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科視角下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2024-05-09 16:55呂雪飛王志剛初艷明易群松
白城師范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歷史學師范院校文科

呂雪飛,王志剛,初艷明,易群松

(1.白城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吉林白城 137000;2.白城市第十四中學,吉林白城 137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提出:“我們要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保?]時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在題為《積勢蓄勢謀勢識變應變求變全面推進新文科建設》主題報告中指出“新文科”就是文科教育的創新發展。培養知中國、愛中國、堪當民族復興大任新時代文科人才;培育新時代社會科學家;構建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學派;創造光耀時代、光耀世界的中華文化。[2]

一、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原則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和教育部對新文科的發展要求,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要與時俱進,進行改造和創新。構建以新文科理念為指導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創新型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以新使命、新要求構建實踐教學體系

新時代背景下,國家賦予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學生新的歷史使命是秉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熟知“四史”,能夠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對祖國有政治認同,有家國情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法治意識、道德修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歷史人才。這個新使命、新要求具有偉大的戰略意義,全面深化了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為人師表、“史家三長”、以史明鑒的人才培養基本要求。國家賦予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的新使命是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基本依據。

(二)以新時代的新知識構建實踐教學體系

新文科涵蓋了人文社科的各大學科,融合式發展是新文科提出的發展模式。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要以融合性發展迎接新時代、新知識給傳統學科帶來的挑戰。以歷史教學為基本內容,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思想,以唯物主義史學為基礎,結合心理學、教育學、現代教育技術,建立多維立體式的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這種開放式的、可持續發展的實踐教學體系,應根據新時代、新知識、新技術隨時調整體系運行模式,做到實踐教學課程“一課多型”“一課多用”“雙師雙能”,繼而達到培養方案要求的培養扎實掌握歷史學科知識體系、理論和方法,持續學習,了解歷史學研究的學術動態,能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基礎理論與歷史學教學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較好地開展歷史教學實踐和歷史教育研究,能夠與時俱進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具有德育為先的理念,具備較強的班級組織能力,能夠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開展良好的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能較好地將歷史學課程思政因素結合到學校文化活動、社團活動,實現課程育人的基礎教育人才的目的。

(三)以新教育技術改造原有實踐教學體系

新文科理念要求現代教育技術和科技成果與文科專業相結合,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哲學、文學、語言學等諸如此類的課程中,為學生提供綜合性的跨學科學習。以往,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中常用的教育技術有多媒體課件制作、遠程視頻直播等。目前,虛擬仿真技術逐漸打開傳統文科專業的大門,成為新興的與人文社科結合最廣泛的科技成果。另外,國家建設和扶持了多個網絡平臺,如中國大學慕課、超星等,把慕課(MOOC)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這個“互聯網+教育”的產物推廣至全國。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應該以諸如此類的新興教育和科技成果與歷史學相結合,探索出線上+線下、虛擬+現實密切相連的面向未來的教學體系。

(四)以學生為中心夯實實踐教學

以學生為中心是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教學的基本理念。結合歷史學科特征,傳承優秀文化突出“四史”社會功能,以立德樹人為指導,培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具有堅定的教師職業認同、高尚的師德修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良好的人文和科學素養、良好的從教意愿和教育情懷的人才是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培養目標。只有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立德樹人的原則,才能達到培養具有較高歷史學素養,有信念、有紀律、有品行、有作為的“四有”新人的目的。

二、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內容

(一)以新文科建設標準重塑實踐教學目標

按照新文科建設要求,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的總目標應該是使學生盡快了解中等學校歷史教育和教學工作的特點。了解實施歷史素質教育、開展歷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教學改革的狀況及其對教師的要求。從而進一步領會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提高對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培養學生從事教育和教學工作的能力,增強教師的光榮感和責任感,培養學生高尚的師德修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良好的人文和科學素養、良好的從教意愿和教育情懷。應涵蓋以下五個方面內容:第一,使學生在交叉學科教學的幫助下開闊眼界、活躍思維、深化對理論知識的認識。第二,在培訓學生課程設計、板書、課后輔導等基本內容的同時,深入引進現代科技成果,以虛擬仿真平臺、開發在線課程等現代教學手段為基礎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實踐應變能力等,以適應我國現階段教育事業發展需求。第三,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與歷史教學相結合,培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較強的思想認同、政治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的基礎教育人才。第四,培養學生以發展性、創新性思維看待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歷史學的學習和研究方法,對相關人文學科和自然科學的基本知識有一定了解,能在歷史和現實中考察特定的社會現象,形成合理的見解。以開放和包容的眼光理解社會生活,并了解價值觀念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第五,使學生學會反思,反思教學與教育過程中的問題。了解歷史專業發展的動態,不斷更新自身的歷史專業知識體系和與之相關的人文社科、科學技術體系,了解國內外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動態;結合自身就業、職業愿景設計專業學習和發展的可操作性規劃。具有主動、自覺的學習習慣和要求,能夠積極利用閑余時間進行有計劃的專業學習與研究;具備自我管理能力,保障專業發展規劃目標的實現。

