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白先勇《冬夜》中時空敘事中的文化鄉愁

2024-05-09 10:42馮艷芳
文化學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白先勇父輩故事情節

馮艷芳

白先勇由于受自身生活的影響,曾輾轉多地,因而其產生了深入骨髓的鄉愁。白先勇的大部分小說都會包含兩個層次的鄉愁,即小鄉愁和文化鄉愁的融合,以及大鄉愁和文化鄉愁的融合。而《冬夜》中涵蓋了三個層次的鄉愁,作者采取時空敘事的方式,以兩位主人公的對話為主線展開敘述,通過三個方面的比較對文化鄉愁進行了深刻而詳細的刻畫,不僅展現了文化鄉愁的意蘊,也為中華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冬夜》簡述

《冬夜》是白先勇的代表作之一,小說以一個寒冷的冬夜為背景,通過主人公與一位老友的對話,展現了作者對故鄉、歷史和文化的深深眷戀。在這部小說中,白先勇運用了獨特的時空敘事手法,將現實與過去、現實與夢境相互交織,為讀者呈現出一個充滿感性和歷史厚重感的故事。小說的故事發生在一個下雨的冬夜,吳柱國在結束學術演講和社交應酬之后,抽出了寶貴的時間去探訪老友余欽磊,兩人談今話舊并抒發內心感觸。小說客觀地展開描述,敘述余欽磊如何期待好友吳柱國的到來;整個故事情節圍繞兩人的對話展開;吳柱國離開后,作者回歸到現實繼續客觀描寫,敘述徐教授所為所思,隨之小說也走到尾聲。整個故事中,作者將故鄉的歷史和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表達了對故土的眷戀和追憶[1]。

白先勇在創作《冬夜》這篇短篇小說時,從時間和空間兩個層面展開敘述,巧妙地運用了交錯、倒敘等手法,使得故事情節更加豐富和立體。比如余欽磊在講述過往歷史時,作者會突然切換到現實場景中,描述余欽磊對吳柱國的觀察和感受。這種時空交錯的手法不僅增強了故事的可讀性,還為作者表達情感提供了途徑。白先勇的《冬夜》通過父輩的今昔比較、青年與父輩的比較、父輩之間的比較,進行歷時和共時的比較分析,希望將小說中的文化鄉愁的意蘊充分呈現出來。另外,小說中的語言、服飾等都充滿了濃厚的地域色彩,兩位主人公的對話中也常常涉及故土的歷史和文化傳統,這些元素為作者表達文化鄉愁提供了載體。同時,通過對過往和現實的描繪,作者將現實與過去、現實與夢境緊密相連,進一步強化了文化鄉愁的表達。

二、時空敘事分析

(一)故事情節的時空分布

小說《冬夜》以一個冬夜為背景,通過獨特的時空敘事手法展現了故事情節的豐富時空分布。這個冬夜既是物理時空的夜晚,又是心靈時空的深夜,將讀者引入一個充滿神秘和沉思的境地。首先,在物理時空上,小說通過描寫主人公的活動和生活現狀,展現了時間的流逝。夜幕降臨,星辰閃爍,時間在寂靜的冬夜中緩緩推移。這種時空分布為故事的發展提供了基礎,營造了一種寧靜而悠遠的氛圍。隨著時光的推移,主人公的經歷和情感也在時空的交錯中逐漸展開,使故事情節呈現出豐富的層次[2]。其次,在心靈時空上,冬夜成為主人公情感表達的載體。這個寒冷的夜晚表面上是寫外界的冰冷,實則為了襯托主人公內心的孤獨和凄涼。時空敘事通過主人公的內心獨白、回憶的呈現,使讀者在故事中感受到情感的涌動和碰撞。這種內在的時空敘事結構不僅豐富了故事情節,還使文本充滿了情感的張力。在小說情節中,這種時空分布既是故事的推動力,也是主人公情感體驗的表達媒介。在冬夜這個特殊的時刻,時空交錯成為主人公思考人生、回顧往事的理想舞臺。通過對時空的細膩刻畫,小說為文學創作開辟了新的可能性,使時空成為表達文化鄉愁的重要元素。

