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的社會關系概念及其現實意義

2024-05-10 04:14章道德
關鍵詞:辯證法本質馬克思

章道德

(皖南醫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2)

社會關系既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最基礎的概念之一,也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對社會關系概念的理解,不能從表面的人際關系層面去理解,也不能把社會關系做實體化的詮釋,而是要深入馬克思的文本語境之中去考察,還要聯系馬克思的理論邏輯去整體分析。就社會關系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關系而言,馬克思的社會關系概念是借由一些重要范疇展開的,這些概念包括實踐、辯證法、人的本質及發展等。對此,我們先從詞源學的角度和馬克思的文本中考察社會關系概念,然后分析社會關系與歷史唯物主義的若干重要命題,并借此把握社會關系與社會治理的關系。

一、“社會關系”的概念厘定

社會關系,德文詞為“gesellschaftlich”,該詞原本是形容詞,但中文翻譯之后變成名詞。這個詞在德文中有社會的、社交的、“集體活動形成的”意思。在《致安年柯夫的信》中,馬克思表達了類似意思,他說:“社會——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們交互活動的產物?!盵1]所以社會關系可以譯為社交的關系。從詞源學的角度來看,就是人們通過交往,而不是理性思辨或沉默直觀的方式而產生的實在的聯系,這是其一。其二,這種交往帶有行動的意蘊,也就是說它是一種活動。因而我們不應該把社會關系理解為一個孤立的、靜態的實體,而應把社會關系置于人們的動態的社會生產、交往活動之中考察。

對社會關系的含義,馬克思在不同時期不同的著作中有不同的理解,很難有一個統一的界定,但我們通過馬克思的思想演變,可以把握社會關系的一般內涵。如在標志歷史唯物主義誕生的著作《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指出社會關系是指“許多個人的共同活動”[2]532。這里的“社會關系”其實是與“自然關系”相對應的。所謂自然關系,是指自然而然形成的關系,更多是指一種物理學意義上的關系;而社會關系是指人與人之間形成的關系。馬克思講社會關系是許多個人的“共同活動”。這里“共同活動”其實是赫斯的用語。赫斯認為這種共同活動主要是指由交往形成的共同活動或者是社會聯系。馬克思受其影響,認為社會關系并不是在抽象、純粹的交往中形成的社會聯系,而是聯系生產來闡述人們之間的關系。當然這樣的社會關系具體是指什么,仍然有待闡明。

在《哲學貧困》中,馬克思指出社會關系有兩層含義,即狹義和廣義的社會關系。狹義的社會關系,其實就是生產過程中人們所結成的關系。如在《雇傭勞動與資本》中,馬克思指出:“各個人借以進行生產的社會關系,即社會生產關系,是隨著物質生產資料、生產力的變化和發展而變化和改變的?!盵2]724這里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的內涵具有一致性。而廣義的社會關系是包含生產關系在內的,因為“生產關系總合起來就構成為所謂社會關系,構成所謂社會,并且是構成為一個處于一定歷史發展階段上的社會,具有獨特的特征的社會”[2]724。這里的社會關系包括生產關系、思想關系、政治關系等各種關系。但要注意的是,“這些關系并不是簡單相加、拼湊在一起,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從而構成一個整體,以‘總和’的形式存在著并發揮作用”[3]83。

在《資本論》及其手稿中,馬克思對社會關系的理解更加具體和科學,把社會關系置于人們的生產過程和再生產過程中考察,特別是分析具體的社會關系,即資本和勞動的關系,并指出“在這種社會關系中,過去勞動獨立地同活勞動相對立,并支配著活勞動”[7]499。

二、實踐:社會關系的策源地

在學界,關于社會關系與實踐有兩種代表性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在歷史唯物主義或馬克思哲學中,實踐具有本體論的意義,實踐是人類社會和人類世界的基礎,人們通過實踐改造自然,構建一個屬人的世界;第二種觀點認為馬克思哲學是以社會關系為基礎的本體論,并且認為要想實現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我們需要從實踐思維轉變到社會關系思維[4-6]。

