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統思維視域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探析

2024-05-09 10:42
文化學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主客體頂層媒介

徐 娜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盵1]4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其本身是一個由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構成的有機整體。近年來,學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研究的關注度日益增強,但對其本身核心構成要素、要素耦合方式及體系結構優化的研究還不夠豐富?!爸挥杏闷毡槁撓档?、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發展規律?!盵1]20

一、系統思維是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基本思維方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其本身由多種差異性要素構成。運用系統思維,立足整體大局,能夠科學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系統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科學的優化路徑。

(一)系統思維方法

系統思維是一個具有歷史邏輯和理論邏輯,并在理論研究和現實實踐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科學思維方法。系統思維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種思維方式,具有區別于其他思維方式的運行規則和規律?!岸到y思維則是在外界輸入的刺激下,大腦采用系統要素、結構、功能等基本概念和系統論的原則和規律來收集加工所輸入的信息,以新的和系統的方式闡明問題,從而擴大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可用選擇范圍,進而對現實問題進行有效處理?!盵2]77系統思維采用系統的概念、原則、規律收集信息,從而確保所收集信息的完整性;運用系統的方式、視野綜合考慮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升方法實施的有效性。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和方法實施的有效性,凸顯了系統思維的科學性。

系統思維的演變有其歷史邏輯和理論邏輯:中國古代系統觀念的萌芽,在天文學、傳統農學、醫學、軍事學中都有所體現?!兑捉洝分嘘庩枌α?所蘊含的辯證、矛盾、整體的思想,在中國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就西方而言,從以古希臘哲學為代表的古代樸素系統觀念到近代形而上學整體觀,再到馬克思、恩格斯所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西方哲學的演變過程蘊含著西方系統思維的演變?!榜R克思主義辯證唯物的認識論本身就是成功運用系統思維認識世界的典范?!盵2]44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是一個系統工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是一個由若干差異性要素構成的復雜整體,是一個系統工程。所謂差異性要素主要包括傳承的頂層設計、傳承的主客體、傳承的內容、傳承的媒介等。傳承的頂層設計指決策主體對傳承的規劃、部署和安排,具體表現為相關的政策、制度、法律、措施等。傳承的主客體中主體為授教者,客體為受教者。授教者指傳承過程中輸出內容的個體,受教者指傳承過程中接收內容的個體,二者的關系是相對的,可以互相轉化。傳承的內容指傳承的對象,即具有歷史性、民族性、穩定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內容,不是固定不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身就是一個具有動態性和開放性的復雜系統。傳承的媒介,即傳承所使用的工具。就媒介本身而言,一般有人際傳播媒介和大眾傳播媒介之分。大眾傳播媒介又有印刷媒介和電子媒介兩大類。傳承的媒介就整體而言,種類是不斷豐富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隨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傳承的主客體所偏好的傳承媒介有所不同。

二、系統思維視域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特征

基于系統思維,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進行探析,可以發現其是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構成的有機整體,具有系統性。同時,系統性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過程中,具體表現為整體性、結構性、開放性、動態性。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整體性

整體性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最基本的理論特質。整體性,主要揭示的是系統與要素之間的辯證關系,“其實質是作為整體的系統具有系統中各部分乃至各部分簡單相加所不具有的性質”[2]79。

第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統依賴于其內部的傳承要素而存在。系統,本質是一個由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某些要素的脫軌或喪失,可能會對系統造成損傷或直接破壞其系統性功能。如傳承頂層設計的喪失可能會造成傳承系統運行混亂,而傳承的主體、傳承的媒介、傳承的客體等關鍵性要素的喪失,會使系統功能無法發揮。

第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統的性質和功能不是其內部差異性要素性質和功能的簡單相加。傳承的頂層設計、傳承的主客體、傳承的內容、傳承的媒介等差異性要素,通過相互作用,形成功能耦合,產生新的功能。如,文化的育人功能,是多要素共同參與并相互作用的結果。當前實際需要下,文化育人功能最大效用的發揮,應是在結合頂層設計對文化傳承方向引領,決策主體對適宜文化篩選,電子媒介大規模應用,以及主客體積極互動的基礎上形成系統合力。

如果未及時安裝倒流防止閥或者安裝過程處理不當,就很容易造成管網水壓力急劇升高的問題。長期以往,住宅小區管道上安裝的水表經常會出現明顯的倒轉問題。最主要的是,一旦出現倒轉問題,勢必會降低居民用水效率。嚴重時,甚至會對城市管網的水資源造成污染危害[2]。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結構性

傳承的頂層設計、傳承的主客體、傳承的內容、傳承的媒介等差異性要素的比例、秩序、結合形式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結構性。

傳承的主客體、傳承的內容、傳承的媒介不可或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統中基礎性、本源性的要素。頂層設計是指向標,不同的社會形態下,甚至同一社會形態的不同的時代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具有不同的目標指向。初始處于自發狀態時,相關政策、法規并不是自覺意義上的頂層設計,傳承的頂層設計隨實踐需求逐步生成;主客體是基礎,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和現實實踐性,其他要素是人內在思想的外化,人作為傳承的主客體豐富傳承內容,創新傳承媒介,完善傳承模式,制定傳承的頂層設計;傳承的媒介是溝通主客體的紐帶,是傳遞傳承內容的載體,在傳承的整個歷史過程中發揮連接性作用。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開放性

從空間維度來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整體在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轉換和交換過程中維持自身的存在,并調整其內部的構成和結構,外部環境為其生存和發展提供了條件。傳承系統通過不斷地同外界環境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從無序逐漸發展到有序,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開放性。

