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沂蒙精神研究述論

2024-05-09 21:50孫耿悅
臨沂大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沂蒙學者精神

劉 慧 孫耿悅

(1.山東省委黨校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3;2.臨沂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臨沂 276000)

2013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視察時指出:“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盵1]發揚光大沂蒙精神是新時代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內在要求,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力量源泉。 沂蒙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學界的高度關注,尤其在習近平總書記對沂蒙精神的弘揚提出新論述、新要求之后,沂蒙精神的相關研究成果在數量上不斷有新突破。如何從理論的高度、歷史的厚度、現實的廣度拓新沂蒙精神的研究視野,成為學界的著力方向。

“沂蒙精神”這一概念首次提出于1989 年12 月,以李祥棟在《臨沂大眾》報上發表《發揮老區優勢弘揚沂蒙精神》一文為標志,此文公開提出了沂蒙精神的概念。 此后,專家學者深入研究、凝練沂蒙精神的內涵,先后由“立場堅定、愛黨愛軍、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發展為“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最終凝練為現在的“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 最新基本內涵的概括和凝練,是基于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臨沂視察時提出的“水乳交融、生死與共”沂蒙精神內涵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梢?,沂蒙精神基本內涵的提出、發展與完善是一個不斷深化研究的歷程,質言之,沂蒙精神的發展史也是一部研究史。 沂蒙精神是具有較高政治價值和社會效益的社會精神,在當前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應用價值。

本文以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作為文獻檢索平臺,以其收錄的文獻為研究的基礎樣本,回顧過去學界關于沂蒙精神研究的發展歷程,從研究視角、研究主題、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多個方面來概述、評估其研究現狀,嘗試對未來進一步深化研究的主題進行展望,深入探討沂蒙精神在當前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和意義,并對其在未來社會發展中的潛在作用進行研析。 本文旨在通過對近年來沂蒙精神研究的綜述,為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挖掘沂蒙精神的時代價值提供參考和借鑒。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審時度勢“用好紅色資源”[2]44,堅定不移“弘揚革命文化”[2]43。沂蒙精神作為極具價值和養分的優秀紅色文化資源,是新時代我們應該守護好、挖掘好、弘揚好的寶貴革命文化財富,具有極大的傳播價值與育人功能。因此,如何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做好沂蒙紅色基因的傳承者、沂蒙紅色血脈的賡續者,是沂蒙精神研究的重要著力點??偨Y并回顧理論界對沂蒙精神的相關研究成果,是當前一項必要的工作,有助于明晰沂蒙精神的研究方向,更利于使沂蒙精神研究在現有研究基礎上邁向時代新臺階。

一、沂蒙精神的相關研究概況

在刊文數量方面,關于沂蒙精神較早的研究刊發于20 世紀末,隨著沂蒙精神內涵的不斷發展與完善, 各領域學者將其作為研究主題, 形成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 在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以“沂蒙精神”為主題檢索詞,截至2023 年12 月1 日,學界已刊發沂蒙精神相關研究文章共計1300 余篇, 在文章標題中直接出現沂蒙精神字樣的相關文章約為780篇,其中發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 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的文章共100 余篇,在文章標題中直接出現沂蒙精神字樣的相關文章約為60 篇。 從檢索結果看, 在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 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發文中,《青年記者》《理論學刊》《山東社會科學》《中學政治教學參考》《黨建》 等期刊刊發沂蒙精神相關文章較多, 分別占總發文量的16.04%、7.55%、6.6%、4.73%、3.77%。

在研究學者方面,沂蒙精神研究的持續升溫引發眾多學者的關注,學者們分別從不同視角對其開展研究。 其中,韓延明、楊金衛、林學啟、王成娟、莊紀旭、魏本權、劉延宏、孫海英、徐東升、陳永蓮、苑朋欣、汲廣運、劉濤等學者關于沂蒙精神的發文量較多,對沂蒙精神相關主題有較為深入的研究。文章的引用數量和下載數量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關領域研究在學術界的關注度,也是相關研究成果在學界影響力的重要指標?;诖?,我們可以參考相關研究成果的引用數量和下載數量,從而探析沂蒙精神的研究趨勢與主流方向。 在“沂蒙精神”的相關主題檢索下,被引次數大于等于20 的文章有23 篇,大于等于15 的文章高達45 篇。例如,臨沂大學苑朋欣刊發于《井岡山學院學報》的《沂蒙精神的內涵解析》一文被引數為56 次,下載量達1997 次。

