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聯合西藥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研究

2024-05-09 07:21王復龍于懷慶張繼陽
大醫生 2024年5期
關鍵詞: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王復龍 于懷慶 張繼陽

作者簡介:王復龍,大學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中醫內科學。

【摘要】目的 分析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沛縣中醫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基礎降糖治療及硫辛酸注射液靜脈滴注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合用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中醫證候積分、運動和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多倫多臨床神經病變評分量表(TCSS)評分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肢體麻木、氣短乏力、畏寒肢冷、肢末刺痛積分均低于對照組,運動和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均快于對照組(均P<0.05);觀察組患者神經癥狀、神經反射、感覺功能及總TCS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應用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的效果較好,可進一步減輕癥狀,加快神經傳導速度,改善神經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黃芪桂枝五物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神經傳導速度

【中圖分類號】R58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05.0026.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05.009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微血管并發癥,臨床表現為肢體麻木、肢端發涼伴有疼痛、肢體發暗甚至發紫、四肢乏力等,若不及時有效地治療可能發展為糖尿病足,增加截肢風險,進而降低患者生活質量[1]。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常采用西藥治療,雖可改善患者癥狀,但遠期預后較差[2]。中醫認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屬于“痿證”“血痹”范疇,病因為營衛氣血不足、血流不暢、經絡阻滯,采用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可達到和營行痹、益氣通陽、活血通絡的效果[3]?;诖?,本研究對12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進行研究,探討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沛縣中醫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齡38~77歲,平均年齡(57.13±4.84)歲;病程5~35個月,平均病程(18.13±3.54)個月。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齡37~78歲,平均年齡(57.98±4.59)歲;病程5~34個月,平均病程(18.01±3.19)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沛縣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⑴符合《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療規范》[4]中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診斷標準;⑵中醫符合《實用內科學(14版)》[5]中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診斷標準;⑶可正常溝通,意識清晰。排除標準:⑴合并惡性腫瘤者;⑵合并嚴重肝、腎等主要臟器功能障礙者;⑶合并嚴重糖尿病并發癥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基礎降糖治療(控制飲食、服用降糖藥物)并取硫辛酸注射液(浙江花園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033,規格:12 mL∶0.3 g)300 mg溶于250 mL生理鹽水中進行靜脈滴注,1次/d,持續治療6周。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合用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組方:黃芪30 g,天花粉、白芍、絲瓜絡、雞血藤各15 g,牛膝、桂枝、沒藥、乳香、紅花、桃仁、大棗各10 g,甘草6 g,生姜5 g。隨癥加減:若患者自覺上肢沉重,加姜黃10 g、桑枝15 g;若患者自覺下肢沉重,加木瓜、牛膝各10 g;若患者血虛,加生曬參15 g;若患者氣虛,加黨參20 g;若患者血瘀,加桃仁、紅花各10 g;若患者四肢不溫,加肉桂12 g;若患者疼痛明顯,加延胡索、威靈仙各10 g。上述方劑加水800 mL,泡3 h以上;第一煎大火開后小火熬至200 mL,倒出藥液;第二煎加熱水500 mL熬至200 mL,倒出藥液;兩次藥液混勻后平均分成2劑,200 mL/劑,飯后2 h服用,早晚各1劑,持續服用6周。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評價標準:基本痊愈為經6周治療后,患者癥狀徹底消失,中醫證候積分降低>90%;顯效為經6周治療后,患者癥狀好轉明顯,中醫證候積分降低>71%~90%;有效為經6周治療后,患者癥狀有所改善,中醫證候積分降低>30%~71%;無效為經6周治療后,未達到上述標準,甚至癥狀加重[4]??傆行?[(基本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⑵中醫證候積分。參考《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6],包括肢體麻木、氣短乏力、畏寒肢冷、肢末刺痛4個方面,各證候的積分范圍0~6分,分值與癥狀嚴重程度呈正相關。⑶運動和感覺神經傳導速度。采用海神肌電圖誘發電位儀(上海海神醫療電子儀器有限公司,滬械注準20192070544,型號:NDI-092)測定各運動、感覺神經的傳導速度。⑷神經功能。采用多倫多臨床神經病變評分量表(TCSS)[7]評定,滿分20分,包括神經癥狀、神經反射、感覺功能3個方面,分值與神經功能恢復程度呈負相關。⑸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皮膚瘙癢、皮膚損傷、皮膚局部腫脹,不良反應發生率=[(皮膚瘙癢+皮膚損傷+皮膚局部腫脹)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選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x)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行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組別 例數 基本痊愈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

觀察組 60 20(33.33) 25(41.67) 13(21.67) ? 2(3.33) 58(96.67)

對照組 60 15(25.00) 24(40.00) 12(20.00) 9(15.00) 51(85.00)

Z/χ2值 ? ? ? ? ? ? ? ? ? ? ? ? ? ? ? ? ? 2.05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904

