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策劃:大學生犯罪治理研究

2024-05-09 08:40策劃主持胡發清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專職副秘書長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執行主編
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轉型期犯罪行為良性

策劃主持:胡發清,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專職副秘書長,《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執行主編。

主持人按語:

大學生年齡一般在17歲至24歲之間,其生理、心理發育漸趨成熟,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他們對社會的認知尚不夠成熟,受社會負面環境、網絡亞文化、宿舍不良文化等因素影響,極易導致思想道德建設不足、三觀扭曲等,以至于出現各類犯罪行為。近些年來,我國大學生犯罪數量呈現上升趨勢,與此同時,犯罪類型也呈現多元化趨勢,也從簡單型轉變為復雜型,特別是高智商、高科技犯罪明顯增多,業已成為亟待重視并解決的社會問題。

在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社會結構的日益變化多元,導致大學生個體的壓力劇增,其犯罪也呈現出“轉型期”的特點,選取與社會轉型期大學生這一特殊主體緊密度較高的一般壓力理論、社會支持理論和社會控制理論,并將這種理論進行抽選、修正與補充進行整合,建構“壓力整合”理論模型,試圖通過這一理論模型,研究社會轉型期大學生犯罪的成因。

本專題從大學生犯罪問題的現狀、困境入手,從大學生犯罪的成因分析,到大學生犯罪的防范和治理,提出預防和治理的機制體系,構筑起制度、文化、教育和社會四位一體的立體防線,以期達到防治犯罪之目的。研究大學生犯罪行為發生的原因及規律,揭示大學生犯罪的內在原因,有利于科學的預防和治理大學生犯罪,促進其由惡性心理結構轉化為良性心理結構和良性心理結構轉化為健康心理結構,建立符合常態化和諧的心理結構,對我國高校健康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大學生犯罪的控制與預防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家庭、學校、社會在這個工程中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要有效地防控大學生犯罪,只有做到三者相互聯結與配合,才能形成一個立體式的、科學有效的控制與預防體系。

猜你喜歡
轉型期犯罪行為良性
走出睡眠認知誤區,建立良性睡眠條件反射
利用“短信嗅探”技術實施網絡侵財犯罪行為的定性研究
呼倫貝爾沙地實現良性逆轉
論故意傷害罪入罪標準
論我國社會轉型期的預算改革
商業健康險已到轉型期
基層良性發展從何入手
甲狀腺良性病變行甲狀腺全切除術治療的效果分析
應用轉型期師范院校大學生的心理調適
誘惑偵查合法性之認定及此措施下毒品犯罪行為的界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