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批評視域下《巴比倫塔》的人與自然關系

2024-05-09 06:36葉子豪華媛媛
東北亞外語論壇 2024年1期
關鍵詞:巴比倫希拉自然界

葉子豪 華媛媛

大連外國語大學 大 連 116044 中 國

一、引言

1. 姜峯楠和《巴比倫塔》

姜峯楠(Ted Chiang),1967年生于美國紐約洲的一個戰后移民的華裔家庭中。姜峯楠于1990年開啟了創作生涯,至2020年共出版18部科幻小說,其作品共獲得四項星云獎、四項雨果獎、四項軌跡獎及約翰·W·坎貝爾最佳新人作家獎。文學評論家約翰·克魯特(John Clute)評價姜峯楠的作品“有一種緊張但是清醒的風格,對讀者有一種強大的吸引力?!?/p>

姜峯楠的出道作品短篇科幻小說《巴比倫塔》1990年出版于科學雜志Omni,并于同年獲得美國科幻及奇幻作家協會頒發的星云獎?!栋捅葌愃分v述了礦工希拉魯姆到達示拿,跟隨貨運車隊攀登巴比倫塔,到達塔頂參與企圖進入天堂的穹頂開鑿工程的故事。礦工們鑿通了水窖引發了洪水,卻因退路被阻斷只能往上前進。因溺水而失去意識的希拉魯姆醒來后發現自己回到了大地之上,最后他計劃重登巴比倫塔,向塔上居民傳達神所展示的世界真理。姜峯楠以舊約中關于巴別塔的神話為藍本,創作出一個科學與神學交織,人類意志與自然邊界相碰撞的科幻故事。

1.2 生態批評理論

生態批評的思想根源可追溯于18至19世紀的自然哲學思潮和浪漫主義文學的興起。哲學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強調,人類應當崇拜自然,以拯救自然,以拯救人類自身。瑞典生物學家林奈(Carl von Linné)提出了強調自然萬物之間的以來關系的“自然共同體”概念和自然秩序學說,其學派也提出了“生物鏈”的概念。在20世紀上半葉,《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的作者雷切爾·卡森,對西方文明征服自然、統治自然的思想作出了深刻批評:“我們總是狂妄地大談特談征服自然?!萍嫉募眲∵M步)是我們的不幸,而且很可能是我們的悲劇。因為這種巨大的能力不僅沒有受到理性和智慧的約束,而且還以不負責任為其標志。征服自然的最終代價就是埋葬自己”(Lear & Carson, 1997:407)??ㄉ?、史懷澤和利奧波德等人的生態倫理思想為生態批評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精神資源。

20世紀90年代中期,生態批評作為文學、文化批評傾向興起于美國,其發起人及主要倡導者徹利爾·格羅特費爾蒂將之定義為“探討文學與自然環境之關系的批評”(Glotfelty & Fromm,1996:XVIII)。生態批評并非是將生態學與文藝學相結合的批評,而是以生態哲學為理論起點和依據的批評。生態批評的主要任務在于,通過文學批評的方式分析人類社會的文化和思想對人類對待自然的態度和行為的影響,對環境惡化和生態危機的責任。喬納森·萊文指出,生態批評的目的在于“歷史地揭示文化是如何影響地球生態的”(Levin, 1999:1098)。通過生態批評的方式解讀文學作品,有助于引起對環境惡化和生態危機的重視,反思人類對待自然的態度和行為,探索其中的文化思想根源,從而批判引發環境災難的人類中心主義。在人類和地球面臨生存危機的當下,生態批評是反思生態環境問題的體現,是尋求防止環境進一步惡化的思想文化層面中的探索。除非地球的生態環境問題得以緩解、消弭,生態批評將一直具有高度的理論價值。

