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論》潛在界分的內在性、外在性勞動及其內蘊勞動一般機理

2024-05-09 13:18肖士英
學術界 2024年2期
關鍵詞:內在性資本論手稿

肖士英

(陜西師范大學 哲學學院,陜西 西安 710119)

一、問題的提出、研究方法及論域的限定

勞動何以可能?創造性勞動的成因、動力何在?不同國家創造性勞動水平、科技水平巨大差異的根源何在?勞動自由何以通過勞動自身來實現?支配勞動的如此前提性基礎性問題,有賴勞動得以可能的一般機理來回答。馬克思關于勞動是“勞動能力即智力和體力既發生作用、又被支出和消耗的運動”〔1〕的論述,以及腦體分工理論等傳統理論資源,盡管揭示了智力體力等勞動得以可能的部分約束項,但未說明其具體機能與關系,從而并未能揭示勞動得以可能的一般機理。威廉·舒爾茨《生產運動》、漢娜·阿倫特《人的條件》、索恩-雷特爾《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西方歷史的認識論》,〔2〕以及晚近的哈特和奈格里所謂“非物質勞動”〔3〕理論,乃至學界當下研究,都未顯現出關于勞動一般機理問題的直接專門研究。這就使得勞動有效展開、創造性勞動得以可能的科學理論支撐處于缺場狀態,勞動因此勢必是盲目被動的,勞動自由的實現就無據可依,以勞動為歷史必要基礎的唯物史觀創新發展的生長點就難以顯現。不過,《資本論》及其手稿迄今仍被學界忽視的對內在性、外在性勞動范疇的潛在界分,內蘊上述問題的答案。因此,有必要對其加以探索性挖掘,來嘗試性地回答上述問題。

《資本論》及其手稿潛在界分的內在性勞動、外在性勞動范疇,及該潛在界分內蘊的勞動一般機理,并非外在強加于馬克思的,也非他人杜撰的,而是《資本論》及其手稿相關論述顯現的馬克思自己的思想。要科學把握馬克思上述思想,就只能解析《資本論》及其手稿等論述這些問題的相關文獻。因此,本文須運用的根本研究方法就只能是文獻解讀以及通過文獻來論證。該方法要求立足于《資本論》及其手稿相關文獻,從中合乎邏輯地解析出上述范疇及其潛涵的勞動一般機理,使解析出的上述范疇及其潛涵的勞動一般機理,都能在相關文獻中得到充分支撐、確證和確立,都顯現為馬克思相關論述內在邏輯本身主張的范疇與一般機理。本文的任務只不過是把馬克思潛在主張的上述范疇與機理,從其相關論述內在邏輯中,如其所是地提煉出來,使其以馬克思相關論述內在邏輯限定的本然狀態出場在場。

《資本論》及其手稿以政治經濟學批判為主題,圍繞資本的生產、流通和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來展開,對資本主義制度發生發展及其滅亡的規律進行解析和論證。學界關于《資本論》及其手稿的大量研究,正是以這一主題為主要對象展開的。解析《資本論》及其手稿闡發的資本主義制度下具體經濟社會問題,就顯現為學界研究《資本論》及其手稿的主導性研究范式。該研究范式的內在邏輯決定了它勢必把《資本論》及其手稿的問題意識與科學價值,限定于資本主義制度歷史演進框架的限度內,使其主要顯現為該限度內關于特殊性個別性歷史性問題的問題意識與科學價值。然而,《資本論》及其手稿除具有如此問題意識與科學價值外,也有其一般性普遍性超歷史性的問題意識與科學價值,也研究一切社會形態中一般性普遍性超歷史性的原理、法則與范疇。例如,《資本論》及其手稿對生產力系統理論(由關于物質與精神、個人與社會、直接與間接等形態的生產力問題的論述構成)、精神生產與日常意識生產理論、社會形態及其演進規律理論等〔4〕超越特定歷史形態的一般性普遍性超歷史性的原理與規律問題的揭示,就顯現為其一般性普遍性超歷史性的問題意識與科學價值。因此,探究《資本論》及其手稿對一般性普遍性超歷史性問題的論述內蘊的科學機理,就有其必要性和科學價值。所以,不能把對《資本論》及其手稿的研究,局限于其對資本主義制度框架內特殊性個別性歷史性問題論述的限度內,不能用研究其對該限度問題論述的必要性,否定研究其對一般性普遍性超歷史性問題論述的必要性。否則,就把其固有科學價值簡單化貧乏化狹隘化了。

《資本論》及其手稿關于勞動問題的大量論述,除有關于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形態的論述外,也有關于一切歷史條件下人類勞動一般性普遍性問題的闡發。對內、外在性勞動的潛在界分及其內蘊的勞動一般機理的潛在論述,就是其關于人類勞動一般性普遍性問題闡發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然而,學界對其關于內、外在性勞動的潛在界分及該界分內蘊的勞動一般機理問題,迄今仍處于盲視狀態,從而既阻滯了對其內蘊的一般勞動哲學層面問題的認識,也使得對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的研究,因無一般勞動機理理論的支撐而難以深化。鑒于此,本文擬以其對貫穿于一切社會形態的普遍性一般性超歷史性問題的闡發為論域,對其潛在界分的內、外在性勞動及該界分內蘊的勞動一般機理作探索性解析,以趨近其闡發的一般勞動哲學思想、深化對其張揚的唯物史觀的認識、推進唯物史觀創新發展。

二、內在性、外在性勞動的涵義及《資本論》對其潛在界分的文獻依據

《資本論》及其手稿等馬克思諸經典論述,把勞動潛在界分為內在性勞動、外在性勞動。所謂內在性勞動,即勞動者在內在精神中耗費智力體力,生產出關于改造外在勞動對象所依賴的前提、原理、方案等根據的必要認知和意志、理性品質、情感等精神基礎,為有效改造勞動對象供給精神支撐資源的非直觀性隱性勞動。所謂外在性勞動,即勞動者耗費智力體力,運用勞動資料,實施內在性勞動供給的改造外在勞動對象的方案,使內在性勞動生產的改造外在勞動對象必需的意志、情感、智能等綜合性內在精神力量,外化為直接改造勞動對象的現實力量,生產出具有使用價值的產品的外在直觀性顯性勞動。威廉·舒爾茨在1843年出版的《生產運動》中使用的“內在的勞動”概念,作為迄今文獻中僅可見到的與上述兩個概念相關性近似度較高的概念,被定義為:“人的精神是大地之上最本真和最真實的原初產品,它將所有生產的材料不斷地占有,并將其不斷地構造為新的材料。內在的勞動本質上是創造性的,既包括藝術和科學的作品,也包括發明和操作的全部流程,它們在農業,行業和商業的領域決定了財富的產生。單純這一內在活動的目的或者直接地——在觀念的發展中,在對意見、情緒,感覺,對思想和概念的描述中——指向精神財富的產生,或者直接指向物質的財富和享受。因此人類創造的一個不可分的過程就被描述為精神生產和物質生產兩方面,從而運動規律的兩個方面也必須被證明?!薄?〕可見,該概念基本與如上內在性勞動同義,指通過內在精神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并且也在“發明和操作的全部流程”中,即上述外在性勞動過程中發揮精神性勞動作用。然而,他并未提出與之對偶的外在性勞動概念。上述內涵顯示,內在性勞動的必要性和意義,在于為外在性勞動提供根據,并通過后者實現其價值和目的。因此,離開外在性勞動的內在性勞動概念,難以充分成立、缺乏徹底科學性??梢?舒爾茨雖率先提出了“內在的勞動”概念,但未完成對其科學有效的建構。馬克思未直接提出內在性勞動概念,但使用了“外在的勞動”概念。他指出,“外在的勞動,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勞動,是一種自我犧牲、自我折磨的勞動”,“對工人來說,勞動的外在性表現在:這種勞動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別人的”?!?〕該論述將“外在的勞動”定義為:“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勞動”、受外在必然性強制的折磨勞動者的勞動、勞動過程與結果為外在于勞動者的力量占有的勞動?!巴庠诘膭趧印鄙鲜龅谝恢睾x,外化的必然是人關于勞動對象的認識、改造對象的方案與意志。否則,人的勞動就與動物本能活動無異,產品也不具有智能屬性。而被外化的人關于勞動對象的認識、改造該對象的方案與意志等精神力量,并非現成的自然存在的,而只能是人消耗智力體力創造而成的。這一創造活動,正是內在性勞動;消耗智力體力,把這一內在性勞動的結果外化為改造勞動對象的過程與預期產品的活動,正是外在性勞動??梢?“外在的勞動”第一重涵義,不僅與“外在性勞動”涵義完全一致,也邏輯地肯定了“內在性勞動”生成存在的必然性。第二、第三重涵義分別從勞動代價勞動歸屬角度定義“外在的勞動”。無內、外在性勞動,勞動就不能展開,勞動代價、勞動歸屬問題就不存在。這表明,此兩重涵義間接肯定了內、外在性勞動的存在??梢?舒爾茨與馬克思如上論述,一定程度上顯現為本文從《資本論》及其手稿中提煉出的內、外在性勞動范疇的思想雛形,為進一步提煉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史依據。

