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基本特征

2024-05-10 10:50蔣佳漪
蚌埠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新形態共同富裕和平

夏 淼,蔣佳漪

(蘭州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盵1]這一重要表述,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內涵的文明屬性和本質要求,揭示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深厚底蘊、堅實基礎和光明前景。深入剖析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基本特征,科學把握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內在本質,有助于進一步認識和理解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理論意義和時代價值。

1 是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文明形態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盵2]相應地,人類文明新形態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實踐成果,也必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文明形態,黨的領導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核心要素。

1.1 中國共產黨肩負創造新文明的歷史使命

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天然繼承了共產黨人創造人類新社會形態的歷史使命。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本主義文明雖然帶來了社會生產力的巨大增長,但其固有的內在矛盾也造成了兩極分化和貧富差距過大等社會問題,充分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百Y本是現代資產階級社會支配一切的權力”[3],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說,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實質上就是剩余價值的生產,就是剩余勞動的吮吸”[4]。同時,為了更有效地進行剝削,資產階級民主政治被資本綁架,也成為資本逐利的工具。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廣大無產階級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生活最窘迫的階級,深受資本家的剝削和奴役,社會地位和生活水平異常低下,這樣的悲慘境遇決定了無產階級的革命意志最為堅決,革命情緒最為高漲。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迅速發展,無產階級日益發展壯大并成為一個具有高度組織性和紀律性的集體,凝聚了強大的革命力量。因此,無產階級是階級斗爭和社會革命的主體力量,無產階級要想擺脫資產階級壓迫,就必須從根本上推翻資本主義制度,消滅維護私有制的一切障礙,建立不同于資本主義文明的新文明類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的領導力量,“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5],承擔著帶領無產階級進行偉大革命,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初心使命。聚焦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自從黨的一大將“實現共產主義”確立為最高綱領以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在這一正確航向上接力奮斗,始終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崇高理想,不斷推進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探索實踐,努力為走向共產主義奠定文明基礎。老一輩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實際上是在為創造文明新形態奠定根本制度基礎,創造良好社會條件。改革開放以來,黨開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命題,目的是為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規劃正確的發展路徑。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開創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發展模式,引領著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的具體展開。

1.2 黨的領導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關鍵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離不開黨的領導。第一,黨的領導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科學的思想指引?!榜R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2],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是恪守中國共產黨本質屬性的內在要求。當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話語表達,也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最新指導思想。第二,黨的領導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擘畫正確的發展路徑?;趯χ袊鴩榈难信?中國共產黨開辟并形成了一條既不同于西方資本主義發展老路,又不同于傳統社會主義的文明轉型道路,即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這條道路既體現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普遍性要求,又符合中華民族的歷史追求,是一條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華民族共同理想有機統一于黨和人民奮斗進程中的獨特發展路徑,也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最佳適配路徑。第三,黨的領導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匯聚強大的奮斗力量。一方面,歷經百年艱辛的中國共產黨在不斷的自我革命和社會變革中早已形成了頑強的革命意志、強大的政治領導力和群眾號召力,是“風雨來襲時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2],能夠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匯聚團結一致、克難奮進的磅礴力量。另一方面,人民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源泉。中國共產黨尊重和信任人民群眾的創造性,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充分激發人民群眾在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最大程度凝聚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力量。

1.3 推進文明演進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方向

當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是超越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新文明形態,對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持續探索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終目標。一方面,人類文明新形態的誕生是黨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的必然結果?!叭祟愇拿餍滦螒B”的概念起源于馬克思主義文明觀,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資本主義文明的批判中形成了對未來社會新文明的構想,超越以資本邏輯為取向的資本主義文明,構建“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6]的自由人聯合體,是人類文明新形態探索發展的道路指向。另一方面,以文明發展的眼光看,人類文明新形態不是完成時而是進行時,實現共產主義是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價值旨歸?;谌祟愇拿餍滦螒B的社會主義本質,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必然以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社會的科學構想為基本遵循,以實現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發展為根本追求。其中,五大文明協調發展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突出特點,物質文明建設推進實現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標,政治文明建設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最高政治地位,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國民素質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社會文明推動營造和諧、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生態文明建設提供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這些要素既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的必要條件,也是建設共產主義社會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和中國共產黨科學領導下,人類文明新形態將繼續朝著為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方向穩步前進,為實現共產主義奠定更加雄厚的文明基礎。

