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國外來語入詩現象及其詩學意義

2024-05-09 09:02張振謙
廣東社會科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外來語竹枝詞詩歌

張振謙

語言的接觸和影響是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漢語歷經數千年演變,從外來語中吸收了許多詞匯,既有少數民族詞語,又有外國語言。中國古代詩歌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也將外來語引入其中,先后形成了漢唐以胡語入詩、宋明以梵語入詩的特殊創作現象。及至近代,隨著中外文化接觸的日益頻繁,我國傳統文化面臨與西方文明最激烈最直接的碰撞,以外來語入詩正是這一歷史時代留下的文學印跡。王國維在作于1905年的《論新學語之輸入》一文中曾言:“近年文學上有一最著之現象,則新語之輸入是已?!雹偻鯂S:《王國維全集》,第1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26頁。此處的“新語”主要指近代以來從歐美和日本輸入的外來語。關于近代漢語中的外來詞,學界已有周詳研究②參閱[意]馬西尼著:《現代漢語詞匯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黃河清譯,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史有為:《外來詞:異文化的使者》,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馮天瑜:《新語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動與近代漢字術語生成》,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廖禮平:《論近代漢語西源外來語》,載《語言研究》2005年第2期;沈國威:《近代中日詞匯交流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修剛:《外來詞匯對中國語言文化的影響》,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等等。,但對于近代中國舊體詩中摻雜英語音譯詞和日語漢字詞的創作現象,至今尚未有學者進行系統討論。其實,這種近代舊體詩中的語言嫁接,是現當代詩歌廣泛植入外國語音譯詞的源頭,為近現代文學研究提供了一個重要視窗。近代舊體詩對外來語的吸收,不僅對詩體內部產生了系列影響,促進了詩體新變,而且有助于推動近代中國與西方、日本的社會文化交流及“西學東漸”的進行,進一步推動了“詩界革命”的發展。有鑒于此,本文擬深入探討這一文學現象及其詩學意義,從而管窺和探析中國詩歌近代化進程中呈現出的域外鏡像和世界性特征。

一、近代中國以英語音譯詞入詩現象

近代以來,中國屢次遭受列強侵略,西方語言文化紛至沓來?!疤┪鞲鲊Z言文字頗不相同,中土之人莫不以英國語言為‘泰西官話’,謂到處可以通行。故習外國語言者皆務學英語,于是此授彼傳,家弦戶誦。近年以來,幾于舉國若狂?!雹僭嬷荆骸冻鲅箜氈?,《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61 冊,上海:同文書局,光緒十七年(1891),第9703頁。通過袁枚之孫袁祖志于光緒九年(1883)游歷西歐歸來所作《出洋須知》中的這段話,可知當時人們學習英語的盛況。在此情形下,文學創作領域以英語音譯詞入詩現象應運而生。

較早以英語音譯詞入詩的案例出現于清人高錫恩(1804-1869)《夷閨詞》其三和其八:

綠楊陰里足徘徊,金碧樓臺絕點埃。寄語儂家赫士勃,明朝新馬試騎來。纖指標來手記新,度埋而立及時春。兒家學得中華語,仍是中華以外人。②高錫恩:《友石齋詩集》卷8,林慶彰等主編:《晚清四部叢刊》第五編第113冊,中國臺中:文聽閣圖書有限公司,2011年,第366、367頁。

從詩中自注“夷稱夫曰赫士勃”“夷呼娶親為度埋而立”可知,“赫士勃”和“度埋而立”分別是husband和to marry的英語音譯詞。這兩首詩寫第一次鴉片戰爭后通商口岸領事館內頗為新奇的洋人結婚儀式。由于這組詩曾被咸豐五年(1855)刊行的李家瑞《停云閣詩話》卷八引用,因此,詩當作于近代初期(1840-1855)。

同治五年(1866),有“中土西來第一人”之稱的斌椿出使歐洲,將沿途游歷寫成詩集《海國勝游草》,其中《包姓別墅》四首其二云:“彌思(自注:譯言女兒也)小字是安拏,明慧堪稱解語花。嚦嚦鶯聲夸百囀,方言最愛學中華?!雹郾蟠唬骸逗鴦儆尾荨?,《清代詩文集匯編》第61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0頁。這首詩引入英語譯音詞“彌思(miss)”做點綴,對隨行英國翻譯官包臘(Edward.C.Bowra)的女性眷屬進行夸贊,喜愛之情,躍然紙上。清人趙之謙(1829-1884)《子奇復用前韻成〈閩中雜感〉四章見示依次答之》其二:“英法通商求五口,鴉片毒人逞禍首?!舳纫环头踩Z(自注:夷呼犬曰度,入聲),物有相畏性所因。畏夷民更甚畏賊,應悔生為中土人?!雹苴w之謙:《趙之謙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9頁。通過“度(dog)”來嘲諷清政府的媚外行徑和畏懼心理。這些詩歌中偶爾出現的英語音譯詞在自注時常以“夷”表示輕蔑之意,反映了近代初期把外國一概斥為蠻夷之邦而自我陶醉于“天朝上國”迷夢的時代特征。

近人李伯元《南亭四話》卷三“詩用西語”條較早關注這一創作現象:

作詩用西語,最難妥適,緣西語側重譯音,率粗獷艱澀,無一堪供詩料也。余所見近人詩,惟宋石子《香港永安閣中和月漁先生》二絕,為差強人意。二章已忘其一,僅記后一絕云:“潮打黃昏海色凄,一樓風雨澳門西。愁聽架上紅鸚鵡,語學西洋的令低?!弊宰⒃疲骸暗牧?,飲也。低,茶也。英吉利語?!睒O無謂,而以蘊藉出之,斯為絕技。嘗見一傖作《西洋竹枝詞》百首,滿紙蠻語,無復文理,直一英文讀本耳。①李伯元撰、薛正興校點:《李伯元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70頁。

李氏對于近代英語譯音入詩現象的評論較為客觀,所舉詩例也頗具慧眼,但將作者誤記為了“宋石子”。據清人王芝《??腿照劇酚涊d,該詩作于同治十一年(1872),題為《香港永安閣中和月漁先生呈黃陳主人二首》,“風”原作“花”。②王芝:《??腿照劇肪?,長沙:岳麓書社,2016年,第211頁。作者王芝(1853—?),字子石,華陽(今四川成都)人,曾出訪英國。他詩中的“的令低”即英語drink tea的譯音詞。詩寫作者與叔父王堯增(月漁先生)拜訪香港永安洋行黃陳主人,“醉飫之余,則品茶試香,聯吟疊韻,或弄樓頭紅鸚鵡為戲?!雹弁踔ィ骸逗?腿照劇肪?,第210頁。其中《西洋竹枝詞》當是《倫敦竹枝詞》?!秱惗刂裰υ~》后有檥甫跋語:

國初,尤展成始有《外國竹枝詞》之作。其時海禁未開,但知求之故籍,故多扣聚捫鑰之談。自大瀛通道,聞見日新,近有為海外吟者,頗能敘述彼都風土,顧尚略焉弗祥也。今年春,觀自得齋主人出示局中門外漢所為《倫敦竹枝詞》,其詩多至百首,一詩一事。自國政以逮民俗,罔不形諸歌詠。有時雜以英語,雅魯娵隅,詼諧入妙。④王慎之、王子今輯:《清代海外竹枝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第229頁。

竹枝詞本為古代巴渝一帶民歌,經劉禹錫改造后受到歷代文人的重視,作品甚眾,清代尤盛。清代甚至出現了寫外國風情的海外竹枝詞,始于尤侗(字展成)《外國竹枝詞》,但由于尤氏并未身至域外,其竹枝詞所用材料基本取自《明史》外國列傳,因此里面包含諸多想象成分。清末海禁漸開,許多文人奉使出訪或求學國外,他們撰寫的竹枝詞是跨文化交流活動在文學方面的真實體現。當他們離開故土,置身于異族和域外文化空間時,會產生一種特殊反應,通過創作“詠風土,瑣細詼諧皆可入”⑤王士禛:《帶經堂詩話》卷29,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第849頁。的竹枝詞,將聽到的外來語直接音譯寫進去以描摹異域風情,這構成了海外竹枝詞獨特的語言和抒情特色。正如朱自清所言:“(《倫敦竹枝詞》)作者身在倫敦,又懂點英語(由詩中譯音之多知之),所以多少能夠了解西化。又其詩所記都是親見親聞,與尤個《外國竹枝詞》等類作品只是紙上談兵不同,所以真切有味?!雹拗熳郧澹骸吨熳郧迦返?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06頁。