具體看,《資本論》及其手稿等經典文獻主要從如下理路,把勞動潛在界分為內、外在性勞動:

其一,通過對勞動方案的設計、實施的區分進行的界分?!顿Y本論》指出,“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薄?〕該論述這一判定,把勞動潛在區分為籌劃性先行環節和實施該籌劃的繼起性環節。前一環節的性質決定了它消耗的腦力體力,展開于并改變勞動者的內在精神,供給關于如何改造外在勞動對象的籌劃,因而是上述內在性勞動;后一環節的性質決定了它消耗腦力體力,按照內在性勞動限定的規范,改造內在精神之外的勞動對象,生成勞動產品,因而是上述外在性勞動。前一環節為后一環節提供根據,規范引領后一環節,使其與動物本能性活動區別開;后一環節實施前一環節生成的籌劃,使其由應然轉變為實然,從而實現其意義??梢?該論述把勞動潛在區分為內在性、外在性勞動兩環節。

其二,通過對機器等勞動資料被建構過程的闡發間接進行的界分?!督洕鷮W手稿(1857—1858年)》(以下簡稱《1857—1858年手稿》)指出,機器“是人的手創造出來的人腦的器官;是對象化的知識力量。固定資本的發展表明,一般社會知識,已經在多么大的程度上變成了直接的生產力,從而社會生活過程的條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這種智力得到改造?!薄?〕該論述顯示,生產機器必然要解決用何種資源、依據什么原理、生產何種機器等生產根據方案問題。勞動者用“一般智力”,在精神中生成生產機器的根據和方案的勞動即內在性勞動。勞動者基于此根據方案改造外在對象,生產出機器的勞動即外在性勞動??梢?該論述潛在地把勞動界分為內在性、外在性勞動兩環節。

其三,通過對運用勞動資料改造勞動對象以及生產勞動工具的過程的解析進行的界分?!顿Y本論》揭示的勞動者“投、磨、壓、切”“石塊”〔9〕等動作,是其消耗智力體力,通過搜集分析信息、輸出指令、協調操作進行的。搜集分析信息,生產出指令的過程,展開于精神中,是內在性勞動?!巴?、磨、壓、切”等動作,是其消耗腦力體力,實施內在性勞動供給的方案來改造勞動對象,生產出產品的過程,因而是外在性勞動?!督洕鷮W手稿(1861—1863年)》(以下簡稱《1861—1863年手稿》)關于“只是有了用于新生產的最初的產品——哪怕只是一塊擊殺動物的石頭——之后,真正的勞動過程才開始”〔10〕的論述,把“擊殺動物的石頭”判定為“用于新生產的最初的產品”,這意味著此石頭作為“最初的產品”生成的過程,必然首先顯現為勞動者在精神中消耗智力體力,設計搜尋和加工石頭的標準、程序的過程,因而本質上是內在性勞動過程。按照內在性勞動設計的搜尋和加工石頭的標準、程序,消耗腦力體力,生產出能“擊殺動物的石頭”這一產品,進而用其擊殺動物的過程,即外在性勞動??梢?如上論述通過對用勞動資料改造勞動對象以及生產勞動工具的過程的解析,潛在地把勞動界分為內在性、外在性勞動兩環節。

其四,通過揭示勞動過程及其結果的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樣態所進行的界分?!顿Y本論》指出,“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私人勞動同時必須表現為直接社會勞動的對立,特殊的具體的勞動同時只是當作抽象的一般的勞動的對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對立,——這種內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態變化的對立中取得發展了的運動形式?!薄?1〕該論述揭示的“商品”中“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對立”,是通過生產商品的勞動生成的。這決定了勞動本身貫穿這種對立,由這種對立構成。勞動啟動的物的人格化過程,不是任意的,而是按照勞動者設定的規范、標準、目的,通過消耗智力體力而展開和完成的,因此,該過程及其結果顯現為內在性勞動過程與結果。勞動者消耗智力體力,按照其設定的規范、標準、目的改造物,使物得以人格化的過程與結果,正是外在性勞動過程與結果。而“人格的物化”作為人能動地統一于物性的過程與結果,則正是“物的人格化”所內蘊的內在性勞動、外在性勞動的產物和效應,從而印證著內在性勞動、外在性勞動生成存在的必然性實在性。

其五,通過揭示改造勞動對象依賴于勞動者供給和運用精神產品所進行的界分?!顿Y本論》揭示的“除了從事勞動的那些器官緊張之外,在整個勞動時間內還需要有作為注意力表現出來的有目的的意志”〔12〕這種精神力量,只能由勞動者在其精神中來供給。這種供給消耗智力體力,改變內在精神,因而顯現為內在性勞動?;趦仍谛詣趧?消耗智力體力,改造外在勞動對象生產產品的活動,就顯現為外在性勞動?!兜乱庵疽庾R形態》指出,人“是什么樣的”“既和他們生產什么一致,又和他們怎樣生產一致”?!?3〕該論述中,“生產什么”“怎樣生產”的問題,是關于勞動如何設計安排的智能性問題,只能通過勞動者消耗智力體力生成相應精神產品來回答。這種解答,就顯現為內在性勞動。按照這種解答消耗智力體力來進行勞動,生產出前定產品,就顯現為外在性勞動??梢?如上論述通過揭示勞動依賴于勞動者供給和運用一定精神產品,把勞動潛在界分為內、外在性勞動環節。

其六,通過揭示同一勞動過程基于勞動者精神與非精神力量展開進行的界分?!?861—1863年手稿》揭示的工人“手指要靈巧和熟練,以及反應要快,思想要完全集中”,是勞動者通過改造精神品質、身體機能,以生產出改造外在對象必需的精神資源的活動,因而是內在性勞動;該手稿揭示的“這里需要使用的力氣,只是區別于婦女和兒童的每個成年男子所具有的平均力氣”,〔14〕是消耗智力體力,生產產品的勞動,因而是外在性勞動。反應快、思想集中的內在性勞動與消耗力氣改造外在對象的外在性勞動,屬同一勞動過程??梢?該論述通過揭示同一勞動過程,基于運用勞動者精神與非精神力量,改造內在精神與外在勞動對象而得以完成,把勞動潛在界分為內在性、外在性勞動兩環節。

其七,通過對人類創造性內在尺度經由勞動對象化為現實事物能動進程的闡發所作的界分。馬克思指出,“勞動的對象是人的類生活的對象化:人不僅像在意識中那樣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動地、現實地使自己二重化,從而在他所創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處處都把固有的尺度運用于對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構造”?!?5〕如上論述中,人消耗智力體力認識勞動對象、籌劃改造勞動對象的方案、培育改造勞動對象必需的激情想象力等精神機能的活動,正是內在性勞動。人基于內在性勞動供給的根據、方案和精神機能,運用工具改造勞動對象,生產滿足內在尺度要求的產品,正是外在性勞動??梢?該論述通過對人改造勞動對象,生成合乎內在尺度要求的對象化世界過程的揭示,把勞動潛在界分為內在性、外在性勞動兩環節。

其八,通過揭示“實在勞動”內在智能前提與根據所作的界分?!?861—1863年手稿》指出,“實在勞動創造使用價值,是為了人類的需求……而占有自然物”?!?6〕《資本論》指出,“單個人如果不在自己的頭腦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動起來,就不能對自然發生作用?!薄?7〕可見,實在勞動是以頭腦供給的關于改造勞動對象的方案為根據,耗費肌肉資源,創造使用價值的過程,因而是外在性勞動。外在性勞動對使用價值的創造不是盲目的,只能依據勞動者智能供給的根據、方案和意志等精神力量才會實現。勞動者運用其智力體力,為外在性勞動供給根據、方案和意志等精神力量的過程,正是內在性勞動??梢?如上論述通過揭示“實在勞動”精神前提與根據,把勞動潛在界分為內、外在性勞動。