對于實踐本體論和社會關系本體論兩種觀點的爭論,本文暫且不議,我們關注的是不論是以實踐為本體(與實踐本體論的爭論中,還有物質本體論的觀點),還是以社會關系為本體,如果對實踐和社會關系的理解過于狹窄,就會割裂實踐與社會關系之間的關系。實踐作為人的一種感性對象性的活動,它既改造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也使得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發生改變,而社會關系雖然包括經濟關系、政治關系、生態關系等,但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系(經濟關系)??梢?,不論是實踐還是社會關系,兩者都不是實體,但都與人有關。

具體來說,舊唯物主義哲學也談實踐,但是舊唯物主義哲學所談論的實踐缺乏能動性,它只是從客體或直觀的形式去理解。唯心主義哲學高揚人的主體能動性,但是不理解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馬克思哲學之所以區別并超越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哲學,是因為通過對實踐活動的揭示,科學解答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諸多矛盾。但要注意的是,實踐的思維方式和社會關系之間并不是割裂的,實踐的思維方式本身就蘊含或者關聯著社會關系。具體來說,社會關系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而人們的實踐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即實踐是社會關系的基礎,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必然形成諸多社會關系。而社會關系又是人們開展實踐的前提,“為了進行生產,人們相互之間便發生一定的聯系和關系;只有在這些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的范圍內,才會有他們對自然界的影響,才會有生產”[2]724。因而,沒有不蘊含社會關系的實踐,也沒有不涵蓋實踐的社會關系。如果說實踐給我們提供分析社會的一般視角,那么實踐內部蘊含的社會關系,或者說社會關系的充分展開(如人與人之間的具體關系、政治關系、思想關系,等等)則是一種深層的視角,它有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實踐、理解社會。實踐雖然重要,但我們只能把握一般性的原理,還無法了解具體的社會關系。因而,我們能夠看到馬克思不僅論述實踐的重要性,還深入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具體關系之中,揭示資本和勞動之間的真實關系。也正是如此,只有把握資本和勞動之間的真實關系,資本主義社會中的思想關系、政治關系等,才能對實踐的理解更為深刻。

在馬克思自身的文本邏輯中,勞動、實踐與生產是有區別的,但本質上具有內在的一致性。馬克思早期談論實踐比較多,而在《資本論》及其手稿中,談論實踐范疇明顯減少,談論社會關系與生產、生產關系之類的關系變多。但要注意的是,馬克思并不是在一般的意義上談論社會關系這個范疇,而是主要分析資本主義社會關系。在論述社會關系與實踐的關系時,馬克思并不是抽象地論述他們之間的決定與被決定之類的關系,而是在實踐過程中展開對資本主義社會關系的分析,并借此改變資本主義社會中那種支配性、對抗性的社會關系。這里,我們可以稍稍勾勒一下馬克思是如何在實踐基礎上展開對社會關系的分析。馬克思早期因“物質利益難事”而關注社會關系,認識到社會中存在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關系,開始用勞動、實踐、生產等概念解釋社會關系,試圖說明社會關系的實踐基礎以及本質。但此時的馬克思主要受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影響,仍以類概念的思維方式看待社會關系。所謂“類”,在費爾巴哈看來,是宗教的本質,也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但費爾巴哈所理解的“類”“類關系”在馬克思看來,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道德、友誼之類的關系,是一種自然意義上的關系。他忽略了社會生產領域,沒有把握人類的本質與社會的關聯。馬克思雖然不同意費爾巴哈的觀點,但受其影響,開始立足現實的生產活動分析社會關系。

