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南族自治縣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劃設計原則及措施

2024-05-09 04:01崖理圣
新農民 2024年10期
關鍵詞:建設規劃基本農田

崖理圣

摘要:毛南族自治縣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劃對于地區內的農業發展有諸多積極作用。本文為促進毛南族自治縣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劃設計,本文首先針對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進行分析,其后分析了毛南族自治縣農業發展現狀,提出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重要性,最后結合廣西壯族自治區其他地區先進工作案例和毛南族自治縣的相關工作,總結毛南族自治縣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劃設計原則及措施。

關鍵詞:毛南族自治縣;基本農田;建設規劃;高標準農田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是我國農業發展中提出的重要舉措,對于我國農業發展建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我國各地區紛紛推出高標準農田建設計劃,以促進農業發展。尤其是在《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提出后,推動了我國高標準農田的快速建設,助力我國農業發展。毛南族自治縣響應國家政策,積極籌備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劃工作,為地區的農業發展積蓄力量。

1 毛南族自治縣農業發展現狀分析

1.1 農業基本資源現狀

毛南族自治縣隸屬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整體位置為廣西西北。毛南族自治縣因毛南族人口多、歷史悠久而得名。毛南族自治縣的農業發展受到自然地理資源條件影響,其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劃也與自然資源有關。以下是本文對毛南族自治縣農業發展的自然資源進行了分析。

(1)地理位置。毛南族自治縣位于廣西西北部、地處云貴高原東南緣,九萬大山南麓,東與融水、羅城兩縣相鄰,南接宜州、河池兩市,西與貴州省的荔波、從江兩縣毗連。

(2)氣候。自治縣總體歸為熱帶和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部分地區也位于谷底氣候。不同的氣候使毛南族自治縣農業發展受到影響。其中南部氣候溫和、降水量充沛、日照充足、降水量非常充足,作物可達到一年三熟。而北部地區,氣候潮濕,雨水較多、可采取一年兩熟制。另外,毛南族自治縣的地形非常復雜,地理因素復雜,所以全縣境內在發展農業之時,受到干旱、洪澇以及霜凍等災害的影響比較大。

(3)水文。環江境內主要有大環江、小環江、中洲河和打狗河四條河,均發源于貴州省,從北向南貫穿縣境,匯入龍江。大環江全長164.8 km,縣境內147.2 km。

1.2 農業發展現狀分析

從上述統計的農業資源來看,毛南族自治縣農業發展資源和先天條件并無明顯優勢;甚至說部分地區的農業發展反而受到復雜地理條件影響。如,毛南族自治縣西南峰叢洼地就受到喀斯特地貌影響,導致農業發展不利。通過研究發現,現代農業發展已經不受季節性影響,對農業發展不利。但是,為確保農業快速發展、毛南族自治縣依然重視農業發展,農業發展也在持續推進。據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公開網績效展示統計,2021年,全縣共完成糧食播種面積2.18萬hm2,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0.46%;其中早稻完成播種面積2020 hm2(統計局反饋數),完成任務的100%;早稻產量達1.0194萬t,完成目標任務的100.93%。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另外,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認真篩選2022年度1733.33 hm2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施地點,并做好項目可行性研究、工程設計、招投標及項目實施組織工作,爭取2022年底前所有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努力完成上級下達的績效考評目標任務。

2 毛南族自治縣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劃的重要性

通過對毛南族自治縣農業發展現狀研究發現,該地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已經成為重點工作。而在未來,持續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也對該縣農業發展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從毛南族自治縣農業發展的先天條件來看,優勢并不明顯,部分地區甚至存在地理地質缺陷。在人口數量增長,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毛南族自治縣為發展農業,滿足地區對農業發展的重要需求,必須做好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利用高標準農田科學整地技術、完善的設施以及強大的抗災能力,保證地區農業可以穩定發展;也可切實提升地區農業發展,為地區內積累農業經驗。

其次,以高標準基本農田的主要優勢而言,地區大力發展高標準基本農田有利于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有利于增加土地的有效使用、有利于農業的保護性發展,為日后的農業建設發展打好基礎,更可以快速提升農業發展效率。