其九,通過揭示勞動“賦予勞動材料以新的形式”以生成“使用價值”這一本質所進行的界分?!?861—1863年手稿》指出,“勞動過程是工人從事具有一定目的的活動的過程,是他的勞動能力即智力和體力既發生作用、又被支出和消耗的運動(通過這種運動,工人賦予勞動材料以新的形式,因此,這種運動物化在勞動材料中)”,“賦予形式的活動對對象和它自己本身進行消費;它使對象的形式改變,并使自己物化;它在自己的主體形式中作為活動消耗自己,并且消耗對象中的物質的東西,也就是說,消除了對象對于勞動目的漠然無視的態度”?!?8〕《1857—1858年手稿》指出,生產消費作為“創造形式的活動消費對象并且消費它自己,但它消費的只是對象的既定形式,以便賦予對象以新的對象形式,……它賦予對象以形式,使活動物質化。但是作為產品,生產過程的結果是使用價值?!薄?9〕如上論述中,勞動作為消耗智力體力把合乎“勞動目的”“新的形式”賦予勞動材料,使其“物化”為“使用價值”的過程,其選擇和確定“賦予對象”“新的形式”的活動展開于勞動者精神中,消耗智力體力,因而顯現為內在性勞動;而消耗智力體力,把“賦予對象”的“新的形式”在時空中“物化”為合乎勞動目的有“使用價值”的產品的過程,即顯現為外在性勞動??梢?兩個手稿通過對勞動上述本質的揭示,把勞動潛在界分為內在性、外在性勞動兩環節。

以上文獻依據盡管并非相關文獻依據的全部,但其所具有的代表性已充分顯示,《資本論》及其手稿等經典文獻,把勞動潛在界分為內在性、外在性勞動兩環節,是一個不容抗辯的思想史事實。

三、《資本論》及其手稿對內在性、外在性勞動潛在界分的基本理據

馬克思指出,“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恰恰就是人的類特性”,“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別開來。正是由于這一點,……他的活動才是自由的活動”?!?0〕而正是人如此種類特性,使人能“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處處都把固有的尺度運用于對象?!彼M而指出,“正是在改造對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證明自己是類存在物。這種生產是人的能動的類生活。通過這種生產,自然界才表現為他的作品和他的現實。因此,勞動的對象是人的類生活的對象化:人不僅象在意識中那樣理智地復現自己,而且能動地、現實地復現自己,從而在他所創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薄?1〕他指出,人“這些本質力量的活動也必須是對象性的活動?!膶ο笮缘漠a物僅僅證實了它的對象性活動”?!?2〕

隨著實踐性唯物史觀的創立,他把“對象性活動”這一人的種類特性,提升到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高度來定位:“馬克思這一‘對象性活動’的思想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和《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這其中的關鍵之處便是將現實的物質生活資料生產方式及其歷史形態變化發展引入到‘對象性活動’的內容中?!薄?3〕這意味著“對象性活動”等人的種類特性,具有了特定社會歷史屬性。當然,其如此社會歷史屬性,是人追求自由這樣的“天賦和才能”〔24〕在改造世界的實踐層面的展現,仍統一于人對自由的追求。正因如此,《1857—1858年手稿》指出,“外在目的失掉了單純外在自然必然性的外觀,被看作個人自己提出的目的,因而被看作自我實現,主體的對象化,也就是實在的自由,——而這種自由見之于活動恰恰就是勞動”?!?5〕該手稿還指出,一定條件下,“勞動會成為吸引人的勞動,成為個人的自我實現,……真正自由的勞動,例如作曲,同時也是非常嚴肅,極其緊張的事情?!薄?6〕這種“真正自由的勞動”正是《巴黎手稿》揭示的“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對象性活動”這樣的人的種類屬性,在勞動中的體現。這表明《1857—1858年手稿》乃至《資本論》,仍以人追求自由這一先天稟賦,為理解勞動的哲學人類學前提。

人的上述種類屬性內在地限定人一切活動,構成人一切活動展開于其中的基本框架。這決定了人的勞動只能依憑其種類特性來展開,從而此種類特性就構成《資本論》及其手稿關于內在性、外在性勞動潛在界分的基本理據:首先,人上述種類特性決定了內在于其中的人的勞動,既必然顯現為由人的意識供給關于人生命和自由的生產所依賴的根據與方案的勞動,即通過人意識而生成、展開和完成,并由人意識規定和引領的勞動,也必然表現為基于意識供給的根據和方案,改造勞動對象,生產人的生命和自由的勞動。前者正是內在性勞動,后者正是外在性勞動??梢?人上述種類特性,構成《資本論》及其手稿,把勞動潛在界分為內、外在性勞動的理據。其次,上述種類屬性決定了人的生存依賴客觀世界。馬克思指出,人“所以能創造或設定對象,只是因為它本身是被對象所設定的,因為它本來就是自然界”?!?7〕這就是說,上述種類屬性使人作為對象性存在,依賴自然而生存?!安灰詡ゴ蟮淖匀灰幝蔀橐罁娜祟愑媱?只會帶來災難”?!?8〕因此,勞動只有認識和運用自然法則,才能生產出人生存的必需品。認識運用自然法則、籌劃改造自然對象以生產出生存必需品方案的活動,即內在性勞動;按照這種方案改造自然對象,生產生存必需品的活動,即外在性勞動??梢?上述種類屬性內蘊的人對自然的依賴性,構成《資本論》及其手稿把勞動潛在界分為內、外在性勞動的理據。再次,上述種類屬性決定了內在于其中的勞動的使命,在于生產和再生產人“有意識的生命活動”。馬克思指出,勞動“這種生產生活本身對人來說不過是滿足一種需要即維持肉體生存的需要的一種手段。而生產生活就是類生活。這是產生生命的生活”?!?9〕然而,要有效生產人“有意識的生命活動”,就既需要認識這種生產的根據,也需要運用關于這種根據的認識作用于勞動對象,以生成滿足“有意識的生命活動”內在要求的產品。前一需要有賴于內在性勞動來滿足,后一需要有賴于外在性勞動來滿足??梢?人“有意識的生命活動”這一種類屬性的生產和再生產得以可能的內在要求,構成《資本論》及其手稿把勞動潛在界分為內、外在性勞動的理據。最后,上述種類屬性決定了勞動的內在邏輯序列,顯現為由內在目的及其實現方案的生成向外在實施與實現轉化的過程。離開該自內而外的過程,勞動或顯現為外在于人類智慧的與動物活動無異的盲目過程,或凝滯為純精神活動而墜入幻境。而該自內而外過程中的內在性過程,正是內在性勞動過程,其中的外在性過程,正是外在性勞動過程??梢?上述種類屬性限定的勞動內在邏輯序列,構成《資本論》及其手稿把勞動潛在界分為內、外在性勞動的理據。

構成支撐《資本論》及其手稿把勞動潛在界分為內、外在性勞動理據的上述種類屬性,作為人的本質規定性,決定了人一切活動必然為該種類屬性驅導、支撐和規范。因此,人類完整的勞動活動,必然顯現為由有意識地探索和建構改造勞動對象方案的內在性勞動與有意識地實施上述方案來改造勞動對象生成有使用價值的產品的外在性勞動所構成的前后貫通的有機整體,從而由內、外在性勞動相貫通而構成,就顯現為一切完整勞動形態普遍必然的構成框架?!顿Y本論》及其手稿對勞動的上述潛在界分,正是對作為這種界分理據的人的上述種類屬性驅導的人類勞動完整形態構成邏輯、構成框架徹底而科學把握的結果。

四、《資本論》及其手稿潛在界分的內在性、外在性勞動的關系

(一)內在性、外在性勞動作為勞動兩個環節間的關系

內在性、外在性勞動作為完整勞動形態的構成環節,其上述屬性決定了前者的使命在于為后者提供根據、方案和精神保障,從而構成后者的靈魂,限定后者發育狀況;后者的使命在于基于前者生產出預期產品,從而決定著前者內在機能在外在現實中實現的狀況。這表明,前者對后者具有時間在先地位,后者基于前者而展開,并滿足前者內在要求??梢?二者具有先后展開、上下貫通的縱向一體性關系?!顿Y本論》關于“專屬于人的勞動”本質特征在于“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30〕的論述,就是二者這種縱向貫通性一體性關系的寫照。

