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賦能江蘇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問題研究*

2024-05-10 15:30易愛軍穆月婷沈婷婷
關鍵詞:海洋數字化數字

易愛軍,穆月婷,彭 嬌,沈婷婷

(1.江蘇海洋大學 商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5; 2.江蘇區域合作研究基地,江蘇 連云港 222005)

數字技術和海洋經濟的深度融合是未來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數字賦能海洋經濟,既可以多層次發揮數字技術的作用,提升海洋資源勘探、海洋環境監測、海洋安全保障和海洋交通運輸等各方面的效率和安全性,實現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助于促進海洋產業升級轉型,推動傳統的海洋產業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從而提升海洋經濟的附加值和競爭力[1]。與此同時,數字技術的發展也為海洋數據的獲取、處理、存儲和共享提供了技術保障,有利于打破各領域之間的壁壘,促進海洋經濟的跨界合作和融合發展。近年來,江蘇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著力推動數字產業與海洋產業的融合發展,但數字賦能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仍然面臨著技術、數據、人才、投資等多方面的問題。因此,推動江蘇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亟待進一步破解發展瓶頸,打造海洋經濟發展新模式,激發海洋經濟發展新動力。

一、文獻綜述

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數字經濟這種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的新型經濟形態正日益成為提升產業效率、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據國際數據公司(IDC)、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等機構公布的相關數據預測,目前全球數字經濟產值已超11萬億美元,到2025年有望超過23萬億美元。隨著新一代技術的不斷涌現,數字技術在海洋經濟領域的應用將進一步深入,數字如何更好賦能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正日益成為學界研究的熱門話題。綜合學界研究發現,現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下領域。

(一) 數字賦能海洋科技創新發展

數字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海洋觀測、海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開發和利用等方面的海洋科技創新。通過將數字技術應用于海洋科學研究,可以提高科學研究的效率和準確性,實現更加精準的海洋資源監測和預測。同時,數字技術也提供了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機會,推動了海洋科技創新的市場化和產業化。劉素榮等從數字經濟角度出發,對海洋科技創新的主要瓶頸和發展路徑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以數字化和信息化為基礎的海洋經濟發展戰略[2]。張洪琿等采用文獻綜述和專家訪談的方法,探討了數字經濟對海洋科技創新的影響,并從技術、人才、政策等方面就數字經濟如何推進海洋科技創新提出了建議[3]。胡端梅等對數字經濟背景下的海洋科技創新發展策略進行了研究,深入探討了數字經濟背景下海洋科技創新的主要影響因素和發展策略,提高了數字化和信息化對海洋科技創新的支撐能力[4]。汪永生等基于我國沿海11個省份的面板數據,對海洋科技創新、藍色經濟韌性、海洋產業結構升級三者間的動態互動關系進行了研究,認為海洋科技創新能有效影響藍色經濟韌性和海洋產業結構升級,并就如何圍繞數字化發展方向,推動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對策建議[5]。

(二) 數字賦能海洋文旅產業高質發展

數字技術在推動海洋科技創新發展的同時,也為海洋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學者們普遍認為,數字技術的應用推動了海洋文化產業的數字化、多樣化和個性化發展,如海洋文化數字博物館、VR/AR技術應用等,不僅為海洋文化旅游業提供了新的方向,而且推動了海洋文化的傳播和推廣。周麗君對上海海洋文化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研究,探討了數字經濟對上海海洋文化產業發展的戰略意義,提出了上海海洋文化產業數字化發展的方向[6]。劉紫潤等從數字經濟視角出發,闡述了數字經濟對海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性,并從價值內涵、實踐困境、路徑探索等層面對數字海洋文化賦能海洋強國建設問題進行了研究[7]。滕柯以數字經濟為背景,借助實地調查、網絡文本分析等方法,對數字創新驅動青島海洋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機制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數字創新驅動海洋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8]。