(二)歷史背景與現實沖突

在《冬夜》中,白先勇巧妙地穿插了歷史背景與現實沖突,為小說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內涵。這一處理方式不僅使故事情節更加豐富和立體,同時,為作者表達文化鄉愁提供了獨特的表達途徑。歷史背景在小說中被巧妙地融入主人公的回憶和對話中,通過主人公的思考,讀者得以窺見歷史對人物命運的深遠影響。歷史并非僅僅是一個遙遠的背景,更是故事情節中的關鍵元素之一。通過描繪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人物生活狀態以及歷史事件的發展,小說在時空敘事中呈現出一幅鮮活的歷史畫卷。與此同時,小說中的現實沖突則在歷史的長河中顯得更為尖銳和直接。主人公所處的時代充滿變革和動蕩,現實的壓力在故事情節中反映得淋漓盡致。這種現實沖突與歷史的對比使故事更加真實和引人入勝。人物在歷史與現實的夾縫中生存,時空的錯綜交錯為小說賦予了一層更為復雜的文化內涵。通過歷史背景與現實沖突的交織,作者在時空敘事中深刻地表達了文化鄉愁。歷史的磨難與現實的壓力成為主人公情感的催化劑,促使他對故土、文化的思考更加深刻而復雜。采用這樣的處理方法使得文化鄉愁不再是簡單的懷舊情感,而是在歷史和現實的交匯中形成的一種更為真實和生動的情感表達方式。

(三)夢境與回憶

在《冬夜》中,夢境與回憶的描寫不僅豐富了故事情節,更為作者表達文化鄉愁提供了獨特的方式。這些元素的巧妙運用將現實與過去、現實與夢境緊密相連,進一步強化了文化鄉愁的表達。夢境作為一種特殊的時空狀態,為主人公提供了一個超越現實的空間。在夢境中,主人公與過去的人、事、物產生聯系,時光仿佛倒流。這種時空敘事不僅深化了人物的內在情感體驗,也使讀者在夢幻的氛圍中感受到濃厚的文化鄉愁。夢境的描寫將故事情節引向更深層次的思考,使文化鄉愁超越了現實的枷鎖,得以更全面、更深刻地呈現?;貞浽谛≌f中是連接過去和現在的橋梁[3]。主人公通過回憶,不僅再現了故土的風土人情,還勾勒出了一個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圖景?;貞洺蔀橹魅斯楦械氖惆l和歷史的見證,作者通過對過往的深刻追溯,使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主人公對故鄉、文化的深深眷戀?;貞浀拿鑼懯箷r空敘事不再僅僅是線性推進,更成為一個回環往復的律動,進一步強調了文化鄉愁的跨時空性。

三、白先勇《冬夜》中時空敘事中文化鄉愁的體現

文學中鄉愁一般分為三類:一是小鄉愁,指離開親人和家鄉之后產生的思念之愁;二是大鄉愁,指的是這種思念由家而國、由親人而族群;三是文化鄉愁,這種思念更加深遠而寬廣,既包括去國懷鄉之愁,又包括對民族文化根植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白先勇在《冬夜》中通過時空敘事的方式深刻表達了文化鄉愁的意蘊,具體可以通過以下三方面得到體現:

(一)父輩過去與現在的比較

第一,人物居住環境的今昔比較。余欽磊之前生活在大陸,后被迫遷居到臺灣居住,大陸本沒有穿木屐的習慣,而小說開頭,余欽磊是穿著木屐走在巷子里,說明其定居臺灣后已經入鄉隨俗養成了穿木屐的習慣,而且家里的設計也有日據時代的遺跡,這說明余欽磊已經接受了現實。同時,臺灣又保留著大陸的痕跡,如《冬夜》中提到溫州街,這表明臺灣是以大陸的地名對街道和住宅區進行命名的,從某種程度上給人一種深處大陸的感覺。

第二,余欽磊的今昔比較?!抖埂分饕獓@余欽磊和吳柱國的對話展開敘事,雖然談及了過往的輝煌,但重點描述的是現狀。小說開頭對余欽磊的居住環境和形象進行了描寫,寥寥幾筆就刻畫出老教授的落魄形象。想當年余欽磊是敢于在曹汝霖家里放火的第一人,當提及過往,想起曾經的輝煌,余欽磊和吳柱國都感到自豪,但看到眼下潦倒的生活,這一強烈對比讓人心酸[4]。余欽磊不僅從形象上今非昔比,在精神上也愈發頹廢,曾經余欽磊崇拜的拜倫是理想主義之精神象征,而現在他的思想已長久停滯,這從他對書籍的愛惜程度以及“舊洋裝書”中已經混雜了武俠小說可以看出。小說中余欽磊在寒冷潮濕的冬夜回憶著溫暖輝煌的過往,這種強烈的對比也反映出中國文化的混亂局面,散發著悲哀意味,催促著光明的到來。

通過上述兩個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余欽磊在回憶過去的同時,不禁對現實充滿了無奈與矛盾。他曾經的英勇形象與如今頹廢的境遇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中國文化混亂的局面。這種對比體現了人物在時空交錯中的文化鄉愁,散發著悲哀意味,喚起人們對更光明未來的期望。在冰冷的冬夜中,余欽磊對于文化鄉愁的體驗,既是對過去的懷念,也是對未來的期盼。

