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民族音樂的美學闡釋與當代存續

2024-05-10 09:48王琛
齊魯藝苑 2024年2期

王琛

摘 要:中國民族音樂在美學上有著“以和為美”的價值觀、“虛實相生”的審美觀和“天人合一”的境界觀。傳承至今,我國經濟體制和社會結構的變遷改變了中國民族音樂原有的文化語境、藝術形式和傳承方式,使其發展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其存續方式也隨之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日新月異的當代社會,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需要與時代同頻共振,更需要始終保持其在藝術與審美上的本真性。

關鍵詞:中國民族音樂;美學闡釋;現代變遷;當代存續

中圖分類號:J60-0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236(2024)02-0027-06

引言

中國民族音樂淵源有自、內蘊深厚。廣義上的中國民族音樂是對中華民族延續至今人們所創作的所有音樂形態的總稱,漢族音樂、少數民族音樂,傳統音樂、現代音樂,宮廷音樂、民間音樂等都屬于民族音樂的范疇。狹義上的中國民族音樂是音樂藝術的一種類型,指在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中,各民族按其特有方式,創作出的能夠體現本民族文化特色和精神品格的音樂。學術界通常把民族音樂劃分為民歌、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民族器樂、民間舞蹈音樂五種類型。在學術研究中,學者們一般將狹義的民族音樂作為研究對象,這樣更為具體也更能體現其民族特色與審美特征。在當今社會,深入認識中國民族音樂的美學價值,并在此基礎上有效地推動其發展,對于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傳承中國傳統文化,進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有深遠的意義。因此,如何讓中國民族音樂在激烈的時代變革與市場競爭中良性發展,是每一位從業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中國民族音樂的美學闡釋

中國民族音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它在表達個人或群體情感的同時,也對中華民族的社會秩序和精神世界產生著重大影響。從美學特質而言,中國民族音樂在歷史發展中融合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觀念,逐步形成了“以和為美”的價值觀、“虛實相生”的審美觀以及“天人合一”的境界觀。

1.“以和為美”的價值觀

“和”是中國哲學、美學的一個重要范疇,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來的一種倫理觀和人生觀,指的是人和事物呈現出的一種恰到好處的狀態。在儒家學說中,“和”即為“中和”,它與“庸?!惫餐M成儒家思想的核心——“中庸之道”,主張要在事物的對立與變化中尋求協調統一,以達到“中和之美”。早在先秦時期,許多思想家、評論家都談及音樂“以和為美”的價值追求。西周思想家史伯提出“和實生物”的觀念,指出音樂與萬物和諧共生的構成規律;“樂圣”師曠則強調“音和”對“人和”“心和”與“政和”的積極作用;春秋時期文藝評論家季札提出,音樂演奏的審美標準是“哀而不愁”“樂而不荒”;孔子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全面總結,提出好的音樂應該具備“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審美特征,同時還要發揮“興、觀、群、怨”的教化作用,使個體與社會達到和諧的狀態。

先秦的制度設置和價值追求為中國民族音樂鋪設了一條“禮樂文化”之路?!岸Y”體現的是人的倫理、道德和修養;“樂”表現的是人的思想、情感和欲念?!岸Y”和“樂”的價值就是將人內在的、無形的、抽象的東西外在化、形態化、具象化。[1](P224)儒家經典《禮記·樂記》強調:“禮者,天地之序也;樂者,天地之和也?!?sup>[2](377)維持社會倫常秩序需要音樂對人的內心情感和思想加以影響,反過來,音樂也同樣需要禮儀制衡,而不至于“淫亂”,從而實現“禮”“樂”之間的相得益彰。儒家主張以規范傳統倫理道德的“中庸之道”來引導音樂的創作,逐漸形成了“以和為美”的價值觀。