二、《巴比倫塔》中的人與自然關系

2.1 依存于自然的巴比倫塔

在小說的開端,作者便向讀者描述了這座巴比倫塔的壯麗宏偉:“這座塔如果放倒在示拿的平地上,需要兩天兩夜才能從塔的這一端走到另一端。豎立起來,從塔底攀到塔頂需要足足一個半月”(Chiang, 2019:70)。在希拉魯姆眼中,“它是一根巨大的獨柱,跟一整座神殿一樣大,卻越升越高,漸遠漸小,終于看不見了”(71),巴比倫塔的宏大規模與前古典時代人類較為低下的生產力和建筑技術并不相匹配,二者間的錯位給予讀者一種奇妙的、脫離現實的科幻感。但是作者通過細致而詳盡的描寫又賦予了巴比倫塔以真實感——大量的磚窯、被深挖的幼發拉底河河床、接力攀登的貨運車隊、用瀝青黏合的烤制磚塊等等,都使得巴比倫塔的設定具有了一定的真實性,因而巴比倫塔這一偉大工程與人類史上的各種奇觀建筑一樣,與其誕生的大地密不可分。高聳的巴比倫塔歷經數個世紀建造而成,搭建用的磚木和工具、工匠的衣食等各種資源無不來自地面上示拿城的供給,來自各方貨運車隊。即使是一輩子活在巴比倫塔上的居民,其用水依賴于雨水的貯蓄,農作物也依賴于來自地上的土壤和陽光。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提出:“人屬于自然界的一部分,生長于自然界,與自然界共同發展。人必須與自然界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否則,人就無法存活。因此,人與自然必須和諧共處”(Engels,1984:310-311)。盡管遠離地表,巴比倫塔的居民的生命存續依然無法脫離自然的滋養,無法打破人類與自然界共同存在,共同發展的關系,必須從自然界中得到物質和能量。虔誠的人類深知自然界于自身的重要性,因此在建材和燃料獲取上也對自然有所尊重,在數個世紀前的建塔之初就專門種植了一片樹林,并每砍伐一棵樹就補種一棵,這不僅避免因過度砍伐而導致材料耗盡,也是一種對自然的保護和回饋。當星星撞上巴比倫塔時,人類的第一反應是將其撬松,希望其能夠繼續運行,后來甚至花費人力物力,將之運至塔下供奉。正因人類這種敬畏和順應自然的態度,巴比倫塔也沒有遭受過大的損壞,自然界也偶爾向人類饋贈小塊的堅硬的天堂金屬,幫助人類更好地進行生產和建造。前古典時期的人類對世界樸素的認識中產生的對自然的敬畏演化成對神明的崇拜,巴比倫塔建造數個世紀而屹立不倒,塔上居民安居樂業繁衍不息,就是因為建塔的理念便是懷抱著對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去認識自然,這使得人沒有與自然走向對立,而是處于和諧共生的平衡之中。

2. 試探自然邊界的人類

盡管在巴比倫塔敬畏自然的建塔理念影響之下,人類在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中度過了數個世紀,然而巴比倫塔建造的最終目的則是,進入天堂的地窖,也就是要尋找自然的邊界,嘗試切斷人類與自然界的必然聯系。在到達塔頂,經歷數個月的建造之后,希拉魯姆一行工匠和礦工就是否要開鑿穹頂,進入天堂的地窖展開討論。老工匠們認為數個世紀以來神明沒有責罰而是默許他們繼續建塔,說明了神明鼓勵開鑿穹頂的行為;然而鑒于天堂地窖曾被打開并降下滅世的大洪水,以希拉魯姆為首的反對派則不贊成繼續開鑿。希拉魯姆說道:“我們的目標最純潔不過。這是事實。但目標的純潔并不一定意味著手段的明智。大地的泥土塑造了我們,我們卻決定讓自己的生活脫離這片土地,高于這片土地。這是正確的道路嗎?耶和華從來沒有對這種選擇表示過贊許?,F在,雖然知道上方也許就是天堂的水窖,可我們還是準備鑿開天堂。如果這條路根本就是錯誤的,我們怎么能夠相信耶和華會保護我們,讓我們免遭自身錯誤帶來的傷害?”(Chiang, 2019:90)。希拉魯姆的話語展現了這樣一種生態觀念:人類發展的正確道路,就是緊緊依存于自然而生活。自然塑造了人類,養育了人類,為人類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如果人們要脫離自然而生活,或者把自身置于自然之上而非平等共存,失去了對自然的尊重,那么,這種錯誤必定會反噬人類自身。

