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染色質

  • 探究染色質調節因子在胃癌進展中的作用及潛在治療靶點
    的目的[2]。染色質可及性作為與特定位點腫瘤功能相關的基因組特征之一,可通過與轉錄因子結合調節與癌癥進展和侵襲相關的多個基因。最近,研究者開始探索染色質狀態變化對癌癥發展的影響。染色質可及性失調可能會改變下游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轉錄活性,從而影響惡性腫瘤的進展。染色質重塑是基因調控的關鍵機制[3]。染色質重塑是所有DNA相關核心細胞過程的經典步驟,一些染色質重塑決定了細胞的存亡,包括與癌癥發病和發展有關的細胞過程。過去10年中,染色質重塑在細胞轉化和癌癥發展

    實用藥物與臨床 2023年6期2023-07-03

  • 新冠病毒或能改變人類細胞基因組
    遺傳物質儲存在染色質結構中。此前有研究稱,一些病毒會劫持或改變人體的染色質,從而在細胞內成功繁殖。但新冠病毒是否以及如何影響人體內的染色質一直是未解之謎。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們使用前沿方法,全面描述了感染新冠病毒后人類細胞內的染色質結構。最新研究發現,感染新冠病毒后,正常細胞內許多原本結構良好的染色質會變形。例如,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后,一種名為a/B區的染色質結構的陰陽兩部分會開始混合在一起,這種混合可能導致被感染細胞內一些關鍵基因發生變化,其中包括關鍵的炎

    家庭醫學 2023年8期2023-05-30

  • 組蛋白修飾調控53BP1與染色質結合功能的研究進展
    DNA 濃縮成染色質[1]。染色質的核心單位是核小體,它由146 bp的DNA纏繞組蛋白八聚體1.75圈而形成[2]。組蛋白八聚體由組蛋白H2A、H2B、H3和H4各2個分子構成,它是真核細胞染色體中核小體的核心顆粒[3]。DNA在代謝的過程中,會受到外源性損傷因子和內源性DNA損傷的影響,如電離輻射、紫外線輻射、化學試劑、DNA 去嘌呤化等。一旦DNA發生損傷而不能被及時修復時,細胞將發生衰老、自噬和凋亡[4]。DSB 是引發基因組不穩定的最主要因素,而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年1期2023-02-02

  • 研究發現基因組DNA 壓縮成染色體的機制
    及體外重組的純染色質的進一步實驗,以及通過探測各種可溶性大分子的染色質可及性,研究人員發現不混溶的染色質形成了一個密集的負電荷結構,從而將帶負電荷的大分子和微管排斥在外。當細胞分裂時, 它們需要準確地將一個基因組拷貝運送到兩個子細胞中的每一個。 忠實的基因組分離需要將極長的染色體DNA 分子包裝成離散的小體, 以便它們能被有絲分裂紡錘體——一種由成千上萬的微管組成的纖維系統——有效地移動。 Gerlich DW 團隊的這些新發現闡明了有絲分裂染色體如何抵御

    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 2022年5期2022-12-19

  • 染色質重塑復合物與基因表達調控的研究進展
    610041)染色質中的基因在不同的細胞或不同的內外環境里均可隨著染色質重塑而被調控進入相應的活化或抑制狀態,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或產生對生物體自身有益的變異。染色質重塑復合物被認為是染色質活化的動力,與組蛋白修飾、DNA甲基化、RNA干擾等一起重塑染色質結構,成為與經典遺傳密碼不同的表觀遺傳調控。本文將對染色質重塑復合物對基因表達的調控研究及進展進行綜述,分類討論各種類型染色質重塑復合物在基因表達中可能具有的重要作用,為深入研究染色質重塑復合物在胚胎發育、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22年1期2022-12-06

  • 中科院描繪擬南芥芽再生染色質狀態動態圖譜
    度的芽再生過程染色質狀態圖譜,將擬南芥基因組各個區段分別用15種不同的染色質狀態標記。結合公共數據庫的ChIP-seq數據,發現大多數轉錄因子結合基序主要富集在由ATAC-seq數據所注釋的染色質開放(open chromatin)區域。不同時間節點的染色質狀態轉變分析進一步表明,染色質開放區域的狀態轉換與細胞命運重塑密切相關,提示這些區域在再生過程基因表達調控中處于中心地位。課題組對染色質可及性數據進行深入挖掘,發現高生長素濃度的CIM(Computer

    蔬菜 2022年3期2022-11-11

  • 染色質轉座酶可及性測序及其在木本植物中的應用前景
    域被稱為可及性染色質區域(accessibility chromatin regions, ACRs)或開放染色質(open chromatin)。真核生物可及性染色質區域占總基因組 DNA 序列的 2%~3%,且該區域超過 90%與轉錄因子的結合相關。染色質這種允許其他調控因子結合的特性稱為染色質可及性(chromatin accessibility)[4]。植物作為固著生物,可以通過形態、生理和生化過程的調控等多種方式來適應環境的變化[5],其中轉錄水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年5期2022-10-19