內在性勞動前述性質,決定了它要認識勞動對象屬性、籌劃改造勞動對象的方案,并把這種認識和籌劃的結果從意識中外化為清晰文本,構成外在性勞動依循的確定根據。勞動者通過消耗智力體力,把內在性勞動形成的認識和方案,外化對象化為確定文本形態的活動,相對于上述內在性勞動,顯現為外在性勞動。但該外在性勞動只是把內在性勞動的成果,由內在意識性形態外化為外在符號性文本形態,并未改變內在性勞動對象,因而也就只是一種表述性外在性勞動。該勞動的成果就構成改造勞動對象的根據。勞動者基于該根據,消耗智力體力改造勞動對象,生成勞動產品的活動,即外在性勞動。與如上表述性外在性勞動不同,該外在性勞動改變外在勞動對象,生成勞動產品,因此是一種改造性外在性勞動。對上述表述性外在性勞動與這一改造性外在性勞動而言,前者既展開于精神中,也展開于精神外,實現了精神內與精神外的貫通,從而具有內在性勞動與外在性勞動雙重屬性;后者盡管也通過精神來進行,因而盡管也具有一定內在性勞動屬性,但其改造勞動對象的活動,主要展開于精神外,因而主要顯現為外在性勞動。這意味著后者之前的勞動環節,即使具有部分外在性勞動屬性,卻主要是內在性勞動環節。但前者畢竟有外在性勞動屬性,所以,后者之前的各環節,作為內在性勞動環節,就包含這一表述性外在性勞動環節,以其為必要構成環節,從而主要顯現為內在性勞動。這表明,內在性勞動內蘊并通過外在性勞動來完成?!顿Y本論》指出,“敘述方法必須與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須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探尋這些形式的內在聯系。只有這項工作完成以后,現實的運動才能適當地敘述出來?!薄?1〕該論述中所謂研究問題,作為耗費智力體力以認識對象的活動,正是內在性勞動。所謂敘述研究成果的活動,作為消耗智力體力,運用符號把內在于意識的研究成果,外化為外在于意識的文本的過程,正是基于上述內在性勞動的外在性勞動。不過,這種研究和敘述活動,只是為改造外在對象供給根據和方案,因而先于和外在于上述改造性外在性勞動,仍是內在性勞動。所以,盡管其中敘述性勞動環節是敘述性外在性勞動,但相對于改造性外在性勞動而言,作為內在性勞動的上述研究和敘述活動整體,就內蘊敘述性外在性勞動??梢?內、外在性勞動間,具有內在性勞動內蘊并通過外在性勞動來構成和完成的有機一體性關系。

外在性勞動中勞動者既要消耗智力體力,領會內在性勞動供給的改造勞動對象的方案,也必須消耗智力體力,探索實施該方案的科學途徑。外在性勞動者如上活動,都展開于其精神中并通過消耗智力體力來完成,因而顯現為內在性勞動。這表明,外在性勞動內蘊并通過內在性勞動而展開和完成。莊子關于“斫輪,……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32〕的論述,正是對此的具體展示?!顿Y本論》關于“除了從事勞動的那些器官緊張之外,在整個勞動時間內還需要有作為注意力表現出來的有目的的意志”〔33〕的論述揭示的外在性勞動中,勞動者把其注意力調控到該勞動必需狀態的活動,展開于其精神中,也由其精神力量實施,因而顯現為內在性勞動??梢?外在性勞動內蘊并通過內在性勞動來完成?!?861—1863年手稿》關于工人操作機器“手指要靈巧和熟練,以及反應要快,思想要完全集中”〔34〕的論述,揭示的對工人改造勞動對象的外在性勞動的要求,依賴于工人智力、能力、意志等內在智能力量來滿足。因此,工人運用內在智能力量,滿足外在性勞動上述要求的過程,就顯現為內在性勞動。這也表明,外在性勞動內蘊并通過內在性勞動來完成。內、外在性勞動盡管以上述兩種形式,顯現出相互構成相互內在的一體性有機整體關系,但二者在該有機整體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在內蘊外在性勞動的內在性勞動這一有機體中,內在性勞動主導外在性勞動,外在性勞動從屬于內在性勞動,因而該有機體是內在性勞動主導的有機整體;在內蘊內在性勞動的外在性勞動這一有機體中,外在性勞動主導內在性勞動,內在性勞動從屬于外在性勞動,因而是外在性勞動主導的有機整體??梢?二者作為一個有機體,具體顯現為二者分別居于主從地位這兩種有機體形態。

可見,《資本論》及其手稿相關論述顯示的內、外在性這兩個勞動環節間,既具有前述縱向貫通性一體性關系,也具有二者相互內在相互構成的橫向有機一體性關系。

(二)內在性、外在性勞動構成的勞動完整形態的內在層次關系

《資本論》及其手稿相關論述,把由其潛在界分的內在性、外在性勞動構成的勞動完整形態,潛在區分為自由屬性的勞動與必然屬性的勞動兩個層次,并揭示了這兩個層次間的矛盾關系。所謂必然屬性的勞動,即勞動者受生理等必然性支配,消耗智力體力改造勞動對象,生產出滿足人生存要求產品的勞動層次??梢?該勞動層次是他律屬性的外在性取向的勞動層次?!顿Y本論》關于勞動“是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即人類生活得以實現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35〕的論述,所揭示的正是必然屬性的勞動。所謂自由屬性的勞動,即勞動者基于其“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等自由種類屬性的引領和驅動,科學認識勞動對象,實施按照自由意志要求籌劃的改造勞動對象的方案,生產出滿足自由意志要求的產品,使勞動者獲得基于必然性的生存自由的勞動層次。馬克思關于“我的勞動是自由的生命表現,因此是生活的樂趣?!以趧趧又锌隙俗约旱膫€人生命,從而也就肯定了我的個性的特點”〔36〕的論述,所揭示的正是這種自由屬性的勞動。該屬性的勞動使勞動及勞動者生存超越了為必然性支配的外在性取向的他律性被動狀態,上升到了基于必然性服從自由意志的內在性取向的自律性狀態,徹底改變了勞動和生存的性質?!顿Y本論》及其手稿對必然屬性、自由屬性的勞動分別有如下進一步具體論述。

《1857—1858年手稿》指出,斯密認為“勞動尺度本身在這里是由外面提供的,是由必須達到的目的和為達到這個目的而必須由勞動來克服的那些障礙所提供的。但是克服這種障礙本身,就是自由的實現,而且進一步說,外在目的失掉了單純外在自然必然性的外觀,被看作個人自己提出的目的,因而被看作自我實現,主體的對象化,也就是實在的自由,——而這種自由見之于活動恰恰就是勞動”?!?7〕該論述中斯密理解的勞動,是外在必然性強加于人的,因而是必然屬性的勞動。該論述中所謂其目的不是單純由外在必然性限定,而是“個人自己提出的”勞動,是“自我實現,主體的對象化,也就是實在的自由”,正是前述自由屬性的勞動。必然屬性、自由屬性的勞動都由內在性、外在性勞動構成,因此,內在性、外在性勞動,也就顯現為必然屬性、自由屬性兩個層次的勞動。該手稿還指出,斯密判定特定“歷史形式下”勞動“始終表現為外在的強制勞動”,而在“一些主觀的和客觀的條件”下,“勞動會成為吸引人的勞動”,成為“真正自由的勞動”?!?8〕該論述中,“外在的強制勞動”,正是必然屬性的勞動,而“真正自由的勞動”,正是自由屬性的勞動?!顿Y本論》及其手稿把勞動潛在界分為內、外在性勞動,而該論述把勞動區分為必然屬性的勞動、自由屬性的勞動,邏輯上也就把內、外在性勞動,區分為必然屬性與自由屬性兩個層次。

對自由屬性的內、外在性勞動與必然屬性的內、外在性勞動而言,二者差異性在于:1.前者是勞動者釋放其潛能的能動自主的勞動,具有創造性建設性取向;后者是服從必然性要求的勞動,未必具有創造性建設性取向,易具有機會主義屬性。2.前者的目的是人自主選擇建構的能動性目的;后者的目的是由必然性限定的被動性目的。3.前者使勞動者生存超越必然性,擺脫了生存的狹隘性被動性重復性等有限性,獲得了生存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等無限性,使勞動者擁有獲得快樂、富有魅力等肯定性勞動體驗;后者使勞動者生存于必然性中,僅作為生物人被再生產出來,其所擁有的勢必是痛苦、厭倦等否定性勞動體驗。二者統一性在于:1.前者基于后者,內蘊而不能歸結為后者。2.二者共同構成勞動總體區間邊界:前者構成勞動可能形態的頂層邊界,窮盡勞動最大可能性;后者構成勞動底層邊界,限定勞動免于陷入動物本能活動。3.后者構成前者的基礎,前者強化后者的有效性與機能、降低后者成本、弱化后者消極勞動體驗。

內在性、外在性勞動相互貫通形成的勞動完整形態所具有的上述兩個層次間的關系,并非內在性、外在性勞動間直接具有的關系。但這兩個層次間的關系,建立在內在性、外在性勞動環節的基礎上,依賴并通過這兩個環節而生成存在,因此,內蘊這兩個環節間關系,是兩個環節間關系的展開、深化和間接形態與特殊形式,是兩個環節作為一個整體,在其存在運行的必然與自由層面所發生的關系。所以,對這兩個環節構成的勞動完整形態內在層次關系的考察,一定程度上亦即對這兩個環節關系的考察。