《倫敦竹枝詞》完成于光緒甲申(1884),作者“局中門外漢”后人考證為曾出使英國的張祖翼⑦參見錢鍾書:《漢譯第一首英語詩〈人生頌〉及有關二三事》,《國外文學》1982年第1期;路成文、楊曉妮:《〈倫敦竹枝詞〉作者張祖翼考》,《聊城大學學報》2012年第3期。。其《倫敦竹枝詞》云:“輶軒不采外邦詩,異域風謠創自茲。莫怪氣粗言語雜,吟成百首《竹枝詞》?!雹嗤跎髦?、王子今輯:《清代海外竹枝詞》,第228頁。認為他所創作的竹枝詞開創了以異域名物入詩的先河。據筆者統計,《倫敦竹枝詞》中有17首共用了28個英語譯音詞,由此向我們展開了一幅幅寫意的倫敦風情畫卷。如第四首:“五十年前一美人,居然在位號魁陰。教室高坐稱朝賀,贏得編氓跪唪經?!雹嵬跎髦?、王子今輯:《清代海外竹枝詞》,第207頁。自注:“英民呼其主為魁陰(筆者注:queen,下同),譯言女王也?!边@個音譯詞的字面意思“陰中之魁”與女王含義恰好吻合,音義雙關,令人稱絕。詩寫英國女王登基五十年慶典上鄰邦道賀、教士誦經的場面。第十九首則寫娼妓在公園中招蜂引蝶的怪象:“風來陣陣乳花香,鳥語高冠時樣妝。結伴來游大巴克,見人低喚克門郎?!雹偻跎髦?、王子今輯:《清代海外竹枝詞》,第211—212頁。巴克(park)、克門郎(come on),分別譯作花園、跟我來,末句將倫敦公園中風塵女子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相對于中國古代男女關系的保守和諱莫如深,此時的英國已頗為開放和大膽。第二十一首寫男女約會后分別的情景:“握手相逢姑莫林,喃喃私語怕人聽。訂期后會郎休誤,臨別開司劇有聲?!弊宰ⅲ骸肮媚郑╣ood morning),譯言早上好也。開司(kiss),譯言接吻也?!雹谕跎髦?、王子今輯:《清代海外竹枝詞》,第212頁。有些詩句中甚至鑲嵌更多英語音譯詞,如其七十六:“相約今宵踏月行,抬頭克落克分明。一杯濁酒黃昏后,哈甫怕司到乃恩?!雹弁跎髦?、王子今輯:《清代海外竹枝詞》,第224頁。詩中有四個英語譯音字:克落克(clock)、哈甫(half)、怕司(pass)、乃恩(nine),頗為晦澀難懂,但如果直接寫成“一杯濁酒黃昏后,喝完已過九點半”之類,就又寡淡無味了。因此,以英語譯音入詩,雖然有點難以直解,聯系注解后再讀,卻也異趣橫生。再如寫倫敦的戲園:“最是年終戲入時,家家兒女聽新奇。別開生面翻陳跡,都愛阿奔色色靡?!雹芡跎髦?、王子今輯:《清代海外竹枝詞》,第218頁?!鞍⒈忌摇保╫pen sesame)是譯音,令人費解,但結合注釋得知是《一千零一夜》中著名的開門咒語“芝麻開門”時,又不由會心一笑,將這個譯音及其寓意寫入詩中,既用以代表年戲中最熱鬧之戲,也使全詩“別開生面”。這些詩中插入英語譯音,主要是為了獲得一種別致的風味,從而使讀者更真切地感受異國風情;就技巧手法來看,點綴巧妙的同時詩意又不生澀,可作為雙語寫作的跨界游戲,平添了許多趣味,為人樂讀。

二、近代中國以日語漢字詞入詩現象

中日兩國由于歷史、地理等因素影響,語言互動多有便利。隋唐時期,中國文化大量流入日本,日語音義皆借鑒漢字,盡管后來日本發明了自己的文字——假名,但仍包含數量不少的漢字,這為近代漢語從日語借入新的名詞術語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近代輸入中國的日語漢字詞既有漢語的成分,又有日語的創造,是中日語言文化交流的結晶。

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在西方工業文明沖擊下進行的明治維新,標志著日本近代化的開端。日本明治時代翻譯西洋新事物,往往使用我國古漢語詞匯或仿照漢文構詞法創造新詞,易被中國人理解和接受。因此,當時清人主張以日本為中介學習西方,“各種西學書之要者,日本皆已譯之,我取徑于東洋,力省效速,則東文之用多”⑤張之洞:《勸學篇》,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第46頁。,日語漢字詞因而迅速進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和閱讀視野,晚清赴日的中國人較早受到日語漢字詞影響。

黃遵憲是近代詩壇最早大規模以日語漢字詞入詩的著名文人。光緒三年(1877),黃遵憲任中國駐日本公使館參贊,五年后離開日本時曾作《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事留別日本諸君子》五首其三云:“海外偏留文字緣,新詩脫口每爭傳。草完明治維新史,吟到中華以外天?!雹撄S遵憲撰、陳錚編:《黃遵憲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105頁。第三、四句分別指他寫的《日本國志》和《日本雜事詩》,前者是中國人寫的第一部日本通志,后者則是近代書寫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詩集。據學者統計,定稿于1890年的《日本雜事詩》收錄詩歌200首,共使用了82 個日語漢字詞,他的另一詩集《人境廬詩草》收詩641 首,也含有67 個日語漢字詞。①劉凡夫:《黃遵憲詩與近代中日間的語言互動》,《東北亞外語研究》2014年第4期。這些日語漢字詞主要包括近代以前蘊涵著日本獨特概念的漢字詞和明治維新后生成的漢字新詞。前者如《日本雜事詩》其十七“多少榮華留物語,白頭宮女說先朝”②黃遵憲撰、陳錚編:《黃遵憲全集》,第13頁。中的“物語(ものがたり)”,相當于漢語中的“故事”;后者如《人境廬詩草》最后一詩《病中紀夢述寄梁任父》中的“革命”“立憲”“法治”“專制”“國會”“世紀”,它們為明治后所造、帶有鮮明西化色彩的漢字新詞。與前者相比,后者在黃遵憲詩中出現的更加密集,在近代中日間的語言接觸與互動中,發揮的作用也更大。黃遵憲以日語漢字詞入詩雖非盡善盡美,但他在這方面的開創之功對近代詩壇具有深遠的影響。