  • 中國科學院發現低磷調控根系重構的表觀遺傳新機制
    現擬南芥中一個染色質重塑因子BRM,低磷條件下染色質重塑因子BRM的部分功能缺失的突變體brm-3和brm-20的主根伸長區積累了過多的鐵,影響了細胞的伸長。進一步研究發現,BRM通過直接互作,招募去乙?;窰DA6,使LPR1/2位點的組蛋白H3去乙?;?。而在低磷條件下,BRM通過26S蛋白酶體途徑降解,抑制了HDA6在LPR1/2位點的富集,導致組蛋白H3乙?;缴叨龠M基因表達,從而抑制主根的伸長。因此,該研究闡明了一個染色質重塑因子在調控低磷下

    蔬菜 2022年9期2022-09-23

  • 組蛋白變體在植物表觀遺傳調控中的研究進展
    列、表達模式或染色質定位存在差異的成員,稱為組蛋白變體。組蛋白變體和組蛋白翻譯后修飾共同參與表觀遺傳調控,極大增強了染色質的多樣性。目前研究表明,除了H4之外,其它組蛋白家族均存在變體,其中H2A和H3變體的研究較多。組蛋白變體在其特異分子伴侶的作用下組裝到染色質,參與轉錄調控、DNA損傷修復和異染色質濃縮等生命過程。在植物中,組蛋白變體不僅參與發育過程,也調控植物對環境的響應。由于組蛋白變體種類較多且功能復雜,本文將按照組蛋白家族進行分類,分別介紹同一家

    生物技術通報 2022年7期2022-09-14

  • Hi-C技術:探究三維基因組迷宮
    展進程。高通量染色質構象捕獲(High-throughput/resolution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Hi-C)技術的出現,幫助我們深入探究基因組三維結構之謎,為基因研究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是一把名副其實的基因鑰匙。以我們自身為例,人類體細胞的核內存在著彼此獨立又相互聯系的46 條染色體,它們主要由遺傳物質DNA 和組蛋白組成。其中,DNA 一般以染色質絲的形式存在,染色質絲纏繞在組蛋白復合物上,形成串珠樣結構

    張江科技評論 2022年4期2022-09-14

  • 染色質可及性分析的研究進展*
    成核小體(構成染色質的基本結構單位)。核小體核心由147 bp的DNA組成,以左手超螺旋的方式包裹著一個球狀蛋白八聚體,該八聚體由4種核心組蛋白H2A、H2B、H3和H4各兩分子組成[1]。每個核心組蛋白都有一個與DNA結合的結構域和一個無序的N端尾巴。核小體的核心顆粒再由10~80 bp左右的游離DNA與組蛋白H1共同連接形成串珠式的染色質細絲,染色質細絲通過緊密折疊并高度壓縮形成螺旋化的染色體結構[2]。這些高度螺旋化的染色體結構在復制和轉錄時需要暴露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2022年8期2022-08-20

  • G-四鏈體與染色質結構相互作用關系的研究進展
    具有調控功能的染色質區域,在生物體內具有重要的調控功能,與染色質結構、表觀調控、基因組穩定性、人類疾病等密切相關。1910年,Bang[1]首次發現鳥嘌呤核苷酸在高濃度下能夠形成凝膠,這表明DNA中富含鳥嘌呤的序列可能形成更高階的結構。1962年,Gellert等[2]使用X射線衍射實驗證明,鳥嘌呤可以組裝成四聚體結構。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展,G4檢測技術經歷了從體外到體內檢測的發展過程。2015年,劍橋大學Balasubramanian團隊提出G4-s

    生命科學研究 2022年2期2022-05-15

  • 三維基因組學概述及其在家畜生物育種方面的研究進展
    控因子可以通過染色質拓撲結構達到空間上的近距離調控。細胞核中染色質的存在位置不是無序的,而是受精密的調控,它們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并且其存在方式和位置都對基因表達調控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染色質捕獲技術的發展,染色質三維結構逐漸被揭示,按照結構單元大小和分辨率被分為4個層級:染色質疆域(chromosome territories,CTs)、染色質區室(chromatin compartments)、拓撲關聯結構域(topologically associ

    中國牛業科學 2022年6期2022-04-07

  • 染色質開放性與動物胚胎發育關系的研究進展
    650000)染色質開放性(chromatin accessibility)也被稱為染色質可及性,可以廣義的理解為與未被組蛋白或其他大分子封閉的DNA分子,這一特性能夠反映轉錄活性。真核生物中,DNA與組蛋白組裝為核小體,經過進一步折疊在細胞核中形成確定結構的染色質[1-2],高度壓縮的染色質極大阻礙了DNA的復制、轉錄等功能。DNA轉錄依賴于染色質開放,轉錄是眾多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TF)富集到染色質開放的增強子、上游激