從上述分析看,阿倫特關于“勞動是相對于人體的生理過程而言”〔39〕的論述,揭示的只是必然屬性的勞動,未看到自由屬性的勞動。奈格里主張勞動本身蘊含著自由維度,勞動自主發展,自由就能生長出來〔40〕的觀點,以及古爾德認為勞動到自由的轉變是勞動自主發展的內在果實〔41〕的觀點,都是把可能性混同于現實性,忽視了內在性、外在性勞動的自由屬性、必然屬性的差別及其統一的條件,把問題簡單化了。

五、《資本論》對內在性、外在性勞動潛在界分內蘊的勞動一般機理

勞動是一個由起點向終點運動的過程,勞動一般機理存在于該過程中?!顿Y本論》潛在界分的內在性、外在性勞動,昭示著勞動一般機理的具體構成。

內在性、外在性勞動的本質及其關系顯示,人“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這一種類屬性決定的人的勞動與動物被動生產活動的根本區別,限定了人的勞動能生產出預期產品的前提,在于先行解決改造勞動對象的根據、方案和精神保障問題。解決該問題,構成勞動的起點。該問題的精神性智能性屬性,決定了它只能通過在精神中對應于勞動得以可能所依賴的諸精神條件的內在要求,開發內蘊于人“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這一種類屬性的潛能,生產出滿足勞動得以可能所依賴的諸精神條件內在要求的精神產品來解決。這使得生產這種精神條件的勞動,顯現為遞進展開的諸勞動形態?!顿Y本論》對“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的論述、對“在整個勞動時間內還需要有作為注意力表現出來的有目的的意志,……勞動者越是不能把勞動當作他自己體力和智力的活動來享受,就越需要這種意志”〔42〕的論述,以及海德格爾關于“現實生活和作用處處都是作為辯證法的勞動過程,也就是作為思想的勞動過程,只要每一種生產的真正生產性因素依然是思想——不管這種思想被當作思辨形而上學的思想來實行,還是被當作科學技術的思想來實行”〔43〕的論述,阿倫特關于“制作的實質工作是在一種構建客體的模型的指導下進行的。這種模型可能是思想中閃現的一個意象,也可能是一幅藍圖”〔44〕的論述,都共同顯示,勞動無一定根據、方案,就淪為動物本能活動;無意志、情感、德性等精神力量支撐,勞動依賴的根據、方案就難以被有效生產和貫徹,勞動就不具有可能性??茖W地生產勞動的根據、方案,有效供給貫徹該根據、方案依賴的意志、情感、德性等精神力量,都依賴于勞動者從事此生產和供給活動的相應精神機能。但勞動者未必具有此精神機能,這使得在勞動者精神中生產此機能的精神機能孕育性內在性勞動,成為創造勞動得以可能的精神條件的內在性勞動必要類型之一?!?857—1858年手稿》指出,“勞動尺度本身在這里是由外面提供的,是由必須達到的目的和為達到這個目的而必須由勞動來克服的那些障礙所提供的。但是克服這種障礙本身,就是自由的實現”,〔45〕“真正自由的勞動,例如作曲,同時也是非常嚴肅,極其緊張的事情?!薄?6〕勞動者未必具有該論述揭示的自由的勞動得以可能所依賴的意志、責任意識、進取心、科學態度、特定節奏感和協調性等精神機能,這就需要通過精神機能孕育性勞動來培育。在培育這種精神機能的勞動過程中,勞動者消耗智力體力,解答培育自由勞動必需有怎樣的精神機能、怎樣培育所需精神機能問題的勞動,就顯現為自由勞動精神機能孕育性內在性勞動;基于內在性勞動供給的依據,消耗智力體力,在精神中把勞動得以可能所依賴的自由勞動精神機能培育出來的勞動,就顯現為自由勞動精神機能孕育性外在性勞動。該外在性勞動與上述自由勞動精神機能孕育性內在性勞動相貫通,共同構成自由勞動精神機能孕育性勞動。勞動是由勞動者通過其內在勞動機能進行的,在塑造這種機能的勞動之前,不存在勞動的其他可能形態。黑格爾指出,“建筑一所房屋,是一個內心的目的和企圖。我們在另外一方面要有鐵、木、石各種建筑上需要的材料,來做手段或者工具?!薄?7〕若人不具有生成造房屋的“內心的目的和企圖”的內在精神機能,也不具有生成關于造房屋所需材料等手段和工具的認識的精神機能,造房屋的勞動就不可能發生。這表明,塑造人自由勞動精神機能的勞動,即自由勞動精神機能孕育性勞動,就構成勞動的起點,也就顯現為在精神中,必須生產的勞動所依賴的首層精神性保障力量的勞動??梢?勞動的初始對象并非外在于勞動者而是勞動者自身,改造人的勞動勢必先于改造自然對象的勞動,從而勞動對象就不是單一靜止的,而是顯現為由以勞動者為對象向勞動者之外的對象擴展的遞進性過程。

自由勞動精神機能孕育性內、外在性勞動完成后,其培育的具備此精神機能的勞動者,就能改造外在勞動對象。勞動“是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即人類生活得以實現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48〕所以,自然物就是承前繼起性勞動對象。但并非一切自然物都能使勞動成為“有用勞動”,故通過勞動者意向性活動,發現和建構有用勞動得以可能的有效對象,就顯現為在精神中必須生產的自由勞動得以可能的第二層精神性保障力量。在精神中進行如此建構,就形成有效勞動對象建構性內、外在性勞動。其中內在性勞動顯現為勞動者在精神中消耗智力體力,發現并形成關于有效勞動對象屬性科學認識的勞動,即有效勞動對象認知性建構的內在性勞動?!?861—1863年手稿》指出,“在以前的生產階段上,范圍有限的知識和經驗是同勞動本身直接聯系在一起的,并沒有發展成為同勞動相分離的獨立的力量”?!?9〕把握對象屬性是對象性活動首要問題。該論述中,“同勞動本身直接聯系在一起的”“范圍有限的知識和經驗”,只能首先是認識勞動對象屬性等問題的認知性知識和經驗,且只能是認知性內在性勞動的產物?!?857—1858年手稿》有關“固定資本的發展表明,一般社會知識,已經在多么大的程度上變成了直接的生產力”〔50〕的論述中,所謂“一般社會知識”的首要形態,就是認識勞動對象屬性的認知性“一般社會知識”,它們只能是認知性內在性勞動的產物。認清勞動對象屬性后,只有把認識結果從人意識中外化為清晰表述的文本,改造勞動對象才能有確定依據?!爱斠粋€腦力勞動者不管什么時候想讓他人知道他的想法時,他必須像其他勞動者那樣用他的雙手,并用體力技能將他的思想表達出來?!薄?1〕這一消耗智力體力把關于有效勞動對象屬性的認識,外化為確定文本的勞動,即有效勞動對象敘述性建構的外在性勞動。這表明,有效勞動對象建構性勞動,就顯現為由有效勞動對象認知性建構的內在性勞動與有效勞動對象敘述性建構的外在性勞動兩個前后相繼環節構成的整體。

有效勞動對象及其屬性明確后,繼起任務就是改造有效勞動對象。要避免改造的盲目性,就須科學籌劃改造勞動對象的方案。該方案就顯現為須在精神中生產的自由勞動得以可能的第三層精神性保障力量,因此,有效勞動對象建構性勞動的繼起形態,就顯現為有效勞動方案籌劃性勞動。該勞動中,勞動者基于對有效勞動對象的科學認識等條件,消耗智力體力,在精神中籌劃有效改造勞動對象科學方案的勞動,即方案認知性內在性勞動?!顿Y本論》關于“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52〕的論述,正是對關于方案籌劃性內在性勞動及其結果、效能的揭示。消耗智力體力,把籌劃者意識中有效改造勞動對象的方案清晰表述出來,外化為改造勞動對象的明確文本化根據的勞動,即方案表述性外在性勞動。這樣,方案籌劃性勞動,就顯現為方案認知性內在性勞動、方案表述性外在性勞動的統一體。

改造勞動對象的方案生成后,繼起勞動環節就顯現為實施方案改造勞動對象。該環節前的各環節,都由內、外在性勞動構成,都展開于勞動者精神中,未直接改造外在勞動對象,因而顯現為內在性勞動居主導地位、外在性勞動居輔從地位的勞動形態。從勞動方案實施性環節開始,勞動任務是實施勞動方案,改造外在勞動對象,因而勞動展開于精神外領域。這標志著以積聚改造勞動對象的精神機能、認識勞動對象、籌劃改造勞動對象方案等為內容的內在性勞動主導型勞動形態的完結,標志著以生產改造對象的勞動得以可能所依賴的精神性保障力量為主題的勞動第一階段的終結和以改造勞動對象為主題的勞動第二階段的開啟。這種方案實施性勞動的上述性質,決定了它顯現為由遞進性展開的諸層次構成的有機整體。