1894年,黃遵憲從新加坡調離回國,結束了長達17年的外交生涯。不久,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標志著歷時30余年的洋務運動失敗。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凹孜鐤|事敗后,朝野乃知舊法之不足恃,于是言變法者乃紛紛?!煜氯耸肯讨兎?,風氣大開矣?!雹哿簡⒊骸段煨缯冇洝?,《飲冰室合集·專集》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第4629—4630頁。此后,中國深感日本明治維新后的劇變,因而開始實行經由日本學習西方的曲線救國策略,留日學生與年激增。加之相對英語而言,日文易識易學易譯,許多西學書籍從日文譯本轉譯過來,其中包含的日語漢字詞進入了中國。正如王國維在1905年所說:“言語者,思想之代表也,故新思想之輸入,即新言語輸入之意味也。十年以前,西洋學術之輸入,限于形而下學之方面,故雖有新字新語,于文學上尚未有顯著之影響也。數年以來,形上之學漸入于中國,而又有一日本焉,為之中間之驛騎,于是日本所造譯西語之漢文,以混混之勢,而侵入我國之文學界?!雹芡鯂S:《論新學語之輸入》,《王國維全集》,第127頁。日譯西學名詞代表著西方文明孕育的新事物、新觀念和新思想。主張文學啟蒙的改良派遂將這些“新名詞”引入詩歌創作領域。1895年冬至次年春,夏曾佑、梁啟超和譚嗣同在北京聚會,提出并推舉“新詩”:

蓋當時所謂新詩者,頗喜挦扯新名詞以表自異。丙申、丁酉間,吾黨數子皆好作此體。提倡之者為夏穗卿(曾佑),而復生(譚嗣同)亦綦嗜之。⑤梁啟超著、舒蕪校點:《飲冰室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第49頁。

“新詩”又稱“新學詩”和“新學之詩”,“丙申、丁酉間”即1896至1897年間,是其主要創作時期?!靶略姟弊蠲黠@的特征就是在詩歌中植入西方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中的“新名詞”,如夏曾佑《無題》二十六首其二十云:“冰期世界太清涼,洪水茫茫下土方。巴別塔前一揮手,人天從此感參商?!雹挹w慎修:《夏曾佑詩集?!?,《近代文學史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第36頁。通篇運用西洋新典,梁啟超為此作注:“冰期、洪水用地質學家言。巴別塔云云,用《舊約》述閃、含、雅弗分辟三洲事也?!雹吡簡⒊?、舒蕪校點:《飲冰室詩話》,第50頁。

譚嗣同“喜摭西事入詩。當時風尚如此,至壯飛(譚嗣同號)乃放膽為之,頗有詩界彗星之目?!雹偻舯俳?、王培軍箋證:《光宣詩壇點將錄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438頁。他贈梁啟超的詩“虛空以太顯諸仁,絡定閻浮腦氣筋。何者眾生非佛性,但牽一發動全身。機鈴地軸言經緯,吸力星林主有神。希卜梯西無著處,智悲香海返吾真”②譚嗣同著,蔡尚思、方行編:《譚嗣同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244頁。就充斥著“以太”“腦氣筋”“地軸”“經緯”“吸力”“星林”等科學名詞、“虛空”“閻浮”“香?!钡确鸬湫g語和英語音譯詞“希卜梯西”(hypothesis,假說)。他1896年所作《金陵聽說法》四首其三也是如此:“而為上首普觀察,承佛威神說偈言。一任法田賣人子,獨從性海救靈魂。綱倫慘以喀私德,法會極于巴力門。大地山河今領取,庵摩羅果掌中論?!雹圩T嗣同著,蔡尚思、方行編:《譚嗣同全集》,第247頁。梁啟超對其中的“新名詞”解釋說:“喀私德即Caste之譯音,蓋指印度分人為等級之制也。巴力門即Parliament之譯音,英國議院之名也?!雹芰簡⒊?、舒蕪校點:《飲冰室詩話》,第49頁。詩中作者以普度眾生的佛自居,抨擊滿清的種族歧視和封建專制,向往議會民主政治。這類詩歌因含有大量外來語,不是當時同學者,就無從索解,加之其作者僅限于少數幾人,因此,創作延續的時間和產生的影響極其有限。

1898年底,戊戌變法失敗,梁啟超經過深刻反思后指出:“夏穗卿、譚復生皆善選新語句,其語句則經子生澀語、佛典語、歐洲語雜用,頗錯落可喜。然已不備詩家之資格?!雹萘簡⒊骸断耐挠斡洝?,《飲冰室合集·專集》第5冊,第5667頁?!按祟愔?,當時沾沾自喜,然必非詩之佳者,無俟言也?!雹蘖簡⒊?、舒蕪校點:《飲冰室詩話》,第50頁。在吸取“新詩”失敗教訓的基礎上,1899年,梁啟超在《夏威夷游記》中正式提出了“詩界革命”的口號及其詩學理想:

今日不作詩則已,若作詩,必為詩界之哥侖布、瑪賽郎然后可?!麨樵娊缰鐏霾?、瑪賽郎不可不備三長: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語句。而又須以古人之風格入之,然后成其為詩?!嵨鬣l自言生平未嘗作一詩,今見其近作一首云:“太息神州不陸浮,浪從星海狎盟鷗。共和風月推君主,代表琴樽唱自由。物我平權皆偶國,天人團體一孤舟。此身歸納知何處,出世無機與化游?!弊x之不覺拍案叫絕。全首皆用日本譯西書之語句,如共和、代表、自由、平權、團體、歸納、無機諸語皆是也。吾近好以日本語句入文,見者已詫贊其新異,而西鄉乃更以入詩,如天衣無縫,“天人團體一孤舟”,亦幾于詩人之詩矣。吾于是乃知西鄉之有詩才也。吾論詩宗旨大略如此?!?支那非有詩界革命,則詩運殆將絕。雖然,詩運無絕之時也。今日者革命之機漸熟,而哥倫布、瑪賽郎之出世,必不遠矣。⑦梁啟超:《夏威夷游記》,《飲冰室合集·專集》第5冊,第5667—5669頁。