(三) 文獻評述

數字產業與海洋產業深度融合將是未來海洋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綜合現有文獻發現,雖然數字賦能海洋產業方面的研究已經得到了廣泛關注,但目前仍存在如下空白和不足。一是系統性不足。已有的研究大多是針對某個具體方面進行的,如數字經濟對海洋文化產業、海洋科技創新等的影響,缺乏對數字賦能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全面系統性研究。二是深度研究不足?,F有研究往往只是探討數字經濟對海洋經濟發展的總體作用和發展方向,缺乏對于數字技術在具體海洋產業中的實際應用和效果的深度研究。三是實證研究較欠缺?,F有研究往往只是從理論層面對數字賦能海洋經濟發展的可能性和潛力進行了探討,并未進行實證研究,客觀性和可信度存在不足。四是地域性研究不足。目前數字賦能海洋經濟發展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國內宏觀層面,省際層面的研究仍較少。本研究聚焦上述問題,從數字賦能江蘇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現狀出發,對數字賦能江蘇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系統性的深入研究,并提出切實可行的發展對策,有助于彌補現有研究的不足,為數字賦能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鑒。

二、數字賦能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案例研究

近年來,數字技術被我國各沿海省市廣泛應用于海洋漁業、海洋裝備制造、海洋管理等領域。山東、浙江、上海、廣東等地分別建成了海洋數字孿生、數字化海洋觀測系統、數字化漁業示范園區、智能制造工廠等一大批數字賦能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示范項目,為進一步推動數字賦能江蘇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寶貴的經驗。

(一) 山東——海洋數字孿生項目

海洋數字孿生是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建設的數字化海洋模型工程,旨在通過建立數字孿生模型,實現對海洋生態、資源、環境等方面數據的可視化以及分析與預測,以便于更好地為海洋產業提供智能化、數字化的決策支持和服務。該項目通過數字化技術,將包括海洋物理、海洋化學、海洋生物、氣候變化等在內的海洋生態系統的全方位數據、信息和知識進行整合和可視化處理,并將其與數字地球平臺及其他數據平臺進行集成,實現了對海洋環境、資源和生態系統的全面數字化管理,進而精準把握海洋環境及其變化趨勢,實現精準管理、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環境的維護,為保障和促進海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二) 浙江——數字化海洋觀測系統

數字化海洋觀測系統是浙江省政府支持建設的數字化海洋觀測平臺,旨在提高海洋環境監測和預測的精度和時效性。該系統涵蓋了海洋物理、海洋化學、海洋生態等多個方面的海洋觀測數據,并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進行數據分析和預測。數據采集方面,數字化海洋觀測系統建立了海上浮標、海洋測量船、衛星遙感等多個數據采集渠道,實現了海洋環境數據的全方位覆蓋和持續觀測。數據處理方面,數字化海洋觀測系統建立了包括數據質量檢測、數據融合、數據挖掘等環節在內的完整的數據處理流程,確保了數據處理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數據分析方面,數字化海洋觀測系統集成了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技術,對海洋觀測數據進行了深度分析和預測,提高了海洋環境監測和預測的精準度。數據服務方面,此系統提供了海洋數據的在線查詢、下載、定制等服務,滿足決策者、科研人員、企業等多個用戶群體的需求。

(三) 上?!獢底只瘽O業示范園區

上海數字化漁業示范園區建設于2018年,位于上海市奉賢區,是上海市政府支持建設的數字化漁業生產示范區,旨在推進傳統漁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園區將通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提高漁業生產效率、降低漁業生產成本,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為此,示范園區整合了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建立了數字化漁業的技術平臺,實現了對漁業生產全流程的數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同時,積極推廣智能采捕技術、遠程漁業監測技術、智能化養殖設備等數字化漁業新技術,提高了漁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