(二)父輩與青年一代的比較

《冬夜》通過對父輩與青年一代的比較,深刻地反映了不同時代青年的精神面貌和文化鄉愁的多重層面?!拔逅摹睍r代的父輩充滿熱情和浪漫的氣息,他們生活在一個積極向上、追求理想的時代。在小說中,余欽磊和吳柱國代表著這個時期的青年,他們有著豐富的精神追求,對學術充滿激情。他們敢于創新、追求變革,曾經的“賽先生”成為他們心中的理想化身。這一時代的青年,無論是在精神層面還是實際行動上,都表現出對社會活動和學術的積極參與和追求。相對而言,現代社會的青年群體生活較為沉悶,精神匱乏。物質追求成為主要目標,現實的壓力和利益成為他們關注的焦點。小說中通過余欽磊兒子的形象,展現了這一代青年的特征。他們追求實用主義,對獎學金等物質利益更加關注,表現出對理想主義的相對冷漠。吳柱國與余欽磊兒子初次見面,談話內容圍繞獎學金,這一場景生動地展現了現代社會青年的現實追求。他們似乎對變革的急切心理逐漸淡化,生活變得越來越功利[5]。

父輩和青年一代相比,現代社會青年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巨大影響。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他們漸漸喪失了父輩那種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刻骨認同。在小說中,余吳兩人自嘲曾經敢于創新的精神已被西方文化所反噬,而他們推崇的“賽先生”理念也已經被現代理工學科所取代。這反映出新時代青年在異國文化的沖擊下文化認同感的喪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逐漸淡漠。他們追求文化的過程中卻忽視了文化的精神內核,難以真正推動中國文化的發展。這種對比在小說中呈現出一種深刻的文化鄉愁。父輩與青年一代之間的差異不僅僅是生活方式的不同,更是對文化傳承的態度的不同。通過這種比較,小說向讀者展現了中國文化在歷史變遷中所經歷的曲折,以及在現代社會中面臨的挑戰。這種文化鄉愁既是對過去的懷念,也是對未來文化發展的思考與期待。

(三)父輩與父輩之間的比較

小說《冬夜》通過對父輩與父輩之間的比較,展現了不同人物之間在職業選擇、生活態度和精神追求上的差異,深刻描繪了中國知識分子在歷史變遷中的境遇和文化鄉愁的復雜情感。

一是余欽磊和邵子奇成為堅守教育、樸實純良和追名逐利、薄情寡義的代表。盡管兩人都曾是北大的知識青年,但后來選擇了截然不同的生活道路。余欽磊堅守在學術界,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的代表。他去機場接吳柱國只是出于友情,而不是為了引起關注。相比之下,邵子奇追求名利,為吳柱國接風只是為了揚名獲利。這一差異深刻反映了不同人物對事業和生活的態度,也凸顯了中國知識分子在面臨社會變革時的選擇與困境。

二是余欽磊和賈宜生在職業選擇上有相似之處。兩人都堅守在學術界,生活清貧,渴望通過獎學金改變生活狀況,為學術研究爭取更多資金。同時,兩人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追求也呈現出差異。余欽磊逐漸放棄理想,生活清貧而淡泊;而賈宜生在晚年也趨于平庸,渴望改變生活卻未能如愿。這種相似性,表達了在變革時代里,知識分子在追求理想與物質生活之間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

三是余欽磊和吳柱國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兩人都是知識青年,教授人文社科課程,但后來因為地理和精神層面的差異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余欽磊定居臺灣,教授英國浪漫主義文學,但卻被現實磨去了浪漫主義精神;吳柱國在美國只講中國的盛唐時代,卻無法填補內心的愧疚空虛。這一對比表達了在異國他鄉,知識分子對于精神家園的追尋和對于文化的認同感的失落。

通過這些比較,小說《冬夜》深刻展現了父輩之間的差異和相似之處,通過人物的命運折射出知識分子在歷史變遷中的坎坷遭遇,以及他們在文化鄉愁中對于理想、生活和自我的反思。這種復雜而真實的描繪使得小說更具深度和內涵,為讀者呈現了一個細膩而富有情感的文學作品。

四、結語

綜上所述,白先勇的《冬夜》為知識分子群體帶來了啟發,需要他們為中國文化探索更好的發展道路。白先勇作為文學家,無論身處何處都對中國文化有深刻的認同感,時刻關心中國文化的發展,希望通過《冬夜》中對文化鄉愁的描述來激發出讀者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使他們能夠產生家國情懷,同時也樹立了文化新模式,以期中國傳統文化能夠重現光芒,新一代青年能夠推動中國文化發展。

猜你喜歡
白先勇父輩故事情節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
白先勇與《紅樓夢》
旅美作家白先勇的家國情懷
白先勇:我有一顆天真的老靈魂
接過父輩的旗幟
新疆電影《真愛》對當代人價值觀的影響
以《全城高考》為例淺談校園青春片的探索
白先勇筆下女性形象分析
尤勁東油畫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