方案實施性勞動的有效展開,依賴于勞動者身心狀況、勞動環境、勞動工具、社會關系等必要條件。所需如此必要條件未必是現成的,需由相關勞動來準備。因此,方案實施性勞動第一環節就顯現為方案實施條件準備性勞動。該勞動要有效,就須先行解決準備怎樣的條件、如何準備條件等認知籌劃性問題。如此問題只能由方案實施條件準備性內在性勞動來解決?;谠搩仍谛詣趧庸┙o的根據,消耗智力體力運用一定資料,生產出所需條件的勞動,即方案實施條件準備性外在性勞動。這意味著方案實施性勞動第一環節,就顯現為由方案實施條件準備性內在性勞動、外在性勞動構成的矛盾統一體。

方案實施條件準備性勞動一旦完成,繼起勞動環節,即基于既成條件,實施方案改造勞動對象,制作產品,從而形成作為方案實施性勞動第二環節的制作性勞動。該勞動要有效,就須解決如何科學運用既成條件、如何把勞動者情感意志理性等精神變量調控在制作產品必需限度內、如何恰當應對制作中隨機事件等問題。如此問題只能通過勞動者精神機能來解決,從而解決如此問題的勞動,就顯現為制作性內在性勞動?;谠搩仍谛詣趧庸┙o的方案,改造勞動對象制作產品的勞動,就顯現為制作性外在性勞動。舒爾茨指出,“因為生產活動的每種新的擴展已經產生了新的聯系,從而伴隨著對這種關系的理解,一種生機勃勃的前進的生產組織的觀念進入到意識中。擴展和再次結合的同一進程也在精神創造的廣闊領域里被探尋?!薄?3〕該論述中的生產活動,正是制作性勞動。該勞動中勞動者“對這種關系的理解,一種生機勃勃的前進的生產組織的觀念進入到意識中”,正是制作性內在性勞動?;趯Α吧a活動的每種新的擴展已經產生了新的聯系”的“理解”,來改造對象制作產品的勞動,就構成制作性外在性勞動??梢?制作性勞動顯現為制作性內在性勞動、制作性外在性勞動前后貫通所構成的統一體,其本質即以既定方案塑造勞動對象、使其獲得新的形式和功能的過程?!?857—1858年手稿》對制作性勞動作了形象刻畫:“勞動是活的、塑造形象的火;是物的易逝性,物的暫時性,這種易逝性和暫時性表現為這些物通過活的時間而被賦予形式?!薄?4〕該論述中,勞動功能屬性、物的歷史屬性與形式屬性,都是制作性勞動內在機能的展現,因而,制作性勞動也可稱為“活的、塑造形象的火”。一旦該制作性勞動把上述內、外在性勞動內蘊的諸規定性,傳導到勞動對象中,方案實施性勞動第二環節,即方案實施性勞動整體也就得以完成,以改造勞動對象為主題的勞動第二階段也就得以終結。方案實施性勞動上述兩環節,都由內、外在性勞動構成,但這兩環節的主題,是在勞動者精神之外的世界中,基于勞動第一階段即內在性勞動主導型勞動階段所供給的勞動得以可能所依賴的精神性保障力量,通過外在性勞動來改造勞動對象,其中的內在性勞動服務統一于該主題。因此,構成勞動第二階段的方案實施性勞動的上述兩環節,就都顯現為外在性勞動居主導地位、內在性勞動居從屬地位的勞動形態。這表明,與勞動第一階段顯現為內在性勞動主導型勞動形態相區別,勞動第二階段顯現為外在性勞動主導型勞動形態。該階段的終結也就意味著外在性勞動主導型勞動形態的終結。

勞動目的是生產出有使用價值的產品。因此,第二階段的完成,意味著由第一、第二階段孕育的勞動第三階段即以有使用價值的產品的生成為內容的物化勞動階段的開啟。第三階段主題即前兩階段孕育、承載、釋放和傳導的主客觀統一的綜合性力量,以物化勞動產品形態出場和在場,接受勞動者評判取舍,從而完成一個周期的勞動的過程?!顿Y本論》所謂“在勞動過程中,人的活動借助勞動資料使勞動對象發生預定的變化。過程消失在產品中”,“勞動與勞動對象結合在一起。勞動對象化了,而對象被加工了。在勞動者方面曾以動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東西,現在在產品方面作為靜的屬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現出來”〔55〕等表述,揭示的正是物化勞動階段展開和完成的過程。對該階段而言,“它的產品”作為“經過形式變化而適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質”,體現著勞動者對其合目的性的鑒別?!?857—1858年手稿》也指出,“勞動不僅被消費,而且同時從活動形式被固定為,被物化為對象形式,靜止形式;勞動在改變對象時,也改變自己的形態,從活動變為存在。過程的終點是產品”?!?6〕該論述中,作為“改變自己的形態”的勞動,即作為“被物化為對象形式,靜止形式”的勞動形態,正是物化勞動階段生成的物化勞動形態。該物化勞動形態也顯現為物化性內在性勞動與物化性外在性勞動的統一體。所謂物化性內在性勞動,即勞動主客觀變量相互作用塑造凝聚而成的勞動產品內在科學與價值屬性。它本質上是前述作為活勞動的諸內在性勞動的抽象凝聚形態;所謂物化性外在性勞動,即勞動主客觀變量相互作用塑造的勞動產品感性外在性時空與功能屬性。二者結合在一起,共同生成物化勞動這一內在性、外在性勞動的完成形態。

勞動的目的就是生產出滿足勞動者生存及自由需要的產品。勞動第三階段即物化形態的勞動的本質即勞動產品。所以,物化形態勞動的顯現,標志著以追求生產出有使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勞動過程抵達終點?!?861—1863年手稿》指出,“只要勞動過程的結果仍按與勞動過程本身的關系來考察,被看作勞動過程的結晶,那么,它的不同因素就融合在一種靜止的物中,融合在主觀活動與其物質內容的結合中,這種勞動過程的結果就是產品。然而,從這個產品本身獨立地表現為勞動過程的結果來考察,它是一定的使用價值。勞動材料獲得形式,獲得一定的屬性,創造這些屬性是整個勞動過程的目的,并且作為內在目的決定勞動本身的特殊方式和方法。只要產品現在已作為結果存在,也就是說,勞動過程已成為過去的過程,作為產品過去產生的歷史,那么這種產品就是使用價值?!薄?7〕既然“產品就是使用價值”,而“產品現在已作為結果存在”既然意味著“勞動過程已成為過去的過程”,那就表明有使用價值的產品的出現,就標志著一個相對獨立的完整勞動過程的終結。而一個完整勞動過程的目的既然在于生產出有使用價值的產品,那么,此產品的生成就意味著一個完整勞動周期運動的完成。這表明,上述三階段遞進性展開,構成一個完整勞動周期。第一階段作為內在性勞動主導型勞動形態,其第一構成環節即自由勞動精神機能孕育性勞動,顯現為一個完整勞動周期的起點;第二階段作為外在性勞動主導型勞動形態,顯現為一個完整勞動周期的中繼性階段;第三階段作為內、外在性勞動相融合的物化性勞動形態,顯現為一個完整勞動周期的終結階段。

勞動由第一階段開啟,經第二階段達致第三階段,完成了一個周期的運動,但一個勞動周期的影響力并未隨之終結。內、外在性勞動前述性質、功能及其關系顯示,勞動具有自我設計、自我執行、自我驗證、自我反思等認識與實踐特征。一個周期完成后,勞動者勢必反思該周期內在性勞動生成的關于改造勞動對象的根據、方案的有效性狀況,勢必評判總結該周期外在性勞動實施內在性勞動供給的改造勞動對象的方案的得失狀況,勢必把這種反思評判總結發現的該周期的經驗教訓,傳遞給下一周期,使上下周期由此既具有繼承性也具有超越性。這表明,上一周期的內在性、外在性勞動,勢必一定程度上融入和塑造下一周期的內在性、外在性勞動,形成一種跨周期轉化融合的內在—外在綜合性勞動形態。該勞動形態的形成及其作用的發揮,標志著一個完整勞動周期啟動與運行的完成,以及上下周期勞動內容繼承和創新過程的展開,即勞動周期性演進的展開與完成。而這一跨周期轉化融合的內在—外在綜合性勞動形態,也就構成勞動第四階段,即貫通和聯結上下勞動周期的跨周期性中介性階段?!?857—1858年手稿》指出,“對象化勞動不再以死的東西在物質上作為外在的、漠不相關的形式而存在,因為對象化勞動本身又成為活勞動的要素,成為活勞動對處在某種對象材料中的自身的關系,成為活勞動的對象性(作為手段和對象)(活勞動的對象條件)?!薄?8〕該論述中的對象化勞動,即構成第三階段的物化勞動。從內在性勞動、外在性勞動及其結合貫通形態來看,對象化勞動是基于貫穿于內、外在性勞動中的精神性物質性力量生成的,是精神性物質性力量的凝聚形態。因此,對象化勞動向活勞動轉化,作為活勞動要素而存在,意味著生成、展開和存在于前三階段即勞動上一周期中的部分精神性物質性力量,以不同形式傳遞轉換到勞動下一周期即第四階段中,從而作為一種跨周期轉化融合的內在—外在綜合性勞動形態而存在。