3 毛南族自治縣高標準基本農田規劃設計原則

毛南族自治縣高標準基本農田規劃設計是該地區農業發展的重點路徑,同時也是該地區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環節。當前,該縣已經在相關政策下注重高標準基本農田規劃設計發展,在發展中總結基本農田規劃設計原則,為高標準基本農田規劃設計發展打好基礎。

3.1 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

可持續發展原則不僅是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劃設計原則,同時也是我國社會發展的總體原則。農業作為我國重點行業,應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中心。而土地資源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對其規劃設計必須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在規劃設計中應注重土地資源保護與利用的協同推進。近些年,我國農業發展出現土地污染、土地資源浪費等情況,雖然生產力顯著進步,但實際上綜合效益正在下滑。而高標準基本農田規劃建設的主要目標就是優化土地、建設生產效率更高的農田,促進農田規劃建設發展。在高標準基本農田規劃設計的過程中,更應該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繼續做好土地保護和利用,科學利用土地資源,防止在規劃建設的過程中對土地造成破壞,同時也要以土地紅線為基礎,將土地資源嚴格控制在紅線附近。

3.2 遵循合法性原則

高標準基本農田規劃設計要求遵循合法性原則,確保高標準農田規劃建設與國家相關政策和法律要求平行發展。當前,我國土地合理利用以及農田建設已經有相關法律規定,例如農田保護、環境保護以及水土保持等法律都明確規定土地利用的相關事宜。以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為例,在《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中已經明確規劃設計各項要點,在具體實施規劃的過程中,一定要按照相關的政策基礎,根據地區發展態勢,開展規劃設計,為我國農田規劃設計打好基礎。

3.3 經濟成本原則

高標準基本農田規劃設計的基本目標是建成高標準的農田,但是并不意味著為達到高標準而付出“全部代價”,在具體規劃設計中,核心內容包括基礎設施建設、農田改造等,實際上對于部分農田基礎薄弱地區而言,想要在短時間內建設高標準農田,需要改造的環節非常多,所以成本也相對較高,但是考慮地區產業平衡發展,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投資不能僅僅將投資放在農田建設,所以在高標準農田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經濟成本因素,在高標準農田建設經濟可行性背景下,分階段開展工作[1]。

4 毛南族自治縣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措施

本文結合《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毛南族自治縣農業發展現狀以及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措施等構建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劃設計措施,以下是具體措施建議的總結。

4.1 設定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設計目標

關于高標準農田建設我國在諸多政策中已經提出,同時也給政府及相關部門提出高標準農田建設重點目標,從而促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發展。另外,上文也從實際角度考慮,設定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設計原則,在明確政策和原則之后,應盡快落實相關要素,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合理。

首先,設定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目標之前應做好詳細調查,按照可持續、經濟成本原則而言,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應符合可持續理念,同時階段性建設工作應該符合經濟要素,所以目標的設定不能是“空口號”,也不能“唱高調”,而是切實可行的建設規劃目標。因此,在設計目標時,應先獲取地區農業發展、農田建設、問題等現狀再制定目標,以確保規劃設計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例如,毛南族自治縣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設計中,首先了解自身發展現狀,制定針對性目標,并且每年都對規劃建設目標進行更新,了解農田規劃建設情況,促進企業發展。

其次,規劃設計過程中,需要根據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制定相應階段性重點目標,通過重點工作目標的建設,例如,高標準農田建設應該明確管概率目標、農田排澇目標、基礎道路設施建設目標、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目標等,為農田建設發展打好基礎。

4.2 制定明確規劃設計標準

制定明確規劃設計標準也是農田規劃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于農田規劃建設發展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中已經明確農田建設相關標準。在毛南族自治縣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過程中,相關部門也應該提出農田建設相關標準,為農田發展打好基礎[2]。

(1)土地平整處理標準。該標準是農田建設的土地平整相應標準要求,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求耕作田塊集中,田面平整。耕作層厚度應達到30 cm以上,有效土層厚度應達到60 cm以上,土壤理化指標應滿足作物高產穩產要求。田塊規格和平整度應滿足農業機械化生產要求,田塊面積北方平原區宜不低于

