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共同富裕與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統一關系
——基于馬克思恩格斯的相關論述

2024-05-10 10:46孟書廣
山東行政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人民出版社恩格斯生產力

孟書廣,張 迪

(汕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 汕頭 515063)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我國民生發展的總目標中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4頁。。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都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價值目標。目前,學術界對人的全面發展與共同富裕關系的研究還相對比較薄弱。實際上,共同富裕與人的全面發展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內在邏輯關系,這是黨的二十大報告把人的全面發展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并列起來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發展目標的理論依據。新時代既是奮力實現中國夢的時代,也是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在此背景下,系統研究人的全面發展與共同富裕之間的辯證關系,積極探索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路徑,對于更好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好地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要的價值。

一、唯物史觀使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成為科學構想

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遠大理想。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唯物史觀,實現了社會歷史研究的革命性變革。在歷史唯物主義的形成過程中,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成為科學構想。唯物史觀始終堅持群眾立場,認為社會歷史是群眾創造的歷史,不是少數英雄人物創造的歷史,社會歷史進步應當體現為群眾生活的不斷改善和人的全面發展。唯物史觀不僅是一種科學的社會歷史觀,也是一種堅持群眾主體地位的價值觀,使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思想和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有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實現了科學性和革命性變革。

(一)唯物史觀論證了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何以必要

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體,應當共享社會進步的成果,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和自身的全面發展。人類社會的歷史不是某種精神的歷史,也不是抽象的“類”的歷史,而是具體的、有血有肉的人民群眾的歷史。人民群眾是推進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力量。一是人民群眾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當前人類所擁有的物質文明成果是通過人民群眾豐富的實踐活動創造的。二是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創造的重要參與者。人民群眾的生產實踐為科學文化實踐奠定了物質基礎;人民群眾豐富的實踐活動是進行精神財富創造的源泉;人民群眾有時在實踐活動中直接進行精神財富的創造。三是人民群眾是社會制度變革的決定性力量。人民群眾不但在日常的實踐活動中創造了物質和精神財富,而且在社會變革時期還能推進社會形態由低級向高級發展。

在早期的資本主義社會,資產者占據了大量的社會財富,而無產者幾乎沒有任何個人財產,只能實現片面發展。隨著科技的發展,資產者的財富日益膨脹,無產者卻相對日益貧困。人民群眾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他們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但并沒有得到公平、合理的回報。資本主義制度同以往的封建制度一樣,依然是剝削人的制度,依然是不平等的制度。在這種制度下,無產者由于沒有生產資料,只能靠出賣自身的勞動力為生,成為機器的附庸,終日從事繁重的生產勞動。并且,在私有制和舊的社會分工的影響下,無產者幾乎沒有自由時間,自身的發展處于片面發展、畸形發展的狀態。因此,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他們有必要幫助無產者認清自身的生存境遇和歷史使命,有必要幫助無產者推翻剝削制度、徹底消滅貧困,進而實現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

(二)唯物史觀探索了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何以可能

馬克思恩格斯在論證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性的同時,也探索了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可能性。他們是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求索中,發掘了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何以可能的依據,將其置于科學的理論基礎之上。

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把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實現訴諸于人的“實踐活動”。馬克思在文本中提出了科學的實踐觀,為唯物史觀的形成提供了立足點和生長點。這種實踐觀表明,無產者只有通過生產實踐才能創造足夠多的社會財富,只有通過革命實踐才能擺脫資產者的剝削和壓迫,進而在此基礎上實現共同富裕和自身的全面發展??茖W的實踐觀是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從空想到科學變革的重要里程碑。

在《神圣家族》中,馬克思恩格斯把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實現訴諸于勞動群眾的“實踐活動”。馬克思恩格斯在文本中深刻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的英雄史觀,指出歷史是由物質生產決定的,而不是由觀念決定的,物質生產的主體是群眾,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發揮決定作用?!皻v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7頁。。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群眾創造了歷史,可以自我解放,而且只能是自我解放。群眾積極參與生產實踐和革命實踐,從物質財富和不平等的經濟、政治關系中解脫出來,就可以實現共同富裕和自身的全面發展。