在發文機構方面,臨沂大學、中共臨沂市委、中共山東省臨沂市委黨校、山東師范大學、中共山東省委黨校等機構發文量較多, 其中臨沂大學作為沂蒙革命老區唯一的綜合性大學,在沂蒙精神研究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涉及學科和領域方面,沂蒙精神的相關研究輻射的學科和領域范圍較廣,其中研究成果較為集中的學科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中國共產黨、高等教育、文化、戲劇電影與電視藝術等學科和領域,文獻量占比分別為32.00%、11.73%、9.69%、6.17%、3.93%,沂蒙精神在這些學科和領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應用研究、開發研究等方面。

在基金立項方面,近年來,國家社科基金和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都將“沂蒙精神”的相關研究作為重點資助對象,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辦設立了沂蒙精神研究專項課題,臨沂大學也設立了沂蒙精神研究專項課題。 較具代表性的項目有:2014 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馬克思主義群眾觀視域下的沂蒙精神研究”,2019 年國家社科基金黨的革命精神譜系梳理和圖書編輯出版研究項目“沂蒙精神研究”,2020 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百歲老人的‘沂蒙精神’社會記憶研究”,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一般項目“沂蒙精神的圖像敘事”;2016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沂蒙精神研究”,2018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 “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三維教學的探索與實踐”;2016 年度山東省社科規劃重大項目“沂蒙精神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2017 年度山東省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課題“沂蒙精神的內涵與時代價值研究”。 此外,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立項多項沂蒙精神相關研究課題,如“大中小學教師對沂蒙精神的認知與理解:一項混合方法研究”“基于受眾理論的沂蒙精神傳播機制研究”“沂蒙精神的時代性闡發及其弘揚路徑研究”“沂蒙精神的政治文化價值研究”“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沂蒙精神與新時期黨員干部黨性教育研究”“以人民為中心視角下的沂蒙精神研究”“‘眾媒時代’沂蒙精神的闡釋與弘揚研究”“沂蒙精神新媒體傳播中的VR 空間構建與價值塑造研究”“沂蒙精神的影像建構研究”“沂蒙精神構建新時代黨群關系研究”“沂蒙精神在當代藝術專業大學生中的傳承與發展研究”“沂蒙精神進中小學課堂的關鍵點研究”“文化資源學視野下沂蒙精神傳承路徑研究”。 以上眾多基金的立項也反映出黨和國家對沂蒙精神研究的高度重視??傮w來看,沂蒙精神相關的基金項目的研究內容主要涉及沂蒙精神的弘揚與傳承、沂蒙精神的內涵、沂蒙精神與黨的建設、沂蒙精神融入教育教學等方面。

二、沂蒙精神的相關研究主題

理論界對沂蒙精神的研究主題主要圍繞沂蒙精神的生成背景及其生發邏輯、沂蒙精神的科學內涵、沂蒙精神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其他精神的比較、沂蒙精神的弘揚與傳播、沂蒙精神的時代價值、沂蒙精神的藝術鑒賞等方面展開。 圍繞以上研究主題,學者們將沂蒙精神的研究與諸多領域進行有機融合,形成了一系列獨具特色且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

一是關于沂蒙精神的形成背景及其生發邏輯的研究。沂蒙精神作為黨和人民在沂蒙地區共同鑄就的群體性意識與先進文化,其形成過程必然彰顯鮮明的特色。 第一,有學者認為,源遠流長、內涵豐富的齊魯文化是沂蒙精神形成的深厚文化根脈。沂蒙精神生發在沂蒙地區,深受魯、齊、楚等文化形態的影響,受儒家文化的深度浸潤,沂蒙人民身上流淌著崇仁尚禮、忠貞不渝、大仁大愛、敦厚沉毅的優良文化基因,這為沂蒙精神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文化滋養。[3]第二,有學者認為,中國共產黨帶領沂蒙民眾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進行的不畏強敵、敢于反抗的偉大斗爭和生動實踐是沂蒙精神形成的堅實歷史基礎。[4]第三,有學者認為,沂蒙精神是沂蒙地區多種文化交融互通的文化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5]橫貫于沂蒙大地歷史悠久的優秀傳統文化、敢于斗爭的革命文化與開拓創新的現代文化之間,其形成與完善是各類文化因素交融的必然結果。第四,有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在沂蒙地區的廣泛傳播是沂蒙精神的理論基點。[6]偉大建黨精神是沂蒙精神生成、發展和完善的邏輯起點,偉大的民族精神是沂蒙精神的時代支點。