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和《哲學的貧困》等著作中,馬克思開始用勞動、實踐、生產等概念解釋社會關系,說明社會關系的實踐基礎以及本質。如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通過研究異化勞動剖析私有制,分析勞動異化和人本身的異化,尤其是通過異化勞動,馬克思發現“人不僅生產出他對作為異己的、敵對的力量的生產對象和生產行為的關系,而且還生產出他人對他的生產和他的產品的關系,以及他對這些他人的關系?!盵2]165在該手稿中,馬克思還闡述了人們之間的交往異化關系,即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通過貨幣來維系,從而導致人們對貨幣頂禮膜拜,對人本身漠不關心。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立足生產力與交往形式來闡述社會關系,指出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會關系,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家庭這種社會關系逐漸成為從屬的關系。在《哲學的貧困》中,馬克思分析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具體的社會關系,并指出社會關系與生產力之間的關系,即“隨著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隨著生產方式即謀生方式的改變,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系”[2]602。在《資本論》及其手稿中,馬克思詳細考察具體的社會關系,即工人與資本家、資本與雇傭勞動,以此說明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關系不是一般的主體間性關系,而是一種剝削關系、支配關系或者權力關系??梢?,馬克思對社會關系的理解是隨著具體的實踐活動而展開的,同時對實踐的理解又是以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為前提考察的。

三、辯證法:社會關系的展開

辯證法并非是一個空洞的形式,而是跟人的實踐活動、社會關系密切相關的。辯證法只有跟社會關系相結合,才能避免空疏和抽象。同樣,對社會關系的理解要以辯證法為先導,脫離辯證法的前提批判和原則高度,社會關系就會成為一種自然、永恒的社會關系。以馬克思的《哲學的貧困》為例,可以看出社會關系與辯證法的緊密聯系。

辯證法離不開社會關系。在《哲學的貧困》中,馬克思批判蒲魯東所謂的系列辯證法,所謂“系列辯證法”是指將各個概念、范疇在“觀念”中出現的順序,分別加以考察。蒲魯東借此辯證法展開對現實的分析,認為現實的關系只是對一些范疇的反映,這些范疇躺在“無人身的人類理性”的懷抱里。他所理解的辯證法就是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好的與壞的兩個方面,好的方面與壞的方面加在一起就是矛盾。因而,解決矛盾的方式就是保存好的方面,消除壞的方面。然而,這種做法是對辯證法的誤解,他對辯證法的理解是片面的,其片面性在于忽視了事物自身內部的矛盾運動,把辯證法等同于一種純粹的范疇或形式,在范疇中就能解決問題。事實上,范疇只是對社會關系的表現,而不是相反。簡單來說,他并沒有理解事物的本質,只是停留在觀念、范疇的表層。換言之,我們不能從范疇、概念去詮釋事物,而是要去面向事物自身。如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自由問題,并不是依據兩人的意見,而是依據他倆的社會地位而定。即對于辯證法的詮釋,需要建立在現實的社會關系之上,而不是依據經濟范疇。在這個意義上,社會關系是辯證法的根據,辯證法是社會關系的展開(1)黃志軍教授認為現實的社會關系為馬克思辯證法奠定了基礎,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的社會關系可以稱之為“行動中的辯證法”。參見黃志軍.馬克思辯證法與社會關系的初次結合:基于《哲學的貧困》的考察[J].學術研究,2020(8):18-23.??梢?,蒲魯東所理解的辯證法只是單純的、空洞的形式辯證法或概念辯證法,原因在于他不理解真正現實的社會關系,不理解社會關系中具體的人與人的關系,更不理解社會關系的歷史性決定范疇的歷史性。簡言之,辯證法需要以社會關系為基礎,社會關系為辯證法而奠基。