“詩界革命”的“革命”一詞即是來自日本的“新名詞”。梁啟超認為日本之“革命revolution”,實即變革之意,指“從根抵處掀翻之”⑧梁啟超:《釋革》,《飲冰室合集》,第790頁。。他將“詩界革命”的目標總結為“三長”,即新意境、新語句和古風格,“雖間雜一二新名詞,亦不為病”⑨梁啟超著、舒蕪校點:《飲冰室詩話》,第51頁。,甚至極度推崇“全首皆用日本譯西書之語句”的嶺南文人鄭西鄉的詩作,并將黃遵憲視為最符合這一詩歌理想的詩人,“近世詩人能熔鑄新理想以入舊風格者,當推黃公度?!雹倭簡⒊?、舒蕪校點:《飲冰室詩話》,第51頁?!皶r彥中能為詩人之詩而銳意欲造新國者,莫如黃公度?!雹诹簡⒊骸断耐挠斡洝?,《飲冰室合集·專集》第5冊,第5667頁。這是因為當時黃遵憲標舉和大量創作“新派詩”,其《酬曾重伯編修》詩云:“廢君一月官書力,讀我連篇新派詩?!雹埸S遵憲著、錢仲聯箋注:《人境廬詩草箋注》卷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62頁?!靶屡稍姟笔恰霸娊绺锩钡闹苯赢a物,也是中國詩歌近代化進程的繼續和深化。相對于僅憑想象而“挦扯新名詞以自表異”的“新詩”,黃遵憲的“新派詩”對日本及西方文化的吸收是詩人在身臨其境時的有感而發。如《今別離》就是黃遵憲進行詩體試驗的典范作品,運用古樂府舊題描寫西方工業文明,分別吟詠了輪船、電報、照相及時差在離別中所扮演的新角色,描寫了這些現代器物帶給人們離別的新體驗。既以意境新奇開闊了視野,又充滿了生活情趣,所以陳三立把它“推為千年絕作”④梁啟超著、舒蕪校點:《飲冰室詩話》,第22頁。。這些詞匯所代表的是當時世界先進的科技發明,表現了近代中國人接觸這些新事物時帶來的沖擊與震撼、痛苦與驚羨等情感體驗。曾習經作跋語稱:“黃詩以古詩飾今事,為詩世界中創境?!雹蔹S遵憲著、錢仲聯箋注:《人境廬詩草箋注》,第1085頁??梢哉f,黃遵憲不僅是“詩界革命”的先導,也是重要推動者和參與者。

“新派詩”的代表人物還有梁啟超、蔣智由、康有為和丘逢甲等。他們大都親自出訪過歐美、日本諸國,長期耳濡目染,對異質文化有比較真切的了解,自然而然地將外來語寫入詩中??涤袨橹鲝堅姼枰从硶r代精神,寫出當今世界新的面目,明確表達“新世瑰奇異境生,更搜歐亞造新聲”⑥康有為:《與菽園論詩,兼寄任公、孺博、曼宣》,《康有為全集》第12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311頁。的詩學革新宗旨。蔣智由作于1902年的《盧騷》一詩則在創作實踐上頗具代表性:“世人皆欲殺,法國一盧騷。民約倡新義,君威掃舊驕。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雹呤Y智由:《盧騷》,載《新民叢報》第3期,1902年3月10日。這首詩受西方民主啟蒙思想影響,詞、意皆新,尤其是最后兩句被鄒容《革命軍》(自序)引用,一時廣為傳頌。詩中既有法國思想家盧梭(Rousseau)的音譯“盧騷”,也有“民約”“平等”“自由”“革命”“全球”等從國外輸入的新名詞,同時,其語言建構符合古典詩歌關于音節、押韻、格式等方面的要求和規定,兼具含蓄典雅的古人風格和鮮明強烈的歐化意境。在清末詩壇上,出現了一批詩人以日語漢字詞入詩,構成了近代中日語言接觸史上獨特的文學景觀。

雖然日語中漢字很多,但往往字同而義異,讀音更不同。近代游歷日本的“四明浮槎客”《東洋神戶日本竹枝詞》其二十二云:“憑君博學舉鴻詞,能解東洋漢字無。每見招牌書仕立,誰人想到是衣師?!弊宰ⅲ骸皷|洋雖習用漢字,而解義皆多杜撰,絕難想象。市肆衣店或成衣招牌大書仕立所,不知命意所在?!雹嗤跎髦?、王子今輯:《清代海外竹枝詞》,第174頁。因此,我們在閱讀近代使用日語漢字詞的詩歌時,需要借助注解才能完全了解其詞義。如陳道華《日京竹枝詞》其十二:

勸工場又鼓鼘鼘,家至分攜壓歲錢。妾固手輕郎手早,愿同福引入新年。⑨陳道華撰、李長林校點:《日京竹枝詞》,長沙:岳麓書社,2016年,第8頁。

詩后自注:“商場欲暢消積貨,以買物至若干金額送券一紙,使拈鬮獲彩,曰‘大福引’。勸工場常見之,新歲尤多。時必鼓吹喧闐,招人游覽。閑情夫婦乘興偕來。手輕謂巧妙。手早謂敏捷?!苯Y合注解我們才知道詩中用了“伐鼓淵淵,振旅闐闐”(《詩經·采芑》)和日語詞匯“手輕”“手早”,十分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日本東京商場新年舉行的抽獎促銷活動。其五十三“西洋若者豈山師,既約同居復遠離。積極良言消極意,空勞手紙寄相思”①陳道華撰、李長林校點:《日京竹枝詞》,第21頁。也使用了“若者(年輕人)”“山師(油嘴滑舌之輩)”“積極(實)”“消極(虛)”“手紙(書信)”等五個日語詞匯,若不讀其注解就很容易杜撰詞意、望文生義。

三、近代中國以外來語入詩的特征和詩學意義

語言是建構文學作品的最基本材料,詩歌又是所有文類中對語言變化最為敏感的樣式。外來語的介入,不僅使詩歌語言產生耳目一新的視覺沖擊力,而且也會影響到詩句在詞語的排列組合、語序的布置、語法句法的結構等方面的更新與調整;與此同時,新的情感體驗、思想意識也隨著音譯詞、新名詞的涌入而被裹挾進入詩歌的主題與情感世界。因此,近代中國外來語入詩呈現出鮮明的特征,具有獨特的詩學意義。

就詩體而言,近代中國外來語入詩主要集中于以竹枝詞為代表的古體詩。近人劉坡公《學詩百法》曾云:“竹枝詞專寫風土,其體與七絕近似,但重音節而意義次之,重氣韻而文采次之,大都皆眼前指點之語?!雹趧⑵鹿骸秾W詩百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9頁。竹枝詞在對仗、平仄和押韻等方面的要求比近體詩更為寬松,更易于使用外來語。近代游歷外國的文人所創作的海外竹枝詞,大多描繪的是西方工業文明給世界帶來的新變,由于它的創作處于本土文化與異域文化相互作用的特定歷史語境之中,以外來語入詩塑造出來的異國形象成了兩種文化互動的典型寫照。海外竹枝詞率先以異化、獵奇的書寫策略凝視西方,并在相當長時間內構建了西方文化形象。

就創作空間來說,嶺南和上海是近代中國外來語入詩最活躍的地域。由于地緣因素和開埠所迫,嶺南在這方面可謂開風氣之先。1936年,汪辟疆就在《近代詩派與地域》一文中將“嶺南派”特色總結為:“其才高意廣,又喜摭拾西方史實、科學名詞,融鑄篇章,矜奇眩異。其造端則遠溯定庵,其擴大則近在康梁,其風靡乃及于全國?!雹弁舯俳骸锻舯俳f近代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3頁。近人屈向邦甚至將這一創作傳統上溯到北宋嶺南人余靖出使金國時所作的胡語詩:“近代粵人間有用新名詞或外國語譯音入詩者,輒為人非笑,原來此事亦吾粵人好奇性使然,曲江余襄公使契丹,作胡語詩,為御史王平所劾,今人之非笑,其亦古意歟,予謂此種詩,殊無諧趣可言,偶一為之,亦覺無謂?!雹芮虬睿骸稄V東詩話(正續編)》卷1,中國香港:龍門書店,1968年,第17頁。這一文學現象的提倡者和實踐者如黃遵憲、梁啟超、鄭西鄉、康有為和丘逢甲等均為嶺南作家。近代以來長期作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其詩歌融入外來語現象普遍存在。柏年《香港竹枝詞》云:“西裝革履親嬌娥,路上相逢呼哈啰(hello)。美式新裝英式語,可憐歐化女人多?!雹莩讨猩竭x注:《香港竹枝詞選》,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13頁?!靶盐粹种魅恕薄断憬裰υ~》“大餐請客宴嘉賓,釵弇縱橫水陸陳。錯亂鴛鴦都不管,醉余相抱跳丹臣”⑥程中山選注:《香港竹枝詞選》,第7頁。中的“丹臣”即英語dancing(舞蹈)之音譯詞。