此外,音律和諧也是音樂的本質屬性,“以和為美”既是包括民族音樂在內的中國傳統藝術的價值追求,也體現在音樂的內部規律以及人的聽覺所建立的審美經驗之中,包括旋律的和順、音色的美感、節奏的適中等。人們在長期的審美實踐中,逐漸認識了音樂的創作規律,發現音律的和諧會帶給人們聽覺和生理上的差異,并對人們的心境、情緒和思想產生重大影響。也正因如此,音樂才會受到歷代統治者、哲學家、思想家的重視,將它作為熏陶人心、教化百姓的有效工具。

雖然,西方也把“和諧”作為藝術的重要審美標準,但兩者在“和”的理念上有著本質的區別。畢達哥拉斯認為,“和諧”是指“數”的比例和諧,即世間萬物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中世紀宗教音樂的“和諧”是指個體與上帝之間的和諧;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強調聽覺的“和諧”;黑格爾認為,音樂始終只能表現情感;而漢斯立克則提出,音樂的美只存在于形式之中,與情感無關??梢?,西方音樂在審美上一直存在個體與外界割裂、感性與理性對立的認知,音樂的“和諧”只是使矛盾對立的雙方在某種程度上達成暫時的統一或和解。中國人對于音樂中“和”的理解是在“仁”和“禮”的規范下,人的本質力量與樂音構成之間達到的和諧狀態。同時,這種“和”也是一種整體的和諧,此處的整體不是指個人或某一事物的整體,而是指整個自然宇宙,因此并不存在內外、物我之分。

2.“虛實相生”的審美觀

“虛實”是道家首先提出的一種審美觀,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就包含著“虛實相生”的特性。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天地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sup>[3](P9)在他看來,“道”是“有”和“無”的矛盾統一體,天地萬物都由“道”派生而來?!坝小焙汀盁o”具體到宇宙結構中就是“實”與“虛”?!皩崱卑ā靶巍薄把浴薄熬啊钡任飸B化的實存元素;“虛”包括“意”“情”“神”等非物質形態的精神元素?!坝小焙汀盁o”、“實”與“虛”看似對立,實則是相互依存、彼此關聯的。莊子繼承并發展了老子的這種思想,將其上升為一種心靈境界。莊子在《大宗師》中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sup>[4](P2)莊子認為,“道”存在于萬物之中,它沒有具體的形象和作用,卻具有先在性和永恒性,是萬物價值得以體現的根本。

老子和莊子對于“有”和“無”、“實”與“虛”的辯證解讀,極大地影響了中國詩歌、繪畫、書法、戲曲和音樂等藝術形式的創作與審美,并成為我國傳統藝術最具特色、最能凸顯民族個性的體現。藝術家在創作中不會桎梏于刻畫具體物象,而崇尚追求一種“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的意境之美;審美主體在觀賞藝術作品時也會超出感官知覺和有限的形象進入到精神想象之中,去體會“景”和“象”之外的無限意蘊。

音樂本身不能表現可視的形象和明確的意旨,只能借助特定樂器,并通過節奏、旋律、和聲等元素來建構聽覺形象,讓接受者聆聽音樂時在腦海中想象出其所表現的景致與情思。老子的“大音希聲”和莊子的“至樂無樂”都要求好的音樂應在“實”的表象下創造一種更為深遠、遼闊的“虛”的意境。這種“重意境,輕感官”,追求“弦外之音”“聲外之樂”的審美觀念一直延續至今,已經成為中國民族音樂區別于西方音樂最為顯著的特征。中國民族音樂通常是運用旋律、節奏等把描繪對象表現得朦朧、虛幻,而西方音樂則注重運用樂器、旋律、和聲、復調等多種手段,把描繪對象表現得具體、逼真。就像西方油畫與中國水墨畫之間的區別一樣,西方音樂仍然重“寫實”,中國民族音樂仍然尚“寫意”。以古琴音樂為例,古琴樂譜中只記奏法和音位,琴師可以依照自身情感變化靈活處理節奏的疏密,琴音也不會刻意模擬具體物象,而是主體在虛靜、淡然中超越時空、以意馭象、空納萬境,將內心的情感轉化為指尖的音符,實現“實音”與“虛境”的完美結合。

