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視域下民航通信專業課程思政資源的挖掘與應用

2024-05-09 23:45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董英華
廣東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三全育人專業課程育人

文/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王 貴 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董英華

一、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

1.中國式現代化的客觀需要

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思想政治教育賦予中國式現代化價值引領力、精神推動力、理論指導力和關鍵保障力。[1]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不能搞成“兩張皮”的孤島,而應該是同向同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又要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讓所有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偠灾?課程思政建設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賦能,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客觀需要。

2.立德樹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教育的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是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其中,教師隊伍是“主力軍”、課程建設是“主戰場”、課堂教學是“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引領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前提, 是筑牢學生思想之基的關鍵。[3]課程思政的本質也是立德樹人,是育人和育才的有機統一。課程思政的目標是深度挖掘和提煉各類課程、教育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

3.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需要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教育、科技和人才來支撐。高等學校是培育人才的主陣地,必須堅持為黨育才、為國育人。大學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者和繼承者,把當代大學生培養成為什么樣的人才,關系到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觀看《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2013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五四”青年節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講話時又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始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成為現實。由此可見,大學生的前途命運和中國、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當代大學生個人夢想只有融入國家、民族的大夢想中才能實現。課程思政教育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需要。

二、民航通信專業課程思政資源的挖掘

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本質都是立德樹人,思政課程是高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關鍵性課程,是一種顯性教育,而課程思政是其他各門課程深挖思政資源實現育人的功能,是一種隱性教育,二者同向同行,將不同的思政資源分配到合適的課程中進行育人,形成協同效應,構建“三全育人”的大格局,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挖掘思政資源。

1.民航通信專業課程核心思政元素

民航通信專業課程思政資源挖掘應以《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兩個圍繞,一個系統”為準則,從以下幾個方面開發課程思政內容。

(1)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青年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繼承者,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中國民用航空局黨組書記、局長馮正霖2021年12月在《人民論壇》刊發署名文章并指出,中國民航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始終聽黨話、鐵心跟黨走,為踐行黨的根本宗旨、實現黨在不同時期的歷史使命而奮斗的革命史、英雄史、光榮史。民航的發展離不開中國的發展,民航通信專業是為民航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肩負著民航高質量發展的重任。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民航發展史教材中,以民航通信專業課程為載體,根據不同課程的特性“下鹽”,讓“四個自信”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地“浸鹽”到學生的心中,達到立德樹人的效果,提升課程思政育人實效,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中國民航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泉。

(2)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它豐富和創新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內容。青年人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重要意義。民航通信專業課程內容無處不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如在講述民航通信設備史時,國外通信設備壟斷全球市場,核心技術被歐美國家牢牢把握,要守住民航安全底線,必須獨立自主,通過此類思政素材可培育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又如講解民航通信設備維護的時候,需要適時引入愛崗敬業精神,只有一絲不茍、全神貫注地投入工作,消除設備每個安全隱患,才能保障飛機安全飛行。諸如此類素材,在民航通信專業課程中無處不在,可以通過挖掘、整理形成共享資源庫,讓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根據需要融入相應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政元素,落實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3)深入開展法治教育。法制教育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內在要求,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保障。在民航通信專業課程內容里,關于國家安全、用戶賬號安全等內容很多,比如國家領導人出行的航班信息、乘坐的運輸飛機配置等都屬于國家機密,絕不允許被泄露;還比如在設備維護的時候,不可盜用其他同事的賬號進行參數的篡改等。因此,可以通過剖析專業知識,將法治教育融入日常的課程教學中,加強大學生的法治意識,實現依法治國,構建社會主義法治社會。

2.在民航行業文化中挖掘課程思政資源

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是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科學等。民航行業文化是指民航在發展過程中創造出來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由價值文化、安全文化、服務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及手冊文化等所組成。從廣義上講,是民航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涵蓋了作為物質基礎的民航主體形態、機場設施、設備和屬于管理范疇的規章制度、企業精神、職業道德、企業形象、職工素質、文明建設等內容 ;狹義的民航企業文化局限在精神層面上,主要指企業精神和企業文化。[5]