    畜牧獸醫學報 2022年3期2022-03-30

  • 哺乳動物合子基因組激活過程中的染色質重塑
    傳重編程,包括染色質高級結構、染色質可及性(chromatin accessibility)、DNA甲基化在內的表觀遺傳信息的廣泛變化,其正在重構胚胎表觀基因組[1-2]。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展,研究人員可以在單細胞和單堿基的分辨率下,從全基因組水平研究哺乳動物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表觀遺傳信息的動態變化和作用機制。因此,研究ZGA過程中發生的染色質重塑能夠加深對早期胚胎發育的了解,對于解決胚胎體外培養過程中早期胚胎發育阻滯、難以發育至囊胚期的難題,改善胚胎

    中國畜牧獸醫 2022年1期2022-02-15

  • 染色質重塑調控因子與心血管疾病研究進展
    多的研究表明,染色質重塑在心血管疾病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染色質重塑是重要的表觀遺傳學機制,是由染色質重塑復合物介導的一系列以染色質上核小體變化為特征的生物學過程。在染色質重塑過程中,染色質重塑調控因子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本文就染色質調控因子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展開論述。一、染色質重塑及其調控因子染色質的基本單位是核小體,后者由DNA和被其緊密包裹的組蛋白八聚體構成。核小體的形成在基因組DNA壓縮成染色質中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組蛋白-DNA的相互作用

    醫學研究雜志 2021年10期2021-12-02

  • 中科院和廈門大學揭示植物基因內異染色質組分調控基因表達新機制
    在對染色質結構的探索中,研究人員發現定位于轉錄起始區域的異染色質組分往往起轉錄沉默的功能,但對富集于基因內含子區或基因體區的異染色質的功能還知之甚少。在之前對模式植物擬南芥的遺傳篩選中,段成國與朱健康課題組發現了一類蛋白復合體ASI1-AIPP1-EDM2(AAE復合體),結合特定基因的內含子異染色質區域并參與mRNA可選擇性多聚腺苷酸化(APA)過程;然而,該復合體如何在基因組水平發揮功能仍不得而知。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中心(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蔬菜 2021年2期2021-11-27

  • HOXD基因簇內一系列CTCF位點反轉揭示絕緣子功能
    )是一種重要的染色質架構蛋白,其與絕緣子的方向性結合在哺乳動物基因組三維空間結構形成和維持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向–反向相對方向的CTCF結合位點(簡稱CTCF位點)可以在染色質黏連蛋白(cohesin)的協助下,形成染色質環,介導遠距離DNA元件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在染色質拓撲結構域邊界區域的CTCF位點呈現反向–正向相背方向分布,發揮絕緣子的功能。為進一步研究CTCF介導染色質環的形成與其絕緣功能之間的關系,本研究采用DNA片段編輯方法通過設計成對sg

    遺傳 2021年8期2021-08-25

  • CAF-1在體細胞重編程中的作用機制
    712100)染色質組裝因子 1 (chromatin assembly factor-1,CAF-1),是由p150、p60、p48 三個亞單位按1∶ 1∶1組合構成的三聚體組蛋白伴侶[1-2]。CAF-1主要功能是在DNA復制中與增殖細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相互作用,負責募集組蛋白 H3、H4 沉積在新合成的DNA 上以促進核小體裝配。CAF-1不僅參與 DNA復制和修復后染色質裝配,

    畜牧獸醫學報 2021年7期2021-07-26

  • 染色質重塑調控生物溫度適應性的研究進展
    研究備受關注。染色質重塑是表觀遺傳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真核生物中,將DNA包裝到染色質對于其基因組的組織和表達至關重要(Coronaetal.,2007),染色質構型整體和局部的動態改變是基因功能調控的重要因素。為了保證染色質中DNA與蛋白質的動態結合,細胞內進化產生了一系列特異的染色質重塑因子。在生物體受到逆境脅迫時,這些重塑因子可以介導體內染色體的重塑過程,它們通過調控脅迫相關基因的表達來改變生物體的生理狀態,最終達到使生物體適應環境的目的。本文從

    生物安全學報 2021年2期2021-06-16

  • 科研人員攻克冷凍樣本染色體三維構象難題
    員李付廣介紹,染色質三維結構在基因調控、發育和多種疾病病因學中發揮著重要功能。隨著3C、4C、Hi-C和CHEA-PET等技術發展,科學工作者可直觀地從染色質三維構象角度解析基因的表達調控。然而,染色質結構研究需要對樣本進行及時交聯固定和解交聯,以防止樣本外界因素(如:高溫、低溫)影響染色質構象,導致實驗數據無法反映樣本的真實天然構象。目前常用Hi-C技術難以克服這一問題,導致Hi-C技術在低溫冷凍樣本尤其是長期低溫保存的珍貴樣品的應用難以實現。因此,如何