(四) 廣東——“智能制造工廠”項目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的“智能制造工廠”項目位于廣東省肇慶市,是一項利用智能化和數字化技術建設智能化造船工廠的重大工程項目。該項目全面應用數字化技術,實現了船舶制造從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到物流管理等全過程的數字化管理和可視化控制,采用了數字孿生技術,實現了對產品設計、生產制造等全方位的數字化模擬和仿真。同時,將各生產環節的數據集成到一體化信息平臺中,實現了船舶制造的智能化控制和數據分析,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質量,推動了船舶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三、數字賦能江蘇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現狀分析

江蘇沿海地區是中國重要的海洋經濟區之一,擁有發達的海洋產業和豐富的海洋資源。近年來,在數字技術的推動下,江蘇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取得明顯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數字技術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

數字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江蘇海洋產業發展實踐,在海洋漁業、海洋能源開發、海洋智能制造等諸多領域都取得了較明顯的成效。

1 海洋漁業領域 數字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江蘇的漁業資源管理、漁業生產管理、漁業營銷管理、漁業技術研發等領域。漁業資源管理方面,相關部門利用漁業信息平臺實現了對漁業資源的分布、數量、品種等的實時監測和管理;漁業生產管理方面,利用數字技術實現了對船舶航行路線、水質監測、養殖管理、漁業捕撈等漁業生產的實時監控和管理;漁業營銷管理方面,當前較多的企業開始利用電商平臺和智能終端設備,對漁業產品進行線上線下銷售和推廣,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漁業技術研發方面,數字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本省水產養殖、水產加工等漁業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2 海洋能源開發領域 數字技術在江蘇海洋能源開發中也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海洋氣象預測方面,數字技術已被應用于海洋氣象預測,這為海上風電、水下開發等提供氣象預警服務;海洋環境監測方面,數字技術已應用于測算水溫、鹽度、流速等海洋環境參數,以便為海上風電、海洋漁業等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保障服務;海上風電方面,數字技術已用于海上風電站的自動控制和運行管理,提高了風電站的運行效率和安全性;海洋資源勘探方面,數字技術已被應用于海洋油氣資源勘探和開發中,勘探效率和準確度得到了明顯提高。

3 海洋智能制造領域 數字技術在江蘇海洋智能制造領域的應用已經初步展開,涉及海洋裝備制造、船舶制造、工程建設、風電技術等方面,為海洋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目前,數字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物聯網技術等數字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江蘇海洋裝備制造、海洋船舶制造、海洋工程建設、海上風電等領域,海洋裝備、海洋船舶、海洋工程的質量和效率得到了快速提升,海上風電的發電效率和安全性也得到明顯地提高。智能化、數字化和信息化正日益成為江蘇海洋產業發展的主流趨勢。

(二) 數字產業與海洋產業間的融合正日益深入

推動數字產業與海洋產業間的深度融合是數字賦能江蘇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一方面,數字產業可為海洋產業發展提供全面、精準的信息支持,促進海洋產業創新,提高海洋產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并推動海洋產業的升級和轉型。另一方面,海洋產業的發展也為數字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應用場景,促進數字產業的發展。作為我國數字產業和海洋產業發展均比較活躍的省份之一,江蘇已建成了海上風電大數據平臺、全球遠洋漁業信息管理系統、智慧海洋港口管理系統等一批融合發展項目,為數字賦能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 海上風電大數據平臺 江蘇沿海地區的風電資源豐富,在海上建設風電場是目前風電發展的主流趨勢。為了提高海上風電場的安全性和效率,江蘇開發了海上風電大數據平臺,通過收集大量實時數據,提供風電場運維、盈利等綜合服務,可為海上風電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和保障。

2 全球遠洋漁業信息管理系統 江蘇是全球漁業船舶建造、配套設備研發和漁業生產的重要基地,數字化的遠洋漁業信息管理系統可以有效地提高漁業的采捕效率,降低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該系統集成了漁業船舶定位、漁業資源動態監測、天氣預報、船只遠程通信等多種技術手段,為漁業生產提供了全面的數字支持。

