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下促進農民增收的策略研究

2024-05-09 04:01苗積水
新農民 2024年10期
關鍵詞:農民增收對策措施鄉村振興

苗積水

摘要:提高農民經濟收入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措施之一,更是推動小康社會建設的重要方向?;诖?,本文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下促進農民增收的對策進行研究,文章分析目前農民增收面臨的問題,包括農業教育與培訓、農業加工與營銷、科技創新等,提出了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農業科技創新等有效促進農民增收的對策,以期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民增收;對策措施

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具有重要意義。其中,促進農民增收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任務之一。然而,當前我國農民收入水平總體偏低,且存在較大的地區差異。

1 農民增收面臨的問題

1.1 農民教育與培訓有待強化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農民需要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農業科技知識和技術,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和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然而,目前鄉村地區的農民教育與培訓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一方面,農民的教育水平普遍較低,缺乏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全面了解和認識。另一方面,農業教育與培訓機構的數量和質量有限,無法滿足農民的學習需求。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提升農民對農業科技知識的了解、對農業技術的掌握,并加大扶持力度,以吸引人才回鄉,真正地實現鄉村人才振興。

1.2 農產品加工與營銷方式有待改革

農產品加工和營銷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對于鄉村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我國農產品加工和營銷體系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制約著農民的收入增長。首先,農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是一個突出的問題。由于農業生產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不規范的操作和管理,導致農產品的質量不穩定。這不僅影響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限制農民的收入增長。其次,農業加工水平低也是農民增收面臨的挑戰之一。目前,鄉村農業加工技術相對滯后,農產品的附加值較低,這導致農產品的利潤空間有限,農民的收入增長受到限制。

1.3 科技創新性有待提升

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推動各行各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對于農業領域來說,科技創新同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目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仍有待進一步提升。在實際農業生產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低效、高耗能、環境污染等問題,不僅嚴重影響農業生產效率和生產成本,還對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礙。

1.4 農村金融體系有待健全

農村金融體系在農民增收方面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提供貸款、金融服務等手段,農村金融體系可以幫助農民擴大生產規模,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從而增加農民收入。然而,由于農村地區的金融機構相對較少,農民在獲取貸款和金融服務方面面臨著困難。這不僅限制農民發展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能力,還影響著農民的收入增長[1]。

1.5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

目前,部分農村地區的交通、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相對滯后,給農民的生產經營活動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這就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障礙。例如,缺乏良好的道路網絡使得農產品的運輸成本增加,降低了農民的市場競爭力。此外,電力供應不穩定也限制了農村地區的發展,特別是對于需要大量電力支持的農業生產來說。

1.6 可持續發展有待貫徹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健康食品的需求越來越大,但農村地區的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意識相對較低,導致土地退化、水資源浪費等問題日益嚴重。這不僅對農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負面影響,也限制著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農民增收帶來不良影響。

2 鄉村振興戰略下促進農民增收的對策

2.1 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過程中,人才是推動鄉村發展的重要支柱。為實現農民增收的目標,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人才支撐:首先,重視農民綜合素養的提高。通過開展各類培訓和教育活動,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科技水平和職業技能,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同時,加強農村教育體系建設,保障農村兒童接受良好的基礎教育,并加大對農村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培養更多具備現代農業技術和管理知識的農村人才。在該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農民的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增強他們的法治意識和維權能力。其次,加大對農民的扶持力度。政府應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農民參與農業生產、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鄉村旅游等產業,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為他們提供創業、就業和發展的機會。同時,還可以通過設立專項基金、發放貸款等方式,為農民提供資金支持。再次,強化鄉村基層農業經費保障,確保鄉村基層組織有足夠的經費用于農業發展和農民培訓等方面,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同時,加強對農業經費使用的監管,確保資金用于真正需要的地方。最后,提升鄉村干部組織整體實力。通過選拔和培養一批具有專業知識、管理能力和服務意識的鄉村干部,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同時,加強對鄉村干部的培訓和考核,激發他們為農民服務的熱情和動力[2]。

2.2 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為切實推動農業的轉型升級,促進農民的收入增長,應當高度重視并積極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有效優化農業資源配置,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從而滿足市場需求和農民增收的雙重目標。首先,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通過加強農產品的深加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從而增加農民的收入。這不僅可以提升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有助于推動農業產業鏈的延伸和完善。例如,通過發展果蔬干制、肉類加工、糧食精深加工等產業,將農產品轉化為高附加值的產品,從而提高農民的收入。其次,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集中優勢資源,創建當地特色產業集群,可以實現農業產業的規?;?、集約化和現代化。這不僅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也有助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產業鏈,進一步提升農業的經濟效益。例如,在山西省忻州市河曲縣劉家塔鎮,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和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產品,包括蓖麻養蟬、富硒谷子種植產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產業集群,不僅推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規?;?、市場化,更是激發鄉村振興的新動能。最后,建設產品示范基地。通過建設產品示范基地,展示和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模式,引導農民學習和采用科學的農業生產方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同時,利用線上平臺,如電商平臺、社交媒體等,進行農產品的在線銷售和宣傳,擴大農產品的銷售市場,進一步提高農民的收入。