    中國科學探險 2021年2期2021-06-01

  • 基于深度學習的染色質交互作用預測
    65)0 引言染色質是由DNA、組蛋白、非組蛋白等多種物質組成的遺傳物質,其結構復雜,難以直接觀察,但對細胞遺傳過程的基因表達有重要影響。自3C 技術問世以來,眾多方法被陸續報道用于捕獲染色質構象,其中Hi-C 技術是捕獲染色質相互作用頻次的最新最常用方法[1]。Hi-C 原始互作數據可以通過交互頻次的讀取序列映射到對稱矩陣中,并且利用這種矩陣熱圖可以表示并構造為染色質的高級結構TAD[2]、隔間和染色質環等。染色質的高級結構與其功能密切相關,對基因表達和

    現代計算機 2021年8期2021-05-13

  • 動物染色質三維基因組及轉錄調控研究進展
    前提,而基因組染色質三維結構是基因精準表達調控的結構基礎[1]。哺乳動物細胞內長約2 m的DNA分子,以高度折疊濃縮成染色質的方式存儲于直徑大約8 μm的細胞核內,形成復雜有序的三維結構,使得在線性基因組上相距很遠的基因表達調控元件與其靶基因在三維空間上充分接近,從而發揮功能元件的精細調控作用[2-3]。研究表明,基因組染色質三維結構的變化會導致基因表達及其調控模式發生異常,進而引起表型變化[4]。隨著測序深度的增加和三維基因組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不同層次的

    中國牛業科學 2020年3期2020-07-08

  • 擬南芥中染色質重塑因子的功能
    體為基本單位的染色質中。染色質的高級結構在壓縮細胞核DNA的同時,其致密結構也嚴重影響DNA復制、基因表達等細胞過程[1]。因此,生物體進化出一系列的染色質重塑酶類和相關蛋白因子,調節局部染色質的開放性,使轉錄因子等蛋白能夠直接結合核小體DNA,保障這些生命活動的順利進行。這種動態調控染色質結構的過程稱為染色質重塑(chromatin remodeling)。真核生物中廣泛存在一類染色質重塑復合體(chromatin remodeling complex)

    新農民 2020年9期2020-05-26

  • 染色質結構與腎臟疾病遺傳風險解析
    各個領域,基于染色質結構的生物學信息為明確GWAS遺傳變異位點的位置及調控機制提供了有效途徑。因此,通過染色質結構解析GWAS對闡述腎臟疾病的發病風險及發生機制具有重要意義。GWAS在腎臟疾病的應用發展現狀人類個體間的基因序列99.9%是相同的,而0.1%的差異則與復雜疾病的易感性及臨床表現多樣性密切相關。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是指基因組中單個堿基變異引起的DNA序列多態性,約占基因序列差異的90%以上。GWAS可在全基因組范圍內找出變異位點,并從中篩

    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 2020年2期2020-05-15

  • 《科學》發表復旦大學徐彥輝課題組在染色質重塑機制方面取得的新進展
    成果報道了人源染色質重塑復合物BAF 結合核小體的冷凍電鏡結構,對染色質重塑機制和BAF 高頻突變致癌機制的理解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作為真核生物遺傳物質的載體,染色質結構高度致密,這種致密結構有利于機體更加有效地儲存遺傳物質,同時也對基本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設置了屏障。因此,染色質的動態調控與基因表達以及基因損傷修復等密切相關。為了更好地調控染色質狀態,真核細胞發展出了一系列調控機制。染色質重塑是染色質表觀遺傳調控的重要方式,染色質重塑復合物(chromati

    煙草科技 2020年2期2020-04-27

  • 《科學》發表同濟大學高亞威教授團隊聯合研究成果
    6A 修飾參與染色質狀態與轉錄活性的調控)。該研究首次揭示了RNA 的m6A 修飾調控染色質狀態和轉錄活性的重要機制,刷新了對m6A 功能的認識。對于生命體來說,細胞是最小的功能單位,而在細胞中,DNA 是遺傳物質,它與自身纏繞的組蛋白共同形成染色質。DNA 可以轉錄生成RNA,RNA 隨后被運輸到細胞核外后,通過翻譯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的蛋白質。細胞就像是一個大的生產工廠,DNA 和染色質就是工廠里面的核心生產線,不同生產線是不同的基因,可以生產出不同的模具

    煙草科技 2020年2期2020-04-27

  • 人X染色質制備方法改進
    個有活性,呈常染色質狀態,另一個無活性,螺旋化呈異固縮狀態,緊貼核膜內緣,形成直徑約為1μm的橢圓形濃染小體,稱為X染色質,亦稱Barr小體(Barr body)[1]。該失活的X染色體可以來自父方,也可以來自母方,失活發生于胚胎發育第16天,一旦失活,那么由此細胞增殖產生的所有子代細胞也總是這一條X染色體失活[1]。間期核內X染色質數目等于X染色體數目減1,正常女性每個體細胞中應見到1個X染色質,正常男性體細胞中見不到X染色質。失活X染色體上的基因不是全

