聯網媒介充分融入高中思政課堂。積極構建開發高中思政課的黨史教育網絡學習課程、利用互聯網資源鞏固思政課堂的主陣地、依托先進的現代技術開展深度體驗學習的實踐路徑,有利于吸引更多的高中生增進黨史的認知,逐步樹立正確的黨史觀,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提升黨史鑄魂育人和思政教育立德樹人的雙重實效性。

一、“互聯網+”視域下黨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課的價值意蘊

1.抵御多元文化沖擊,樹立正確的歷史觀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在互聯網支撐下的技術應用具有開放、交互、自主等特點,助推各種思潮、觀念、文明成果彼此交織,其中不乏低質量甚至有害的不良文化、錯誤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給思想不成熟的高中生帶來錯誤引導,從而影響高中生對黨史、中國共產黨的正確認知。除此之外,“信息爆炸”的趨勢,使互聯網受眾在魚龍混雜的海量信息面前容易變得迷茫、不知所措,不僅無法辨認信息的真假,而且容易被一些錯誤的言論“帶節奏”。

高中生處于崇尚新知識、思維比較活躍的時期,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完全定型。高中思政課教師亟需緊跟時代潮流,牢牢掌握利用互聯網手段推動黨史教育進入思政課堂的主動權,增強黨史育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黨的歷史,充分理解和接受黨的光榮傳統、優良作風以及黨的思想理論等,從而增強政治認同感,堅定理想信念,培養家國情懷,擔當民族復興重任。

2.創新黨史教育形式,提升課堂教學實效

在“互聯網+”視域下,高中思政課教師充分利用新媒體的虛擬性、數字性、即時性、交互性等特征,創新了黨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課堂的方式,提升思政課堂育人的效果。一方面,新媒體的虛擬性可以增強教學方式多樣性;另一方面,新媒體的數字性可以提升教學內容的深度。

3.強化鑄魂育人功能,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高中思政課教師利用互聯網特性,運用“互聯網+”手段,既要發揮黨史鑄魂育人的功能,又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凝聚“黨史+思政”的合力,助力高中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二、“互聯網+”視域下黨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課的實踐路徑

1.開發高中思政課的黨史教育網絡學習課程

高中思政課教師要樹立“互聯網+黨史思政”育人的教學理念,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將“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開發黨史教育網絡學習課程,實現線上黨史教育和線下黨史教育的有機結合,增強黨史教育的靈活性,讓教學貼近學生、貼近學習、貼近生活,妙趣橫生。

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線上教學平臺打造翻轉課堂,將與黨史教育相關的電子課本、教學課件、課后習題等教學資源上傳至線上教學平臺,并鼓勵學生在上課前積極主動學習,充分挖掘和提煉思政課程的黨史教育資源,找準黨史教育元素與思政課程內容之間的有效有利契合點,充分將立德樹人融入到課堂教學全過程、全方位、全員育人之中。

另一方面,教師根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材內容,依托地方特色和學校實情,完善“互聯網+黨史思政教育”教學資源的設計與制作,制定“黨史+思政”教學方案,錄制“黨史+思政”微課視頻、情境演繹視頻、微動漫等,將黨史人物、黨史故事等融入課程教學,打造黨史教育實踐基地,實現教學理論與實踐相映成趣。同時,教師需要創新“互聯網+黨史思政教育”教育載體,設立“黨史+思政教育”專題網站,以可視化、互動式等教學方式推行線上“微教育”,以通俗的闡釋、形象的解讀、有趣的活動開展,從黨史理論、黨史人物、黨史故事等方面深入和細化,既為高中生提供一個系統、全面的黨史思政知識學習平臺,又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吸引力。

2.利用互聯網資源,鞏固思政課堂的主陣地

學生對信息化事物接受能力強,教師可以基于黨史教育資源的精準化、互動化、及時化、網絡化等特點,通過學習強國、青年大學習等網絡平臺,搜集和整理與思政課程教學相關的黨史素材,尋求這些黨史素材中打動師生、易于共情的部分融入課堂教學,達到寓情于教、寓教于樂、以情促教的效果。另外,教師可以聚焦重大理論與實踐,聚焦學生關注的社會現實問題和學習中的疑問,選擇能展現百年黨史的文化自信和號召力的黨史素材融入課堂。

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渠道,將思政課堂延伸到課外,夯實其主陣地的作用。例如,組織學生開設本校的黨史思政學習微信公眾號,結合黨史教育與思政課程的融合點,設計“歷史上的今天”“偉大的奮斗征程”“致敬黨員榜樣”等欄目,并定期推送最新的黨史教育內容。另外,也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組織學生利用相關平臺自行創作言簡意賅、內容充實的黨史短視頻,并將其作為思政課堂的教學資源,或者推送至本校的黨史思政學習微信公眾號,增強學生對黨史教育學習的體驗感與認同感。

3.依托先進的現代技術,開展深度體驗學習

在“互聯網+”視域下,高中思政教師可以依托先進的現代技術,如VR技術、AR技術等,為學生提供深度體驗學習機會,提升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生動性、沉浸性。

可以結合思政課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線上打卡紅色教育基地的活動,如毛澤東故居、遵義會議會址、北大紅樓等,借助互聯網開展遠程教學,突破空間局限,令學生足不出戶便可以體驗不同地區紅色教育基地。另外,教師可以利用線上育人平臺進行虛擬仿真教學,運用越見發達的 VR、AR 技術、全息投影技術等虛擬仿真技術,開展具有沉浸感和互動性的體驗學習,再現典型的黨史場景,如模擬紅軍過雪山草地、體驗四渡赤水、體驗飛奪瀘定橋等,與革命歷史人物、革命先烈跨越時空對話等,令學生置身于黨史事件情境中真正實現沉浸式體驗學習。

隨著“互聯網+”、虛擬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高中思政課教師將思政小課堂帶向社會大課堂,努力讓本土化、特色化的黨史資源實現“實”與“虛”的結合,采取雙線(線上+線下)、雙向(理論+現場)、體驗參與等不同學習模式,開展智能化和智慧化的研學旅行實踐活動,講好黨史故事,賡續紅色血脈,汲取偉大力量。

注: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研究項目(德育專項)“思政課程視域下的普通高中學生黨史教育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1JKDY09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黨史互聯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第一次學黨史
黨史告訴我們什么?
百年黨史的重要啟示
黨史上的今天
“珠”育人
他們用“五招”育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