近代的上海不僅在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方面打上了西方文明烙印,而且語言深受域外文化浸染。上海洋經浜是西商匯集之地,催生了大量的洋場竹枝詞,楊勛《別琴竹枝詞》100首可視為從洋經浜英語中取詞雜糅而成的寫作嘗試,生動地記載了近代上海的語言文化特征。如“請看頻呼六克西,為夫的是喚嬌妻。煙絲好似拖碑哭,海作高來六作低?!弊宰ⅲ骸傲宋鳎簂ook see。為夫:wife。拖碑哭:tobacco。海:high。六:low?!雹偾鹆既蔚龋骸吨腥A竹枝詞全編》第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第231頁。這種蹩腳的洋涇浜英語發音,讀來令人忍俊不禁。詩歌雖然藝術成就不高,但作為研究滬上開埠前后特殊語言的紀實,具有重要的語言和史料價值。許多來自歐美的新事物也以英語譯音的方式出現于上海竹枝詞。如美國人貝爾發明的電話于光緒六年(1880)傳入中國,清人余槐青《上海竹枝詞》云:“兩地情懷一線通,有聲無影妙郵筒。高呼狂笑呈憨態,獨立傾聽得律風(telephone)?!弊宰ⅲ骸皽搜b置得律風借通消息,當雙方通話時,笑語忘情,憨態可掬,旁觀為之粲然?!雹谟嗷鼻啵骸渡虾V裰υ~》,上海:漢文正楷印書局,1936年鉛印本。以好奇的筆調記述了電話初入上海時市民驚訝、艷羨的情形。

外來語入詩的創作現象雖然還存在諸多缺陷,但它作為近代詩壇破舊立新的最初嘗試和改革實踐,在文學史上仍具有積極的詩學意義,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外來語入詩標志著一種新的詩學觀念誕生。中國詩歌進入近代之后,陳舊的觀念、森嚴的韻律、保守的思想文化以及傳統的語言與近代生活顯得格格不入,這促使詩人們進行變舊創新,他們選擇從詩歌語言入手,敢于標新立異,努力探索發展的出路。朱自清《中國詩的出路》一文指出:“近代第一期意識到中國詩該有新的出路人要算是梁任公、夏穗卿幾位先生。他們提倡所謂‘詩界革命’;他們一面在詩里裝進他們的政治哲學,一面在詩里引用西籍中的典故,創造新的風格?!雹壑熳郧澹骸墩撝袊姷某雎贰?,《朱自清全集》第4卷,第287頁。周作人也稱黃遵憲“開中國新詩之先河”④周作人:《詩人黃公度》,陳子善編:《知堂集外文》,長沙:岳麓書社,1988年,第326頁。?!霸娊绺锩币酝鈦碚Z入詩所具有的影響力不可低估,雖然這種詩歌語言改革試驗主要發生在少數幾個人中間,但它卻是當時向西方尋求真理的先進青年向舊文化宣戰的產物?!靶聦W詩,又是當時精神解放和新學思潮的產物,是出于以詩來表現最初的思想覺醒而進行的一種嘗試,蘊含著一種新的詩歌創作主張:詩應該表現新學理、新理想、新的宇宙觀和人生觀?!雹蒎X競、王飚:《中國20世紀文藝學學術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第411—412頁。因此,外來語入詩可謂近代詩壇傳統創作觀念的一次重大沖擊,是新的詩學觀念誕生的重要標志。

其次,外來語入詩拓展了詩歌的題材,一定程度上建構了近代文學中的異國形象。近代以來,被列強炮火強行打開的不僅僅是國門,更有知識分子眼界的開闊與思想的拓展。文人開始自覺接受全球文明,具有了世界眼光。他們在游歷歐美、日本時目睹各國的奇異風貌,將古今中外、政治軍事和文理科學的事物名詞貼切地寫入詩歌,給當時詩壇輸入了新詩料、新語匯,擴大詩歌語言倉庫,補充了詩歌語言資源,在題材上極大地擴展了傳統詩歌的書寫范圍。其實,這些外來語本身就昭示著詩人眼界的開闊,德國語言學家威廉·馮·洪堡特指出:“每一語言都包含著一種獨特的世界觀”,一種新的語言輸入,某種程度上就意味著在“業已形成的世界觀的領域里贏得一個新的立足點?!雹伲鄣拢萃ゑT·洪堡特:《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姚小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72—73頁。外來語還帶有外來文化使者的身份,承載著深刻而廣泛的思想文化內涵。當近代文人筆觸進入到“他者”的文化與地理空間時,必然要與截然不同的西方文化發生接觸或碰撞,在陌生體驗的沖擊和面對前所未有的強勢文明時,他們的心理狀態會發生改變,這種改變投射到對異國形象的描述,經由作品又會引起受眾的共鳴、好奇與想象,從某種意義上說,近代文人對異國形象的構建過程正是這樣通過大量的外來語完成的。

再次,外來語入詩促進了中國詩歌從舊到新的變化,對新詩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外來語入詩的意義不僅意味著詩人精神體驗的更新與世界觀的重構,它對于詩歌本體結構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梁啟超曾說:“文學進化,有一大關鍵,即由古語之文學,變為俗語之文學是也。各國文學史之開展,靡不循此軌道?!雹诹簡⒊骸读簡⒊瑢W術論著集·文學卷》,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499頁??v觀近代中國以外來語入詩的作品,雖然它們仍堅守舊體詩的基本形式,但外語音譯詞、西方自然科學術語及社會政治概念等大量外來語的引入,以及通過自注彌合中外語言文化差異的普遍做法,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傳統詩學體制,在意境、格調上已與舊體詩不同。在音節上,這些引借或音譯過來的外來語也迥異于傳統詩歌中的文言詞匯。與傳統詩歌中慣用單音節的文言詞語不同,外來語以雙音節或多音節為主;這種音節數量的變化不僅給詩人的遣詞造句形成一種前所未有的牽制作用,而且也勢必影響詩句在平仄、押韻和節奏上的搭配模式與結構特點。這種多音節性的雜語現象在近代詩壇的日漸增多必然會破壞傳統詩歌所倚重的聲律節奏規則,從而導致詩歌本體要素的裂變與轉型。多音節、新內蘊的詞語一旦被納入舊體詩的形式框架,無形之中會給詩歌本體帶來一種或隱或顯的威脅,可能松動乃至瓦解原本穩定堅固的詩歌文體并導致詩歌形式的轉向與創新。