    遼寧高職學報 2020年2期2020-04-22

  • 基于一維序列的三維染色質相分離:驅動力、過程與功能
    的。過去人們對染色質在較小尺度的分層組裝結構已經有了較多認識。在真核生物中,DNA與蛋白質共同構成染色質,其中一類較為重要的蛋白質是組蛋白。DNA-組蛋白復合形成的核小體核心顆粒(nucleosome core particle,NCP)由雙鏈DNA沿組蛋白八聚體纏繞1.7圈構成,其DNA長度約為147 bp (base pair,堿基對)2,相鄰的NCP由長度范圍為20-60 bp的連接(linker)DNA相連,形成寬度約為10 nm的“beadson

    物理化學學報 2020年1期2020-04-02

  • 豚鼠卵母細胞體外成熟過程中生發泡染色質構型的變化
    母細胞通過改變染色質結構來調節基因的表達,在卵母細胞生長發育過程中生發泡染色質構型發生明顯的變化,這在許多動物上均有報道[6]。已經表明,一些動物卵母細胞的生發泡(GV)染色質構型與卵母細胞發育能力相關[7],所以卵母細胞GV染色質構型可能作為判定多種動物卵母細胞質量的標準。目前關于牛[8],羊[7],豬[9]和小鼠[10]的GV染色質構型已經有許多研究。然而與人類生殖生理學有更多相似的豚鼠[11],GV染色質構型的系統研究未見報道。對于其他動物的研究表明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19期2020-03-31

  • 植物三維染色質構型研究進展
    磊綜述植物三維染色質構型研究進展董芊里,王金賓,李曉寵,宮磊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分子表觀遺傳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長春 130024染色質在細胞核內的纏繞、折疊及其在細胞核內的空間排布是真核生物染色質構型的主要特征。在經典DNA探針熒光原位雜交顯微觀察的基礎上,基于新一代測序技術的Hi-C及ChIA-PET染色質構型捕獲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動物及植物細胞核染色質構型的研究中,并以新的角度定義了包括:染色體(質)域(chromosome territor

    遺傳 2020年1期2020-03-04

  • 染色質構象與基因功能
    清,張玉波綜述染色質構象與基因功能黃其通,李清,張玉波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嶺南現代農業”廣東省實驗室,深圳 518120在真核細胞中,DNA序列以染色質為載體,高度凝縮并存儲于細胞核內,其復制、修復和轉錄表達等過程受到染色質構象的精準調控。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特定的染色質構象可選擇性激活或沉默基因,從而控制細胞自我維持或定向分化,決定細胞的組織特異性和細胞命運。因此,對染色質構象的深入研究已成為準確解析基因功能的一個關鍵切入點,也是當前基因組

    遺傳 2020年1期2020-03-04

  • 生物大分子“液–液相分離”調控染色質三維空間結構和功能
    液相分離”調控染色質三維空間結構和功能高曉萌1,2,張治華1,21.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研究所, 基因組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01 2. 中國科學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北京 100049生物大分子的相分離聚集(簡稱相分離)是驅動細胞內無膜細胞器形成的主要機制,參與眾多生物學過程并和多種人類疾病密切相關,如神經退行性疾病等。近年來,研究人員圍繞相分離現象的分子機制和生物學功能,發現了相分離與信號傳導、染色質結構、基因表達、轉錄調控等一系列生物學

    遺傳 2020年1期2020-03-04

  • 染色質免疫沉淀技術及其應用
    锏摘? ?要:染色質免疫沉淀技術是一種利用抗原抗體結合的特異性來檢測蛋白質與基因互作的技術,具有高效率但是低重復性的特點,影響實驗結果分辨率的因素包括檢測樣品使用量、DNA片段斷裂程度、抗體親和性等。隨著該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應用范圍也逐漸擴大到如DNA測序、蛋白質修飾、對細胞類型特異性串聯染色質表觀遺傳修飾研究等方面,并逐步與如高通量測序技術、免疫熒光技術等其他研究手段相結合,在蛋白質尤其是組蛋白及其修飾產物與DNA互作研究領域發揮作用。關鍵詞:染色質免疫

    科技創新導報 2019年19期2019-11-30

  • 染色質可接近性在前列腺癌研究中的作用
    在細胞核內且以染色質的形式存在。染色質主要由DNA與組蛋白組成[1]。先前的研究普遍認為解碼DNA攜帶的遺傳信息就可以解釋整個基因表達調控規律。隨著對組蛋白修飾研究的深入,人們認識到在基因表達的動態平衡調控中,組蛋白所處的修飾狀態,染色質的高級結構變化及染色質可接近程度的變化也發揮著重要作用[2-4]。因此,對前列腺癌遺傳規律的解碼,將從染色質層面揭示其發生變化規律,從而更深入的認識腫瘤的基因表達調控[5-7]。1 染色質可接近性的定義基因的表達調控瞬息萬