3.“天人合一”的境界觀

“天人合一”的概念源自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義》中的“以類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際,合而為一”[5](P153)。其實早在諸子百家的著作中,就存在著“天人合一”的思想。其中,道家主張“天”既是自然萬物,人應回歸自然,并與自然合而為一,從而得到精神的解脫與心靈的自由?!肚f子·齊物論》提出的“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6](P14),正是要泯除物我之分,從而進入“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宗白華在《美學散步》中指出:“靜穆的觀照與生命的飛躍是中國藝術的兩元?!?sup>[7](P124)他主張藝術家要用虛靜的心境觀察世界萬物,并用心靈來體悟自然宇宙和社會人生,實現個體生命與自然宇宙之間的交相感會、相互融合。學者楊守森將藝術境界由低到高劃分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宇宙境界四個層次?!疤烊撕弦弧北憩F的正是一種宇宙境界,體現了藝術家對人生作為宇宙性本體存在,以及個人與宇宙整體之和諧狀態的體悟與思考。8

中國民族音樂一向注重表現對自然宇宙的觀照與體驗,表達“天人合一”趣意。嵇康“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贈秀才入軍·其十四》)同樣是用心靈和音樂觀賞自然、領悟宇宙的表現。在音樂觀上,中國民族音樂提倡“天籟”“人籟”。所謂“天籟”中的“天”即為自然,是指好的音樂應該不局限于一事一物,而是要順應自然并融滲于自然。這種真正契合自然宇宙本性的音樂,演奏它就如同在虔誠地與自然、宇宙進行交流。從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脈絡來看,生命作為滋養繁衍的本體,是感知天地萬物的基礎。在體驗生命現行狀態的同時,完成對生命自身和物質世界的超越,進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生命啟迪,歷來是中國文人和藝術家審美的至高追求。在音樂的流淌中將自我生命之靈性連通天地萬物,在感受自然美好和領悟生命真諦中凈化身心、回歸真性,這就達到了中國民族音樂審美的核心——“意境”。

古琴曲《流水》一直深受人們喜愛的原因就在于:創作者在對世間萬物的靜穆觀照中體驗至高的精神境界,此時,個體生命意識也跟隨著旋律的流動完成了對現實與生命的超越,這一過程散發出濃郁的人文精神。[9欣賞者隨著音符的跳動感受到自然之美、生命之美與意境之美。中國音樂家在對自然宇宙間一草一木、一事一理的體悟與思考中,把握生命的真諦和宇宙的本源,進而建構出一幅自然靈動、超越存在的美好畫卷。中國民族音樂的這種特質恰好契合于人的心靈感受,帶給人一種渾然天成、意蘊無窮的審美感受。

二、中國民族音樂的現代變遷

進入現代社會,生產方式的改變、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外來文化的進入對我國的社會結構和文化環境帶來了巨大影響。中國民族音樂的文化語境、傳承主體和藝術形式也隨之發生了重大變化,使得中國音樂文化的結構重新組合,其文化價值、美學價值和社會價值也被重新評估。