《德意志意識形態》(下文簡稱《形態》)是唯物史觀成熟的標志,系統表述了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實現條件和實現途徑。正是在《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系統表述了唯物史觀是‘人類共同富裕何以可能’的真正依據”(3)孟書廣、朱可辛:《馬克思恩格斯論證“人類共同富裕何以可能”的四個維度》,《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20年第4期。,“提出了人的全面發展理論”(4)陳學明:《馬克思的人的全面發展理論與當代人的生活取向》,《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在文本中,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抽象地談論人的解放,指出人的解放和全面發展的途徑應當到物質生活領域中去尋找?!安皇且庾R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5、536-537、531頁。。物質生產方式決定著人類社會政治制度的變遷,決定著人類歷史的發展。他們創立唯物史觀的目標并不局限于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利益,他們對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和政治需求也非常重視。馬克思恩格斯致力于人民群眾共同占有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從而滿足人民群眾的多樣化需求,使人民群眾得到全面發展。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強制分工和私有制導致無產者相對貧困和片面發展,但分工和私有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它們都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5、536-537、531頁。。無產者要積極參與生產實踐,以推動生產力高度發展。等到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無產者還要努力推翻私有制和舊的分工制度,以主動順應生產關系的變革。在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全體社會成員將在勞動自由和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實現共同富裕和全面發展。

二、共同富裕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

人的全面發展既需要個人的自身努力,也需要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每一個人都不能脫離時代所提供的可能范圍來謀求全面發展。人的需要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八麄兊男枰此麄兊谋拘浴?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4、507頁。。人的需要推動人的發展。人的全面發展從根本上來講,是由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共同推動、相互促進而實現的。作為一個生物體,人的第一需要是物質需要。物質需要的滿足是人的發展的基礎。精神需要是人的更高層次需要,對推動人的全面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精神需要得不到滿足,人的全面發展也無從談起。只有縮小貧富差距,全體社會成員共同享有物質財富、精神財富,才能逐步實現每一個人的全面發展。

(一)物質生活富裕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經濟前提

物質財富是人們在物質生產領域創造的財富或成果。物質財富的生產能力是決定人類社會發展的最根本的力量,也是決定人的全面發展的最根本的力量。馬克思認為,人們“是在現有的生產力所決定和所容許的范圍之內取得自由的”(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4、507頁。。沒有足夠的物質財富和公平的財富分配制度作為保障,沒有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的全面發展就沒有堅實的經濟基礎。物質財富包括消費資料和生產資料兩個方面。共同富裕的內容首先是消費資料,其次是生產資料。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是人的生存,而人類生存的首要前提就是吃喝住穿等消費資料(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5、536-537、531頁。。如果沒有必備的消費資料,人就不能生存,人的全面發展也就無從談起。在資本主義社會,雖然社會財富史無前例地快速增加,但消費資料的分配極不公平,無產者只能得到生存必備的生活資料,終日從事單調的體力勞動,不能享有充足的閑暇時間,無法得到全面的發展。在“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勞動生產力還未實現高度發達,勞動者的精神境界還未達到極高的程度,社會只能實行消費資料的按勞分配(1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4-435頁。。但是,僅僅依靠消費資料的公平分配還不足以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保證。因為“消費資料的任何一種分配,都不過是生產條件本身分配的結果;而生產條件的分配,則表現生產方式本身的性質”(1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6頁。。假如生產資料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消費資料的公平分配就難以保證,社會貧富差距難免不斷加大。馬克思主張,生產工具(生產資料)必須掌握在無產者的手中,并通過聯合勞動大力發展生產,以迅速增加社會財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1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53頁。。

(二)精神生活富裕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精神動力

精神財富是人們在精神生活領域或者文化領域生產的財富或成果。精神財富的生產能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也是人的全面發展的精神動力。馬克思認為“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重要標志,正是“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別開來”(1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2、156-159頁。。人作為高級動物,不僅有生物性的物質需要,還有更高層次的精神需要。一個人如果僅僅享有富裕的物質財富,但精神生活貧乏,就不能稱為富有的人,更不能稱為全面發展的人。擁有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標志。在資本主義社會,資產者憑借優勢地位幾乎獨占了社會的精神財富,可以得到相對全面的發展,而無產者主要從事簡單的重復勞動,幾乎沒有自由時間,難以享受到社會精神文明的成果(1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2、156-159頁。。無產者在自身精神財富匱乏的條件下,只能得到片面的發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可以逐步消除異化勞動和固定分工,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條件和自由時間,精神文明建設則是在這個基礎上直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精神文明的發展既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條件,又是人的全面發展的結果。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創造富裕的精神財富,使人民群眾共享精神財富,是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