2 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文明新形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盵2]以人民為中心既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人類文明新形態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超越了西方資本至上的價值邏輯,致力于實現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

2.1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品格

“人民”概念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范疇之一,人民性品格貫穿于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第一,馬克思主義以“現實的人”為邏輯起點理解人民,認為人本質上是從事物質生產活動的現實個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在馬克思主義創立之前,以黑格爾、費爾巴哈為代表的思想家往往停留在思維和意識層面理解人,而馬克思主義把人的本質延伸到社會實踐領域,指出物質生產實踐是人最基本的活動。而從事物質生產的人在勞動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與他人產生聯系和交往,隨著交往不斷擴大,將會“發生一定的社會關系和政治關系”[6]。第二,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跉v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生產力發展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人是生產力中最積極的要素,人民是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社會歷史進步的主體力量。第三,馬克思主義站在人民立場上開展無產階級運動,以全人類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終極目標。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7],這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人民性的價值立場。超越資本主義政治解放的限度,使人擺脫異化勞動狀態,實現現實的人的解放,進而使社會真正成為一個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的“自由人的聯合體”,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永恒追求。

2.2 以人民為中心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價值立場

與以資本為中心的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形態不同,人類文明新形態深刻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基因,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人的發展作為最高評價尺度。在物質文明建設方面,人類文明新形態摒棄了以資本為主導的生產邏輯,根本在于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實現經濟現代化和人的現代化的統一。在政治文明建設方面,人類文明新形態超越了西式民主,高舉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偉大旗幟,推動民主制度化、程序化、法治化,真正實現了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統一,發揮和保障了人民群眾的主人翁地位和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人類文明新形態反對資本主義社會以資本增殖為核心、忽視人民群眾思想建設的行徑,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基本準則。一方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抓手,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另一方面積極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深入結合,增強人民群眾文化自信,涵養人民群眾精神世界,促進新時代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在社會文明建設方面,人類文明新形態克服了資本主義社會兩極分化、社會分裂的矛盾,以“人民主體”作為社會治理的主旋律,通過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人民群眾創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通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人類文明新形態反對資本對自然環境破壞的放任,強調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人民群眾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為代價,應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自覺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加強生態環境治理,為人民群眾創造健康美麗的生產生活環境。

2.3 共同富裕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目標追求

共同富裕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也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要內核。第一,共同富裕是人類文明新形態區別于西方文明的重要標志。實現社會富裕是各種文明的共同追求,但并不是每一種文明形態都追求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人類文明新形態一方面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包容性和社會主義文明的人民性,另一方面確立了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經濟基礎和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原則,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文明根基、生產基礎和政治保證。第二,共同富裕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目標追求。共同富裕既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也不是劫富濟貧的“拿來主義”,而是以先富帶動后富的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也不只是物質層面的富裕,還包括精神層面的富裕,旨在全面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人類文明新形態作為社會主義社會文明新形態,也同樣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目標追求。第三,在推進共同富裕的實踐進程中不斷開辟人類文明新形態發展的新境界。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帶領中國人民投身實現共同富裕的偉大實踐中,對物質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的不懈追求貫穿于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需求,滿足了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推動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開辟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形成。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繼續推進共同富裕,不斷增強和凝聚人民群眾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為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3 是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人類文明新形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盵8]人類文明新形態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深厚沃土,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同時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實現了中華文明的時代新生。

3.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人類文明新形態

人類文明新形態不是無源之水,而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脈,繼承和發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第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結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以獨特的文化傳統和自強不息的民族意志展現出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體的發展樣態,形成了中華文明獨一無二的精神特質和民族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提供了文化給養、樹立了文化自信。第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豐富的治國理政智慧,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思想源泉。歷經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累了無窮無盡的治國理政智慧,包含著“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理念、“以義制利、以道制欲”的經濟理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處世理念、“協和萬邦、天下一家”的大同理念等政治思想,是我們當前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資源。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智慧,并將其運用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有利于實現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內涵。第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綿延發展了五千多年,在與世界其他文明交往過程中,中華文明曾一度憑借高度發達的物質和精神文明占據世界文明中心地位,對各民族文明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集中華文明之精華,既是中華文明的文化瑰寶,也是人類文明的精神財富。面對新時代新問題,我們仍舊可以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探索解決問題的中國方案。