1.文化語境的變遷

中國文化語境的變遷主要體現在西方音樂文化的進入對中國民族音樂的影響。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成功召開,中國改革開放正式開始,國家經濟飛速發展,也帶動了中國文化的蓬勃發展。在那個時期,西方音樂文化的涌入影響了中國民族音樂的審美取向和發展。在農耕文明時代,民族音樂是中國城市和鄉村社會普遍流傳且唯一的音樂形態,它引導并塑造了中國人的價值觀與審美觀。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當代傳媒技術的發展,西方古典音樂、爵士樂、音樂劇等都傳播到了國內,人們開始接觸到更豐富的音樂類型,對于音樂的審美也呈現出多元化傾向。在現代社會的音樂生活中,西方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在音樂舞臺和大眾傳媒中占據核心位置,從影響力深度和覆蓋面廣度方面均呈現出作為“主流文化”的特征。[10](P254)除了以上音樂類型外,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流行起來的搖滾音樂、電子音樂、說唱音樂等也深受年輕人的喜愛,休閑娛樂、追求感官刺激成為大眾欣賞音樂的主要目的。在此語境下,中國民族音樂獨特的價值觀、審美觀和境界觀反而不能被當時的受眾所理解,逐漸被邊緣化。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近年來,國家、地方政府部門以及媒體,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推動和宣傳民族音樂保護研究和創新性發展,為中國民族音樂的振興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性保障。從2006年開始,國家開始評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許多民族音樂如古琴藝術、江南絲竹、舟山鑼鼓、臨高漁歌、川江號子、 西安鼓樂、侗族大歌、苗族民歌、藏族拉伊、蒙古族呼麥等已經被列入各批次的“名錄”之中。大批民族音樂創作項目得到了“國家藝術基金”“非遺文化保護專項基金”等政府和民間機構的資助;許多民族音樂藝人被評為國家級或省級“非遺傳承人”,每年都會獲得各級政府部門的相應補助。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音樂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將中國民族音樂與當今世界的多元文化結合起來,博采眾長,展現出中國音樂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2.藝術形式的嬗變

進入現代社會,文化語境的變遷使中國民族音樂的藝術形式發生了一定的嬗變。在傳統社會中,民族音樂是一種非專業的表現形式,雖然古代也有一些專門從事音樂活動的音樂創作者和演奏家,但整體而言,傳統的民族音樂多是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代表著一個群體的思想情感與價值追求,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現代社會中,民族音樂的創作和演奏基本是由專業的音樂人完成,突出表現自我對世界與生命的獨特感受,職業化、個體化的特征較為明顯。

此外,文化語境的變遷也改變了我國民族音樂的組合方式和表現方式。傳統的民族音樂沒有穩定的組合方式和表現形式,常常即興組合、即興演奏。這種音樂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體現出地域性和原生態特色,但難以滿足當代年輕人的審美需求?,F在許多民族音樂已經改變了傳統單一的演出方式,充分借鑒西方交響樂團的隊列編制、伴奏形式和音樂表現,極大地提升了演出效果和自身吸引力。正是在中西方音樂理念的融合下,“新民樂”的概念被提出,并受到國內外觀眾的普遍歡迎。

“新民樂”是近代中國民族音樂發展中出現的一種“文化取代”現象。這種“文化取代”并非以民族新音樂完全替代民族傳統音樂,而是在吸收和繼承傳統民族音樂元素的基礎上,融合現代創作思維和演繹技法,新挖掘、新創作、新改變、新融合一批符合現代人審美習慣的音樂作品,部分替代傳統民族音樂。如“新民樂”團體在演繹作品時,不像傳統民族音樂那樣,有著固定的樂器搭配,而是根據不同的演出需求,隨時進行調整和變換。因此,“新民樂”演出現場可能同時出現琵琶、古箏、二胡、嗩吶、揚琴、小提琴、單簧管、架子鼓、鋼琴、薩克斯等各種中西方樂器,甚至會加入戲曲、舞蹈、歌劇等元素,帶給觀眾豐富且多層次的視聽體驗。

3.傳承方式的改變

民族音樂依靠人來傳承。在傳統社會中,族群即是民族音樂的傳承主體,他們同時兼具創作者、表演者和欣賞者三重身份。由于沒有專門的音樂藝人和教育者,“自然傳承”便成了傳統的民族音樂的主要傳承方式?!白匀粋鞒小笔且环N“自然習得”“口口相傳”的傳承方式,人們往往在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中,靠著多聽、多看,自然而然地把先輩的音樂形態傳承下來。絕大部分民族音樂的作者無從考證的根本原因就是,它并非由某一個人創作,而是歷經多代、集體創作、逐步完善的結果。這種群體性“自然傳承”方式使得個人的特征與個性在長久的傳承中隱沒于群體之中,進而使民族音樂具備一套完整的能夠代表集體意識且相對固定的表現形式。

