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復興視角下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戰略的新時代內涵

2024-05-09 10:42褚旭東
文化學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錦繡太原山西

褚旭東 杜 瑢

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保護傳承高度重視,將其上升到國家文化自信和中華文明傳承的戰略高度?!霸佻F‘錦繡太原城’盛景”是習近平總書記于2020年5月視察山西時作出的重要指示,也是太原未來一個時期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歷史上的太原,文化底蘊深厚、歷史地位突出,山河景觀壯麗,文化包容開放。新時代的太原如何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指示,全面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新發展理念,深入推動文化繁榮復興,進而促進城市轉型突破是太原需要深刻思考的重大命題。這首先就需要全面深入梳理太原的歷史脈絡,厘清歷史維度的文化內涵,并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導下加以創造性轉化和發展,才能正確把握新時代文化復興的邏輯。

一、歷史維度的“錦繡太原城”文化內涵

(一)穩如磐石、表里山河之中心標識

山西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三千多年穩定保持地理和文化的行政單元,被形容為“表里山河”,即地理位置優越,有山河天險作為屏障,進可攻退可守的地理或行政單元,而太原則是山西的中心和重心。唐代柳宗元在《晉問》里介紹山西地理、資源時,開篇即說:晉之山河,表里而險固。太原坐鎮山西之中心,四方皆為屏護,同時又有條件接應四方,攻守兼備。這種穩如磐石、封而不閉的地理特征在陸權時代的古代中國賦予了太原極高的戰略地緣優勢。

(二)中原北門、控扼四方之名都巨鎮

太原是屏障中原的歷史名都,李白曾盛贊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居一,雄藩巨鎮,非賢莫居”。在宋代之前的國家戰略體系中,太原一直按頂級城市進行定位和資源配置,歷史上曾為九個朝代的都城或陪都,宋代之后地位雖有所下降,但也是國家軍事重鎮和商貿樞紐?,F存的晉陽古城遺址和府城兩個階段的城池格局及與軍事功能相關的堡城遺跡等都集中反映出太原軍事重鎮的格局特點。太原位于黃河中游汾河谷地,農牧結合、手工業商業相兼的經濟地理環境,積累了雄厚的物質條件,為城市作為區域政治、軍事中心提供了良好的經濟基礎。

(三)源遠流長、多元融合之文化紐帶

中國歷史上戰國兩漢到隋唐五代自然形成了一條西南至東北穿越我國北部地區的農牧分界線,也形成了北方各民族多元文化相碰撞的結合地帶,太原地區正處于這條分界線的中段。歷史上以晉陽城為中心發生的“魏絳和戎”“大鹵之戰”等重大歷史事件突出反映了太原作為民族融合前沿的重要地位。太原是連接中原與草原、西域的重要樞紐,唐代作為北都發展成為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明清時期,在晉商和“萬里茶道”經濟貿易的共同促進下,太原成為重要的金融商貿城市,文化交流頻繁,鑄就了包容、開放、進取的文化精神。

(四)城池壯麗、名勝薈萃之大美之地

歷代文人墨客就錦繡太原之山、水、城、景、情、憶留下了大量詠贊,如宋代詞人沈唐贊嘆道:“山光凝翠,川容如畫,名都自古并州?!盵1]“汾河晚渡”等不同時期的“太原八景”也突出展現了風光秀麗、名勝薈萃的人文特色。從考古發掘資料和史實資料可以印證宋代之前的古晉陽城極為恢宏壯麗,之后明清太原府也多受世人稱贊,“后七子”之一的明代文壇領袖王世貞贊嘆道:“太原城壯麗,其二十五睥睨作一樓,神京所不如也?!焙罄m歷代巡撫均對太原城進行了修繕建設,太原城延續了其恢宏壯麗的氣勢。

(五)實業興國、社會進步之先鋒省府

清末洋務派領袖張之洞等開辦洋務、興學育才等新式運動,以及辛亥革命后制定的“六政三事”等一系列施政綱領,對太原的近代化歷程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尤以文化教育事業較為突出,陸續創建了全國第三所大學——山西大學堂等一批新式學校,在中國近代化歷程中以太原為代表的山西文化教育成為了全國典范。

太原是北方洋務運動早期中心之一,西北實業公司在全國同類企業中規模最大,西北鋼鐵廠等企業為太原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成為國家重工業城市,以及今天的國家新材料和先進裝備制造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六)革命救國、紅色抗戰之典范之城

辛亥革命是20世紀100年三大歷史巨變之一[2]。1911年,太原爆發的辛亥革命起義不僅帶動促進了山西全省的光復,對于全國辛亥革命的成功也起到關鍵作用。孫中山先生曾親臨太原文瀛湖畔勸業樓發表演說,對山西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歷史地位予以充分肯定。目前,體現太原辛亥革命的歷史遺存——孫中山先生講演場所——勸業樓至今保存完好,其所在的海子邊、文灜湖再次見證了現代史上太原反房稅斗爭、聲援“上海五卅慘案”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也是今天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之一。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初期,無論是聲援北京“五四”愛國運動還是地方黨團組織建立,太原都是國內響應較早的城市之一。中共一大前后,山西黨團組織的主要創始人高君宇組織成立的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和中共太原支部,在山西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對于馬克思主義學說傳播和中國共產黨建設工作具有深遠意義。太原是全國抗戰初期華北抗戰的中心地、全國最早成功實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思想的典范地[3],中國共產黨及八路軍依托晉察冀等三大革命根據地開辟廣闊的敵后戰場,山西成為全國動員民眾抗日最廣泛、抗日救亡聲勢最大的特殊地區。