上述遞進性展開的前三階段前后相繼,生產出有使用價值的產品,實現了勞動的直接目的,因而構成一個完整勞動周期。上述第四階段實現了上下周期的繼承與演進,使勞動延續發展得以可能。這就是說,具有完整性持續演進性的勞動,由一個完整周期和一個跨周期的中介性階段構成其運行機制。這表明,只要勞動依次按照上述四階段展開,就既能產出有使用價值的產品,實現勞動直接目標,也能使勞動得以延續發展。這意味著勞動依循上述四階段不同構成環節依次遞進性展開,所形成的內在統一的勞動運行體系,共同構成《資本論》對內、外在性勞動潛在界分,所內蘊的勞動得以可能的一般機理。

六、結 語

對《資本論》潛在界分的內、外在性勞動及其內蘊的勞動一般機理的出場而言,可作如下判定:

其一,它啟動了唯物史觀雙重轉向進程:由剛性時空取向轉向可塑時空取向;由必然性主導歷史取向的視域轉向必然性與人能動性的統一主導歷史取向的視域?!丁凑谓洕鷮W批判〉序言》關于唯物史觀經典表述判定,歷史發展節奏、深度、規模等歷史時空屬性,由生產力發展階段與水平決定?!?9〕生產力以及生產關系發展階段由其必然性決定,無法人為改變。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判定歷史時空是由生產力發展內在必然性決定的剛性歷史時空,剛性時空取向就顯現為唯物史觀基本取向之一。該經典表述還判定,生產的經濟條件方面所發生的“變革”,是“可以用自然科學的精確性指明的”,從而這種變革都為必然性主宰,不能人為改變,即兩個“決不會”。這意味著唯物史觀理解歷史的視域,是必然性視域,從而顯現為以必然性主導歷史為視域的唯物史觀。內、外在性勞動及其內蘊勞動一般機理顯示,生產力生產關系都是內、外在性勞動的產物,從而是必然性與勞動者對必然性能動反應相統一的產物。必然性具有無限性,勞動者對必然性的能動應對,也具有無限深化屬性??梢?生產力生產關系發育水平,隨內、外在性勞動能動性水平提升而提升,而非僅由必然性決定。這表明,“一個社會形態”“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的時長狀況,不是確定的,而是受內、外在性勞動應對必然性的能動狀況約束的。同理,“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出現的時間節點的早晚、人類“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的時間節點的早晚,也受內、外在性勞動能動應對必然性水平高低約束,而非凝固的。這些問題都是歷史演進節奏即歷史運動時間屬性問題。再者,內、外在性勞動能動應對必然性的水平狀況,決定著生產力生產關系承載的勞動改造對象的深度及其產品文明屬性狀況。馬克思指出,“人的創造天賦的”“發揮”,“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種已經變成的東西上,而是處在變易的絕對運動之中”?!?0〕人創造天賦發揮水平的提升,意味著改造勞動對象的深度隨之推進。勞動對象被改造的深度與產品文明水平的高低,是歷史運動規模即歷史運動空間屬性問題。歷史演進節奏等時間屬性、歷史運動規模等空間屬性問題即歷史時空問題,既然受內、外在性勞動能動應對必然性的水平約束,而這種水平是變化的,那么,歷史演進的時空屬性也就是可塑的。就此而言,內、外在性勞動及其內蘊勞動一般機理,昭示著唯物史觀須由既有的剛性時空取向轉向可塑時空取向。進一步看,內、外在性勞動能動應對必然性的水平狀況,既然約束著歷史演進的時空屬性,那就表明人能動性等自由取向屬性,也主導歷史運動,因而人對歷史的主導性,也是理解歷史的必要視域。當然,“自然規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61〕人能動性主導歷史這一理解歷史的必要視域,必然以前述必然性主導歷史的視域為基礎。這意味著唯物史觀須由以必然性主導歷史為視域提升為以必然性與能動性的統一主導歷史為視域。唯物史觀上述雙重轉向,使得歷史演進的節奏、深度、必然性被開發運用程度、唯物史觀理解歷史的視域選擇等問題,構成唯物史觀新的生長點,唯物史觀長期被冠以的種種機械的歷史決定論的污名,也就由此得以洗刷。

其二,它把對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關系的判定由縱向依賴與被依賴關系拓展為相互內在相互生成的一體性關系,從而開顯出了二者關系的新形態。馬克思關于“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62〕的論述顯示,“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是具有決定和被決定關系的一個完整的體系?!薄?3〕這就把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判定為縱向依賴與被依賴,即相互外在的生成與被生成關系。內、外在性勞動及其內蘊勞動一般機理顯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來源于勞動,勢必通過內、外在性勞動來生成。內在性勞動的功能是進行為外在性勞動供給根據、方案和精神支撐等精神資料的精神生產,外在性勞動則基于內在性勞動供給的精神資料生產勞動產品。二者具有縱向貫通關系與相互構成的一體性關系,也顯現為自由屬性與必然屬性兩個層次。因此,精神生產盡管要統一于物質必然性,但物質生產的有效進行所依賴的根據、方案和意志等精神保障,只能由內在性勞動來解決。如前述,外在性勞動內蘊內在性勞動。這表明,物質生產是由內、外在性勞動的結合貫通和相互內在關系構成的,從而以精神生產為內在構成環節。舒爾茨關于人“保留了工業的更高的勞動,并且變成了這種自然力的理性的、相對物質性而言更多是以精神性的方式進行活動的操縱者和領導者”〔64〕的論述顯示,工業勞動是以理性精神方式進行的,人在其中進行的理性精神活動,其機能在于為該勞動提供根據方案和指令等精神保障??梢?工業勞動作為物質生產內蘊精神生產。既然物質生產內蘊精神生產,精神生產基于物質生產而生成,也因給物質生產供給根據方案意志等精神保障,而內蘊和生成物質生產,從而使物質生產間接內在于精神生產中,那就表明內、外在性勞動及其內蘊勞動一般機理的內在邏輯,在關于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具有縱向依賴與被依賴關系這一傳統認識基礎上,揭示出了二者相互內在相互生成這一新關系。該新關系映現出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這一對概念指稱的對象,都是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的融合形態,因而這一對概念名實不副,有待通過概念創新而被優化。

其三,它超越了傳統腦體分工理論。內、外在性勞動與傳統理論界定的腦力勞動體力勞動,都消耗腦力體力,但與后者有諸多區別:1.后者僅對腦體分工時代有效,前者則存在于一切時代。畢竟,勞動無論是否進行腦體分工,都要解決依據什么勞動、怎樣勞動等問題,并按照其答案改造勞動對象,所以,必然顯現為內、外在性勞動。2.后者被固化為不同階層的勞動,前者則是一切階層都要進行的勞動。腦力勞動者也要進行外在性勞動:“當一個腦力勞動者不管什么時候想讓他人知道他的想法時,他必須像其他勞動者那樣用他的雙手,并用體力技能將他的思想表達出來?!薄?5〕可見,腦力勞動須通過外在性勞動把認知結果轉化為外在文本;體力勞動也進行內在性勞動,例如,改造勞動對象時對各改造環節的協調,需內在性勞動。3.腦力勞動未必轉化為相應體力勞動,體力勞動也未必是某腦力勞動的直接繼起形態。但內、外在性勞動則前后相繼,直接貫通。4.“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薄?6〕傳統腦體分工理論中,腦力勞動供給的精神產品未必具有改造世界取向,內在性勞動供給的精神產品則必然具有改造世界取向。5.“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即“以腦力勞動為主或者以體力勞動為主的”〔67〕勞動,從而其區別僅在于其運用腦力體力比重的區別。而內、外在性勞動的區別則在于其腦力體力消耗性質與機能的區別。6.腦力勞動主體需具備專業知識;內、外在性勞動未必要求其主體具有專業知識。內、外在性勞動理論對腦體分工理論的超越性在于:1.后者揭示的腦體分工具有歷史暫時性,只是內、外在性勞動特定歷史階段的實現形式,從屬統一于內、外在性勞動;前者揭示的內、外在性勞動,則具有歷史永恒性,從而超越了腦力體力勞動的內在規定性,因此,較之于后者具有普遍性優勢。2.后者未回答腦力體力消耗的性質、機理、機能、類型等問題,未回答腦力體力勞動一般原理是什么的問題。前者則具體回答了上述問題,構成了理解、組織、實施、調控、完成和評價腦力體力勞動的理論框架與根據,從而統領和涵攝了后者。3.后者界定的腦力勞動未必指向現實地改造特定勞動對象,后者界定的體力勞動也未必直接基于特定腦力勞動成果展開,從而腦力體力勞動難免不相互外在相互脫節,這就難以保障腦力勞動現實有效性和體力勞動效率的提升。前者揭示的內在性勞動供給的根據、方案和精神保障,必然向其揭示的外在性勞動轉化上升;外在性勞動必然基于內在性勞動供給的根據、方案和精神保障來展開。這就保障了腦力體力消耗的現實有效性和科學性。前者對后者的上述科學性優勢,昭示著勞動哲學新的理論空間與理論邏輯。