3 智慧海洋港口管理系統 江蘇港口分布廣泛,數字化的港口管理系統可以提高港口運行的安全性、效率和質量。該系統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將海運物流與港口運營相結合,實現了貨物、車輛、人員等信息的智能化管理和優化。該系統已被廣泛應用于江蘇港口的智能化建設中,有效提高了港口的運行效率和競爭力。

(三) 數字技術帶來的海洋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正不斷涌現

數字技術正在推動江蘇海洋產業進一步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涌現出了一系列新業態和新模式,為江蘇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 海洋數字化服務平臺 隨著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化服務平臺已成為江蘇海洋產業的新業態。例如,南通市創建了基于智能傳感器網絡和云計算技術的海洋數字化服務平臺,實現了對海洋生態環境、海洋資源、海洋天氣等多方面信息的快速采集、建模與分析,為海洋產業提供了全方位的數字化支持。鹽城海洋數字化服務平臺以智能感知、數據分析、智能決策為核心,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實現了對海洋生態環境、漁業資源、海洋交通等方面數據的采集、處理、分析和應用,可提供海洋環境監測、漁業資源管理、海上交通管理等多項服務的建設和推廣,提高了海洋產業的數字化水平,優化了海洋經濟發展環境,助力鹽城市的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此外,該平臺建設還帶動了更多的科技企業和創新團隊加入到鹽城市海洋經濟發展的隊伍中。

2 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技術 海洋漁業、海洋工程等江蘇傳統海洋產業一直面臨著生態環境方面的挑戰,而數字經濟帶來的新技術和新模式為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提供了有效途徑。例如,南通市開展了海洋生態修復項目,利用數字技術監測海洋生態環境,通過人工養殖和種植等方式修復受損的海洋生態環境,實現了海洋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連云港市將數字技術運用到海洋環境監測領域,利用水下機器人、衛星遙感、傳感器等技術手段,實現了對海水溫度、鹽度、酸堿度、溶解氧等環境參數的實時監測,提高了海洋環境監測的精度和效率。

3 海洋文化創意產業 數字經濟為江蘇海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例如,南通市建設了“現代海洋歷史文化體驗基地”,通過數字化展示手段,讓游客了解海洋歷史、文化和科技,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資。連云港市也將其豐富的海洋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發展,推出了多場海洋文化數字展覽,通過生動形象的多媒體展示方式,讓參觀者沉浸在海洋文化的視聽感受中,深度了解連云港市的海洋文化歷史和發展現狀。此外,一些海洋文化創意企業還推出了海洋動態壁紙、3D海底世界模型數字化海洋特色產品、以海洋動物為主題的虛擬現實游戲,為連云港海洋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數字賦能江蘇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 面臨技術瓶頸

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智能化、自動化、數據化等新技術快速涌現,但數字技術應用的難度和復雜性較高,數字經濟所依托的技術和平臺,如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等,需要海洋經濟的相關機構和從業者具備一定的技術素養,但目前江蘇沿海地區的許多涉海企業普遍存在技術落后、創新能力不足、數字化轉型難度較大等問題。同時,海洋環境的特殊性也增加了數字技術應用的難度。海洋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網絡覆蓋不如陸地廣泛,導致數字技術應用過程中經常會面臨網絡覆蓋不足,通信設施不完善,數據傳輸速度慢,海洋數據搜集、傳輸和分析困難等問題。

(二) 數據共享困難

由于海洋產業涉及多個部門、多個領域和多個行業,數據的共享和交換存在諸多技術和政策難題,阻礙了數字賦能江蘇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步伐。一是數據標準不一。由于海洋數據來自多個部門、多個行業和多個領域,標準化程度差異較大,影響著數據的使用效率。二是數據開放難度大。海洋數據的獲取成本較高,涉及到海洋探測、海洋觀測、海底采樣等方面,且數據主要由政府或大型企業擁有,較少開放給公眾使用。三是存在隱私問題。海洋數據中涉及到一些涉密信息和個人隱私信息,數據共享需要考慮到信息安全問題,因為這關系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四是存在數據利益分配問題。海洋數據的共享涉及到多個利益相關方,在數據利益分配方面難以協調,可能會導致數據共享的瓶頸。五是存在某些技術限制。海洋數據規模龐大,存在量大、復雜、異構、分散等特點,數據存儲、傳輸、處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技術限制,制約著數據共享的推進。