(二)以新文科建設理念為指導培育實踐教師隊伍

新文科建設理念的精髓是戰略性、創新性、融合性和發展性為一體的文科發展理念。新文科理念制定的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目標需要專職的教師隊伍進行支持。建設新文科視野下的實踐教師隊伍需要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強化師德杠桿。培養師德過硬的學生,要有師德過硬的教師。實踐教師隊伍要構建合理的師德師風和思想政治考評體系。例如,以“三全育人”量化考核的方式,學院依托基層黨組織,對教師的師風師德表現進行考查監督,并反饋意見。第二,科學規范設置崗位,促進教學實踐工作開展。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分為基礎技能、專業技能、綜合實踐、創新實踐四個部分。按照不同部分的需要,將教師隊伍按照不同要求分配崗位。例如,設置歷史教學基本功訓練導師,專門負責板書設計、教案設計、講課教態、語言規范等內容。專人專崗加上導師制的施行,可以讓教師專注某一方面的實踐教學工作,容易將工作做精。第三,對教師進行系統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讓教師掌握以虛擬仿真、慕課為代表的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支持的現代教育技術。教師在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實踐教學的同時影響學生的教學理念,教會學生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方法。第四,學院從學科建設中撥款對教師進行“雙師”型人才培訓。經過職業培訓,使教師在原有的理論教學素質基礎上,還具備了實踐教學的素質。例如,具有歷史教師資格的教師,同時有心理咨詢師證能夠做心理輔導。第五,對教師進行創新性思維培訓。培養教師以學生為中心,運用啟發式教學、發散性思維和集中性思維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積極利用翻轉課堂在創設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洞察力,同時提升學生的辨析能力。結合人文社科其他學科,如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法學、教育學、民族學、宗教學、社會學等,對各種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規律進行深入探討。

(三)以新文科發展理念為內核建設專業實踐課程

按照新文科發展理念,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課程分為實訓、實習、社會實踐、畢業論文幾大模塊。

1.實訓

實訓是對學生各種基本技能的訓練。包括基本技能訓練、專業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炯寄苡柧氠槍τ嬎銠C應用、信息資料收集整理能力進行訓練。通過訓練來培養學生簡單編程、簡單辦公軟件應用、簡單課件制作、信息采集整理和匯總的能力。在基本技能訓練中還需要訓練學生的外語閱讀和書寫、語言交流能力,思想政治理論實踐能力,勞動實踐和體育實踐能力。專業技能訓練是針對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素養的能力培養。內容包括歷史專業課程案例分析能力培養、史料閱讀分析整理能力培養、歷史基本理論分析能力培養三個方面。綜合技能訓練是針對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學生的教師綜合素質的培養和訓練。內容包括語言文字基本功訓練、師范技能訓練、教師綜合素質和歷史學科能力訓練等內容。

2.實習

實習是達成培養目標的必要手段,實習和理論課程共同支撐專業培養目標。實習包括課程實習、模擬實習、教育實習、創新創業實習。課程實習是指與理論課程配套的課程實踐部分。例如歷史學科教學論這門課程,由32學時的理論課程和16 學時的實踐課程構成。模擬實習是指在校內進行的與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相關的講課、說課等實習內容。教育實習是指學生在第7學期開展的到基礎教育相關單位的實習活動。一般為期16 周。創新創業實習是圍繞師范院校創新創業理論課程展開的實習活動。實習是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重要一環,起到連接課內理論知識和課外實踐活動的作用。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可對“學生是否明確教育實習和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不斷尋求提升方法,進而增強教育實習能力和職業責任感?是否掌握班級管理辦法,針對某些情況能運用恰當方式方法,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組織班級活動?”[3]等一系列問題作考察和檢驗,從而達到促進教學的目的。

3.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是對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補充和拓展。其內容包括歷史學科競賽、第二課堂活動等。根據歷史學科特點和教學內容,可以在校內組織大學生參加歷史觀培養和歷史知識積累等方面的競賽,并且參加校外相關部門、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組織的各項活動。

4.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是對學生專業能力和水平的最終檢驗。教師采用線上線下混合指導方式幫助學生完成畢業論文寫作。教研室、學院、學校三級審查管理確定學生畢業論文是否達到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標準。