在原始社會初期至封建社會初期,自然環境和政治環境不穩定,傳承也處于一個無序的狀態。原始社會的文化傳承多采取的是口頭傳承等人際傳承媒介??陬^傳承過程中傳承的主體,即授教者觀念、宗教意識的變化,會產生授教者有意或無意影響、篡改、扭曲傳承內容的現象。因沒有固定的傳承場域,文化傳承帶有偶然性和不確定性。

(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動態性

系統思維從事物發展的動態性出發,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宏觀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統的生成、發展、消亡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動態性過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統是人工系統,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的;從無序發展為有序,具有動態的發展歷程;隨其內部矛盾的展開,在消亡的基礎上產生新質。微觀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統內部構成要素的增減、結構的變化、性質的改變也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動態性的過程。如,傳承的頂層設計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為滿足階級統治的要求而逐步形成的。傳承的媒介隨科學技術的發展,種類是不斷豐富的。同時,傳承媒介作為一個子系統內部結構不斷演變,各類媒介在使用過程中的比重及相互關系發生變化。就當前而言,印刷媒介與電子媒介的結合更加緊密,電子媒介的地位愈加凸顯。

三、系統思維視域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優化路徑

系統思維視域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系統性特征,明確昭示其系統功能的發揮是一種合力增益的系統化工作狀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在戰略部署層面和實踐推進層面已基本實現系統化的協同推進,與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要求日趨貼合,但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傳承的系統優化還存在上升的空間。

(一)前瞻性思考:把握當前實際的規律性和長遠發展的可能性

“要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維、提前謀局?!盵3]通過對發展規律和趨勢的把握,著眼長遠和根本,預先做好應對風險和挑戰的準備,掌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主動權。

第二,著眼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統的長遠和未來。樹立長遠性的戰略思維,打好基礎筑根基,充分分析當前所采取的措施對未來發展所造成的影響。充分認識到優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是一個較長的歷史任務,甘于做好鋪墊工作。將未來與當前實際相結合,處理好當前實際和長遠發展的關系。既要避免只看重短期利益而忽視長遠發展,也要避免只空談未來發展而忽視當前實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們做一切工作,都必須統籌兼顧,處理好當前與長遠的關系。我們強調求實效、謀長遠,求的不僅是一時之效,更有意義的是求得長遠之效?!盵4]86

(二)全局性謀劃:堅持頂層設計的完整性和制度實施的靶向性

從全局出發,在深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統性特質的基礎上,用全面、聯系、發展的觀點分析系統與外部環境、系統與其內部諸要素及系統內部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

第一,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統整體功能的發揮置于優先地位?!笆冀K把全局作為觀察和處理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全局利益為最高價值追求”[4]20,將總體目標的實現置于突出地位。

第二,更加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頂層設計。加強全局性謀劃,強調頂層設計的重要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進入新時代,面臨新情況、新問題、新要求,對于頂層設計的需求更加迫切。系統結構是系統功能的基礎,系統功能是系統結構的表現,結構決定功能,優化傳承系統結構,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系統功能。局部問題的解決并不意味著系統整體的突破。頂層設計,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看作一個系統的有機整體,進行觀察、研究和處理,立足整體把握,為結構優化提供可能。

(三)戰略性布局:提升傳承目標的引領性和傳承內容的創新性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戰略性布局,主要是指對傳承系統要素的排列、組合作出設定和部署。系統內部諸要素之間的關系,即各要素之間比例、秩序、結合形式等都對系統功能產生影響。加強戰略性布局,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統結構的有序性,加強方向引領,優化系統結構。與此同時,突出傳承內容這一重點要素的作用,提升傳承內容的創新性。

第一,加強方向引領,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統中的各子系統在方向一致的基礎上協同用力,增加系統合力增益。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統籌規劃傳承系統內部各子系統的關系。使子系統在方向一致的基礎上更大限度地形成合力。同時,避免張力過大,而對系統整體功能的影響。

第二,保持傳承內容的先進性。傳承的內容要在保留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基礎上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開放性和動態性是傳承系統的基本特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統作為一個動態演化的系統,必然要求其傳承的內容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性闡釋,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形式,推動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發展,使傳承的內容服務社會發展,契合中國實際,滿足人民要求。

(四)整體性推進:加強系統要素的協同性和外部環境的適配性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整體性推進,強調的是執行層面,各要素的進度、節奏及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配合。

第一,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過程中各要素的協同??傮w規劃,推進制度協同、多元主體協同,傳承內容協同,傳承手段協同,傳承場域協同,更好地發揮系統的整體功能。當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在執行層面涉及的部門、行業、領域多,在優化傳承系統的過程中,要避免各要素在不同部門、行業、領域中相互掣肘,顧此失彼。同時,注重不同時期具體政策的銜接。

第二,塑造有利的外部環境,加強外部環境與傳承系統的適配性。傳承系統的開放性,決定傳承系統是在與外界環境不斷進行能量交換的過程中獲得發展。而傳承的開放性,同時也決定傳承系統雖具有自身的穩定性,但也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環境錯綜復雜,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文化侵略、文化滲透的可能性加劇。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在致力于本國文化傳承和發展的同時,汲取其他文明的養分。在汲取養分的過程中,要注意篩選,建立一套完善的篩選機制,完善文化入侵的應對機制,塑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有利的外部環境

總之,應當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系統性特質,拆解為整體性、結構性、開放性、動態性的具體表現形式;通過深入剖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系統性特征,提出優化路徑,即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運用系統思維,優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統,從根本上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效性和影響力,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更好地服務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猜你喜歡
主客體頂層媒介
《甲·宣》——文明記憶的主客體交互表達
新中國成立初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主客體關系的特點與當代啟示
汽車頂層上的乘客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書,最優雅的媒介
歡迎訂閱創新的媒介
頂層設計
加快頂層設計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管見
“主客體”與“雙主體”之爭:“對立”還是“統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