(三) 海洋產業數字化人才缺乏

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需要海洋工程師、物聯網工程師、數據分析師等大量專業性人才,但江蘇目前這些方面的高端人才仍十分短缺,阻礙了海洋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一是海洋工程技術方面的人才缺乏。海洋產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大量海洋工程技術方面的人才來提供包括海底數據傳輸技術、海洋環境監測技術在內的海洋工程領域的技術支持和創新,但當前江蘇省在海洋工程技術人才配備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缺口。二是數據科學方面的人才缺乏。隨著江蘇數字化轉型的推進,海洋產業需要大量的數據分析和處理人才,以提供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等方面的技術支持,進而推動海洋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但當前江蘇省在數據科學方面的人才儲備仍然不足。三是物聯網應用方面的人才較缺乏。隨著物聯網技術在海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急需具備此方面相關技能的人才,為江蘇海洋領域的智能化、自動化發展提供支持。四是海洋法律和政策方面的人才缺乏。江蘇海洋產業數字化轉型必然涉及到相關法律、政策和標準的制定和執行,因此需要大量具備相關背景和專業知識的人才支撐行業發展。五是基層人才缺乏。海洋產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基層人才的支持,但目前江蘇沿海各市基層人才普遍存在專業知識差、經驗不足、技能水平低等問題,影響海洋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順利進行。

(四) 海洋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投資不足

海洋產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因為數字化平臺建設、物聯網技術應用、人才培養等都需要長期進行投資,卻往往難以看到短期的投資回報,加之數字化轉型涉及到新技術、新業務、新模式的應用和推廣,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故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加大投入才能推進,而當前,不論是政府還是企業,投資都出現明顯不足的現象。一是政府的資金支持明顯不足。近年來,盡管江蘇省政府通過“海峽兩岸(東海)海洋科技創新區”、新沂海洋高層次人才引進等項目,對海洋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資金支持;江蘇銀行等金融機構推出了“海洋+”綜合金融服務,向海洋產業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省科技廳也推出“科技創新專項基金”,致力于推動海洋產業數字化轉型領域的技術創新。但與海洋數字化轉型所需資金相比,目前相關政策和資金投入仍明顯不足,難以滿足海洋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二是企業投入明顯不足。涉海企業在數字化領域的信息化建設、技術研發、人才培訓等方面的投入明顯不足,導致數字化轉型過程緩慢,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缺乏核心競爭力。

(五) 數字化監管不足

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一些隱私保護和網絡安全問題愈加突出,需要政府對數字化技術的應用進行監管和規范,但目前,數字賦能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需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和管控。但在監管過程中,尚存在較多監管不足的問題,具體表現如下。一是數據互通性不強。江蘇沿海地區各海洋產業領域的數字化監管平臺基本是各自獨立運行,存在數據互通性不強的問題,難以形成全面、準確的監管結果。二是數據采集手段不一。不同領域的海洋產業數字化平臺采用的數據采集手段、采集設備不一致,數據質量存在差異,難以實現數據的共享和交互。三是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江蘇海洋產業數字化監管方面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各個監管平臺運行的標準不一,難以實現信息的標準化、規?;?。四是監管手段單一。沿海各市海洋產業數字化監管手段單一,僅依賴于傳統的現場檢查、人工抽查等方法,無法實現全方位、智能化的監管。

五、數字賦能江蘇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 突破數字賦能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技術瓶頸

突破數字賦能江蘇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技術瓶頸需著力加強海洋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海洋產業數字化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加強海洋數字化產業鏈建設。