以上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課程有三個特征。第一,現代教育技術實踐在教學實踐中的比重較大。如實訓模塊基礎技能中的計算機基礎、實習模塊課程實習中的校內仿真模擬實習、畢業論文中的線上論文指導都是依賴于網站、線上平臺和信息通信虛擬仿真技術而設立的較為新興的教育實習實踐途徑。第二,結合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特征培養學生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法治意識、道德修養,從而全面推進高校思政工作。如,實訓模塊中的教師綜合素質與歷史學科能力指導、社會實踐模塊中的歷史學科競賽和第二課堂活動都根據高校思政工作要求,結合歷史學專業特征作主題鮮明的實踐內容設計。第三,尋求跨學科智力支撐,打造多維立體式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如,實訓模塊中的專業技能訓練和綜合技能訓練需要聘請大學英語、大學語文、教育學基礎、教育技術學、馬克思主義哲學、體育、團委輔導員等多個領域的專業教師對學生進行實踐指導。

(四)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基地以中小學為主。學生從第五學期開始直到第七學期,需要完成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教育研習三個實習任務。其中,教育實習共16 周,是在實踐教學基地完成。根據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完成就業崗位所需的崗位能力訓練,也就是成為一名中小學歷史教師的能力訓練。作為師范院校應該采取以下措施,加強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打造“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的教育教學實習模式,使學生獲得就業崗位能力。

第一,與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緊密合作,建立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教育實習定點合作單位。定點實習單位與學院正式簽約,保障每年提供在校歷史學專業學生總數80%的實習崗位名額。與線上線下教育機構合作,建立靈活多樣的歷史教育實習崗位,并確保其能夠提供在校歷史學專業學生總數20%的接收名額。實現以上兩方面就完成了“全覆蓋”這個目標。第二,以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為主體、實習實訓基地為依托,建立全方位的實習實訓模式。主要是滿足學生在實習基地的實踐中對歷史教學過程完整體驗的要求。在一個實習單位,實習指導教師對學生的(制定學習目標、設計教學策略、鍛煉教學技能、使用教學方法、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輸出、課堂演示、課后輔導)各個方面教學能力進行指導訓練。保證學生在實習期間完成小學、初中、高中講課、說課教案各10 個,實際講課不低于45學時。第三,學院對學生實習實訓的全過程進行管理。學院允許學生選擇實習模式:選擇集中實習的學生由學院統一安排在指定的實習基地進行實習實訓,學院和實習基地共同指派教師一對一進行指導,并負責該學生的所有實習工作;選擇分散實習的學生需要提供自主實習單位的資質證明、實習協議、安全承諾書、實習過程記錄,并經學院及學校教務處兩級審核。

(五)完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建立明確的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是保障實踐教學質量的關鍵。以新文科建設理念為指導,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應該遵循戰略性、融合性、創新性、產出導向幾個原則。戰略性體現在學生通過實習實訓等教學實踐活動,對服務國家、應對當今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有深刻的認識。融合性體現在學生通過實踐將專業知識和技能融合為崗位能力。創新性體現在教師以新思維、新觀點、新見解、新方法、新途徑指導學生進行實踐,學生在經過實踐培訓后延展創新思路。產出導向是指學生能夠適應當前歷史教育教學事業發展需要,在基礎教育歷史教學一線找到合適的位置,具有職業要求具有崗位就業能力。[4]

根據以上要求,需要制定兩級制實踐教學評價標準。第一,“院級”考核,主要是對教師的評價。歷史學專業所在院系針對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師的教學方法、內容、成果、思政育人等進行量化考核。院系教學管理人員根據量化考核得分通過線上教務系統為教師作評價;另外,學生通過線上教學管理系統對教師的教學態度、師風師德等方面進行無記名自主評價。第二,班級考核,主要是對學生的評價。實習實踐采取一對一方式,一名教師負責一名學生或幾名學生。本學院教師和實習單位教師共同在實習結束后,根據學生實習期間的表現、教案完成情況、出席率、試講效果等10個部分進行分析和總結,最后得出學生實踐成績。

三、結語

“新文科具有立體的內涵、多元的要義,與之相應,從新文科的時代要義出發,彰顯新文科建設的時代使命,力促與新時代、中國化、世界性相契合的新文科形態出現,是當代中國新文科建設的方向?!保?]新文科理念指導下的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需要體現新時代背景和歷史使命,體現服務社會發展的本質屬性和構建國家、民族價值觀的基本任務。打破學科壁壘,實現跨學科、多學科交叉融合發展,形成新的師范學科。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手段開辟文科發展的新視野、新領域,強調學以致用和產出導向的新教育教學評價模式。

猜你喜歡
歷史學師范院校文科
文科不懂理科的傷悲
求學·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高中歷史學法指導
孫文科
師范院校畢業生就業觀念對就業選取的影響
新課標背景下師范院校文學理論教學反思
淺析師范院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構建
歷史學
應用轉型期師范院校大學生的心理調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