近代中國以外來語入詩對當時詩壇和“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后的新詩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外來語入詩不僅貫穿“詩界革命”的始終,而且出現于近代其他詩派的創作之中。1904年,南社最具代表性的詩人柳亞子在《江蘇》雜志第八期發表七言古詩《讀〈史界兔塵錄〉感賦》直接以外來語入詩:“嫁夫嫁得英吉利,娶婦娶得意大里。人生有情當如此,豈獨溫柔鄉里死。一點煙士披里純,愿為同胞流血矣。請將兒女同衾情,移作英雄殉國體?!背坝⒓薄耙獯罄铩蓖?,“煙士披里純”為英語inspiration之譯音,意為靈感。胡適作于1915年的《送梅覲莊往哈佛大學》亦云:“但祝天生幾牛敦,還乞千百客兒文?!瓚袩熓颗锛?,為君奚囊增瓊英?!雹酆m:《胡適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第122—125頁。全詩共四百二十字,用了十一個外國字的譯音。自注:“牛敦Newton,英國科學家……煙士披里純,Inspira?tion,直譯有‘神來’之意。梁任公以音譯之,又為文論之,見《飲冰室自由書》?!雹芎m:《胡適文集》第1冊,第125頁??梢?,這一音譯外來語源于“詩界革命”發起人梁啟超。

現代作家所作舊體詩中對外來語的借用與輸入被作為一種傳統承續下來。如郭沫若《哀的美頓書》“哀的美頓(ultimatum,最后通牒)書已西,沖冠有怒與天齊”、老舍《病中》“病魔亦幽默,德謨克拉西(democracy,民主)”等等。新詩不再像舊體詩那樣,平仄、音律以及句式都放開了,足以容納多音節的外來語。王宏印《新詩話語》甚至說:“外語入詩是現代詩的一個突出特點”①王宏?。骸缎略娫捳Z》,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年,第233頁。,現代詩甚至將外語原詞直接鑲嵌其中,如聞一多《秋色》中的“Notre Dame(巴黎圣母院)”、“La Boheme(波西米亞人)”等法語單詞和“自由”“宇宙”“世界”“天使”“浪漫”等新名詞;郭沫若《天狗》通過引入英語“Energy”和“X光線”“神經”等日語漢字詞改造了傳統神話故事中天狗的形象,塑造了“我”這樣一個天然具有意志的純粹能量體。徐志摩《沙揚娜拉——贈日本女郎》將日語“さようなら”(再見)的音譯詞“沙揚娜拉”放在整首詩的最后,不僅使離別的畫面感十足,同時有呼喚女郎名字的畫外之音,兼具情態美、音律美和含蓄美。張恨水甚至模仿舊體詩體制將英語按照音節數量運用到詩歌之中,如其《朝來》云:“逝水年華Have be,短髭小撫Do you see?剃來Good morning后,只許蒼蠅Kiss me?!雹趶埡匏骸都舫罴?,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1993年,第136頁。這些外來語對中國詩歌的影響不僅僅止于詞語上的翻新與眼前一亮的視覺感受,而是把外來文化的重要質素乃至世界觀念、思維方式等諸多異域資源,以作者獨特的感知方式與表現形式呈示在讀者面前。

“西學東漸”是近代最重要的文化語境,外來語入詩是這一語境中引人注目的文學現象。外來語入詩不僅給詩歌語言添加了新的血液,而且負載著深刻的異質文化內涵。這些外來語代表西方文明背景下的知識、觀念和思想,傳達著新的意識形態與客觀實際,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初期中國人對西方形象的認識,也折射了中外語言文學的互動。通過語言的并置、組合和交雜,實現不同語言之間的彼此對話,以此釋放出較強的語言能量,呈現出一種陌生化狀態,令人產生新鮮、驚奇和詼諧等藝術感受。這些不同風格、不同形態的語言既動搖了傳統詩歌的語言基礎,使其展露出由文言向白話過渡的新質,也為新詩的孕育與誕生耕耘了土壤,預示了方向。因此可以說,近代以外來語入詩是中國詩歌近代化進程的重要舉措,為“五四”以后白話新詩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路徑。

猜你喜歡
外來語竹枝詞詩歌
詩歌不除外
原來它們是“外來語”
從中韓外來語發展看全球化時代外來語對文化的影響
書法《竹枝詞》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詩歌島·八面來風
《竹枝詞兩首》其一
竹枝詞視野下的徽商婦形象
淺析英語外來語的規范使用
也談“詐馬宴”——兼議漢語中外來語譯名詞義的演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