3.2 人類文明新形態實現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人類文明新形態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扎實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現代轉型,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新形式在新時代繼續煥發蓬勃生機。第一,人類文明新形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原則,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民惟邦本”理念的延續和發展。第二,人類文明新形態以共同富裕作為目標追求,是對“久困于窮,冀以小康”的深化和發展。早在中國商周時代就開始了對小康社會的展望,《詩經·大雅·民勞》的開篇為“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明太宗也曾說“如得斯民小康,朕之愿也”,都表達了對百姓生活安康的希冀。人類文明新形態繼承并超越了中國古代“小康”社會的內涵,提出了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質要求,真正把古人的小康愿景落到了實處。第三,人類文明新形態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統一,是對“天人合一”理念的傳承與發展?!洞呵铩し甭丁分芯陀小疤烊?一也”的觀念,《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莊子云“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人類文明新形態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萬物共生共存的生態倫理智慧,立足新時代新問題,創新發展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和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的生態理念。第四,人類文明新形態主張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是對“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大同理念的傳承與創新?!渡袝虻洹分杏涊d“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呂氏春秋·貴公》中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的表述,這些內容深刻表達了中華民族追求和睦共融,天下大同的愿望。人類文明新形態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天下一家的和合智慧,在此基礎上創造性提出了全人類共同價值的理念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設想,以實際行動展現中國崇尚和諧的歷史基因。

3.3 人類文明新形態秉持文明交流互鑒、兼容并蓄的發展原則

人類文明新形態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放包容、求同存異的文明交往智慧,以胸懷天下的世界情懷積極推動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擘畫了“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世界文明新圖景。第一,人類文明新形態以“文明對話論”打破“文明沖突論”的話語陷阱。長期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站在西方中心主義的立場上,把意識形態差異夸大為“西方文明”與“非西方文明”的對峙,以俯視的姿態看待一切“非西方文明”,企圖消滅其他異質文明,維護自身文化霸權地位。然而,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各文明交流互鑒、相互理解已成為不可阻擋之勢,人類文明新形態倡議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從不同文明中汲取多種智慧和營養。第二,人類文明新形態不是對西方文明的一味否定,其本身就是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借鑒的結果。馬克思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生成的思想資源。其中,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成功經驗也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要理論來源。例如,人類文明新形態繼承了西方文明的現代化取向,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內生演化、合作共贏、可持續增長”[9]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超越了以資本為中心、具有鮮明排他性和擴張性的西方現代化發展模式,為人類發展貢獻了新道路和新形態。第三,文明交流互鑒不僅為中華文明注入新鮮血液,也為推動人類文明共同進步做出巨大貢獻。一方面,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有開放包容的歷史傳統,推動不同文明之間交流對話、兼容并蓄是促進中華文明創新性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促使中華文明在新時代繼續煥發生機活力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文明交流互鑒建立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基礎之上,有助于促使各文明之間相互理解和協作,減少沖突和誤解,共同攜手應對全球性問題,同時也有助于豐富人類文明內涵,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多方智慧和多元力量。

4 是以和平方式發展的人類文明新形態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我國不走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盵2]人類文明新形態正是在和平發展中創造的,是中國人民長期以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智慧結晶,是既發展自身又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文明形態。

4.1 追求和平是馬克思主義突出的價值取向

馬克思主義蘊含著豐富的和平思想,對人類社會永久和平的向往內在包含于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理想之中。第一,無產階級革命是爭取和平的重要途徑。馬克思主義認為,私有制和階級斗爭是導致戰爭滋生的根本原因。在資本主義時代,從血腥的早期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到為追求利潤最大化而對落后國家發起的侵略戰爭,再到帝國主義列強為爭奪海外市場而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資本主義發展史就是一部殘忍的暴力史?;诖?無產階級必須通過革命手段“摧毀至今保護和保障私有財產的一切”[7],徹底消滅戰爭爆發的根源,爭取世界和平的實現。第二,和平方式是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近代以來,在發達國家主導和推動的國際關系下,國際事務話語權被牢牢掌握在少數大國手中。為追逐利益和維護國際地位,大國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蓄意干涉他國內政,鼓動地區沖突,嚴重損害了人類整體利益。馬克思、恩格斯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民族間、國家間的矛盾,正如馬克思指出:“同那個經濟貧困和政治昏聵的舊社會相對立,正在誕生一個新社會,而這個新社會的國際原則將是和平?!盵10]第三,消除戰爭、實現永久和平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戰爭對于社會發展有著巨大的破壞力,“一次毀滅性的戰爭足以使一個國家在數世紀內荒無人煙,文明毀滅?!盵11]馬克思主義追求的和平不在于短期內無戰爭,而是要徹底消除戰爭和潛在的戰爭威脅,實現保衛全人類共同利益的永久和平。這一理想目標與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愿景相契合,在共產主義階段,階級和國家將不復存在,生產資料也由社會成員共同享有,戰爭產生的根源被徹底杜絕,這時普遍的永久和平必然能夠實現。