(七)重工新城、國家發展之工業基石

太原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一直延續重工業城市的定位。新中國成立初期,太原被列為首批國家建設的第一類重要工業城市,蘇聯援建的“156項工程”項目中西安、太原的項目數量居全國之最,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城市建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歷史地位。在歷版城市總體規劃中,太原一直延續“重要工業基地”的規劃定位,不同時期結合發展要求雖然表述有所變化,但國家重要工業基地的內涵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充分體現了作為國家工業基石的重要作用。

二、新時代維度的“錦繡太原城”文化內涵

“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戰略”決定了在邏輯上既要傳承歷史維度的文化內涵,也要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生態文明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等重要思想,以“再現”新時代的輝煌盛景。從中華文明傳承角度,重點是傳承好太原多元包容之文化特色;從生態文明建設角度,重點是保護好太原壯美環境之地理格局;從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角度,重點是發展好太原文化之繁榮興盛;從傳播好中國聲音的角度,重點是講好太原故事,彰顯文化魅力。因此,新時代的錦繡太原在文化層面著重應體現包容自信、山河壯美、活力興盛、魅力遠播四個內涵。

(一)厚植底蘊、賡續文脈之國家名城

未來創造是建立在傳統賡續的基礎之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4]。新時代維度,“錦繡”寓意太原是歷史底蘊深厚,文脈綿長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文化傳承角度,新時代的“錦繡”蘊含了太原城5000年文明史、2500年建城史的歷史之長度、文化之厚度、影響之廣度。從數量、類型和時空跨度來看,太原目前文化遺存數量可觀,資源類型豐富,時代序列清晰,文化史跡覆蓋完整,展示了不同時期多元融合的文化形態。新時代的錦繡太原城必然也必須要保護傳承好這些文化遺產,以求實現歷史文脈傳承和厚重底蘊展示的重要歷史使命。

(二)表里河山、美輪美奐之三晉名城

未來的時代是生態文明的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色生態是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一定要保護好,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5],“錦繡”寓意太原是生態環境優美,景觀美輪美奐,表里山河中心之三晉文化名城。從生態文化的角度,“錦繡”從形態所呈現出的就是山、水、城、景、文共融的一派“盛景”,功能組成上良好的生態環境,旖旎的山水景觀就是“錦繡太原城”賴以生存的基礎條件和魅力彰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態文明的新時代,再現盛景就是要傳承和弘揚好“錦繡”中的生態文化意蘊,恢復歷史上山河壯美、景觀旖旎的大美景觀和錦繡風光,實現太原城與山水林田湖草有機共融的理想生活圖景。從地理文化角度,“表里山河”作為文化山西的代名詞成為普遍共識,而太原又是這一文化地理標識的中心。因此,從中華文明傳承的角度,錦繡太原城無疑就是代表山西展示“表里山河”這一中國地理文化重要標識的三晉名城。

(三)轉型創新、產榮文興之先鋒名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著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推進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培養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文化獲得感、幸福感”[6]。新時代維度,“錦繡”寓意太原是文化與時俱進、活力迸發,繁榮興盛之國家先鋒型文化名城,這是因為新時代的錦繡太原城必然要傳承古代山水歷史名都、近代中國模范省的文化先鋒精神,貫徹落實國家重要文化戰略,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加強活態傳承,有機融入城市生活,通過高質量的公共文化服務、豐碩的文化成果的產出,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通過創造性轉化,激發新興文化業態和消費模式,促進文化事業繁榮,推動太原以文化導向為目標的產業轉型戰略。

(四)山西魅力、文化傳播之國際名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傳播優秀當代文化”[7]。新時代維度,“錦繡”寓意太原是展示三晉魅力,彰顯山西形象的國際文化大都市。歷史上的“錦繡太原城”具有壯美山河、北方名都、商貿名城、文化先鋒、錦繡魅力等內涵特質,新時代的“錦繡太原城”作為山西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理應代表山西參與全球競爭、展示深厚文化底蘊,講好山西故事、樹立山西文化品牌,這不僅是“錦繡太原城”的基本職能,也是中央和山西對太原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國家戰略,書寫“新時代、新錦繡”太原故事的重要期盼。

三、結語

新時代背景下,加強文化保護復興、提升核心競爭優勢、彰顯城市魅力特色已經成為各個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共識。在習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之際,結合“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這一戰略,從文化視角切入,梳理整體脈絡,在系統歸納歷史內涵的基礎上,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進行創造性轉化,提出新時代文化內涵,在既有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認識并補充完善了錦繡太原城的新時代內涵,為新時期的太原將自身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持久競爭優勢,制定文化戰略和行動奠定基礎。

猜你喜歡
錦繡太原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瓷上錦繡,魯青追夢
曬一片錦繡
常錦繡
山西老陳醋保護有法可依
太原清廉地圖
山西:抓緊抓實春耕生產
人造太原
山西嘆五更
除夜太原寒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