社會關系不能脫離辯證法。如果缺乏辯證法的前提批判和原則高度,我們對社會關系的理解也會失之偏頗。譬如蒲魯東以及一批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們由于不理解辯證法的批判精神和原則高度,陷入形而上學之中,把資產階級社會中的社會關系當成一種天然的、永恒的關系。具體來說,他們把辯證法歸結為一種經濟范疇的形式演繹與展開,而范疇是不占時間和空間的,因而是歷史的、永恒的。資產階段經濟學家們研究以經濟范疇為基礎的經濟關系,停留在經濟范疇的層面,從而自覺或不自覺地替資本主義社會辯護,因而他們的辯證法只是簡單肯定和否定,以為通過消除不合理的因素或者停留在概念思辨的領域中就可以解決問題。馬克思的辯證法是面對現實生活的,是按照事物本來面目展開的辯證法,是面向事物自身的辯證法,是具有批判性的辯證法。它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它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7]22。

辯證法有批判精神。在對事物的考察過程中,我們會持懷疑、批判的態度,需要認真考察。對社會關系的考察而言,我們需要考察社會關系本身的前提,社會關系具有歷史性還是非歷史性,社會關系的出發點是“原子個人”還是“現實的個人”?我們看到馬克思不同于蒲魯東以及一些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古典政治經濟學是研究范疇為基礎的經濟關系,馬克思研究的是生產關系。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們的出發點是“原子個人”,馬克思哲學的出發點是現實的個人(們)。辯證法是從暫時性或者歷史方面去理解事物。從這樣的高度去理解社會關系,就會知曉社會關系是不斷變化的,是具體的、歷史的,社會關系會因為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而產生矛盾。社會關系和辯證法緊密相連,脫離社會關系,辯證法便缺少根基,沒有科學辯證法的指引,社會關系則成了一種非歷史性的存在。同樣,脫離辯證法,社會關系就成為自然而然的關系,缺乏歷史性。

四、人的本質和發展:社會關系的價值指向

馬克思對人本質的理解有一個過程。馬克思最開始是在人本主義的立場和角度去理解人,如認為人不是抽象的存在物,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剖析異化勞動和私有財產的關系,指出人的本質在私有制條件下遭到破壞,得不到體現,而在共產主義社會中,人的本質能得到真正地實現。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提出一個標志性的理解,即“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2]501。這里“社會關系的總和”,是指由經濟關系、政治關系等諸多關系構成的有機的總和,而不是機械的總和。很多人認為馬克思在這里對人的本質的理解已經成熟,但是馬克思對社會關系的理解是一個逐步深化或具體推進的過程,馬克思對人的本質的理解雖然已達到科學的層次,但不夠具體、深化。在馬克思后來的分析中,他指出生產關系是社會關系的核心,而且對資本主義社會中具體的社會關系,如資本和活勞動、資本家和工人、地主和農民等關系作了深入剖析。

在《雇傭勞動與資本》《資本論》及其手稿中,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中具體的社會關系,主要是從資本和勞動的關系中探討人的本質。不論是考察資本家還是工人,馬克思都不是單純從個人的角度考察,而是把資本家和工人放在具體的資本主義社會關系,即資本和勞動的關系中考察。如黑人為何會淪為奴隸,馬克思并不是就黑人而考察黑人本身,而是把黑人放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下考察,追溯、剖析為何會淪為奴隸。在《資本論》中,不論是資本家還是工人,都是社會關系的產物。對于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的剝削現象,馬克思沒有在道德維度上一味譴責資本家,更為重要的是他把它當作人格化的資本,客觀分析資本邏輯對社會和人的影響,以及它自身的內在矛盾和歷史趨勢,進而揭示出工人的主體力量和資本邏輯的內在否定這兩個方面,以此希望改變剝削和奴役人的一切不合理的社會關系??梢?,不論是《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還是《資本論》,馬克思對人的本質的考察,前后的立場和方法是一致的,即都是在實踐過程和社會關系中展開分析。不同的是,在不同時期,馬克思對人的本質的理解是不斷具體和深化的。