4.2 和平發展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文明發展方式

與以暴力掠奪方式開辟發展道路的資本主義文明形態不同,人類文明新形態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新形態,致力于實現人類社會和平穩定,促進共同發展。第一,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愛好和平的文化特征,人類文明新形態繼承了中華文明“和而不同、天下一家”的精神基因。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從未有過對外殖民侵略、征服世界的野心和行動,“以和為貴”“天下大同”是中華民族長期以來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國人民獨特的精神品質。人類文明新形態傳承著中華文明和平、和睦、和諧的基因,主張以和平方式發展而不是暴力血腥的武力方式,主張憑借自身力量獲得發展而不是寄希望于掠奪搶占其他民族、國家的文明成果,是一種和平型的文明形態。第二,人類文明新形態粉碎了西方“國強必霸”的歷史邏輯,堅持走“強而不霸”的和平發展道路。近些年來,隨著中國逐步崛起,一種明顯包含“國強必霸”邏輯的“中國威脅論”在國際上不斷泛濫,這種論調認為中國將走上稱王稱霸的道路,威脅世界各國發展。然而,這種“國強必霸”的思維是以西方歷史為考量得出的結論,與中華文明中提倡“天下大同”的精神理念完全相悖。中國堅決不走侵略擴張的西方現代化老路,“強而不霸”的和平崛起道路是當代中國的選擇。第三,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為維護世界和平貢獻了中國力量。人類文明新形態在發展自身的同時,也充分利用自身發展成果為其他國家提供發展機遇和發展動力,推動構建平等友好、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關系,減少國家間、民族間的矛盾沖突,努力為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發揮更多建設性作用。歷史已經證明,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在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引領下,中國將繼續毫不動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批判和反對任何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做國際正義的堅定維護者,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中國貢獻。

4.3 人類文明新形態高舉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偉大旗幟

人類文明新形態以和平發展為底色,在此基礎上以合作共贏的方式推進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第一,人類文明新形態堅持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站在全人類發展的戰略高度上,人類文明新形態創造性地提出了超越西方“普世價值”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其核心內涵。全人類共同價值超越了文明隔閡和文化壁壘,凝練概括了世界各國人民廣泛認同的價值理念,匯聚了不同文明交往對話的最大公約數,符合全人類的整體利益和共同關切。中國作為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倡議者和踐行者,自覺考慮世界人民的前途和利益,指引人類建設和諧美好的世界。第二,人類文明新形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和多重全球危機帶來的巨大挑戰正在加速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奉行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不惜通過政治打壓、經濟制裁、輿論滲透等方式限制其他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嚴重背離了歷史發展潮流,全球治理體系亟需變革。人類文明新形態主張的全球治理觀旨在打破少數發達國家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主導地位,保障大多數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使全球治理體系真正符合世界各國的普遍需求,推動全球治理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邁進。第三,人類文明新形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早在大工業發展時期,馬克思就指出:“使每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的每一個人的需要的滿足都依賴于整個世界?!盵12]在當前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下,交織重疊的危機和不斷涌現的挑戰更加考驗著人類的團結協作能力,世界各國是一個相互聯系、命運交織的整體。要想解決當代國際社會面臨的全球性問題,人類就必須堅持和落實互幫互助、共同發展的重要原則。為此,人類文明新形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并以實際行動推動了“一帶一路”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理念落地生根,為應對世界百年變局、保障全人類福祉作出重要貢獻。

5 結論

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新,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入結合,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文明內涵,指引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同時,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提出,創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為人類文明發展貢獻了中國方案,引領著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新方向。

猜你喜歡
新形態共同富裕和平
深刻理解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基本特征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新形態西裝
博弈·和平
激活時裝新形態
“走轉改”活動在塑造新聞宣傳新形態中的作用
期盼和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