其四,它供給了消解傳統勞動理論破碎格局的根據與機理,實現了勞動理論資源創造性整合,深化了勞動理論的徹底性,提升了其科學解釋力,消除了關于人類活動類型歧視性價值排序的認識論本體論根源。亞里士多德把人類活動區分為實踐、創制與理論三領域的論述,作為傳統勞動理論中最具影響的思想資源,判定理論的對象是“出于必然而無條件存在的東西”,特點是沉思,目的在于求知,是最高貴的活動;判定實踐“以可變事物為對象”,表現為倫理與政治行為,特點是行動,目的則在于求善;判定創制主要指生產和技藝,“是使某事物生成的活動,其目的在于活動之外的產品”,〔68〕就是說,“創制之外另有目的”,〔69〕是最低賤的活動。漢娜·阿倫特把人類活動劃分為“勞動、工作和行動”:“勞動是相對于人的生理過程而言的”,〔70〕工作是“技藝者制作并將其創造性的活動逐漸融入勞動對象中”?!?1〕可見,其所謂工作即創造勞動必須的技術性、物質性穩定條件的活動?!靶袆泳哂泻軓姷恼涡浴?〔72〕“是指人們而不是人類居世的群體條件”,〔73〕是人指向他人以生成人們居世的群體條件的政治性社會性互動活動。對比可發現,亞里士多德所謂創制,相當于阿倫特所謂勞動和工作;亞里士多德所謂實踐,相當于阿倫特所謂行動。此外,二者都判定制作或勞動處于人類價值秩序底端,也都把所劃分的人類活動類型,視為相互外在關系。從內、外在性勞動及其內蘊勞動一般機理看,亞里士多德的劃分,意味著判定制作不需要沉思和求知,不需要協調人與人關系的所謂實踐;意味著沉思可離開對象性活動,僅在思想限度就可獲得知識;意味著沉思和知識具有離開制作的自足的必要性和價值,能以非對象性形式自足地存在并獲得有效性。其潛涵命題的這種荒謬性,反證了沉思、制作、實踐并非相互外在的,而是相互內在相互構成相互依賴的整體。內、外在性勞動及其內蘊勞動一般機理則是關于其相互內在關系具體存在形式的邏輯展現。阿倫特如上劃分忽視了認知(沉思)在人類活動中內在構成地位,抹去了勞動、工作和行動的智能性本質屬性,從而無法說明這幾類人類活動。再者,她所謂勞動、工作不過是亞里士多德的制作破碎化形態。她和亞里士多德一樣,未看到行動(實踐)與勞動、工作(制作)的內在性關系,把它們簡單并列起來了。內、外在性勞動及其內蘊勞動一般機理則顯示,亞里士多德的沉思不過是內在性勞動的構成環節和表現形式,它服從服務于作為外在性勞動的制作;他所謂的實踐或阿倫特所謂的行動,也不過是外在性勞動的內在組織協調性環節的具體表現,從而內在于外在性勞動之中。因此,沉思、制作、實踐或勞動、工作和行動都不過是內在性、外在性勞動不同構成環節而已,它們既非相互外在關系,在價值秩序上也沒有上下高低等級地位的差別。就此而言,內、外在性勞動及其內蘊勞動一般機理,對關于人類活動類型的上述劃分具有整合統攝效能,還原了它們都是人類勞動不同構成環節這一共同本質,消解了判定它們價值地位有等級差別的全部理由的可靠性,從而用勞動統一了人類活動不同局部類型,提煉出了勞動這一人類活動的完整徹底形態,是關于人類活動形態認識的根本性深化、統一和升華。

此外,它的出場勢必驅動勞動收益評價由單一外在性指標向內外相通、動靜結合、物質性精神性相融合的綜合性指標轉換;勢必彰顯提升勞動創新根本有效的途徑在于激發勞動展開于勞動者自由屬性的類本質要求中,避免勞動完全為外在強制力量支配;勢必開顯出勞動觀由外在性的使用價值論形態向內外在性相貫通的生存文明建構論形態轉變的邏輯必然性等。盡管限于篇幅,這些判斷無法展開說明和論證,但可以肯定:如上諸多判斷所揭示的內容,對既有理論與實踐格局將產生怎樣重塑性影響,以及如何精準響應其重塑性影響,從而如何有效把握其潛涵的理論性實踐性創新契機,將是《資本論》及其手稿研究與相應實踐探索,所面對的無法回避的具有挑戰性的重要課題。

注釋:

〔1〕〔10〕〔14〕〔16〕〔18〕〔34〕〔49〕〔5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60、105、524、65、60、524、570、68-69頁。

〔2〕參見〔德〕索恩-雷特爾:《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西方歷史的認識論》,謝永康等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3〕Michael Hardt,Antonio Negri,LaborofDionysus,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4,p.10.

〔4〕孫承叔、王東:《對〈資本論〉歷史觀的沉思》,上海:學林出版社,1988年,第97-121、177-192、243-257頁。

〔5〕〔53〕〔64〕〔德〕威廉·舒爾茨:《生產運動》,李乾坤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9、8、38頁。

〔6〕〔德〕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5頁。

〔7〕〔9〕〔11〕〔12〕〔17〕〔30〕〔31〕〔33〕〔35〕〔42〕〔48〕〔52〕〔55〕〔德〕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08、209、135、208、582、208、21-22、208、56、208、56、208、211頁。

〔8〕〔5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2、102頁。

〔13〕〔德〕馬克思、恩格斯:《費爾巴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頁。

〔15〕〔20〕〔29〕〔6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3、162、162、502頁。

〔19〕〔25〕〔26〕〔37〕〔38〕〔56〕〔58〕〔6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9、615、616、615、615-616、258、328、479-480頁。

〔21〕〔22〕〔24〕〔27〕〔3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7、167、167、167、38頁。

〔23〕王南湜:《“贊天地之化育”與“人是對象性活動”的比較與匯通——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事’的本體論”建構論綱》,《學習與探索》2022年第1期。

〔2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1頁。

〔32〕《莊子·天道》,《老子·莊子》(上),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3年,第357頁。

〔39〕〔44〕〔51〕〔65〕〔70〕〔71〕〔72〕〔73〕〔美〕漢娜·阿倫特:《人的條件》,竺乾威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39、85、85、1、135、2、1頁。

〔40〕〔意〕奈格里:《〈大綱〉:超越馬克思的馬克思》,張梧等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229頁。

〔41〕〔美〕古爾德:《馬克思的社會本體論:馬克思社會實在理論中的個性和共同體》,王虎學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98頁。

〔43〕〔德〕馬丁·海德格爾:《同一與差異》,孫周興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第134頁。

〔45〕〔4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12、113頁。

〔47〕〔德〕黑格爾:《歷史哲學》,王造時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第28頁。

〔5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31頁。

〔59〕〔6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1-592、591頁。

〔6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9頁。

〔63〕李乾坤:《舒爾茨的〈生產的運動〉:青年馬克思生產范疇形成的重要坐標》,《哲學研究》2017年第11期。

〔67〕〔德〕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44頁。

〔68〕〔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廖申白譯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譯著者序”,第21頁。

〔69〕〔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苗力田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第127頁。

猜你喜歡
內在性資本論手稿
論齊澤克對“精神是塊骨頭”命題的三重闡釋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我與《資本論》的故事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兩重批判——基于《資本論》第一卷的思考
道德資本論的雙重誤讀
丟失的手稿
“阿爾巴尼亞圣女”中的性別越界
手稿
心外無理新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