    現代泌尿外科雜志 2019年10期2019-10-31

  • 哺乳動物卵母細胞生發泡染色質構型的研究進展*
    。 生發泡內的染色質通過重塑、修飾等方式調控基因表達,進而決定了卵母細胞能否獲得減數分裂的能力。大量的研究表明,卵母細胞生發泡染色質構型的狀態與其發育能力密切相關。1 GV 染色質構型的分類在大多數哺乳動物卵母細胞GV 中, 染色質分布與核仁密切相關, 一種是染色質不包圍核仁型(NSN),另一種是染色質包圍核仁型(SN)。小鼠的GV 可分為3 種構型: 第1 種是NSN型,染色質不分布在核仁周圍;第2 種是少部分染色質凝集,但圍繞在核仁周圍;第3 種是染色

    生物學通報 2019年2期2019-06-15

  • Alu元件在染色質三維結構層次上的生物信息學分析
    ?Alu元件在染色質三維結構層次上的生物信息學分析何超1,2,沈文龍2,李平2,張彥2,曾晶1,殷作明1,趙志虎21. 西藏軍區總醫院,拉薩 850000 2.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071染色質在細胞核內三維高級結構包括最底層的核小體、核小體組成的“串珠”結構、螺線管纖維結構、染色質/DNA環結構(chromatin/DNA loop)、拓撲結構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ed domain, TAD)等

    遺傳 2019年3期2019-03-19

  • 水稻基因組有了更清晰的三維圖譜
    活躍基因以及異染色質參與的高分辨率三維基因組圖譜,揭示了水稻三維基因組結構對基因的轉錄調控,以及遺傳變異對三維基因組結構及基因表達的影響。8月13日,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近年來,利用傳統的Hi-C 技術,水稻三維基因組研究獲得了多項重要發現。然而,受限于分辨率不高等因素,Hi-C 方法很難精確地檢測到基因啟動子-啟動子交互(PPI)、染色質環等精細的三維基因組結構??蒲腥藛T利用改進的Long-read ChIA-PET 技術,構建了RNA 聚

    中國食品學報 2019年8期2019-01-18

  • “魔法藥水”讓細胞“返老還童”
    的“信息中樞”染色質的狀態控制,細胞染色質的開放(1)與關閉(0)狀態總和,決定了細胞命運狀態。這種情況猶如計算機二進制的“密碼串”,可以將細胞“鎖”在特定狀態。在成體細胞的開放染色質位點周圍,由AP-1及ETS等轉錄因子家族成員看守著;而在干細胞中,則由OCT、SOX和KLF等轉錄因子家族成員看守。細胞的“返老還童”,也就是成體細胞看守的染色質由開放到關閉,而干細胞看守的染色質則由關閉到開放的更替過程。這項研究采用藥物來調節細胞染色質的“密碼串”,先用一

    戀愛婚姻家庭·養生版 2018年8期2018-08-18

  • 三維基因組學近年來的研究進展
    存在長片段的核染色質區間(包括異染色質和常染色質)和染色質疆域,同時存在短片段的增強子——啟動子連接區域,這些染色質三維結構對細胞正常的基因表達和調控有重要影響[1]。啟動子不但與鄰近調控元件結合,而且與調控元件借助染色體三維結構存在長距離遠程調控機制。例如:Fullwood等人于2009發現在人乳腺癌細胞系MCF7中存在大量遠程調控元件參與乳腺癌關聯基因的調控。Li等人于2012年在對多類癌癥細胞系的研究后發現,大量的啟動子與啟動子的遠程相互作用、基因的

    今日畜牧獸醫 2018年9期2018-02-13

  • Hi-C的干細胞染色質多重相互作用特征分析
    i-C的干細胞染色質多重相互作用特征分析張 峰,劉亞軍,謝建明,孫 嘯,劉宏德*(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南大學),南京 210096)染色質高級結構是基因轉錄調節的重要因素,染色質多重相互作用是高級結構中的一種,是多個(≥3)染色質片段在空間上相互接觸而形成的緊湊結構。為了解染色質多重相互作用這類高級結構的特征及其在干細胞中分化中起到的作用,通過對Hi-C數據進行相關分析并計算基因的FPKM表達量,研究了染色質多重相互作用。分析發現:多重相互作用約占

    生物信息學 2017年3期2017-11-01

  • Chromatin Remodeling and DNA Repair
    ail.com染色質重構與DNA損傷修復楊春英1,2(1. 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 上海 200060; 2. 美國康奈爾大學衛理醫院 放射腫瘤學系, 休斯頓 77030)外界環境毒素和細胞內源DNA復制和代謝過程中的錯誤及活性氧都會造成DNA的損傷。如果這些DNA損傷得不到修復,會造成基因組不穩定,進而導致癌癥、衰老、免疫系統失調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研究最為詳細的有4種DNA修復途徑,即DNA雙鏈斷裂修復、核苷酸切除修復、堿基切除修復和錯誤配對修復。所