二是關于沂蒙精神內涵的研究。 以2022 年5 月山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對沂蒙精神內涵進行高度凝練為界,沂蒙精神內涵的研究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沂蒙精神是優秀的地域性文化精神,理論界對沂蒙精神科學內涵的研究多以其歷史文化淵源和獨特的紅色土壤為研究背景。在第一研究階段中,理論界多以地域文化為抓手,結合沂蒙地區的特有文化土壤來探析沂蒙精神的深厚內涵。 第一,有學者從多角度闡釋沂蒙精神“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內涵要義。[7]第二,有學者指出,沂蒙精神具有崇高的科學內涵,可以概括為“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開拓擔當、無私奉獻”[8]。 第三,有學者認為沂蒙精神是黨群雙向互動的結果,并從“黨群同心、水乳交融、軍民一家、生死與共”[9]方面闡釋沂蒙精神的內涵。

在第二研究階段中,理論界對沂蒙精神展開了更為深入和全面的探討,以哲學、歷史學、社會學等不同學科為理論基礎,運用多元化的視角和方法對沂蒙精神所包含的深刻內涵進行系統解析。 第一,有學者從歷史生成及理論躍升等方面全方位探析了沂蒙精神的內涵,指出沂蒙精神內涵的新表述“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從實踐層面上體現了沂蒙精神的創造主體及其相互關系,從理論層面上揭示了沂蒙精神的內在機理與生成邏輯,實現了從感性到理性、從單向到雙向、從外化到內化、從拓展到還原的學理性跨越和升華。[10]第二,有學者從沂蒙精神的文化根脈、歷史淵源等層面深入剖析沂蒙精神的新內涵,并提出了弘揚沂蒙精神的新路徑。[3]第三,有學者從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四個維度詳細闡釋了沂蒙精神的內涵。[11]黨群同心是政治之基,體現在黨為人民謀利益和人民群眾堅決跟黨走等方面;軍民情深是動力之源,體現在人民軍隊愛人民和群眾愛軍勝親人等層面;水乳交融、生死與共是鮮明特質[5],體現在黨政軍民在相濡以沫渡難關、同生共死抗敵寇中所鑄就的深厚且不可分割的水乳深情。

三是關于沂蒙精神的比較研究。 對于沂蒙精神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其他精神、沂蒙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的比較研究也是學界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并形成了一系列有價值的成果。例如,學界將沂蒙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華民族精神、偉大建黨精神、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進行了比較研究。 這些研究不僅可以揭示沂蒙精神的獨特性和發展性,還為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承提供了參考。 第一,有學者從沂蒙精神與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關系進行研究,指出沂蒙精神與此三者是一脈相承的,四部分統一于中國革命之中。[12]第二,有學者從沂蒙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進行闡釋,認為兩者在本質上是統一的,在內涵要素方面上同質同向,在生成發展方面同源同流,在價值追求方面相向而行[13],弘揚傳承沂蒙精神也是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沂蒙精神是新時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14],將沂蒙精神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理論背景,不僅可以助力沂蒙精神的弘揚,更可以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深入實施,從而增強大學生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和理解,提高精神文明水平。第三,有學者從沂蒙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關系的角度進行比較分析, 指出沂蒙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在沂蒙大地的地域性表現,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沂蒙地區傳承延續,沂蒙精神既承載了中華民族精神的精髓,又在不斷豐富中進一步發展了中華民族精神。[15]第四,有學者從沂蒙精神與偉大建黨精神的關系著手進行比較分析研究。 沂蒙精神在黨的建設背景之中產生,而后又將偉大建黨精神發揚光大,兩者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在沂蒙精神與偉大建黨精神的關系上,有學者認為,偉大建黨精神是沂蒙精神產生的本質源頭,而沂蒙精神是偉大建黨精神的形象闡釋,兩者具有源與流、因與果的關系。[16-17]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是沂蒙精神產生存在的動力與基礎,不斷賡續沂蒙精神能推動偉大建黨精神在新時代發揚光大。