當然,馬克思不僅關注社會關系與人的本質的關系問題,還考察社會關系與人的發展的問題,尤其是人的自由與解放、平等與尊嚴等問題。人的自由與解放同社會的公平正義等問題密切相關,因為人的尊嚴與自由等只有在社會關系中才可能實現,這也是馬克思剖析與批判資本主義社會關系的根本目的或者價值歸宿。具體來說,社會關系關涉人的自由與解放等問題,其理由在于:首先,人的自由、平等、尊嚴等問題不是在認識論或觀念的領域中就可以解決,而是在本體論中,即在家庭、社會(由社會關系構成的)和國家中才能得到真正地理解,把握與解決。其次,自由、平等、尊嚴等諸多價值與社會關系之間存在著辯證法,對公平、正義等價值的探討不能忽略社會關系(尤其是社會關系中的生產關系)的視角,社會關系是自由、公正等背后的根源。如在《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為資產階級社會辯護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們宣稱在資產階級社會中,工人與資本家是按照平等原則交換,工人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勞動一天,得到一天的工資。資本家付出一天的工資,因而有一天的勞動使用權。對于這種主張,馬克思指出一旦離開流通流域,進入生產領域,我們就會發現資本家是昂首挺胸的,而出賣勞動力的工人是畏畏縮縮的。

按照馬克思的觀點,不能局限在表面的流通領域,而要深入資本主義社會關系,尤其是資本主義社會關系的基礎和核心,即生產關系或者資本和勞動的關系中,我們會發現真正的現實:工人與資本家之間不是真正的平等交換,市場上不同主體之間也并不是真正的平等。其理由在于,工人出賣的并不是“自由意志”,而是“自由的一無所有”,為了維持生存,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他的勞動是一種被迫、謀生的勞動,在勞動過程中感受到的是痛苦、不幸和壓抑,獲得的不是富裕,而是貧窮。在分配和消費領域亦如此,工人所得到的消費資料只能維持生存,隨著資本主義社會關系的不斷再生產,工人只是不斷再生產的一個環節。在消費領域,工人自以為逃離了那種異化的勞動,但實際上,工人在消費領域仍然受到資本權力的滲透和規訓,難以實現自由和發展。在馬克思的文本和邏輯中,社會關系不僅關涉人的本質,還決定著人的發展及命運。要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需要從社會關系這個根基上加以改變,即推翻一切奴役和剝削人的不合理的社會關系。

五、從社會關系看社會治理:社會關系的方法論意義

那么,馬克思的社會關系概念能夠為我們當下的社會治理提供什么樣的理論基礎或者方法論啟示?現代社會是一個復雜的社會,治理需要運用豐富的理念和智慧。社會不是一個實體概念,而是一個關系概念,社會是由社會關系構成的。在馬克思的社會關系概念中,蘊含著豐富的社會治理思想。

從社會治理的實踐根基看,社會治理是以實踐為根基,還是以范疇、觀念為根基,是大不相同的。實踐是社會關系的根基,社會治理需要面向實踐,治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需要通過實踐來解決。眾所周知,社會治理是因社會實踐過程發生的變化應運而生的。以前常提社會管理,現在稱之為社會治理,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內涵豐富,并不是一種表面的文字游戲,而是社會實踐發生重大變化,因而術語表達也會改變。我們從過去偏重單一的管理,到現在注重多方面的治理,更加注重社會發展的規律。習近平總書記說:“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體現的是系統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施策?!盵8]就社會治理本身而言,如何治理?雖然治理的方式有多樣,但仍是以實踐為根基,通過實踐改變治理方式,通過實踐不斷推進、解決問題。如果社會治理不以實踐為根基,而是停留在單純的范疇爭論之中,是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如蒲魯東“用政治經濟學的范疇構筑某種意識形態體系的大廈”,導致“把社會體系的各個環節割裂開來”,“把社會的各個環節變成同等數量的依次出現的單個社會”[2]603-604。