民航通信專業課程是為民航培養設備調測、維護等技術保障人才,為民航安全運輸保駕護航。民航通信專業課程思政資源和民航行業文化是緊密相連的,深度挖掘提煉民航行業文化中的優秀思想價值、精神內涵,應用到民航通信專業課程學習中,做到學思結合、知行合一,達到育人、育才的目的。比如民航安全文化、手冊文化、民航“三敬”文化、民航紅色文化、通用航空文化等,對此可以深度挖掘并應用到日常的課程教學中,增強學生的“四個自信”,培養學生的愛崗敬業精神。

3.在校訓中挖掘課程思政資源

校訓反映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治學精神及校園文化等,是教風、學風、校風的集中體現,也是全體師生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具有育人的功能。

民航各類高??筛鶕约旱男S柾诰虬駱尤宋?、精神領袖等課程思政資源,滲透進課程教學中,讓校訓成為師生的內在價值尺度,時刻衡量自己的言行;讓校訓點亮新時代共產黨人的“精神燈塔”,引領師生奔向新時代星辰大海。

4.在家風中挖掘課程思政資源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優良的家風可以塑造健全的人格、涵養淳樸民風、營造清廉政風[6],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指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所以優良的“家風”在育人方面有積極的作用,也是課程思政的重要教學資源,將優良的“家風”文化融入各民航專業課程內容教學中,可以實現家校協同育人的目標。

校訓是一個學校的精神內核,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兩者形成合力才能變成最大力。因此,可以通過挖掘民航行業的榜樣人物,如中南民航工會女職工主題宣講會;工匠風采,如“黨的二十大代表·民航勞模工匠風采”;先進事跡,如“中國民航英雄機組”先進事跡報告會等精神內核,形成民航通信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融入相應的課程教學中,達到育人的目的。

三、民航通信專業課程思政資源的應用

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離不開課堂載體。課程思政育人元素可以通過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和第三課堂載體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

1.融入第一課堂教學

第一課堂教學是指按教學規律制定相應的教學大綱與教學計劃,使學生掌握科學知識的教學活動。既可以是單一的課堂教學活動,還可以是“線上”和“線下”的混合式課堂教學活動。在第一課堂育人活動中,思政課程育人活動是“主渠道”中的“主力軍”,民航通信專業課程思政育人活動是錦上添花,二者同向同行才能形成協同效應,達到“三全育人”目的。比如在民航衛星通信系統課堂教學中,講授“衛星發展歷程”,一定會介紹“東方紅一號”的發展情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就會潤物細無聲地融入教學之中,因為在那種歷史背景下,科學家只有心懷祖國,才能無私奉獻,“東方紅一號”才能成功發射。又比如在民航內話系統課堂教學中,在介紹民航內話設備的監控系統時,會重點提到監控系統“日志”的重要性,它是監控系統所指定對象的某些操作和其操作結果按時間有序的集合,為系統監控、查詢、報表和安全審計提供重要的參考。因此,民航內話設備監控系統的賬號保護就顯得很重要,如果賬號被泄露或被盜,內話設備重要參數被修改,就會威脅管制員的人機調度、阻斷管制員與飛行員的交流,嚴重威脅民航飛行安全。提到民航飛行安全,自然會提到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3U8633航班在成都區域巡航階段,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機組實施緊急下降的事件,可以以該事件為載體,將民航安全文化融入內話設備教學中,讓學生對民航的“三個敬畏”(安全生產中的“敬畏生命、敬畏責任、敬畏制度”)理解更加深刻。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蓬勃發展、廣泛應用,數字化轉型正在推動教育變革,高校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資源等的數字化是教育數字化的必然趨勢。黨的二十大首次將“教育數字化”寫進報告,提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教育數字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7]