    生物學雜志 2017年3期2017-04-10

  • 首屆染色質生物學大會
    首屆染色質生物學大會會議消息會議名稱(中文):所屬學科:細胞生物學開始日期:2017-04-14結束日期:2017-04-16所在城市:廣東省 深圳市具體地點:深圳市新年酒店主辦單位: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染色質生物學分會承辦單位:上海博生會展有限公司、深圳大學議題:染色質的裝配、結構、修飾和生物學功能組織委員會主席:朱冰、朱衛國聯系人:胡月、趙志琛聯系電話:021-54922865/49E-MAIL:meeting@cscb.org.cn會議網站:http: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 2017年2期2017-04-09

  • 日觀察到DNA在細胞中呈不規則結構的證據
    的緊湊塊狀物(染色質域)的動態情形,而非有規律的染色質纖維;核小體之間的結合與染色質捆綁所需要的黏附蛋白質極為重要;細胞的多數活動是從DNA檢索遺傳信息開始的。據此結果,研究人員推斷:由于檢索領域龐大,從細胞核檢索遺傳信息效率很低,染色質域形成塊狀提高了信息檢索及控制效率;由于DNA折疊異常會出現細胞癌化等各種疾病,這項研究成果對理解與細胞異常相關的疾病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美國《分子細胞》雜志上。據介紹,在構成身體的每一個細胞中,有全長可達2

    生物學教學 2017年12期2017-02-18

  • 熱應激對豬卵母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活性及染色質構型的影響
    酸脫氫酶活性及染色質構型的影響劉 勇,張 領,吳曉慶,衛朝輝,王艷紅,王啟磾,高 迪,丁 彪,吳風瑞,王 榮,李文雍(阜陽師范學院 胚胎發育與生殖調節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 阜陽 236037)將屠宰場采集的豬卵巢分為熱應激組和對照組,分別檢測兩組未成熟卵母細胞的各項指標。利用亮甲酚藍染色法研究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活性,對比分析熱應激對細胞代謝活性的影響;利用Hoechst33342標記DNA區分染色質構型,對比分析熱應激對細胞染色質構型的影響。結果表明

    浙江農業學報 2016年1期2016-10-31

  • 染色質重塑及其參與植物病害防御應答的研究進展
    )?專論與綜述染色質重塑及其參與植物病害防御應答的研究進展洪林1,魏召新1,魏文輝2,譚平1*(1. 重慶市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重慶402260; 2.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農業部油料作物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武漢430062)轉錄相關因子與特異DNA位點結合受染色質空間構象變化的調節,通過染色質重塑機制可以解除染色質高度緊密的折疊狀態,改變組蛋白與DNA鏈間的作用力,控制基因的表達與沉默。ATP依賴的染色質重塑復合物、組蛋白的乙?;?/div>

    植物保護 2016年4期2016-09-14

  • 認知過程中的表觀遺傳學機制
    下降。關鍵詞:染色質;表觀遺傳學;認知功能;組蛋白和DNA修飾;認知功能障礙;RNA干擾doi:10.3969/j.issn.1001-1978.2015.01.001文章編號:文獻標志碼:A1001-1978(2015)01-0001-07收稿日期:2014-09-19,修回日期:2014-11-05作者簡介:張均田(1931-),男,研究員,教授,研究方向:神經藥理,Tel:010-63165179,E-mail:zhangjt@imm.ac.cnAb

    中國藥理學通報 2015年1期2016-01-11

  • 植物染色質組蛋白H3變體的研究進展
    蛋白H3是構成染色質的重要成分之一。高等真核生物中,組蛋白H3的氨基酸序列較為保守,在染色質動態變化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除共價修飾外,如組蛋白H3甲基化、乙?;?,近期研究表明,動物組蛋白H3變體(H3 variants)也是一種重要的染色質功能調節手段,但對植物中組蛋白H3的報道較少。根據近年最新研究成果,對植物組蛋白H3變體種類及其相關功能進行了總結和討論。關鍵詞 H3變體;組蛋白;染色質;植物中圖分類號 S18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

    安徽農業科學 2015年3期2015-10-21

  • 金柑DNA結合蛋白的分離及染色質體外組裝研究
    合蛋白的分離及染色質體外組裝研究李夢蕓1,李光鋒1,2,楊 華1,黎子云1,吳小平1,饒力群1(1. 湖南農業大學生物科學技術學院,湖南長沙 410128;2. 湖南食品藥品職業學院,湖南長沙410208)為了研究DNA與DNA結合蛋白的相互作用,以及無細胞的染色質體外組裝過程,從金柑葉片中提取總DNA,利用微晶纖維素得到DNA-纖維素層析配體,經DNA-纖維素層析分離得到DNA結合蛋白,再將純化的DNA和DNA結合蛋白在低鹽條件下按一定比例混合,并進行電

    湖南農業科學 2015年8期2015-03-23

  • 精子DNA損傷對生殖結局影響的研究進展
    摘要:人類精子染色質結構的完整性是影響精子生育能力和子代安全性的重要因素,與生殖結局密切相關,可導致并預測男性不育及自然流產,亦可評估人工授精(IUI)的預后情況,并且影響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ICSI)的受精率、著床率、妊娠率、活產率等。而精子DNA損傷的增加與流產的增加有關,對后代健康的不良影響也是通過DNA損傷的精子遺傳的,因此,精子DNA損傷閾值的確定對改善輔助生殖的治療結局非常重要。關鍵詞:精子;DNA損傷;染色