從社會治理的思維方式看,在社會治理過程中有兩種不同的觀點,即個體與社會之間是對立還是統一的。關于對立的觀點,主要表現為整體主義和個體主義兩個派別:第一種是整體主義,它認為社會是高于并決定個體的;第二種是個體主義,即認為個體先于和高于社會。不論整體主義還是個體主義,它們對個體和社會的理解都是片面的,它們所理解的人是抽象的,所理解的社會也是抽象的[3]879。這是表達抽象而導致片面,而不是相反。整體主義把社會理解為同個人相對立,而不是像馬克思所說的統一。個體主義把人理解為孤立的、抽象的和脫離實踐的個人。因而,它們對個體和社會的理解是片面的。在馬克思看來,個體與社會并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既沒有抽象孤立的個體,也沒有抽象的社會。因此,在論及社會治理時,不能抽象地談論個體與社會,也不能把這兩者對立。它們兩者的辯證關系是:只有在社會(由社會關系構成)中,個體才能生存和發展,社會為個體的生存和發展提供諸多條件,而社會也不把個體當作一種工具和手段,而是以人本身為目的。社會不是由個人,而是由不同個體(們)之間的關系組成的?!吧鐣皇怯蓚€人構成,而是表示這些個人彼此發生的那些聯系和關系的總和?!盵9]個體是社會的主體,是一切活動的出發點。用馬克思的話來說,人與社會的關系就是:人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在社會治理過程中,如果采用第一種對立的思維方式,將會導致個體與社會之間的對立和沖突,而采用第二種統一的思維方式,個體與社會之間的諸多矛盾將會得到很好化解。

從社會治理的核心要素看,在社會治理的過程中關于社會關系的改革存在兩種代表性的觀點:第一種認為協調分配關系,就能實現社會良治,促進共同富裕;第二種認為以改革和完善生產關系為基礎,同時協調分配關系和其他關系。在馬克思看來,社會關系是由生產關系決定并由諸多其他社會關系構成。一方面,我們需要把握社會的核心即社會關系中的生產關系,因為生產關系決定社會關系,而分配關系是受生產關系支配的。在社會治理過程中,不僅僅是協調分配關系,促進分配公平,更需要協調和完善生產關系中的各要素與環節,如最為核心的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另一方面,既然社會不是一個實體,而是由諸多社會關系構成,因而論及社會治理,其實就是協調諸多社會關系,其中最典型的是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人與自身的關系。具體來說,社會治理需要人與社會之間的公正,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互為目的”,需要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需要人與自身的和諧、豐富。

從社會治理的價值取向看,社會治理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物質財富,還是為了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這是兩種不同的觀點。在不同的社會,其社會關系的特點并不相同。在古典政治經濟學家看來,社會主要考慮的是如何實現物質生產和財富增長。在資本主義社會,從社會關系的視角看,生產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和實現價值增值。他們追求的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少數人富裕,而且任由貧富差距擴大。在社會主義社會,從社會關系的視角看,生產的目的在于實現共同富裕以及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們說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盵10]

六、結語

一般來說,社會關系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狹義的社會關系是指生產關系,廣義的社會關系是指包括生產關系在內的諸多其他關系。就社會關系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命題來說,社會關系與實踐之間是不可分的必然或者辯證統一關系,脫離實踐談社會關系或者離開社會關系談實踐,都是不可取的。社會關系的展開需要以辯證法的前提批判和原則高度為指引,而辯證法的運用需要以社會關系為基礎。馬克思剖析資本主義社會關系的目的不僅僅是指認人的本質,根本目的是能夠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把握社會關系概念,對于把握與理解社會治理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社會治理從社會關系的角度切入,可以看出不同的社會治理基礎、不同的思維方式,對社會治理的核心要素的理解差異以及不同的社會治理的價值取向是大不相同的。

猜你喜歡
辯證法本質馬克思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論辯證法的總規律
論五四運動的啟蒙辯證法
回歸本質
童年的本質
對求極限本質的探討
關于質量的辯證法
WUU——讓“物”回歸其使用本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