然而這一警示沒有阻止人類探索和征服自然的欲望,只是使他們更為畏懼越過自然的邊界,造成人與自然失衡而帶來的惡果。在小說中,人類沒有停止對天堂地窖的掘進,反而通過在隧道內部設立多座擋水石門來試圖避免天堂洪水的懲罰。最終,天堂地窖被鑿穿,洪水沖擊而下。雖然小說并未提及擋水石門是否使得洪水無法沖擊到巴比倫塔,從而懲罰人類,但是人類妄圖進入天堂,跨越自然邊界的嘗試必然因此而終結。被不幸留在擋水石門外的希拉魯姆無法返回,只能冒死往上攀爬以保全性命,最終因溺水而暈倒。醒來后,希拉魯姆繼續攀登,走出洞窟,卻發現地面景色與示拿無異。與路過的商隊交談后,希拉魯姆對于自己確實從穹頂來到大地表面的事實十分驚訝卻又不得不相信。他領悟到人類無法跨越被劃定的邊界,數百年的勞作也不能更進一步,最終只能回到起點。與其說是神明為人類劃定了邊界,更不如說是自然為人類劃定了邊界。人類是無法越過自然的邊界而存在和發展的,嘗試脫離自然更是一種徒勞。自然的意志將希拉魯姆送回地面,就是讓他向人類闡明這一道理,警示人類,讓他們停止嘗試越過自然的邊界,在尊重和敬畏中與自然共存。

三、《巴比倫塔》的生態啟示

3.1 生態危機的根源

通過對《巴比倫塔》中人類無法進入天堂地窖這一情節的解析,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到當代生態危機的根源。自然通過把希拉魯姆送回地面警示人類自然的重要性是對當代人類的警示。人類必須認識到人類不是自然界的中心,不能把自身利益作為自然價值判斷的絕對尺度。人類對自然的探索是有邊界的,不能永無止境地索取與征服以滿足人類的欲望?!栋捅葌愃飞羁痰胤从沉酥哺谖鞣阶诮涛幕枷胫械娜祟惖某绺邇r值和人類中心主義。在《為什么要保護自然界的變動性》一文中諾頓表示,自然不是“無意識的客體”,生態和自然有其自身的保護和循環系統。人類必須將長期以來作為客體對待的自然置于主體地位,摒棄極端的人類中心主義,不再把自然當作人類的所有物或附屬品對待,才能避免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和難以挽回的生態危機。

3.2 重視自然的“家園意識”

海德格爾在1943年所作的題為《返鄉——致親人》的詩歌中提出:“家園就是每個人的休養生息之所,也是自己的祖祖輩輩繁衍生息之地,那里是生我養我之地,那里有自己的血脈與親人”(Heidegger,2000:8-9)。海德格爾認為,自然生態和“家園意識”有著天然的聯系。地球只有一個,是人類生存棲息的處所。地球給予了人類“自我”,因此,保護地球,使之穩定而美麗,也就是保護人類自身的家園,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在《巴比倫塔》中,人類花費了數個世紀建造巴比倫塔,想要去探索天地之外的世界,然而人類的嘗試最終卻以失敗告終。姜峯楠試圖表達這樣的生態觀念:人類應該聚焦于身處的地球之上,重視自己的家園,把建設家園,改善環境,保護自然生態放在更為重要的地位。

四、結語

姜峯楠的短篇科幻小說《巴比倫塔》以圣經舊約中關于巴別塔的神話為藍本,展現了一個巴比倫塔建成后,科學與神學相交織的幻想世界。礦工希拉魯姆登塔、開鑿穹頂以及最后返回地面的經歷,描繪了一個天空與大地通過雕花滾筒一般的奇妙方式連接在一起的奇特構想。從生態批評視角出發,《巴比倫塔》講述了一個自然警示人類不要嘗試跨越自然邊界,切斷人類與自然的必然聯系,而更應安于本分,把注意力放在人類身處的大地之上的故事。人類需要摒棄過度的人類中心主義,認識到自然是我們和諧共生的伴侶,否則永無止境的征服和越界將導致自然的警示和懲罰。

猜你喜歡
巴比倫希拉自然界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飯人”
自然界的一秒鐘
巴比倫餐廳酒吧
巴比倫傳奇
爺爺還是希拉?——讀《希拉的晚餐》
《希拉的晚餐》創作談
希拉的晚餐
例說“自然界的水”
自然界的奧運狂歡
科爾德威與巴比倫城的考古發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