三、人的全面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動力

人民群眾是生產力的主要承擔者,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共同富裕的實現離不開勞動生產力的提高,而勞動生產力的提高離不開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最寶貴的財富。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很多方面,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是其最基本的內涵?!爸塾诖龠M人民素質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15)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3頁。。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發展生產力進而實現共同富裕的動力源泉。人的素質可以劃分為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可以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革命性價值立場,人的科學文化素質可以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先進的生產力。

(一)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正確的價值觀

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富裕的實現離不開人民群眾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共同富裕思想的階級基礎是無產階級。無產階級是資本主義社會最苦難、最革命、最先進的階級。無產階級與其他勞動階級的利益是一致的。無產階級不徹底消滅階級和階級對立就不能使自己得到解放、獲得自由。無產階級是先進生產力的承擔者,代表著人類社會未來的希望,其與全體社會成員或者全人類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思想以無產階級為價值立場,以全體社會成員或者全人類擺脫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為價值目標。無產階級的共同富裕思想不是建立在抽象的平等觀、公正觀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唯物史觀、群眾史觀的實實在在的理論基礎上,從而使這一革命性的思想兼具科學性。無產階級共同富裕實踐,不是像過去的有些階級運動那樣用新的剝削制度來代替舊的剝削制度,而是要用生產資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以徹底消滅剝削制度,因而它是人類社會歷史上最偉大的變革之一。無產階級共同富裕實踐的階級立場和使命任務決定了它具有革命性的特點。實現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富裕是一項艱巨的、革命性的任務,在無產者道德水平普遍不高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有無產者的思想道德素質發生革命性變革,形成共產主義價值觀念,才能為實現共同富裕筑牢思想道德基礎。馬克思認為,為了實現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富裕,不僅要推翻私有制,建立公有制,而且“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1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頁。。但是,在資本主義社會,“勞動生產了美,但是使工人變成畸形……勞動生產了智慧,但是給工人生產了愚鈍和癡呆”(1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8-159頁。。為早日實現共同富裕,我們應繼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彌補資本和市場經濟的固有缺陷,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正確的價值觀。

(二)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先進的生產力

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富裕的實現離不開人民群眾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是發達的生產力。在現代社會,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是科學技術。馬克思“把科學首先看成是歷史的有力的杠桿,看成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1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372頁。。鄧小平更是明確指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恐怕是第一生產力”(19)《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5頁。。生產力的實體性要素包括勞動者、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F代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中的智力性要素,是生產力中的主導性要素。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的人成為勞動者的主體,智能機器成為勞動工具的主體,人造的高科技材料成為主要的勞動對象??茖W技術對生產力發展的影響日益突出??茖W技術的發展水平直接決定著生產力的整體水平。而科學技術的發展,其實質是勞動者素質的發展,尤其是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的發展。因此,加快生產力的發展,早日實現共同富裕,關鍵是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直接決定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甚至是社會的全面進步??茖W文化素質的提高可以幫助勞動者正確認識客觀事物和客觀規律,從而利用正確的認識指導勞動實踐,創造社會財富。只有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得到大幅提升,生產力才能高度發達,才能為社會成員提供足夠多的物質財富,共同富裕才具備實現的可能性。恩格斯曾指出,只有人們勞動能力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社會財富才可以滿足所有社會成員的消費和儲備需要,才能使每一個勞動者都擁有閑暇時間去學習科學技術等文明成果,才能把這些從剝削階級的獨占品變成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財富并加以發展(2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58頁。。

四、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是共產黨人的重要使命

共產主義是一種科學的理論體系,是這種科學理論所揭示的理想社會制度,也是在這種理論指導下以實現共產主義制度為最終目標的實際運動。我們黨帶領人民進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就是共產主義在中國的實踐。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遠大理想,既需要黨領導人民群眾長期不懈的努力,也需要尋找實際可行的突破口。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這實際上就是我們不斷接近共產主義的重要實踐方略。不管是原始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及其以前的階級社會,都不具備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條件。從本質上來講,每一個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都是在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完全實現的。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笔枪伯a黨人肩負的偉大使命,其終極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一)共同富裕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