進入現代社會,伴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交通與信息交流的便利以及頻繁的人員流動,為社會和群體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全新的空間,民族音樂的生存環境也隨著時代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在現代化進程中,族群本身不再是民族音樂唯一的傳承主體,而是逐漸融入了政府、企業、音樂院團等“他者”力量,此時的民族音樂已突破了地域和民族的限制,走向了更為廣闊的國際舞臺。同時,許多機構和院校把民族音樂作為一門學科而開設了眾多相關的專業與課程來培養專門音樂人才。當下民族音樂的創作和演奏已經成為一種職業,“自然傳承”的方式主要在留存于遠離文化中心的偏遠鄉村或少數民族地區。由此,民族音樂的傳承方式也由傳統單一的“自然傳承”轉變為以“教學傳承”為主,“自然傳承”為輔的多元并存的傳承方式。

三、中國民族音樂的當代存續

中國民族音樂在現代化發展的進程中,原本的審美價值和存在方式被不斷消解和重構,其開始更多地參與到當代文化的建構之中,呈現方式也趨于多元化。其中,與現代科技、文化旅游以及其他不同類型的文化藝術跨界融合是當下中國民族音樂的顯著特征。

其一,民族音樂與現代科技的融合。走向當代舞臺的民族音樂,更多的是以與舞蹈、故事相結合的形式出現,并與現代科技融為一體,呈現出美輪美奐的舞臺效果。藝術家通過自身對于民族文化的理解與判斷,把具有標志性和典型性的民族音樂元素提取出來,并將其與民族舞蹈、民間故事、傳統服飾以及現代化的舞美技術結合在一起,創作舞臺化的民族音樂作品,如近年來,涌現出的《玄奘西行》《印象國樂》《云南映象》《蝶之夢》等。這些作品讓充滿了濃郁民族特色與文化韻味的民族音樂在現代化的舞臺綻放光彩,感染了無數觀眾。在體驗經濟時代,民族音樂與現代科技的結合更加符合當代觀眾的文化消費與審美需求,是實現民族文化資源向文化產品轉化,進而實現其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有效手段。經過藝術家對民族文化符號的深入挖掘、提煉與再創作,同時融入諸多現代化科技元素,能夠讓觀眾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里最大程度地感受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獲得文化消費和審美需求的雙重滿足,從而保證了中國傳統民族音樂在當今時代的存續。

其二,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的融合。近幾十年來,在現代化和全球化的推動下,流行音樂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巨大的消費狂潮,同時市場經濟的繁榮和傳播媒介的發展使各個地域、民族的音樂進入全球音樂市場,世界音樂也隨之進入了一個多元并存、人人共享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獨具審美特性的中國民族音樂要想得以生存,必然要和流行音樂達成某種契合,從而更好地被市場和大眾所接受。由此,許多民族音樂團體有意識地挑選本民族最富代表性的旋律和情感訴求,并賦予其全新的演繹方式,使作品在兼具審美性、娛樂性,傳遞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凸顯出時代的特點與新意。近年來,我國涌現出一批融合了民族特色與流行元素的民族樂隊,如山人樂隊、九寶樂隊、杭蓋樂隊等,他們將中國民族音樂帶到了世界舞臺。其中,杭蓋樂隊將蒙古族的民族文化融于現代音樂創作與表演之中,所創作的《杭蓋》《輪回》《初升的太陽》等音樂作品飽含了對自然和生命的原始信仰,且極具聽覺美感。他們在舞臺上將低音四胡、馬頭琴、好來寶、呼麥等多種蒙古族傳統樂器和詠唱技法與吉他、架子鼓、電貝司等西方樂器完美融合,為觀眾們帶來了全新的音樂體驗,深受世界各地音樂愛好者的歡迎。