隨著“線上”和“線下”的混合式課堂教學成為主流的課堂教學方式,課程思政教學資源、教學方式等也必將數字化,可以通過AI、VR、AR、虛擬仿真實訓平臺等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相關的知識點,如在5G網絡組網虛擬仿真實訓實操教學中,在講授5G設備場景布置的時候,將“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的‘四型機場’”的民航文化通過3D動畫、視頻、VR等數字化方式引入該知識點教學中,利用5G建設綠色、智慧、人文的機場案例讓學生進一步理解5G的國家戰略性數字化基礎設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驅動力的意義,學生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懷,實現了專業課程教學與課程思政教學同頻共振,促進育人、育才協同發展。

2.融入第二課堂教學

第二課堂是指在第一課堂外的時間進行的與第一課堂相關的教學活動,是第一課堂的延伸、發展、補充,如社團活動、創新創業、學科競賽、校內外實訓實踐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要成長為國家棟梁之材,既要讀萬卷書,又要行萬里路。社會實踐、社會活動以及校內各類學生社團活動是學生的第二課堂,對拓展學生眼界能力、充實學生社會體驗和豐富學生生活十分有益。[8]如通過攝影協會社團主辦的“民航勞?!敝黝}活動,邀請校內外攝影愛好者進行主題創作,其優秀作品在校內“線下”專題展播、校外通過公眾號“線上”展示等方式,將民航勞模精神厚植到民航員工心中,實現“三全育人”的目的;也可以通過高校團委組織優秀青年去民航企業參觀、調研等社會實踐活動,感知民航文化意義、實現民航文化育人,如參觀機場塔臺實際工作情景,讓學生深刻體會“塔臺崗位”在保障民航安全中的作用,以及塔臺管制員的愛崗敬業精神的重要性。觀后,可以組織學生寫觀后感,開展校園演講、畫報設計等活動,讓民航“三個敬畏”文化無聲浸潤到全校師生員工心中,達到“三全育人”的效果;還可以通過創新創業如“挑戰杯”“互聯網+”等活動,將民航思政文化融入其中,如優秀的校訓文化、民航“大家”和“勞?!钡膬灹技绎L、民航安全文化、服務文化、手冊文化等,構建“大思政”體系,實現“三全育人”目標。

3.融入第三課堂教學

第三課堂是指由高校依托各二級學院和職能部門,整合校內外各類資源,依據新時代大學生表現出來的特點,面向大學生綜合素養提升而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黨性教育、紀律教育活動等。[9]2022年2月,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長王綱提出開展“第三課堂”主題活動的幾種方式:開展紅色主題教育實踐、開展文化藝術實踐、開展博物館主題實踐、開展體育教育實踐、開展自然探索實踐等“第三課堂”活動。[11]基于此,可根據民航通信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的需要,對課程精心設計和課堂有效組織,帶領學生走進沈飛航空博覽園、AG600飛機總裝生產線、蘇州長風航空國防科普教育基地等紅色教育基地,深刻感受航空通信的意義、歷史演變等,厚植愛黨愛國愛人民的情懷;也可以組織學生“線上”參觀“民航博物館”了解民航的發展歷程,感知祖國的繁榮昌盛,感受文博資源的厚重積淀;還可以組織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等去高校實訓基地實地參觀“伊爾-14型”飛機,并結合毛澤東主席乘坐的“伊爾-14型4208號”專機圖片進行線下、線上學習,了解主席專機背后不平凡的故事,將民航安全文化、“三個敬畏”等民航文化育人功效進一步升華。

總而言之,根據民航通信專業的課程特點,深度挖掘提煉課程思政元素,使用“三教育人”的教育方式,利用課堂載體,將民航文化深度融入相應的知識體系中,可現實“三全育人”功效,構建“大思政”格局。

四、結束語

課程思政建設是一個長期、動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效果,同時又要將民航文化的思政內容融入課程思政建設中,需要學校教育管理層進行頂層設計、學校課程思政建設資金配套到位、民航校企合作機制健全、教師具備‘思政意識和思政素養等,才能有效實現民航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落實民航高?!傲⒌聵淙恕钡母救蝿?。

猜你喜歡
三全育人專業課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電大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探討——以福建電大為例
構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中美綜合大學在音樂專業課程上的比較與啟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教師課外育人長效機制探析
中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與思考
專業課程群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