1 加強海洋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 海洋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是提高海洋產業水平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為此,需建立完整的海洋數字化基礎設施規劃體系,制定具體的建設方案和實施計劃,明確各個環節的責任和任務。要加快建立包括海洋數據中心、海洋云平臺、海洋物聯網平臺等在內的海洋數字化基礎設施平臺,為海洋產業數字化提供數據支持、技術支持和服務支持。要加快推進海洋信息化建設,利用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優勢,推進海洋生態環境檢測、海洋資源勘探、海洋氣象監測等領域的海洋信息的數字化應用。

2 加強海洋產業數字化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 海洋產業數字化應用方面的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是推動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的重要前提。為此,需著力加強數字化技術在海洋領域的基礎研究,探索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場景、技術特點和技術難點;需打造海洋產業數字化創新平臺,在國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下,建立海洋產業數字化創新平臺,為數字化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供支持和保障,推動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的研發和應用。同時,應鼓勵產學研合作,通過政府、企業和高校等多方面合作,建立產學研聯合創新發展新機制,開展數字化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探索,促進技術的轉化和升級。

3 加強海洋數字化產業鏈建設 加強海洋數字化產業鏈建設需打造數字化產業鏈,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加強與其他相關產業的合作,以提高江蘇海洋產業數字化的整體水平和競爭力。一是要建立完整的數字化產業鏈條。圍繞海洋關鍵領域的數字化技術研發、數字化產品設計、數字化制造、數字化服務等,建立完整的海洋數字化產業鏈條,提升江蘇海洋產業數字化的水平。二是要加強海洋數字化產業創新。加強數字化產業的創新和技術研發,提高數字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推進數字化產業鏈的優化升級。三是要推進海洋數字化產業的國際化。應加強海洋數字化產業的國際合作和交流,推動數字化產業的國際化發展,拓展海洋數字化產業的國際市場。四是要鼓勵數字化產業與海洋產業合作,促進數字化產業與海洋產業、智能制造等領域的融合發展。

(二) 推進海洋數據的共建共享

海洋數據共享和互聯互通是數字賦能江蘇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需政府、企業和科研機構共同努力。通過建立海洋數據共享平臺,推進海洋數據開放共享,加強海洋數據標準化,以推進數字化設備的數據采集和處理,提高數字賦能江蘇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整體水平和效益。

1 建立海洋數據共享平臺 建立省級層面的海洋數據共享平臺,整合海洋領域的各類數據資源,提高數據利用效率和價值。利用海洋云平臺的優勢,加強海洋數據互聯互通,構建海洋數據的一體化處理和管理平臺。在建設過程中,一是要明確平臺建設目標和功能。確定平臺的數據類型和范圍,制定平臺建設的整體規劃和實施方案。二是要建立海洋數據管理系統。實現海洋數據的整合、分類、存儲和管理,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三是要推廣平臺應用。通過宣傳和推廣,提高江蘇省海洋數據共享平臺的知名度和使用率,協助用戶更好地利用平臺及平臺數據。四是要建立江蘇省海洋數據共享平臺的運維機制。確保平臺的正常運行和服務能力,對平臺數據進行更新和維護,提高平臺的使用效益和經濟效益。

2 完善海洋數據共享機制 江蘇省海洋數據共享機制的建立需要政策和法規的支持,需制定數據共享標準和協議,加強數據安全保護等方面的工作,以確保共享平臺的正常運行和服務有序開展,為江蘇省海洋數字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為此,一是要出臺江蘇省海洋數據共享的政策和法規。明確數據的共享原則、范圍、方式和條件等,為數據共享建立法律框架。二是要制定江蘇省海洋數據共享的標準和規范。規范數據的分類、格式、命名、標識等,確保數據可以在共享平臺上進行互通與共享。三是要制定江蘇省海洋數據共享協議。明確數據提供方和使用方的權利和義務,規定數據使用的范圍、方式、期限和責任等,保障數據在共享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3 加強海洋數據標準化建設 加強江蘇海洋數據標準化建設需圍繞標準體系和規范建設、推廣應用、協作機制等方面開展工作,以提高海洋數據的質量和效率,為海洋數字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數據支持。一是要建立適用于海洋數據的標準體系和規范。要制定包括數據分類、命名、格式、標識等方面的標準,統一海洋數據命名和格式,方便數據的利用和管理。二是要促進標準的推廣應用。要加強標準的宣傳和推廣,擴大標準的適用范圍和推廣規模,促進海洋數據標準在業界的普及和應用,提高數據的規范化程度。三是要建立海洋數據標準化的協作機制和數據交換機制。加強各類數據標準的協同和整合,建立標準化的協作機制和數據交換機制,加強海洋數據的利用和交換,推動數據跨行業、跨領域的互聯互通。