    醫學綜述 2015年24期2015-02-09

  • 中美科學家揭示人類衰老的關鍵驅動力
    示,一種叫做異染色質的致密型染色體結構失去穩定,可能是關鍵原因。這項成果為延緩衰老及防治衰老相關疾病提供了新思路。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劉光慧實驗室、北京大學湯富酬實驗室以及美國索爾克研究所胡安?卡洛斯?伊斯皮蘇亞?貝爾蒙特實驗室于2015年4月30日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他們有關干細胞衰老機理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劉光慧說,當前的衰老理論認為,衰老主要源于細胞內不斷聚集的DNA損傷,而新發現是對這一理論的補充。他說:“我們提出了‘異染色質的結構失序’是

    自然雜志 2015年3期2015-01-28

  • 染色質免疫共沉淀(ChIP)
    染色質免疫共沉淀(ChIP)染色質免疫沉淀技術(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CHIP)是目前唯一研究體內DNA與蛋白質相互作用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在活細胞狀態下固定蛋白質-DNA復合物,并將其隨機切斷為一定長度范圍內的染色質小片段,然后通過免疫學方法沉淀此復合體,特異性地富集目的蛋白結合的DNA片段,通過對目的片斷的純化與檢測,從而獲得蛋白質與DNA相互作用的信息。ChIP具體操作流程:第一天:一、細胞的甲醛交

    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 2015年5期2015-01-21

  • 一個新的時代正在到來
    項關于30nm染色質高級結構解析的重大成果,這一突破為破譯上述“生命信息”建立和調控的難題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2米與20微米之迷——一道30年未解的難題每個人體細胞中,基因組DNA長度加起來長達2米。這么長的基因組DNA到底是如何被“塞”到平均直徑僅有幾微米的細胞核里去的呢?在現代生物學的教科書里,這一過程是通過染色質分四步折疊來完成的,分別對應著染色質的四種結構:第一級結構是核小體,它是DNA雙螺旋“繩子”纏繞在組蛋白上而形成的;第二級結構是核小體進一

    科學中國人 2014年9期2014-08-24

  • 染色質相互作用研究進展
    白結合。每一條染色質線都是由眾多核小體組成。這種念珠狀的結構,經過多重折疊,并依附于染色體骨架上,形成更緊密高級的結構[1-2]。這種復雜的組織結構解決了將大約2 m長的DNA-組蛋白復合物壓縮進直徑約6μm的微小細胞核的組織結構問題,但同時也對如何將以線性方式攜帶的遺傳信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恰當表達提出了難題。因此了解染色體在細胞核內的組織結構及拓撲變化規律,以及這種結構變化對基因表達的調節控制,仍然是研究的熱點之一。近年發展起來的各種研究染色質相互

    遵義醫科大學學報 2014年5期2014-08-13

  • 30nm染色質纖維高級結構的研究進展
    10130nm染色質纖維高級結構的研究進展董立平①陳萍②李國紅③①博士研究生,②副研究員,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0130nm染色質纖維;螺線管模型;Z字結構模型;左手雙螺旋;冷凍電鏡技術;核小體;組蛋白H 1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DNA以染色質形式通過逐級折疊壓縮存在于細胞核中。DNA纏繞組蛋白八聚體形成核小體,相鄰的核小體由連接DNA串聯起來形成染色質的一級結構:核小體串珠結構(beads-on-a-str

    自然雜志 2014年4期2014-04-30

  • X染色質標本制作方法的改進
    530001X染色質標本制作方法的改進李景云劉紹良廣西中醫藥大學生物教研室, 廣西 南寧 530001為提高制作X染色質標本的質量,對原有的方法進行了改進。新方法將口腔黏膜細胞直接涮入固定液中,以滴片法制片,自來水流水沖洗玻片,用甲苯胺藍染色,取得了良好的實驗效果。X染色質,制作方法,改進X染色質是女性間期細胞核膜內側邊緣輪廓清楚的濃染小體,大小約為1μm,一般呈平凸、圓形、扁平或三角形[1]。制作X染色質標本相對于染色體的制備來說更簡單易行,在鑒定性別及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4年7期2014-01-25

  • 染色質修飾調節植物成花機理研究
    育過程。擬南芥染色質機制通過調控成花關鍵基因表達在成花時間上起關鍵作用,各種保守的染色質修飾因子、植物特異因子和長的非編碼RNAs都參與到FLOWERING LOCUS C (FLC)基因染色質調節過程中,FLC是植物成花的負調控因子。FLC調控機制的研究已為以染色質調控為基礎的其他發育基因的研究提供了一個范本。同時,染色質修飾在FLOWERING LOCUS T (FT)的表達調控中也同樣起著重要作用;FT是編碼植物成花素的基因,在被子植物中高度保守。此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3年29期2013-04-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