13.33 hm2,南方平原區宜不低于6.67 hm2;丘陵區水平梯田化率應不小于90%。

(2)灌溉與排水工程。按照標準要求在灌溉和排水工程建設后確保水資源可以合理利用,構建具有良好功能的“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的排灌體系,利用該體系實施有效的灌溉,提升農田區域內的有效灌溉面積。另外,高標準農田要求,灌溉區域內的農田灌溉水力系數在0.6以下。灌溉過程中,應控制水澆地在70%以上,水田澆灌也應該在75%以上。最后,要求整個灌溉區域內有90%面積為有效灌溉,排澇標準可達到十年一遇。

(3)田間道路工程標準。田間道路工程是農田建設的過程中主要標準,田間道路對農業建設有重要影響,關系到生產和運輸。因此,高標準農田建設過程中,要求明確規劃田間道路建設標準。按照相關標準,要求田間道路體系建設完善,田間田塊和居民居住區有良好的聯系。要求道路滿足農田機械化運行,方便各類機械在田間運輸和操作。另外,根據地形要求,設置平原區道路通達度應不低于95%,丘陵區道路通達度應不低于80%[3]。

(4)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依據可持續發展原則,要求我國農田建設應注重環境保護。因此在標準建設過程中,應該注重生態環境保持工程標準建設。例如,設定農田建設保護目標,改善農田環境目標。要求農田防護標準為二十年一遇[4]。

4.3 完善規劃設計方案

完善建設規劃設計方案是為高標準農田設計實施提供基礎,設計方案是具體實施的關鍵。因此,研究中應該全面構建方案,其中包括指導思想、資金規劃、項目管理等多個階段。

首先,方案的指導思想應該明確基本任務,同時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核心理念,促進社會發展。

其次,方案中需要明確資金資源的使用,高標準農田建設勢必要使用資源。因此,農田建設方案中應該確認資金籌集方式和合理分配方案,為后續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良好的基礎。

第三,方案中需要明確項目管理工作,該方案內容具體是指在整個項目時期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項目執行管理、環境治理、質量進度管理、監督檢查管理、績效考核管理等內容。

4.4 完善毛南族自治縣高標準農田規劃設計布局

高標準農田規劃設計布局也是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設計的重點工作,規劃設計布局是根據地區農業發展需求和目標對農田發展方向進行總體布局,以下是對高標準農田規劃設計布局,確保農田建設后的應用更加標準。

(1)糧食主產區布局。糧食主產區規劃布局,為地區發展儲備充足的糧食,布局主產區的過程中,要求糧食主產區面積應該占高標準農田面積的70%,而在布局時在糧食主產區重點完成節水配套實施改造,要求糧食產區布局改造總數達到58%左右。

(2)非糧食主產區布局設計。非糧食主產區布局規劃也是重點布局內容,完成該模塊的規劃布局,可為地區農業發展提供經濟基礎。例如,規劃建設的過程中,要求糧食主產區布局總面積應為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的30%,同時要求輔助構建高標準節水配套設施,配套設施建設率應達到42%[5]。

5 結語

通過本文研究發現,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已經成為毛南族自治縣農業發展的重點環節。在其發展過程中,需要明確農田建設標準,根據自身情況完善農田建設方案,實施專業化的建設管理;在制定管理工作方案的過程中,應始終堅持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計劃,為地區農業發展助力。

參考文獻

[1] 郭建東.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中的理論與實踐探究[J].南方農機,2022,53(15):177-179.

[2] 鄭賢亭.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土地整理勘測設計研究[J].現代物業:中旬刊,2022(10):73-75.

[3] 周興龍.基于鄉村振興探究鎮域高標準農田建設條件及發展模式[J].質量與市場,2022(14):196-198.

[4] 金肖寧,周瓊.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過程監管機制的構建研究[J].現代農機,2023(3):56-58.

[5] 羅子宏.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開發及其地力培肥措施[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農業科學,2023(4):144-146.

猜你喜歡
建設規劃基本農田
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域“禁廢”
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數據庫建設及應用
山東省共劃定永久基本農田9587萬畝
青州市東夏鎮富貴園項目風險識別研究
農村公路建設、管理及其養護探討
淺談城市路燈設施規劃與施工管理
智慧城市建設規劃中公眾滿意的影響因素研究
全國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現場會在杭召開
智慧校園建設規劃的思考
淺析永久性基本農田的劃定與保護——以慈溪市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