(三) 強化海洋產業數字化人才支撐

為數字賦能江蘇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需圍繞人才培養、引進、交流等方面來開展工作。

1 優化海洋產業數字化人才培養體系 海洋產業數字化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需結合當前江蘇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需求,制定專業的課程體系和教學計劃,采取多種培訓方法,提高數字化人才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專業素養,培養高素質、多專業、多層次的數字化人才,以滿足江蘇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的需要。一是要進一步優化課程設置。建議在當前教育體系下,在江蘇海洋大學等涉海類高校的計算機科學、網絡安全、數據分析等方向設置海洋產業數字化相關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建模、程序設計和數據分析等技能。二是要加強行業實踐。要為學生提供海洋產業數字化相關的實習機會,促進學生通過實踐提升技能,并在海洋產業實踐中加深對海洋產業應用的理解。三是要加強聯合培養。要促進涉海高校與海洋行業領先企業、高科技企業間的合作,開展海洋數字化人才聯合培養,為海洋數字化轉型儲備更多復合型人才。

2 加強海洋產業數字化人才引進 江蘇需通過多種途徑加強海洋產業數字化人才的引進,為未來的數字化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一是要進一步明確人才引進目標。確定海洋產業數字化人才引進的目標和方向,明確需要引進的人才類型、職業水平和技能要求等,為引才提供指導和支持。二是要加大優惠政策。要為海洋數字化人才提供有吸引力的優惠政策和福利待遇,包括住房補貼、子女教育、交通和醫療保障等方面,吸引海洋數字化人才留在江蘇發展。三是要拓寬數字化人才的引進渠道。要加強與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合作,建立人才信息庫和人才交流平臺,積極挖掘數字化人才資源。

3 加強海洋產業數字化人才交流 加強海洋產業數字化人才交流可以提高數字化人才的素質和水平,促進數字化人才的成長和發展,為海洋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一是要建立海洋數字化人才交流平臺。通過建設在線社交媒體、專業論壇等方式,為數字化人才分享信息和技術,并與其他數字化人才開展互動交流提供便捷通道。二是要定期舉辦海洋數字化人才交流活動。通過學術研討會、技術分享會、企業招聘會等方式,為數字化人才提供學習和交流機會。三是要加快建立海洋數字化人才聯合實驗室。為海洋數字化人才提供合作研究和實驗平臺,促進海洋數字化人才之間的合作和交流。 四是要加強海洋數字化人才與企業的合作。建立海洋數字化人才與涉海企業之間的聯系,促進海洋數字化人才與實際業務的結合,提高海洋數字化人才的實際應用能力,提高海洋數字化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四) 加大對數字賦能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資金支持

加大對數字賦能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資金支持,有利于促進海洋經濟的發展和轉型升級,推動海洋資源的高效利用,提升海洋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促進海洋環境保護等。加大對數字賦能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資金支持,可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1 加大政府部門投入 政府部門加大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資金投入,需要適當提高資金投入比例,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引入社會資本等。一是要適當提高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的資金投入比例。通過增加投入資金的數量和比例,促進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穩步推進。二是要加大專項資金支持。建議成立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基金,加大科技創新專項資金支持力度,為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推動海洋數字化技術研究與應用朝縱深推進。三是要引入社會資本。政府可通過PPP模式等引入社會資本,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