其三,民族音樂與文化旅游的融合。新世紀以來,國內文化產業和旅游業快速發展,許多民族音樂被融入到各個地區,尤其是鄉村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旅游體驗之中。傳統的旅游業是一種以休閑觀光為主的單一消費模式,隨著人們物質水平的提升以及精神需求的多元化,大眾對于“旅游”的理解早已突破了看風景、享美食等物質層面的需求,而更加注重對某個地方的文化藝術、民風民俗等精神層面的體驗,由此出現了“文化旅游”的概念。在這樣的背景下,民族地區特有的音樂與文化旅游融合成為民族音樂在當代社會存續的另一種形式。誠然,二者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樹立良好的區域文化品牌以及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但同時這種融合方式更多的是與經濟利益直接掛鉤,其所追求的目標往往是如何吸引更多游客,此時,主體就會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對民族音樂的表現形式和方式進行了大幅度改造。從這個角度講,民族音樂與旅游業的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民族音樂原始的“在場性”和“本真性”。

其四,民族音樂與影視作品的融合。在當今社會,影視作品是最貼近大眾生活的藝術類型,我們在電影與電視劇中能夠聽到大量的中國傳統民族音樂,這也是民族音樂的重要存續載體之一。不同民族和地域歷經千年流傳下來的各種音樂向來是影視配樂取之不盡的寶藏。經過當代藝術家提煉、改編的民族音樂極大地提升了影視作品的整體效果和藝術表現力,這也是中國影視作品吸引國內外觀眾的重要因素。如電影《黃土地》運用大量的陜北民歌,經典影片《十面埋伏》中采用了傳統民族器樂琵琶,《大話西游》中的揚琴曲牌《四川將軍令》,《百鳥朝鳳》中的多首嗩吶曲,《大魚海棠》中大量使用二胡、古箏、竹笛、鼓、碰鐘來配樂等。由四大名著改編而成的電視劇的配樂也都融入了民族音樂元素。其中,作曲家王立平為《紅樓夢》配樂而創作的《葬花吟》《枉凝眉》《紅豆曲》中,不僅在旋律結構和調式調性上凸顯了民族風格,在表達情感和審美意境上也體現了民族音樂的獨特感染力。影視作品對民族音樂的恰當運用一方面能夠鮮明、生動地展現我國不同地區和民族的風土人情與文化特色,增強影視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豐富影視作品視聽效果的同時,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中國民族音樂的獨特魅力,從而主動肩負起傳承和傳播民族音樂的歷史責任。

綜上所述,在現代化語境下,中國民族音樂已經成為產業化開發的對象,以創新手段將它與其他產業類型融合發展是不可逆轉的趨勢。產業化開發和市場化運作方式的差異使中國民族音樂在當代社會中有著各種存續方式,但無論外在形式如何變化,藝術家在創作中都應始終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與審美特性。就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一樣,每個民族也都有各自的音樂語言。從這個角度講,民族音樂就是本土音樂文化的“母語”,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在本民族音樂的熏陶中成長,并從中獲得認知、美感、情感等感知系統的完善與提升。因此,只有把本民族音樂作為國民音樂教育的主導,才能讓人們不至于忘掉自己音樂文化的“母語”。[11](P268)此外,在音樂教育中,堅守中國民族音樂“以和為美”的價值觀、“虛實相生”的審美觀和“天人合一”的境界觀,并使其在當代音樂審美中得到共識,同樣是十分必要的。

結語

當傳統民族音樂經過現代化的洗禮,由傳統社會走向現代社會,其傳承方式、表現形式等也隨之發生了諸多改變。民族音樂與其他文化藝術的融合發展是中國民族音樂順應時代潮流,使自身得以存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之一,但是也不能隨波逐流、任人涂改。音樂本身是一套完整的審美符號系統,除了具有娛樂功能外,還具備教化、啟迪和美育功能,我們應當重視該怎樣在新的歷史時期讓中國民族音樂仍然保留原有的價值追求與人文內涵。

參考文獻:

[1][10][11]薛藝兵.在音樂表象的背后[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2]張延成,董守志編著.禮記[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3]熊春錦校注.老子·道德經[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

[4][6]思履主編.莊子全解[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

[5][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M].周桂鈿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7]宗白華.《美學散步》[J].收藏與投資,2014,(12).

[8]楊守森.藝術境界論[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5).

[9]許燕.天人合一 音由心生——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的人文精神[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3).

(責任編輯:李鴻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