四是關于沂蒙精神的時代價值研究。 沂蒙精神既有厚重的歷史底蘊,又有巨大的時代價值,不僅立足當下,更指向未來,其對社會產生的積極影響涉及諸多方面。第一,有學者從沂蒙精神對中國共產黨人的重要指導價值出發,認為沂蒙精神體現和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精神追求、錚錚鐵骨、光輝形象。[6]第二,有學者認為沂蒙精神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他們從沂蒙精神資政育人的角度闡釋其時代價值。 比如,有學者認為,沂蒙精神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素材庫和基因庫,具有極強的政治認同功能、品格塑造意義、實踐淬煉價值,“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提高思政課教學效果。[18-19]第三,有學者從理想信念、宗旨意識、優良作風、道德情操等黨性教育角度探析了沂蒙精神的時代價值。[20]第四,有學者認為沂蒙精神具有重要的政治文化價值,從推進社會政治化、提高黨的威望和凝聚社會共識等角度闡釋了沂蒙精神的時代價值。[21]第五,有學者從黨群關系、精神氣質、政黨基因等因素詳細研析了沂蒙精神鮮明的政治品格和時代價值。[22]第六,有學者認為,沂蒙精神能夠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結合鄉村振興戰略闡釋了沂蒙精神對實現鄉村振興和農村實現共同富裕的指導價值。[23]第七,有學者從沂蒙地區發展角度剖析沂蒙精神的時代價值,認為沂蒙精神是打造“商貿強市”“中國大集”“物流之都”的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撐[24],是沂蒙文化發展的精神坐標,是沂蒙革命老區蝶變的基因密碼。

五是關于沂蒙精神傳承弘揚的研究。 沂蒙精神作為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需要結合新時代的發展要求進一步發揚光大。關于沂蒙精神傳承和弘揚的研究也是學界在不斷關注和努力思考的問題。 一是有學者指出要在現代化建設中打造“新沂蒙精神”,通過堅持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堅持“兩個結合”等多種方式傳承沂蒙精神。[25]二是有學者從多學科交叉的角度,運用傳播學等相關理論分析了沂蒙精神的弘揚方法和路徑,如從“場域”理論視角闡釋沂蒙精神的多維傳承路徑。[26]三是有學者從堅持黨的領導、依靠人民群眾、加強黨的建設等多層面研究沂蒙精神的傳承方式。[27]四是有學者認為,可以從立足于當代實踐、深挖沂蒙精神特色資源、講好沂蒙故事、融入思政課教學等多種途徑發揮好沂蒙精神的育人價值,以此拓展沂蒙精神的傳承渠道和弘揚路徑。[28]五是有學者將沂蒙精神的傳承置于新媒體環境下,對沂蒙精神的傳播提出新的見解和認知。其中有學者指出,沂蒙精神的傳播研究與時俱進, 在傳播介質的進步中找尋傳播思路,“可以憑借互聯網的信息生產和傳播的優勢,及時了解受眾的體驗并作出調整,以便推出更多、更好的網絡文化精品。 ”[29]43

六是關于沂蒙精神的藝術鑒賞和圖像敘事研究。沂蒙精神植根于文化資源豐饒的沂蒙大地,鑒賞品評與之相關的藝術作品是沂蒙精神相關研究的一大側重點。 理論界對沂蒙精神的相關藝術鑒賞研究涉及戲劇、歌劇和影視劇等領域,其中,歌劇《沂蒙山》是學界較為關注的弘揚沂蒙精神的優秀作品和典型代表,其相關的研究成果較為豐碩。 從圖像學視角展開對沂蒙精神相關藝術成果的研究也是學界關注的重點領域之一。 有學者認為,對沂蒙精神進行深入的圖像學研究,充分發揮圖像敘事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堅定文化自信方面的作用,是當前與未來藝術發展的方向。[30]