2 建立風險投資機制 針對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風險高、成本高的特點,建立風險投資機制,制定風險分擔原則,設立風險投資基金,加強信息披露和監管,支持一定風險下的創新項目,從而為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一是要開展風險評估。對于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項目,需要進行風險評估,分析項目的投資風險和收益情況,為投資者提供風險評估,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二是要制定風險分擔原則。政府可將一部分投資風險分擔給私人投資者,以降低其投資風險,提高其參與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積極性。三是要設立風險投資基金。政府可設立風險投資基金,向合適的海洋產業數字化項目提供風險投資資金,吸引私人投資者參與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進一步提高風險投資機制的效率和覆蓋面。

3 鼓勵私人投資者參與 建議政府通過完善政策支持體系、提升投資項目知曉度、加大投資保障力度等方式,鼓勵私人投資者參與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一是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持體系。政府可通過稅收優惠、行政審批流程優化等政策,引導和鼓勵私人投資者參與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二是要提升投資項目信息的知曉度。政府可通過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平臺、自然資源局官網等途徑,向私人投資者提供數字化項目信息,以吸引更多潛在的私人投資者。三是要加大投資保障力度。政府可通過完善投資風險保險體系等舉措,為私人投資者提供一定的投資保障,減少其投資風險,調動私人投資者的投資積極性。

(五) 加強對數字賦能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監管

加強對數字賦能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監管需要政府健全法律法規,加強信息披露,建立監管機制,對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進行合規性監管,推進海洋產業數字化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1 健全法律法規 建議省級層面出臺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條例、修改完善公共數據管理辦法,并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為江蘇海洋產業數字化企業發展提供法律保障,促進本省海洋產業數字化健康發展。一是建議出臺江蘇省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條例。該條例旨在制定海洋數字化產業的發展規劃、推動信息化技術在海洋產業中的應用,對海洋產業數字化的發展進行全面規范和管理,或對《江蘇省海洋經濟促進條例》予以及時修訂,將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相關條款予以增補。二是建議修改完善《江蘇省公共數據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海洋數字化企業數據處理、存儲、交換等行為規定,明確其披露信息的義務和標準,以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

2 加強信息披露 政府可以要求數字化企業進行信息公開,確保企業透明度,同時也方便大眾了解數字化企業的發展狀況,為監管提供有力的依據。一是要公開基本信息。建議海洋數字化企業在其網站上公開企業名稱、注冊地址、聯系方式、主要業務等基本信息,使公眾更加了解企業的情況。二是建議披露財務信息。應鼓勵海洋數字化企業主動披露年報、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財務信息,增強公眾對企業財務狀況的了解。三是建議披露社會責任。建議海洋數字化企業披露其所承擔的環保、公益慈善、員工福利等方面的社會責任,增強公眾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 四是建議披露安全和隱私保護措施。建議海洋數字化企業披露其信息安全保護、用戶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安全和隱私保護措施,增強公眾對企業安全和隱私保護措施的認知。

3 建立監管機制 政府通過建立海洋產業數字化發展監管機制,加強對數字化企業的監管,及時掌握企業發展狀況,對違法違規行為以及信息安全隱患等問題進行有效的監管和處理。一是建議成立專門的監管機構或機構部門。建議成立專門的海洋產業數字化監管機構,或在現有的海洋、信息等部門中設立海洋產業數字化管理機構,由該機構負責海洋產業數字化的執法檢查、備案審批、信息安全管理、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的監管工作。二是建議建立海洋產業數字化監管信息平臺。對海洋產業數字化的經營行為、信息披露、公共安全等方面進行監管,加強市場監管和執法力度,維護公眾利益。三是建議建立海洋產業數字化獎勵和懲戒機制。對優秀的數字化海洋企業進行表彰和扶持,對違規企業進行處罰和限制,推動海洋產業數字化規范發展。

猜你喜歡
海洋數字化數字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答數字
愛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發
數字化制勝
數字看G20
成雙成對
數字變變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