P值 ? ? ? ? ? ? ? ? ? ? ? ? ? ? ? ? ? 0.04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27

2.2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肢體麻木、氣短乏力、畏寒肢冷、肢末刺痛積分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運動和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運動、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均加快,且觀察組均快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TCSS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神經癥狀、神經反射、感覺功能及總TCSS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組別 例數 皮膚瘙癢 皮膚損傷 皮膚局部腫脹 總發生

觀察組 60 3(5.00) 2(3.33) 1(1.67) 6(10.00)

對照組 60 2(3.33) 2(3.33) 1(1.67) 5(8.33)

χ2值 0.100

P值 0.752

3 討論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癥之一,其與高血糖、氧化應激反應、神經營養因子缺乏、代謝紊亂、血管損傷等因素密切相關。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發病機制為陰虧久延不愈,導致熱盛氣耗,陰虛陽損,瘀血與痰濁互結難化,逐漸形成頑痰死血,蔓延至肢體,四肢血脈堵塞,血供不足。中醫辨證為氣虛血瘀、陽氣匱乏、煦失職,治療應以益氣溫陽、活血化瘀通絡為主,氣足陽化,司其溫煦之職,寒瘀之邪散而祛之,肢體涼、麻、痛諸癥自然得以消散[8]。

《金匱要略》對黃芪桂枝五物湯有具體記載,其中黃芪具有益衛固中的作用;天花粉具有降火潤燥的作用;白芍、大棗、生姜具有調和營衛的作用;絲瓜絡、桂枝具有溫經通脈、助陽行氣的作用;雞血藤、紅花、桃仁具有活血通絡的作用;牛膝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沒藥、乳香具有消痹止痛的作用;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全方可發揮活血通痹、益氣養陰、溫經通絡的功效,可有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F代藥理研究證實,黃芪具有調節血糖、改善微循環、抗氧化應激、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9];桂枝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等作用[10];白芍有抗炎、鎮痛、消除自由基等作用[11]。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與黃英俊[12]的研究結果相似,提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應用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的效果更佳,可進一步減輕患者癥狀。分析原因為,硫辛酸注射液是一種抗氧化劑,能夠有效清除機體氧自由基,降低血糖水平;同時,還可以促進神經纖維再生,保護神經組織,減輕氧化應激反應,加之黃芪桂枝五物湯的應用,達到提高治療效果的目的。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運動、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均快于對照組,與胡仙等[13]的報道結果相似,提示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對改善患者的神經傳導速度有積極作用。分析原因為,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血小板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從而有助于改善神經傳導速度[14]。此外,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神經癥狀、神經反射、感覺功能及總TCS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分析原因為,患者癥狀通常以主觀感受為主,體現為神經系統病變,導致神經傳導速度減慢,通過服用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有助于改善人體微循環,進而改善神經功能。

綜上所述,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效果較好,可減輕癥狀,加快神經傳導速度,改善神經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建議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秦保鋒, 翁偉力, 章麗瓊, 等. 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上海中醫藥雜志, 2020, 21(S1): 57-60.

華逸. 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及對神經傳導速度的影響[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22, 15(7): 76-78.

劉霏, 羅金國, 黃連河. 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可行性及臨床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22, 25(11): 183-186.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 2021, 13(4): 315-409.

陳灝珠, 林果為, 王吉耀.實用內科學[M].14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 999.

鄧玲. 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M].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7: 41.

陳明月, 蔡慧敏, 陳江云, 等. 密歇根糖尿病神經病變評分和多倫多臨床評分系統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的診斷價值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 2017, 20(4) : 427-431.

陳強. 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聯合西藥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臨床療效[J].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20, 15(3): 63-66.

王志萍. 中藥黃芪的藥理及臨床應用價值研究[J]. 內蒙古中醫藥, 2022,4(9):129-131.

王宏蔚, 吳智兵, 楊敏, 等. 桂枝湯現代藥理作用研究概況[J]. 江蘇中醫藥, 2020, 52(12): 85-89.

王本祥. 現代中藥藥理與臨床[M]. 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 2004: 170-171.

黃英俊. 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效果及對患者周圍神經傳導速度的影響[J]. 當代醫藥論叢, 2021, 19(6): 178-179.

胡仙, 曾豆云. 黃芪桂枝五物湯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效果以及神經傳導速度的影響分析[J]. 中醫臨床研究, 2021, 13(14): 89-91.

代芳, 王增梅, 劉飛, 等. 氣虛血瘀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應用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的效果探究[J]. 糖尿病新世界, 2022, 25(19): 9-13.

猜你喜歡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參蝎止痛膠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病變的臨床療效評價
參蝎止痛膠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病變的臨床療效評價
參蝎止痛膠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病變的臨床療效評價
中藥泡腳配合情志護理治療中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
黃芪泡服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50例臨床觀察
黃芝通腦絡膠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
前列地爾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25例臨床療效觀察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應用不同藥物治療的療效分析
紅外線照射聯合藥物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60例患者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