誠然,沂蒙精神研究涉及的主題是多層次、多方面的,相關研究內容也在不斷豐富和拓展,除了上述研究主題之外,還需要學界根據時代的要求和人民的訴求不斷擴展沂蒙精神的研究內容。

三、研究的未來展望

近年來,盡管沂蒙精神的相關研究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并在一定領域有所突破,但仍有可繼續深入挖掘和研究的空間。 新時代沂蒙精神的傳承弘揚仍然需要在研究視角、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方面進一步開拓和發展。

第一,拓寬研究視角。 首先是要繼續深挖沂蒙精神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重要地位,系統開展沂蒙精神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其他重要精神的比較研究,比如開展沂蒙精神與偉大建黨精神、蘇區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精神的比較研究,立體闡釋沂蒙精神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其他精神的內在聯系,并從生發基礎、生成邏輯、科學內涵、發展完善等方面研析沂蒙精神的特色所在。其次要挖掘好、運用好、整理好沂蒙地區豐富的紅色文化史料,如尚未公開出版發行的檔案資料、政策文獻、革命書信等寶貴文化資源,用史料夯實沂蒙精神的研究基礎,豐富沂蒙精神研究的文獻來源。 最后,要努力將沂蒙精神的研究視野放寬,嘗試國際化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鮮明地展現中國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31]這為文化的國際傳播提供了新遵循。 隨著中華優秀文化的國際化傳播,沂蒙精神作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必將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鑒于此,沂蒙精神的研究要更加注重國際化研究,講好紅色故事,發出中國聲音,以更好地展示沂蒙精神的國際影響力。 例如,研究者可以通過國際合作和交流,充分利用國際交流會議等渠道,比較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沂蒙精神的理解和認知情況。 同時,相關研究學者可以利用自身條件和優勢積極申報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從而推廣沂蒙精神的影響力和輻射度。

第二,拓展研究內容。 沂蒙精神生發于革命戰爭年代,發展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完善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升華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順應時代需求不斷發展、創新是沂蒙精神的鮮亮底色,所以沂蒙精神的研究內容需要結合時代的新發展和新要求不斷拓展研究內容,豐富研究主題。首先是要深入拓展應用性研究。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對沂蒙精神的接受和期待不僅局限于理論宣傳,對其應用性需求也日益增強,因此未來的研究內容可聚焦沂蒙精神在當代社會中的實際應用。例如,研究者可以探究將沂蒙精神融入教育領域的有效方法, 如通過沂蒙精神來促進學生的情感教育;也可以研究如何將沂蒙精神應用于文化產品,將沂蒙精神嵌入中華文化,研發承載文化記憶的文創產品。其次是深挖價值觀影響研究。由于現代社會價值觀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對沂蒙精神的理解和推廣提出了新的挑戰。 因此,未來的研究應更加關注沂蒙精神對現代人類價值觀的影響,以更深刻地理解沂蒙精神的內涵。例如,研究者可以通過調查研究和模型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的價值觀群體對沂蒙精神的認知和理解概況,對價值觀和沂蒙精神的雙向影響進行綜合研究。

第三,拓新研究方法。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研究方法也要發展和改進。 新的研究方法為科學研究帶來解決方案和效率提升,所以沂蒙精神的研究要努力拓展科學研究方法。首先,要用數字技術創新研究方法,賦能沂蒙精神的研究深度。例如,通過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等手段進行更加全面和科學的研究,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沂蒙精神的影響進行定量研究。 其次,要嘗試跨學科的研究方法。 沂蒙精神的傳承和弘揚需要多種路徑共聚合力,倘若只是囿于單一學科開展研究,難免會產生視角不夠寬、力度不夠大、效果不夠好等問題,所以學界可以開展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社會學、認知心理學、傳播學、神經科學等多學科交叉研究,以更深入地了解沂蒙精神對人們心理和行為的影響,不斷拓新沂蒙精神的研究方法。

猜你喜歡
沂蒙學者精神
學者介紹
學者簡介
虎虎生威見精神
學者介紹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韓國漢詩中的沂蒙歷史名人形象研究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拿出精神
描繪紅色沂蒙新畫卷
學者介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