2.3 加強農業科技創新

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下,農業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推動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為實現農民集體增收,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是激發鄉村振興的新引擎。首先,加大農業科技投資。政府可以通過增加財政支出、設立專項基金等方式,為農業科技研發提供資金支持。此外,政府還可以通過稅收優惠、補貼政策等措施,鼓勵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蛘?,建立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促進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轉移;設立科技園區、孵化器等平臺,為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提供良好的創新環境和服務支持;設立專項基金等方式,支持農業科技項目的研發和推廣。其次,引入現代農業管理方法?,F代農業管理方法包括精細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管理等。這些方法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質量。因此,在加強農業科技創新中,應該積極引進這些先進的管理方法,并將其應用到農業生產中。例如,通過建立農業信息服務平臺,為農民提供及時準確的市場信息和技術支持;通過推廣智能農機具和無人機等先進技術,提高農業生產自動化水平。最后,引入先進農業技術。通過引入智能農機械,幫助農民更快速、更準確地完成耕作、播種、收割等農業活動,從而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引入先進的灌溉系統,根據作物的生長需要,精確地控制水分的供應,從而提高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引入無人機監測技術幫助農民實時監測農田的情況,及時發現并處理各種問題,從而保證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3]。

2.4 建立完善的農村金融體系

為確保農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建立一個健全的農村金融體系顯得尤為重要,不僅能夠為農村經濟提供更為強大的動力,還能夠推動農村經濟的健康、穩定地發展。首先,支持銀行在農村地區投放與農村建設相關的信貸。這意味著銀行可以為農村的各種建設項目提供貸款,如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生產設備更新等,從而有效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為鼓勵銀行投放信貸,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政府可以提供貸款擔保,這樣銀行在農村地區的投資風險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同時,政府還可以提供貸款貼息,這樣可以進一步降低銀行的貸款成本,從而使得銀行更愿意為農村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其次,創建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以滿足地方農民的各種金融需求。這包括提供各種類型的金融服務,如儲蓄、貸款、投資等,促使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金融產品,從而更好地規劃和管理自己的財務。同時,鼓勵和支持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如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等,為農村經濟提供更加多元化、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從而更好地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最后,推出農業保險。農業保險可以為農民提供一種風險管理工具,幫助他們應對自然災害和其他不可預見的風險。通過購買農業保險,農民可以在遭受損失時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償,從而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同時,農業保險也可以鼓勵農民采用更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產量。

2.5 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與生產成本的重要措施。為保證這一系統工程的良好建設,應當全方位加以考慮并進行著手,從而確保設施建設取得實效,為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首先,加強農村道路建設。農村道路作為農產品流通的重要基礎設施,對于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應當通過增加財政投入,優化農村道路的布局設計,提升道路建設的質量標準,以確保農村道路能夠暢通無阻,滿足農產品流通的需求。同時,加強對農村道路的維護管理,定期進行道路檢查和維修,確保道路長期處于良好的使用狀態,避免因道路問題影響農產品的流通效率。其次,加強農村水利設施建設。水利設施是農業生產的重要保障,對于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具有重要作用。通過科學改善農村水利設施,提高農田灌溉效率,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同時,還應該加強農村水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確保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最后,加強農村能源設施建設。能源設施是農村生產和生活的重要支撐,對于提高農村生產效率和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大力推廣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提高農村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同時,還應該加強農村能源設施的維護管理,確保能源設施始終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4]。

2.6 加強生態農業與綠色發展

隨著消費者對綠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長,為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應當高度重視生態農業與綠色發展,以此不僅有助于保護環境,還能為農民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首先,推動有機農業和生態農業種植。這意味著在種植過程中,盡量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更多地依賴天然的生物控制方法。這樣的種植方式不僅能保證食品的安全和健康,還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其次,廣泛推廣現代灌溉技術,如滴灌、噴灌等。這些技術可以更精確地為農作物提供所需的水分,從而大大減少用水量。這不僅有助于節約水資源,還能降低農業生產的成本。同時,鼓勵收集雨水和建立水池來儲存水資源。雨水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資源,通過合理利用,可以為農業生產提供穩定的水源。同時,建立水池還可以調節地下水位,防止地面下沉等問題。再次,建立嚴格的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通過設立專門的檢測機構,定期對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微生物污染等方面的指標,進行系統的檢測,確保其符合國家和地方的質量標準。同時,制定統一的農產品質量標準,明確農藥使用、肥料使用等指標的要求和限制。此外,建立健全的監管機制,對違反質量標準的生產者進行嚴厲的處罰,包括罰款、吊銷許可證等措施,以起到震懾作用,促使生產者自覺遵守質量標準。最后,加強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農業廢棄物包括秸稈、農作物殘余物、動物糞便等。通過將農作物殘余物和動物糞便進行堆肥處理,制作成高質量的有機肥料;將秸稈等農業廢棄物通過生物質氣化、生物質液化等技術轉化為可再生能源,以此不僅有助于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還可以提供額外的經濟收益[5]。

3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我國農村農民增收面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可以從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建立完善的農村金融體系等方面采取有效策略,以切實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民素質,從而推動農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嘉維.鄉村振興戰略下促進農民增收的財政金融對策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3(9):19-21.

[2] 王興澤.對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休閑農業發展的思考[J].甘肅農業,2023(3):24-27.

[3] 程燕燕.鄉村振興戰略下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路徑研究[J].山西農經,2022(17):36-38.

[4] 石倩.鄉村振興戰略下促進農民增收的財政金融對策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21(6):54-58.

[5] 曲陽陽.黑龍江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對策分析[J].中國經貿導刊,2020(Z1):104-106.

猜你喜歡
農民增收對策措施鄉村振興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制約吉林省農民增收的因素
貴州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其優化
貴州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其優化
光山縣實施土地整治項目助推精準脫貧方法研究
醫院財務風險的控制及預警措施探析
淺談“社區圖書館”建設
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發展新常態
淺談靈武市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