馬克思大學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是擔任《萊茵報》的編輯,在辦報期間他開始接觸到大量的社會現實,并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存在嚴重的貧富差距問題。從此,如何消除貧困進而實現共同富裕就成為馬克思進行理論探索、開展革命實踐的精神動力。根據馬克思恩格斯的設想,未來的理想社會(即共產主義社會)是一個徹底消除了貧富差距和貧富對立的社會,是一個徹底實現了共同富裕的社會。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產主義實質上具有經濟的性質”(2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74頁。,它可以為自由人的聯合提供平等的經濟條件,共產主義就是可以把自由人聯合起來的社會形態。在《共產黨宣言》中他們進一步指出,共產黨人的理論如果總結為一句話,那就是:“消滅私有制”(2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52、53頁。。這實際上就是實現人民群眾對社會財富的共同占有。無產者奪取國家政權之后,要把勞動資料掌握在自己手中,并想方設法推動生產力迅速發展,以大量增加社會財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2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52、53頁。。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馬克思指出,共產主義社會擁有發達的生產力,盡管生產“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所有人的自由時間還是可以增加的,“因為真正的財富就是所有個人的發達的生產力”(2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0、52、52頁。。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揭示了共同富裕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則:在共產主義社會的初級階段,勞動資料由社會掌握,消費資料實行按勞分配,社會貧富對立不復存在;在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生產力高度發達,消費資料實行“按需分配”,這時才能實現完全意義上的共同富裕(2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4-436頁。。

(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

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闡析了對未來理想社會的本質的看法。資本主義社會的最大弊病是人的片面發展問題,在私有制和固定分工的影響下,無產者被奴化了、被物化了,呈現片面發展、畸形發展(26)王懷超、秦剛:《科學社會主義基本理論》,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7年,第90頁。。因此,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或總體特征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按婺谴嬖谥A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2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52、53頁。。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共產主義社會是“一個更高級的、以每一個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2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83頁。?!墩谓洕鷮W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馬克思從生產力和社會關系的角度闡述了人的發展的三個階段:“人的依賴關系”階段、“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階段和“自由個性”階段(2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0、52、52頁。。在前資本主義階段,個人的生存嚴重依賴于一定形式的共同體,缺乏獨立性,不能獲得全面發展。在資本主義階段,勞動者雖然具有較大的獨立性,但受制于物質關系的束縛,仍難以實現自由全面發展。馬克思認為,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人的發展才能進入第三個階段,即“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的生產能力成為從屬于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3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0、52、52頁。階段。

共同富裕思想和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作為歷史創造者的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共同富裕的實現過程,就是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創造并享有社會財富的過程。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是人民群眾,社會財富的享有者也應當是人民群眾。共同富裕的最終目標是人,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過程中,必須重視人的全面發展。一般來說,物質生活越富裕、精神生活越豐富,人的全面發展程度就越高;反過來,人的全面發展的程度越高,物質生活就越富裕,精神生活就越豐富??梢?人的全面發展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內在統一的,兩者互為前提、相輔相成。一方面,沒有人的全面發展就不能實現共同富裕。人的全面發展是生產力大發展的基本條件。人的全面發展程度越高,勞動生產力就越高,創造的社會財富就越充裕,共同富裕的實現程度就越高。如果人的全面發展程度較低,或者說是片面發展、畸形發展,那么,社會財富的源泉就不能得到充分的涌流,共同富裕的實現就難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沒有共同富裕就沒有人的全面發展。任何一個人要想實現全面發展,離不開一定的物質財富。如果物質財富匱乏,或者物質財富分配不公平,那么就只能實現少數社會成員的全面發展??傊?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僅重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也要重視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讓二者在相互促進中實現內在統一。

猜你喜歡
人民出版社恩格斯生產力
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代詩歌創作再評價
色彩的堆積——邁克爾·托恩格斯作品欣賞
我可以咬你一口嗎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的觀察與預見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抉擇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人民出版社
展望2014:推動科技創新轉化為第一生產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